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孟子法》《朱子读书法》文本_第1页
读论语孟子法》《朱子读书法》文本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论语孟子法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於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程子曰:“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後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於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程子曰:“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程子曰:“论孟只剩读着

2、,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或问:“且将论孟紧要处看,如何”程子曰:“固是好,但终是不浊込曰”浃洽耳。”程子曰:“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程子曰:“学者先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程子曰:“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後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後知好之者;有读了後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注:依中

3、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其中後三句节自论语序说。朱子读书法端礼窃闻之,朱子曰:“为学之道,莫先於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於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其门人与私淑之徒,会萃朱子平日之训,而节序其要,定为读书法六条如左。循序渐进朱子曰:“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後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句字,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後;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则志定理明,而无疏易陵躐之患矣。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近方觉此病痛不是小事。元来道学不明,不是上面欠工夫,乃是下面无根

4、脚。”熟读精思朱子曰:“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教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今人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所以不如古人。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底一般,方能玩味反覆,向上有通透处。若不如此,只是虚设议论,非为己之学也。”虚心涵泳朱子曰:“庄子说吾与之虚而委蛇'。既虚了,又要随他曲折去。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

5、使不得一豪杜撰。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却将圣贤言语来凑。有不合,便穿凿之使合,如何能见得圣贤本意。”rarT朱子曰:“入道之门,是将自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而今人道在这里,自家在外,元不相干。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於身。如克己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覆,我实能克己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着紧用力朱子曰:“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麽精神、甚麽筋骨!今之学者,全不曾发愤,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居敬持志朱子曰:“程先生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6、;此最精要。方无事时,敬以自持。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敬於应事;读书时,敬於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多是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思虑不精明,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使道理从里面流出方好。”注:依乾隆四年至八年培远堂刻汇印本陈弘谋养正遗规,并参考正谊堂全书本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孟子序说史记列传曰:“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

7、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韩子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又曰:“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程子曰“韩子论孟子甚善。非见得孟子意,亦道不到。其论荀扬则非也。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扬子虽少过,然亦不识性,更说甚道。”又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後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於曾子。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求观

8、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又曰:“扬子云曰: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夫杨墨行,正道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之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於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或问於程子曰:“孟子还可谓圣人否”程子曰:“未敢便道他是圣人,然学已到圣处。”程子又曰:“孟子有功於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又曰:“孟子有大功於世,以其言性善也。

9、”又曰:“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又曰:“学者全要识时。若不识时,不足以言学。颜子陋巷自乐,以有孔子在焉。若孟子之时,世既无人,安可不以道自任。”又曰:“孟子有些英气。才有英气,便有圭角,英气甚害事。如颜子便浑厚不同,颜子去圣人只豪髪闲。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或曰:“英气见於甚处”曰:“但以孔子之言比之,便可见。且如冰与水精非不光。比之玉,自是有温润含蓄气象,无许多光耀也。”杨氏曰:“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至论仁义礼智,则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论邪说之害,则曰:生於其心,害於其政。'论事君,则曰: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国定&

10、#39;。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人能正心,则事无足为者矣。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心得其正,然後知性之善。故孟子遇人便道性善。欧阳永叔却言圣人之教人,性非所先',可谓误矣。人性上不可添一物,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是率性而已。所谓率性,循天理是也。外边用计用数,假饶立得功业,只是人欲之私。与圣贤作处,天地悬隔。”注:依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读论语孟子法注伊川先生曰: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後可求其意。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程氏遗书卷二十二)朱子曰:读得通贯後,义理自出。张伯行曰:训诂之学,亦不可不用心。若於文义有所未晓,谓可略观大义,必至

11、穿凿附会,失立言之本指矣。学者先须读论孟。穷得论孟,自有要约处,以此观他经甚省力。论孟如丈尺衡量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程氏遗书卷十八)朱子曰:孟子教人多言义理大体。孔子则就切实做工夫处教人。又曰:论语之书,无非操存涵养之要。七篇之书,莫非体验、扩充之端。盖孔子大概使人优游餍饫,涵咏讽味;孟子大概是要人探索力讨,反己自求。又曰:看孟子与论语不同。论语要冷看,孟子要熟读。论语逐文逐意各是一义,故用子细静观;孟子成大段,首尾通贯,熟读文义自见,不可逐一句一字上理会也。又曰:先读语孟,然後观他书,则如明镜在此,而妍媸不可逃。不然,则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叶采曰:语孟之书,尤切於

