![赣州中心城市环卫专项规划(2014-2030)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7/b4f58385-e585-42d8-9da9-cf3d740b8487/b4f58385-e585-42d8-9da9-cf3d740b84871.gif)
![赣州中心城市环卫专项规划(2014-2030)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7/b4f58385-e585-42d8-9da9-cf3d740b8487/b4f58385-e585-42d8-9da9-cf3d740b84872.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赣州中心城市环卫专项规划(2014-2030年)规划公示稿赣州中心城市环卫专项规划(2014-2030年)规划公示稿第一章总则一、编制目的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为统筹协调赣州中心城市环卫事业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断提高城乡环境卫生质量,落实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要求,满足城市发展对环境卫生更高的要求,落实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用地,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良行循环,保障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特编制赣州中心城市环卫专项规划(2014-2030年)。(以下称“本规划”)。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与卫生管理条例(1992);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2006);5、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1997);6、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7、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8、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9、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1061999);10、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11、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1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13、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1
3、4、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34-2009)15、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2012)1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7、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18、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19、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20、赣州中心城区、南康市、赣县、上犹县等片区的相关规划;21、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确定的赣州中心城市范围,总面积约为223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约328平方公里
4、、城市人口约310万人。地区行政建制街道乡、镇章贡区4个街道、5个镇解放街道、赣江街道南外街道、东外街道沙石镇、水东镇、水南镇、沙河镇、水西镇经开区1个街道、4个镇黄金岭街道蟠龙镇、湖边镇、潭东镇、潭口镇南康区2个街道、4个镇、6个乡蓉江街道、东山街道唐江镇、凤岗镇、龙岭镇、镜坝镇、赤土畲族乡、横寨乡、朱坊乡、太窝乡、三江乡、龙华乡赣县5个镇、1个乡梅林镇、江口镇、茅店镇、五云镇、储潭镇、大田乡上犹县2个镇东山镇、黄埠镇四、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4年至2030年。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规划原则规范性原则各类环卫设施的建设、运行与管理都应当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指导,严格执行各项
5、技术标准,将环卫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统筹性原则综合考虑、合理布局、资源共享,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从中心城市层面统筹考虑完成设施布局。协调性原则注重环卫专项规划与都市区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近远结合、适度超前。充分发挥现有环卫设施的效益,确保设施用地落实。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足城区、兼顾周边。推进环卫设施的规模化(区域化)建设、多元化投资。可持续发展原则有目标、有次序地协调发展;提倡资源循环理念,固体废物分类管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坚持以人为本,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前瞻性原则对赣州中心城市未来环境卫生设
