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现象(能力提升)-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7/b6a2cdfb-794a-4871-bd41-b6d1d71036be/b6a2cdfb-794a-4871-bd41-b6d1d71036be1.gif)
![第一章声现象(能力提升)-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7/b6a2cdfb-794a-4871-bd41-b6d1d71036be/b6a2cdfb-794a-4871-bd41-b6d1d71036be2.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声现象能力提升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12小题)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中减弱噪声B.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C. 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色就不同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解答】解:A、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B、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不是响度越大,故B错误;C、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就不同,不是音色不同,故C错误;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故D错误。故选:A
2、。【知识点】频率与音调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音色、声速2. 已知空气、水、铝管中声速分别为340m/s、1500m/s、5000m/s;并且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0.1s,人们才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那么,当含水铝管的长度至少为下列哪个数据的时候,敲击铝管的一端,耳朵贴在铝管另一端的人才能听到三次敲击声()A.约36.5mC.约214.3mD.约294.8m【解答】解:要听到三声,则要区分空气、水和铝管传播的声音,则相应的间隔时间至少为0.1s,即:t空气-t.=0.1s空气水t-t=0.1s-水铝要区分空气和水的声音,设铝管的长度为L,由v=得:t=0.1s,LL340m/s1500in/s
3、%解得:L44m;得:要区分水和铝管传播的声音,设铝管的最短长度为U,由1500m/S5000m/s解得:LU214.3m。因此要听到三次敲击声,铝管最短长度应为214.3m。故选:Co知识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3. 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 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B. 弹拨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上C. 敲击音叉,将正在发生的音叉触及面颊D.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解答】解: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觉到声带的振动,说明振动产生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立即把手轻轻放在吉他上,可以感觉琴
4、弦在振动,故B不符合题意;C、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知发声体的音叉在振动,故C不符合题意;D、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若把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是验证声音传播条件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知识点】声音的产生4. 关于音乐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男低音的声音宏亮”是指音调低响度大B. 宾朋们听到的气势雄浑、大气磅礴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 音乐声时而如雨滴敲打瓦砾般轻快,时而又缓慢悠长,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发生变化D. 领唱演员通过麦克风唱歌,是为了增加声音的响度解答】解:A、“男低音的声音宏亮”,“低”说明男歌手的声带振动慢,
5、是指音调低,声音宏亮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正确;B、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B正确;C、音乐声时而如雨滴敲打瓦砾般轻快,时而又缓慢悠长,说明声音的音调在发生变化,故C错误;D、领唱演员通过麦克风唱歌,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D正确。故选:C。知识点】声速、响度、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5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笔直公路正对山崖驶近,途中司机鸣了一声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为(声音的速度为340m/s)()A. 300mB.680mC.340mD.320m解答】解:如图所示,设车由AB所用的时间为t,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的距离为s.根据吩
6、可得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行驶的路程:s=vt=20m/sx2s=40m;车车由V=可得,声音传播的距离为:ts=vt=340m/sx2s=680m;士-=l=r7声声由图示可知,此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SB尸(s-s)=x(680m-40m)=320moBC2声车2故选:Do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6. 在房间里讲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A. 房间里不能产生回声B. 墙壁反射的回声从门口跑掉了C. 回声太小,人耳不容易听到D. 房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解答】解: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s,由v=¥得:s=vt=340m/sx0.1s=34m.因此区分开原声和回声最短
7、距离是:s'=在教室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所以我们的耳朵听不出说话声与回声,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o知识点】回声7. 在图所示的波形中,能反映是同种乐器演奏,但声音响度不同的是()7A蒯八八从|乙内丁A. 甲和乙B.乙和丁C.甲和丙D.丙和丁解答】解:如图可知,甲、丙的波形相同,所以是同种乐器演奏,相同时间内,甲、丙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但甲、丙偏离原位置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乙和丁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声体不同,故不是同种乐
8、器演奏。故选:Co知识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8. 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实验是()改变吹笔帽的力度【解答】解: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故选:Do知识点】频率与音调的关系9. 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减弱噪声对市民正常生活和休息的影响,我市采取了系列措施,以下属
9、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 在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音板墙B. 城区设置禁止鸣笛路段C. 在道路和小区周围植树D新建小区住房安装双层真空玻璃【解答】解:A、在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音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B、城区设置禁止鸣笛路段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在道路和小区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D、新建小区住房安装双层真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故选:Bo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 “余音绕梁”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形成回声造成的C. “掩耳盗铃
10、”故事说明盗铃人掩住耳朵能控制声音的产生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解答】解:A、“闻其声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音色是不同的,故A正确;B、“余音绕梁”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形成回声造成的,故B正确;C、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故C错误;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故选:Co【知识点】回声、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11.2017年1月14日,泸州市民乐团在江阳艺术宫举行了“2017年迎春音乐会”,音乐会着重以民乐、民歌的表现形式来突出
