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主要见于周围神经疾患;脊髓前角细胞疾患时传导速度一般无改变,但如果伴有周围神经变性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可有不同程度减慢,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肌源性疾病时,传导速度在正常范围。一般认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敏感,周围神经疾患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即可出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神经根压迫症神经传导速度无显著改变,这是因为每个神经内含有多个神经根,一个神经根的受损,并不影响神经传导。肌电图的临床应用、下运动神经元疾患的肌电诊断下运动神经元疾患的共同临床表现是:该单位支配的肌内发生瘫痪,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和无病理反射,由于病损部位
2、不同,临床表现也各有其特征。因此,对患者进行细胞的肌电检查,是较易作出定位诊断的。()脊髓前角细胞疾病的肌电图1. 放松时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呈节段性分布;束颤电位常见。2. 随意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显著增宽,常超过12.0ms;运动单位电位电压显著增高,常出现巨大电位;多相电位增加,且以群多相电位多见;慢性病程可见巨大同步电位,同步实现阳性;最大用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减少,呈单纯相或混合相。3. 传导速度运动传导速度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4反射肌电图病变的脊髓分节范围内反射都减弱或消失,而在没有病变的脊髓分节的反射均正常。5. 异常肌电位的分布特点脊髓灰质炎时多选择性损伤
3、腰膨大,且不对称,多为单侧性;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时,多先选择损伤颈膨大,且多为对称性。(二)神经根压迫症的肌电图1. 放松时病变神经根所支配的躯干、肢体、椎旁肌可出现纤颤电位、正相电位,这是因为受压神经发生变性,肌肉失神经引起的。束颤电位以颈椎病较多见,但比纤颤电位出现的机会要少。2. 随意收缩时多相电位增加,运动单位电位电压降低、时限延长。神经根后支支配的椎旁肌和骶棘肌出现多相电位增加,对诊断根性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最大用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减少,但并不显著。3. 传导速度传导速度无显著改变,即使有明显的肌肉萎缩时也是如此。三)神经丛病变的肌电图颈丛由ClC4脊神经前支组成。颈丛病变在
4、临床上少见,肌电的诊断意义也不大。臂丛由C5C8和T1T2的脊神经前支所组成,臂丛损伤较常见。腰丛由L1L4和T12前支组成,它主要发出股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骶丛由L4L5及S1S2的前支组成,主要分支为坐骨神经、臀上神经和臀下神经。肌电图表现(1)肌松弛状态:可有自发性及诱发性失神经电位呈丛性分布。(2)肌收缩时:按丛性分布多相电位增多、时限宽、波幅降低,还可出现初发再生电位和再生电位,最大收缩时放电频率减少、呈混合相或单纯相。严重者亦可无随意活动(3)诱发肌电图和功能试验:传导速度均正常。肌内的反射活动常降低或消失。(四)脊神经病变的肌电图1脊神经损伤肌电图表现(1)肌松弛状态:被损神经所
5、支配的肌内出现自发性或诱发性失神经电位,如纤颤电位、正锐波等。(2)肌收缩时:多相电位增多,常为短棘波多相电位,动作电位平均时程延长,但亦可正常。有的可出现初发再生电位,最大收缩时动作电位减少呈单纯相或混合相。动作电位平均振幅正常或降低,严重者无随意活动。(3)诱发肌电图:运动传导降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减慢,M波阈值升高,潜伏期延长,呈多相或缓慢上升型波形,振幅降低时程增宽。(4)异常肌电图按周围神经支配区分布、通过多块肌肉检查,可对周围神经损害的损伤范围和平面作出定位诊断。并可根据肌电图变化来判断周围神经损害后的恢复情况。2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系由感