6、施需求做出预测,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必须符合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与城市建设速度同步、适度超前。五、规划内容1、科学预测赣州中心城市范围内各类垃圾的产生量与清运量2、提出科学合理的垃圾收运体系及垃圾处理方式3、科学布局环境卫生设施4、科学规划垃圾分类、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及农村垃圾管理等内容5、制定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6、提出环境卫生设施分期建设规划,并合理确定近期建设项目7、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六、规划目标本规划总目标是,至2030年,中心城市形成合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取得明显成效。中心城市日常保洁、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能力及
7、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和服务水平大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基本达到法制化、精细化和信息化,建立规范的环卫作业市场化服务和政府监管体系,力争建立与各片区环境卫生管理职权部门的协调机制,完善管理措施、创建健全的环境卫生管理专项规章制度。打造清洁卫生、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清洁城市,城市环境卫生总体水平在保持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水平的基础上,力争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到2020年时实现如下目标:1、环卫公共设施逐步完善,基本满足需求;2、完成“三级转运系统建设”。3、完善环卫管理系统建设,初步实现城乡环卫设施资源共享;4、试行垃圾分类收集;5、实现各类垃圾处理无害化。到2030年实现如下目标:1、实现
8、城乡环卫设施资源共享;2、建成健全城乡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系统;3、环卫公共设施满足需求;4、建成赣州中心城市环卫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环卫管理现代化,提高环卫设施的科技含量。七、规划策略1、“分类收集”:实施垃圾分类收集,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实施垃圾分类收集,以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开始,将生活垃圾按不同的类别分开收集,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垃圾的分类处理。2、“压缩收运”:完善压缩式收运系统,提高垃圾收运效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在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作用,通过提高垃圾压缩比,对垃圾进行一定的减量,可提高生活垃圾的收运效率,降低环卫管理成本。3、“综合处理”:卫生填埋与焚烧
9、并行,构建城市垃圾综合处理体系垃圾填埋场具有选址困难、减量化效率差、污染水体等缺点,“以填埋为主”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已经不合时宜,构建“卫生填埋与焚烧并行”的综合处理体系,提升垃圾处理效率。4、“集中设置”:倡导环卫设施集中理念,尽量集中布局环卫设施环卫所、垃圾中转站、车辆清洗站、环卫停车场、公厕、环卫工人作息场所等环卫设施的服务半径和设置密度有一定的重合性,规划将环卫设施集中设置,建设环卫综合体,使得环卫设施设置既满足垃圾处理的要求,同时也能集约节约城市用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5、“配置完善”:配置充足的环卫公共设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环卫公共设施的布局应以方便居民使用为首要原则,依据相关标准
10、规范在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等各类城市建设用地满足环卫公共设施设置密度的要求,建设完善的环卫公共设施体系,以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第二章垃圾处理系统规划一、环卫作业分区根据赣州中心城市行政区划以及利于生活垃圾转运实际操作管理的原则,将赣州中心城市划分7个生活垃圾环卫作业分区,分别为:章贡区(河套老城区、章江新区、水东、水西、沙河、沙石);经开区(除蓉江新城外);蓉江新城;南康一区(南康城区);南康二区(唐江镇、三江、凤岗镇、太窝乡);赣县(包括茅店、江口、储潭、五云);上犹县。二、生活垃圾收运模式赣州中心城市规划采用“三级转运”和“二级转运”相结合的转运模式。规划章贡区、经开区、南康区
11、、蓉江新城、赣县城区采用“三级转运模式”,上犹县及距离垃圾处理终端较近的乡镇,采用“二级转运模式”。垃圾桶运回原收隼点垃圾集装箱运冋原转运站三、大型垃圾转运站设置规划规划在章贡区、经开区、南康一区、蓉江新城、南康二区、赣县建设6处大型垃圾转运站,采用“三级转运”的模式,将各分区的生活垃圾转运至相应的生活垃圾处理终端。上犹县采用“二级转运”模式,不设置大型垃圾转运站。根据生活垃圾分区转运的原则,规划中心城市大型垃圾转运站的设置如下:赣州中心城市大型垃圾转运站设置规划表:生活垃圾转运站名称服务片区选址类型远期垃圾处理量(吨/日)设计处理规模(吨/日)用地规模(m2)生活垃圾转运站名称服务片区选址类