11、这场音乐会的特点。有琵琶、二胡、古筝等民乐器参加演奏,也有著名音乐家的独唱、合唱等。以下关于音乐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听众能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大厅的墙壁传过来的B二胡演奏中,演奏者通过拉动弓的力度来改变声音的音调C男高音和女低音合唱中,男高音的声带振动得更快D. 我们很容易区分二胡和琵琶的演奏,主要是通过声音的响度【解答】解:A、听众能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过来的,故A错误;B、二胡演奏中,演奏者拉动弓的力度越大,弦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音调高低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男高音的声带振动得比女低音快,故C正确;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12、,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Co【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与音调的关系、音色12. 如图所示,小明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了一个“水瓶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玻璃瓶换成铁瓶,音色会不同B用不同力度敲击,声音的音调不同C敲击瓶子,水柱最高的瓶子振动最慢,音调最高D.敲击瓶子时,只有水振动发声,由于水柱高度不同,瓶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音调不同【解答】解:A、敲击瓶子时由于瓶子与水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不同的发声体,材料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玻璃瓶换成铁瓶,音色会不同,故A正确。B、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敲击,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B错误;C、敲击瓶子时由于瓶子与
13、水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水柱高度不同,瓶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水柱最高的瓶子振动最慢,音调最低,故C错误;D、敲击瓶子时由于瓶子与水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而不是只有水振动发声,由于水柱高度不同,瓶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音调不同,故D错误。故选:A。知识点】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三、填空题(共10小题)13. 小明听到远处传来的小提琴的声音,他能听出是小提琴的声音,这是根来判断的,琴声来自琴弦的,悠扬的琴声传得很远是通传播的。演奏时手指不断变换位置,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解答】解:能听出是小提琴的声音,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提琴
14、与观众之间传播声音的介质是空气;当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答案为:音色;振动;空气;音调。【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14. 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当增加试管中的水量时,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变(选填“高”或“低”);我们还可敲击试管使其发声,随着试管中的水量增加时,敲击时声音的音调(选填“高”或“低”)。解答】解:用嘴贴着试管口吹气时,声音是由试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当水量增加时,空气柱的长度变短,振动频率变高,声音的音调变高。敲击试管使其发声,随着试管中的水量增加时,质量
15、变大,试管和水不容易振动(即振动频率变低),则敲击时声音的音调变低。故答案为:高;低。知识点】频率与音调的关系15如图甲是安装在公路边的噪声监测仪,噪声监测(选填“能”或“不能”)降低噪声。如图乙,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下同)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周围同学距离他的远近。解答】解:设置噪声监测仪,能够知道噪声的响度大小,自身不具有降低所在路段噪声的作用。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因此还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故答
16、案为:不能;音色;响度。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16.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增加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保持钢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这个实验探究了和的关系(选填“长度”、“频率”、“音色”或“音调”)。同样的器材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选填“能”或“不能”)。解答】解:实验中可以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决定了音调的高低,故这个实验探究了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同样的器材
17、,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响度改变,因此可以研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故答案为:音调;频率;能。知识点】频率与音调的关系17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钟声是由钟的而产生的,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m/so(不考虑光传播的时间)【解答】解:钟声是由钟的振动而产生的。由题意可知,看到火药发光,经过10s听到钟声,不考虑光传播的时间,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15km用的时间为t=10s,声则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
18、为:v=1500m/s。t10s故答案为:振动;1500。知识点】声速、声音的产生18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可以传声;某次工人师傅听到的声音比较响,说明声音的(选填“频率”或“振幅”)大;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选填“能量”听到的声音比较响,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振幅大;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该现象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固体;振幅;信息。知识点】声与信息、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的传播条件19刮风的时候,如果窗子关的不严,留一缝隙,便会听见风的呼啸声,缝隙越细,发出声音的音
19、调会越(选填“高”或“低”);如图所示,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为59.1的数字,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解答】解:(1)窗子的缝隙越细,空气的体积越小,越容易振动,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会越高;(2)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可读出,此时的噪声是59.1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时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高;响度。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频率与音调的关系20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身(选填“次声波”、“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
20、深为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o此声呐(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解答】解:(1)声呐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海底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可以确定海底的深度。(2) 由n=2可得,该处的海深s=vt=1500m/sx4sx=3000m;t2(3) 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太空没有空气,因此超声波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故答案为:超声波;3000,真空不能传声。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21. 如图甲,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可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并根据发出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可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乙
21、中P2是测速仪两次发出超声波的时刻;叫、丐是测速仪接收前后两次汽车反射回来信号的时刻。已知P、P2之间的时间间隔2=0.9$,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乙可知,图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s,汽车行驶的速度是m/s(第二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答】解:(1) 根据图示可知,PP2间隔的刻度值为30个小格,而PP2之间的时间间隔M=0.9s,因此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0.03s;(2) P、n1之间间隔的刻度值为12小格,所以对应的时间为0.36s;P2、n2之间间隔的刻度值9小格,所以这两点之间对应的时间为0.27s;P、n1之间的时间为超声波第一次从测速仪发
22、出后遇到行进的汽车又回来所用的时间,所以超声波传播到汽车所用的时间t1为寺x0.36s=0.18s。则汽车在接收到P的信号时汽车与测速仪之间距离:s1=vt1=340m/sx0.18s=61.2m;同理可求出汽车在接收P2信号时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s2=vt2=340m/sx寺x0.27s=45.9m;由此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s=61.2m-45.9m=15.3m;汽车前进15.3m所用的时间为汽车接受到P、P2两个信号的时刻对应于图中P1n1的中点和P2n2的中点,其间共有28.5小格,即汽车在接收到P、P2两个信号所用的时间:t=28.5x0.03
23、s=0.885s,汽车的速度:v=17.3m/s。t0.SS5s故答案为:0.03;17.3。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22.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以上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作用是解答】解: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传递声音;用泡沫塑料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答案为: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空气能传递