6、染、感染后*反应等所引起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常呈对称性肢体运动、感觉与植物神经障碍症状,这类病的病变主要在脊神经的前、后根及周围神经的近体端。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迟缓性瘫痪及感觉障碍,脑脊液可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表现:(1)肌松弛状态:发病34周后可见纤颤电位、正锐波等失神经电位,亦可不出现。(2) 肌收缩时:多相电位增多,平均时程正常或延长,平均振幅低,亦可正常。最大收缩时常呈单纯相或混合相,严重时可无随意活动。(3) 诱发肌电图:不论在急性期或慢性期.MCV与SCV均有明显的降低。3. 遗传性周围神经疾患本病常见类型是腓骨肌萎缩症。临床表现为下肢远端肌肉的进行性萎缩,一般不超
7、过股部下13,有“仙鹤腿”之称,严重时可波及上肢远端肌肉,但不会超过肘关节。病理改变是周围神经对称性的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突变性。最易侵犯腓总神经。肌电图表现(1) 肢体远端肌,特别是下肢的胫骨前肌及腓骨肌改变明显。(2) 肌电图上表现为神经元性损害。纤颤电位出现率较高,个别可有正锐波。随意收缩时多相电位增多,少数可出现巨大电位及同步电位。最大收缩时大多呈单纯相或混合相。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常有显著减慢。4面神经麻痹常因面神经管内面神炎症或肿瘤等原因造成面神经周围性麻痹。肌电图的作用主要在于判断其预后。病损后3周作肌电图检查。 肌松弛状态:无任何自发电位,收缩时出现运动单位电位,显示预后性.常在一周内
8、恢复。 肌松弛状态:出现少数纤颤电位,收缩时出现运动单位电位,预后尚佳,常在12月内恢复。 肌松弛时出现密集之纤颤电位.收缩时不出现运动单位电位,预后较差,常需3个月以上恢复。 肌松弛时出现纤颤电位,持续3个月以上不出现运动单位电位,恢复时间更长,恢复程度更差。面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早期判定损伤程度和推测预后更为重要。病后两周无诱发电位,提示完全去神经,损伤严重,恢复希望小。可见诱发电位,而潜伏期正常,提示神经失用。如潜伏期延长提示部分去神经支配,预后尚佳。5糖尿病性神经炎:糖尿病常合并有神经系统病变,常见于周围神经病,其发生率为4396,以下肢双侧对称性神经炎为多。肌电图改变:放松时可
9、出现纤颤电位,轻收缩时多相电位增加,重收缩时呈干扰相。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均可改变。二、肌源性疾病的肌电诊断系由各种不同原因如肌纤维的变性、坏死、再生、间质的改变、肌纤维的萎缩与肥大或运动终板的改变,引起一组肌肉的疾患。它们共同表现多为近端肌肉对称性的萎缩、无力、且逐渐加重。肌电图上表现为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电压、位相、频率的改变。(一)肌电图表现l. 运动单位改变(1)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时限缩短。多在5ms以下,病损严重时可缩短到3ms以下,似纤颤电位,系残留的少数肌纤维收缩时产生的电活动,与纤颤电位区别只是前者为自发电位。(2)运动单位电压下降:运动单位电位的电压,是由单位面积内肌纤维的数量和密
10、度决定的,肌原性疾病时,肌纤维数量减少,密度下降,电激动时电压总和也就降低。2多相电位增加肌病时多相电位显著增加,可达正常的3倍以上,有时被检肌几乎全部出现多相电位。时限短、波幅低、波间连接疏松,有肌病的短棘波多相电位为特征。3.病理干扰相肌原性疾病时,其波形为频率高可达800Hz/s(正常肌肉在400Hz/s下);电压低,常低于500训;连续扫描记录时电位纤细,基线沉墨;扬声器上出现琐碎爆裂声如炒豆声音。4自发电位肌原性损害时,一般不出现自发电位。但部分患肌可出现肌强直电位和肌强直样电位、纤颤电位、正相电位、少数出现束颤电位。5运动单位范围缩小肌原性疾患时,运动单位范围可减少至正常的40,其
11、原因是肌纤维数量减少丧失了大的运动单位的结果。如使用同心圆针电极检查时,在某一部位出现了密集的运动单位电位,针极稍移动时,则电位消失,由此可间接说明运动单位范围的减少。6. 神经传导速度肌原性疾病时,病变不波及到神经干,传导速度保持正常。但在肌纤维严重损害完全纤维化时,刺激神经不能引出肌肉的诱发电位,有些病例,可见远端潜伏期延长。(二)常见肌病肌电图1. 肌营养不良症系为肌肉慢性、原发性、进行性、具有家族和遗传倾向。临床特征为假性肥大型:多在幼儿时发病,面肩肱型及肢带型则在青年期发病;近躯干端肌有肌无力和肌萎缩,远端肌多正常;假性肥大型的腓肠肌、臀肌、前臂肌或咀嚼肌常发生假性肥大;愚者可有翼状
12、肩胛、鸭行步态(腹部向前突,下肢摇摆状);若骨盆带肌受累则病人在蹲下起立时,需用双手扶膝,才能逐渐站立;感觉正常;血清各种肌酶增高,尿中肌酸增加肌酐减少。肌电图表现(1)肌松弛状态:偶可有自发纤颤电位,插人电位一般减弱。(2)肌轻度收缩时:多相电位明显增多,主要是短棘波多相电位。常出现许多低振幅动作电位(肌病性电位)。平均时限缩短,振幅降低,声音杂碎。(3)最大收缩时:呈病理干扰相,振幅较低,假性肥大型,振幅或正常,甚或稍高。如果肌肉萎缩严重,最大收缩时动作电位也会减少,呈单纯相。(4)神经传导速度正常。2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肌松弛时,多有纤颤电位和正锐波,电刺激时,可诱发出肌强直样电位或诱发出