12、型远期垃圾处理量(吨/日)设计处理规模(吨/日)用地规模(m2)沙石垃圾转运站章贡区(河套老城区、章江新区、水东水西、沙石沙河)沙石镇楼梯村大型II类78680015500潭口垃圾转运站蓉江新城和谐大道与蓉江六路交叉口的西南角大型II类41540020100经开区垃圾转运站经开区黄金大道与学院路交叉口的西南角中型III类371400约7000赣县垃圾转运站赣县赣县俞屋中型III类43640015000南康垃圾转运站南康一区南水片区天马山大道与105国道交叉口处大型II类61160020000唐江垃圾转运站南康二区(唐江镇、凤岗镇、三江片区、太窝乡)唐江镇规划105国道南侧中型III类17416
13、010000四、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规划未来赣州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为:分片区相对集中,多种处理方式相结合,积极推广垃圾焚烧,保障垃圾填埋能力,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最终形成焚烧发电与卫生填埋相结合为主,卫生填埋为辅助处理及应急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五、生活垃圾处理终端规划赣州中心城市规划4处生活垃圾处理终端:王母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新建),城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建),南康龙回生活垃圾填埋场(保留原址,扩大处理规模),上犹黄埠生活垃圾填埋场(保留现状)。王母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于赣县王母渡镇新兴村榴坑里,规划近期处理规模为1000吨/日,规划用地规模150亩;远期处理
14、规模为1800吨/日,规划用地规模300亩,处理方式为焚烧发电。城北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于赣县五云镇与沙地镇交界处,规划近期启动该填埋场建设前期工作,远期建成1000吨/日处理规模,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南康龙回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南康龙回镇半岭村、九江村,目前处理规模约300吨/日,规划近期扩大处理规模至500吨/日,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负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同时兼顾王母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焚烧炉渣及飞灰填埋;远期改建为焚烧炉渣及飞灰填埋场。上犹黄埠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上犹县黄埠镇,目前处理规模为150吨/日,规划保留150吨/日的处理规模,负责处理上犹县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六、生活垃圾处
15、理方案规划近期王母渡焚烧发电厂完成1000吨/日规模建设;南康龙回垃圾填埋场扩建至500吨/日,兼顾焚烧炉渣及飞灰处理;黄埠垃圾填埋场保留150吨/日处理规模;完成章贡区、蓉江新城、南康一区大型垃圾转运站及经开区、南康二区中型垃圾转运站建设。基本形成赣州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区转运体系,各区域的垃圾处理量及对应的垃圾处理设施如下:近期生活垃圾处理方案表:区域近期区域垃圾处理量(吨/日)大(中)型垃圾转运站名称垃圾处理终端垃圾处理终端规模(吨/日)章贡区(河套老城区、章江新区、水东水西、沙石沙河)653沙石垃圾转运站王母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000赣县240经开区144经开区垃圾转运站蓉江新城160
16、潭口垃圾转运站南康一区400南康垃圾转运站南康龙回生活垃圾填埋场500南康二区(唐江镇、凤岗镇、三江片区、太窝乡)92唐江垃圾转运站上犹县100上犹黄埠生活垃圾填埋场150规划远期王母渡垃圾焚烧厂建成1800吨/日规模;建成城北垃圾填埋场1000吨/日规模;龙回垃圾填埋场保留500吨/日处理规模,并改建为焚烧炉渣及飞灰填埋场;黄埠垃圾填埋场保留150吨/日处理规模。远期生活垃圾处理方案表:区域远期区域垃圾处理量(吨/日)大型垃圾转运站名称垃圾处理终端垃圾处理终端规模(吨/日)章贡区(河套老城区、章江新区、水东、沙石沙河)786沙石垃圾转运站王母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800蓉江新城415潭口垃圾
17、转运站南康一区611南康垃圾转运站赣县436赣县垃圾转运站城北生活垃圾填埋场1000经开区371经开区垃圾转运站南康二区(唐江镇、凤岗镇、三江片区、太窝乡)174唐江垃圾转运站水西113上犹县155上犹黄埠生活垃圾填埋场150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式分为近远期两个阶段:规划近期,采用“三分法”,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类。规划远期,待餐厨垃圾处理厂投入使用并逐渐运行成熟,采用“四分法”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八、农村垃圾管理规划规划提出“户收集、村集中、乡镇转运、区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1、农户初步