24、声音;将微小的振动放大。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23.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小华同学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了抽气机的玻璃罩内,如图甲所示。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此实验说明了。(2)小丽等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a. 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b. 乒乓球在实验中的起到什么作用?。c. 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
25、音叉的力度,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甲乙解答】解:(1)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把空气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时,声音的响度会逐渐增大;(2) a.当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所以发声的音叉应该在振动;b.用乒乓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时音叉振动的幅度变大,声音的响度变大,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大。故答案为:(1)声音的响度逐渐增大;声音的传播靠介质;(2) a.乒乓球被弹起;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 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弹起;c. 声音的响度变大,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大。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24
26、. 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他一边吹哨子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详见下表序号ABCDEF注射器规格(ml)2.52.52.5555空气柱长度(cm)21.5121.51频率(Hz)337488562300
27、337488(1) 选用序号为D、E、F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长,音调越。(2) 选用序号为AD或BE或CF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空气柱的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填大或小),音调越低。(3) 在此实验中,小光采用的重要研究方法是:。该方法经常用于将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具体操作是每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问题。解答】解:要研究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需用控制变量法;注射器的规格相同时,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相同;注射器的规格不同时,则空气柱的横
28、截面积不同;(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选用序号为D、E、F的三次实验做对比,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或粗细)相同,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故可以得出结论:在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或粗细)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管内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2) 选用序号为AD或BE或CF的两次实验做对比,空气柱长度相同,横截面积(或粗细)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故可以得出结论:在空气柱的长度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频率越低,音调越低。(3) 根据以上分析,在此实验中小光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1)横截面积(或粗细);低;(2)大;(3)控制变量法。知识点】频率与音调的关系25
29、.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 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说明。(2)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3) 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4) 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V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
30、关系应选择琴弦(选填符号a、b、c或d)。 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该实验探究用到的实验方法叫做。【解答】解:(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2) 因为相距同样远,且说话的响度也相同,但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说明了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3) 细线被捏住,就停止了振动,所以发声停止;(4) 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
31、同。选择a和d; 选择a和b,材料和长度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 选择c和d,不能探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无法进行控制变量; 选择a和c,长度和粗细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故答案为:(1)固体能传播声音;(2)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更好;(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4)ad;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无法进行控制变量;ac:控制变量法。【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与音调的关系26.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32、(1) 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2)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3) 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是正确的。(4) 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提出猜想
33、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实验研究;E、发现并提出问题。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填字母序号)。解答】解:(1)讲话是声带的振动,音叉发声使水振动,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瓶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因此猜想是正确的。(4)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据上面的过程知,步骤为EADBC。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34、2)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小;(4)EADB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五、计算题(共1小题)27. 一辆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向着一峭壁开去。某一时刻,司机鸣笛,他在3s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计算:(1)这段时间内汽车向前行驶了多远?(2)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3)司机鸣笛处到峭壁的距离d是多少?(4)从司机鸣笛处再向前行驶多长时间后,司机鸣笛就听不清回声了?(环境温度为15°C,人耳区别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解答】解:(1)由v=可得汽车行驶的路程:tS=Vt=10m/sx3s=30m;(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s2=v2t=340m/sx3s=1020m;(3)司机鸣笛处到峭壁的距离为:s=(S|+s°)=(30m+1020m)=525m,(4)人耳不能区分原声和回声时,车距峭壁的距离:s3=v2t0=(340m/sx0.1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团申请书800字以上
- 初级银行管理-银行专业初级《银行管理》模拟试卷7
- 台湾个人游申请书
- 羽毛球协会申请书
- DB2111-T 0034-2024 日光温室碱地柿子套种玉米技术规程
- 管道设备采购分包合同(2篇)
-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 一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题库资料练习含【答案】卷12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UNIT6 Period6课件
- Module1Unit1Therewasntaclockherebefore2023-2024学年五年级英语
- 部编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
- 高一化学必修一试题
- 高中英语:倒装句专项练习(附答案)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题300道及答案
- 2025届河北衡水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直肠癌课件完整版本
- 医学教材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解读课件文
- 食材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含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家禽用马立克疫苗行业运营模式与前景动态预测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英语小升初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