13、高频、短时限、由多相电位组成的每秒10-150次的串脉冲,可突然停止。时限缩短(5060%),多相电位增多达6080%,用力收缩时为干扰型或混合型,低电压(500yV以下)。3. 肌强直系指肌收缩后不能立即松弛的一种综合征。它包括先天性机强直,肌营养不良性肌强直,先天性副肌强直,奇异性肌强直和后天性舰强直。肌电图表现肌松弛状态:针电极插人、移动电极、叩击肌腹、机械刺激肌肉均可诱发高频、干扰型放电,可达150Hz/s,电压也随之增减而增减,扬声器并伴有飞机俯冲轰击音或哨音,有时也可出现自发性动作电位。(2)肌轻收缩时,多相电位增多,时限缩短平均振幅正常。最大收缩时呈干扰相,收缩停止后有后放电现象
14、,常持续数秒钟才停止。4. 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原因不明的家族性疾病,与血浓度有密切关系。肌电图表现(1)肌松弛状态:电静息。发病时插人电位可以消失。(2)肌轻收缩时:完全瘫痪时,无随意运动。不完全性瘫痪时,动作电位数量明显减少,平均时限缩短,振幅降低。发作消失,血钾正常,动作电位即恢复正常。三、神经肌肉接头疾患的肌电图1. 重症肌无力的肌电图(1)放松时:为电静息,(2)随意收缩时:一般为正常动作电位,时限和电压无显著改变。肌肉最大用力收缩时呈干扰相,但易疲劳,持续收缩时,在30s内,出现动作电位进行性降低(逆减现象),数量减少。注射新斯的明后,运动单位电位数
15、量又复增加,电压增高。但在严重病损,肌肉萎缩时其肌电图所见与肌原性疾病相似。(3)神经传导速度正常。(4)神经重复电刺激:重症肌无力时,对重复刺激的反应随个体及病损程度而异。有的患者低频刺激时,即可出现电压下降;有的在低频刺激时诱发电位电压不变,大于50Hzs的刺激频率时出现波幅下降,或在低频刺激后紧接以50Hzs频率刺激,则迅速出现电压下降。也有的低频刺激电压下降,高频刺激电压增加。2. 肌无力综合征的肌电图(1)病损累及神经时出现纤颤电位、正相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减少。(2)病损累及肌肉时肌电图出现肌原性损害的特(3)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4)重复电刺激:低频刺激时诱发电位的电压低,高
16、频刺激时,诱发电位电压逐渐增加。对新斯的明的反应不佳。肌电图的诊断标淮一、正常肌电图1. 插入电位正常。2. 肌松弛状态电静息3. 轻收缩时为正常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多相电位少于总动作电位的10%;动作电位平均时限一般5一15ms;同一肌肉不同点动作电位同步率低于30%。4. 最大收缩时:呈干扰相;动作电位平均振幅300-4000yV.、完全失神经性损害肌电图1. 插入电位延长2舰松弛状态有纤颤电位、正锐波等失神经电位,也可为电静息。3轻收缩时(包括轻收缩及最大收缩)无随意活动。三、部分失神经性损害肌电图l.插入电位延长。2. 肌松弛状态有失神经电位,亦可电静息。3. 轻收缩时多相电位增多,超过总动作电位数的10;动作电位平均时程正常或延长超过15ms4最大收缩时呈单纯相或混合相,动作电位平均振幅可以降低,正常或增高。四、前角性损害肌电图1.有部分失神经性损害肌电图表现。2轻收缩时出现巨大电位;电位同步率超过30%3. 最大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学原理人物
- 学校兴趣班培训
- 全麻病人术前准备
-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应急处置课件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11.扩音机小信号放大器的制作(方案二)
- 健康皮肤科普与管理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学前班寒假安全须知
- 心理健康教育:做开心的自己
- 农村土地概述课件
- 2025年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第六届(中小学组)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T∕ZZB 2708-2022 化妆品包装用玻璃瓶
- 某煤矿万吨矿井初步设计设计
- 四方公司机组扭振监测、控制和保护新技术---1105 17
- 康复治疗技术士知识点
- 不随行父母同意函(父母双方不随行)
- 案例——温泉度假村ppt课件
- 公路工程技术交底大全内容
- SLT804-2020 淤地坝技术规范_(高清-有效)
- 中医诊所备案信息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