18、分类农户负责自家和房前屋后四周的卫生保洁工作,村民将生活垃圾分为有机垃圾、其他垃圾两类。可回收物由村民自行回收,有机垃圾采用堆肥方式就地消化,其他垃圾放置垃圾收集点统一收集处理。2、村庄集中收集以自然村为单位,建设垃圾收集点、垃圾屋,居民、村民将垃圾统一收集至垃圾收集点、垃圾屋。3、乡镇中转运输垃圾转运车辆统一至各村垃圾收集点、垃圾屋,将垃圾收运至乡镇垃圾转运站进行压缩处理,并转运至区县垃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4、区县集中处理区县垃圾处理场,收集各乡镇垃圾,按照规范标准集中进行卫生填埋或焚烧处理。九、餐厨垃圾处理系统规划餐厨垃圾的处理包括餐饮垃圾处理和厨余垃圾处理两部分。餐
19、饮垃圾处理采用专门的餐饮垃圾收运系统,配备专业的收集人员和收集器具、车辆,定时定点到垃圾产业源(餐馆、企事业单位食堂等)上门收集,做到日产日清,然后密闭化运输至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厨余垃圾处理规划近期维持现状,纳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中处理。远期待生活垃圾分类逐步成型,以及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工艺趋于成熟,需将厨余垃圾集中收集,通过厨余垃圾收集车收集,运输至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十、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划规划赣州中心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厂位于沙河垃圾填埋场东侧地块,用地规模约30亩,其中餐厨垃圾近期处理规模为100吨/日,规划远期扩建至200吨/日。处理方式为“综合预处理+油水分离+沼气发电”。南康区、上犹
20、县由于距离餐厨垃圾处理厂较远,规划建议分别在南康龙回生活垃圾填埋场和上犹黄埠生活垃圾填埋场设置16吨/日、6吨/日规模的小型餐厨垃圾处理机,规划远期根据实际餐厨垃圾的实际收集情况,相应增加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十一、建筑垃圾处理策略本规划提出以下建筑垃圾处理策略:1、分区设置建筑垃圾受纳场,长期保持建筑垃圾的临时消纳能力。2、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建立建筑垃圾处理终端并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水平。3、建立余泥土方交易平台,实现源头建筑垃圾减量化。4、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加强建筑垃圾从产生、收运、处理的各个环节的监管,制定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十二、建筑垃圾处理设施规划本次规划在赣州中心城市每个环卫分区均设置一
21、处建筑垃圾临时受纳场,并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一处建筑垃圾处理厂,作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终端。1、建筑垃圾处理厂规划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场选址于赣州绕城高速赣州南服务区东侧,规划建筑垃圾处理厂近期处理规模为1000吨/日,用地规模120亩,远期处理规划为1800吨/日,用地规划150亩。2、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赣州中心城市各环卫分区内设立若干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以方便建筑垃圾在送往处理设施之前的集中、中转和预处理。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在库容填满前6个月,应向规划部门及环卫部门提出另行选址申请。赣州中心城市规划建筑垃圾受纳场所一览表建筑垃圾受纳场名称服务片区选址沙河建筑垃圾临时受纳场章贡区(河套老城区、章江
22、新区、水东水西、沙石沙河)沙石镇牛蹄坑迳背村建筑垃圾处理厂蓉江新城赣州绕城高速赣州南服务区东侧经开区叶山建筑垃圾临时受纳场经开区经开区叶山赣县候屋建筑垃圾临时受纳场赣县赣县候屋南康建筑垃圾临时受纳场南康一区南康区龙岭工业园东区上犹七里垇建筑垃圾临时受纳场上犹县上犹县七里垇唐江建筑垃圾临时受纳场南康二区(唐江镇、凤岗镇、太窝乡、二江)上犹江南侧十三、粪便处理规划规划赣州中心城市分别结合水西白塔污水处理厂、南康污水处理厂、上犹污水处理厂建设水西白塔粪便处理厂、南康粪便处理厂及上犹粪便处理厂。粪便处理厂受纳范围、处理规模等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赣州中心城市规划粪便处理厂一览表受纳区域2030年人口规模
23、(万人)2030年城市粪便产生量(吨/日)处理终端粪便处理厂规模(吨/日)需要用地面积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处理工艺章贡区、183183水西白塔粪110500200约380000固液分离赣县、经便处理厂0平方米平方米+絮凝脱开区(近期建设)南康一区、南康二区、蓉江新城144144南康粪便处理厂(远期建设)上犹县1515上犹粪便处理厂(远期建设)水805002000平方米约250000平方米固液分离+絮凝脱水10200500约40000平方米固液分离+絮凝脱水粪便应由专用车辆运至粪便处理厂处理,粪便的收运必须达到密闭化、机械化的要求,实行规范化运作。16第三章其他垃圾处理规划一、存量垃圾治理规划目前
24、沙河垃圾填埋场已近填满,规划满容停用以后,做封场覆盖处理。为了减小污染和保证安全,垃圾填埋场封场以后,污水处理厂应继续处理渗滤液,导出的气体导入沼气发电厂用于发电。现状的水西工业垃圾处理厂处理方式为简易填埋,且生活垃圾混倒现象严重,环境卫生情况很差。规划水西工业垃圾处理厂做简易封场处理,严禁各类垃圾的倾倒。二、污泥处理规划规划在王母渡垃圾焚烧厂投入使用之前,污泥须经脱水处理含水率低于60%,就近运至南康龙回、上犹黄埠生活垃圾填埋场,并在专门污泥填埋区内进行填埋处理。规划在焚烧发电厂建成使用之后,赣州中心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脱水处理后,再运至王母渡垃圾焚烧发电厂,进入专门的污泥干化车间,利用