12、学者身心日用之常,得其要领则易於推明他经,而可权度事物矣。张伯行曰:孔孟所言,皆切於人论事务当然之理,而本於天命之性。故天下道理,尽於语孟,学者先读其书,得其要领处,则道理烂熟,以之推明他经,本末精粗,无不洞晓。故朱子用四十年工夫,遂字称等,不教偏些子,订定论、孟集注,正要学者仔细读也。读论语者,但将诸弟子问处,便作己问;将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若能於论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程氏遗书卷二十二)朱子曰:讲习孔孟书。孔孟往矣,口不能言。须以此心比孔孟之心,将孔孟之心作自己心。要须自家说时,孔孟点头道是,方得。张伯行曰:论语所载,多圣人与诸弟子问答之辞,大约因其气质,而进

13、之以涵养之功也。读者能设身处地,於所问者如己之求释其疑,於所答者如己之亲聆其益,则自然玩味有得。推之以读孟子亦用此法。意味浃洽,涵养之久,将来成一个绝好气质。盖学之不能变化气质者,为其读书不见真切耳。虚心细心,熟读而体之於心,当自见功。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将圣人之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此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程氏遗书卷二十二)王子充曰:读书未见亲切,须见之行事方切。朱子曰:不然。且如论语,第一教人学,便是孝弟求仁,便戒人巧言令色,便三省,也可谓甚切。德先问孟子。曰:孟子说得段段痛切,如检死人相似,必有个致命痕。孟子段段有个致命处,看得这般处出,方有精神。须看其说与我如何,与

14、今人如何,须得其切处。朱子曰:“且如学而时习之',切己看时,曾时习与否句句如此求之,则有益矣。”“如克己复礼'与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看,我实能克己与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神。”张伯行曰:大凡读书而终身无所得者,以书自书,我自我也。今人看语、孟,且须读之甚熟,玩味之久,咀嚼出意义来。直将圣人言语为切己之事,大而君臣父子,小而日用事物,哪一句话不切於学者之身心学者看得二书切己,便终身受用不尽。茅星来曰:玩味方得圣人意思,切己则於身心有益。朱子曰:“切己,就日用常行中着衣吃饭,事亲从兄,尽是学问。”辅庆源曰:“切己体察,则一日当有一日之功。若欲只做一场话说,则

15、是口耳之学亦。王伯厚曰:“吕成公读论语躬自厚而薄则於人',遂终身无暴怒。袁洁斋见象山读康诰,有感悟,反己切责,若无所容。前辈切己省察如此。”论语有读了後全无事者,有读了後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後知好之者,有读了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程氏遗书卷十九)叶采曰:“全无事者”,全无所得。朱子曰:“有得一两句喜者'这一二句喜处,便是入头处。从此着实理会去,将可自解。倏然悟时,圣贤格言,自是句句好”。朱子曰:人读书如人饮酒相似。若是爱饮酒人,一盏了,又要一盏吃。若不爱吃,勉强一盏便休。学者当以论语孟子爲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

16、用心,与圣人所以至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见矣。(程氏遗书卷二十五)朱子曰:语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经”工夫多,得效少。又曰:“平其心”,只是放教虚平;“易其气”,只是放教宽慢;阙其疑,只是莫去穿凿。今人多要硬捉教住,如何得叶采曰:“未至者”以所行言;“未得”以所知言。句句而求则密之察,昼味夜思则思之熟,然平心易气而不失於凿,有疑则阙而不强其通,如是则圣人之意可得而见矣。张伯行曰:圣人作经之意,总以明道;圣人之用心,总以先觉觉後觉;圣人之所以至圣人,总是能尽其性,而无损於天命之本。然吾之所以未至者,必行之未尽;吾

17、之所以未得者,必知之未精。然就圣人身上一一体究,又反於吾身一一推勘,当有悟其所以然者,勿作说话混过去。非谓治语、孟便可不治“六经”,然“六经”之要旨,备於语、孟。先以语、孟为本,胸中有个丈尺权衡,以此权度事理,自是容易。不治而明者,犹言易明也。陈定宇曰:语孟既治,学正识精,由是而治“六经”,根本正则易为力矣,非谓真可不治而自明也。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爲”(程氏遗书卷六)朱子曰:知道是方理会得为人之道。从此实下工夫,更有多少事但到此地所见不差,真有广居可居,正位可立,大道可行,向上自然有进步处耳。叶采曰:语、孟极圣贤之渊源,为斯道之统会,体用兼明,精粗毕备,读之而不通於道,则章句训诂而已,虽博之何益论语孟子只剩读着,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某始作此二书文字,既而思之又似剩。只有些先儒错会处,却待与整理过。(程氏外书卷五)朱子曰:孟子要熟读,论语却费思索。孟子熟读易见,盖缘是他有许多答问发扬。又曰:沉浸专一与论孟,必待其自得。又曰:论孟须是熟读,一一记放心下,时时将来玩味,久久自然贯通。张伯行曰:圣贤言语,包含完满,後人一偏之见,则未免有破绽处。故读语孟者,只熟读精思,则义理本周密,而其意自足。若出己见,以语言自为诠释,恐於圣贤言中言外之意,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