25、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对污泥进行第二次脱水处理,使其含水率低于40%,再进行焚烧处理,残渣填埋。第四章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规划一、环卫公共设施建设模式规划提出“综合建设、先行建设”的建设策略。综合考虑各类设施的服务半径和设置密度,提出“环卫综合体”的环卫公共设施的建设方式:(1)环卫大综合体包括小型垃圾中转站、公厕、环卫所(基层环卫机构)、环卫工人作息场所、车辆清洗站、环卫停车场。(2)环卫小综合体包括小型垃圾中转站、公厕、环卫工人作息场所。(3)独立设置其他需独立建设的环卫公共设施主要为公厕。二、小型垃圾转运站设置规划中心城市规划新建小型垃圾转运站结合“环卫综合体”设置,不再新建配建式小型垃圾转运
26、站。保留现状的小型垃圾转运站的同时(对个别现状小型垃圾转运站进行迁移,详情见附表),对于简易式与落差式的小型垃圾转运站,进行改造升级,增设压缩设备及除臭设备。赣州中心城市小型垃圾转运站设置规划表:环卫分区章贡区经开区蓉江新城赣县南康一区南康二区上犹合计人口(万人)98326635601815324规划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865559.533.5572015.6326现状小型转运站(座)196311110555规划小型转运站(座)2491518146692垃圾转运站合计(座)4315182925611147分布面积(km2/座)2.003.673.311.162.283.331.422.22三
27、、公共厕所设置规划1、设置要求新建公厕的具体设置分为三种类型:1、结合环卫综合体的建设,小型垃圾转运站、公厕,以及环卫工人休息场所等共同设置;2、与新建大中型公共建筑共同进行建设,包括大型商场、广场、休闲娱乐场所、体育设施等;3、利用绿地或闲置用地单独进行建设。第一种类型的公厕的出入口要求与综合体内的其他设施出入口分离,单独设置,并且要有清楚明晰的指示标识;第二种类型的公厕要求指示明晰,且出入口应设置在临街面;第三种类型公厕要求指示明晰。其中,第一种和第三种类型公厕由环卫部门负责建设和管理,第二种公厕由社会单位和其他部门建设,环卫部门负责监管。2、公厕数量规划赣州中心城市新建公共厕所623座,
28、现状170座,公共厕所总数量将达到793座。赣州中心城市2030年公共厕所规划数量汇总表环卫分区?>-早贝区经开区蓉江新城赣县南康一区南康二区上犹合计人口(万人)98326635601815324规划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865559.533.5572015.6326.6现状公厕1061231625013175规划公厕18273123651054032620公厕合计28885126811304045795公厕密度(座/km2)3.351.552.122.422.282.002.882.433、建设标准新建公厕设置应不低于二类公共厕所的建筑标准。其中大型文化娱乐、会展中心、重点旅游景区、商业中心、机场、一等级以上的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公厕,应当符合一类公厕的标准。未达到二类公厕标准的现状公厕,应当进行改造升级达到二类公厕标准。生活垃圾收集点设置要求1、收集点按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m,每平方公里设置65个左右;新建住宅区每四幢房屋设置1个。收集点宜选址于附近有排污口处,便于垃圾收集后清洗地面。2、居民小区的收集点应设置在小区内,无特殊情况(如小区内确实无法满足收集车辆停放、通行、作业等情况)不得将垃圾桶放置小区外,若需要将收集点设置在小区外,应由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报环卫部门审定。3、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垃圾收集点应设置在单位院内,原则上一个单位设置一个垃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全转让过程中的法律服务研究
- 2025年翡翠金融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汽车油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瑜伽馆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生产线优化现代生产管理的关键
- 转租申请书范本
- 2025年绒袜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特殊儿童医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感觉统合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改善
- 2024-2025学年中小学校第二学期师德师风工作计划:必看!新学期师德师风建设秘籍大公开(附2月-7月工作安排表)
-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处理》课件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简便计算》练习题(310题-附答案)
-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仿真试卷含解析
- 2024年河南省《辅警招聘考试必刷500题》考试题库及答案【全优】
- -情景交际-中考英语复习考点
- 安全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 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商学研究报告-银发经济专题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6篇(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