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招:诗歌鉴赏技巧指点_第1页
绝招:诗歌鉴赏技巧指点_第2页
绝招:诗歌鉴赏技巧指点_第3页
绝招:诗歌鉴赏技巧指点_第4页
绝招:诗歌鉴赏技巧指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鉴赏复习专题诗歌鉴赏复习专题 1、分析作者、诗题、分析作者、诗题 2、辨清诗歌类别、辨清诗歌类别 3、抓住意象、品味意境、抓住意象、品味意境 4、揣摩表现技巧、揣摩表现技巧 5、分析语言特色、分析语言特色 6、把握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态度、把握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态度分析作者、诗题分析作者、诗题 注重积累,了解作者(经历、风格)注重积累,了解作者(经历、风格) 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委婉蕴藉;孟浩然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委婉蕴藉;孟浩然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恬淡生动;王昌龄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恬淡生动;王昌龄雄健浑厚;李白飘逸洒脱健浑厚;李白飘逸洒脱;杜甫沉郁顿挫杜甫沉郁顿挫;

2、高适、岑高适、岑参雄浑奇拔;韦应物清新典雅;韩愈气势磅礴、参雄浑奇拔;韦应物清新典雅;韩愈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萧瑟悲愁;李贺忧郁激愤;元稹奇特新颖;贾岛萧瑟悲愁;李贺忧郁激愤;元稹艳丽浅近;白居易平白清新;刘禹锡清峻明朗;艳丽浅近;白居易平白清新;刘禹锡清峻明朗;李商隐清丽俊逸;杜牧含蓄绰约;李煜伤感细腻;李商隐清丽俊逸;杜牧含蓄绰约;李煜伤感细腻;欧阳修清丽明媚;范仲淹苍凉悲壮;晏殊明朗疏欧阳修清丽明媚;范仲淹苍凉悲壮;晏殊明朗疏淡;苏轼旷达豪迈;柳永缠绵悱恻;黄庭坚自然淡;苏轼旷达豪迈;柳永缠绵悱恻;黄庭坚自然流畅;秦观情真意切;李清照婉约凄切;杨万里流畅;秦观情真意切;李清照婉约凄切

3、;杨万里新鲜活泼;陆游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气新鲜活泼;陆游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气势雄壮;姜夔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势雄壮;姜夔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 辨析诗题辨析诗题 抓题眼抓题眼 所谓所谓“题眼题眼”,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练传神的字词 如:如:春夜喜雨(唐春夜喜雨(唐杜甫)杜甫) 好雨知时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花重锦官城。 诗中八句虽无一句着诗中八句虽无一句着“喜喜”字,但却句句字

4、,但却句句有有“喜喜”意。诗题中意。诗题中“喜喜”字便是题眼字便是题眼 “诗(词)眼诗(词)眼”指诗(词)中最凝炼、最指诗(词)中最凝炼、最传神、最准确地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传神、最准确地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的“词词(字眼字眼)”。 抓住诗题传达的信息,包括抓住诗题传达的信息,包括时间、地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人物、事件等等辨清诗歌类别辨清诗歌类别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 边塞诗边塞诗 送别诗送别诗 咏史诗咏史诗 咏物诗咏物诗 咏怀诗咏怀诗表现技巧表现技巧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问题形问题形式:式:直接用概念提问:表达技巧、直接用概

5、念提问: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等;表现手法等;怎样表现、如何表现、表现怎样表现、如何表现、表现什么等什么等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描写描写、叙述、叙述、抒情抒情、议论议论 描写方式: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描工笔;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托物言志)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对偶、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反衬)、用

6、典、化用、互文、反复、夸张、衬托(反衬)、用典、化用、互文、反复、双关、顶针、通感等;双关、顶针、通感等;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文学作品中客观表现事物的手段。在文学作品中客观表现事物的手段。在古诗鉴赏中古诗鉴赏中,主要落在事物描写的方法上。主要落在事物描写的方法上。 表现的方法:表现的方法:烘托、渲染、勾勒、工笔、白描、烘托、渲染、勾勒、工笔、白描、比兴、铺陈等;比兴、铺陈等; 事物关系(描写方式):事物关系(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抑扬关系、正面侧面、主客关系等点面结合、抑扬关系、正面侧面、主客关系等 描写层次和角度:描写层次和角度:远近、上下、高低、俯仰

7、等远近、上下、高低、俯仰等艺术技巧:艺术技巧:也称艺术特点,是指文也称艺术特点,是指文艺创作手法所显示的特点。艺创作手法所显示的特点。 表现笔法:赋、比、兴表现笔法:赋、比、兴 从构思角度:象征、对比、想象、联想、从构思角度:象征、对比、想象、联想、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 篇章结构:篇章结构:点题、伏笔、铺垫、过渡、照点题、伏笔、铺垫、过渡、照应、层层深入、总分结合、以景作结、卒应、层层深入、总分结合、以景作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章显志、画龙点睛等分析语言特色分析语言特色 语言风格语言风格 简洁明快简洁明快 ;生动活泼;朴素自然、质朴平淡生动活泼;朴素自

8、然、质朴平淡;清;清新秀丽;含蓄委婉新秀丽;含蓄委婉;典雅庄重;典雅庄重;绚丽温馨;绚丽温馨;凄;凄冷清疏冷清疏; 激越奔放、雄浑壮阔、旷达苍劲、浑厚强健、慷激越奔放、雄浑壮阔、旷达苍劲、浑厚强健、慷慨激昂、刚健雄奇慨激昂、刚健雄奇、忧愤悲壮,沉郁顿挫、低沉、忧愤悲壮,沉郁顿挫、低沉舒缓、苍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舒缓、苍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豪放派诗人的身上)陆游等豪放派诗人的身上) 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耐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一般用于反映古诗表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一般用于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等达效

9、果)等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实战练习一实战练习一次石湖书扇韵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居士。姜夔(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

10、7)夏,曾去拜见范)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次石湖书扇韵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格,第三句中的“人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1 1)这首诗

11、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要叙述。 答:答: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藉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萍泛绿,藉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藉花飘香。从视觉与嗅隐约,浮萍漂碧,藉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中的“人人”是指趋炎附势的

12、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简要说明。 同意: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

13、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高尚境界。古诗歌鉴赏方向与建议古诗歌鉴赏方向与建议一、熟悉古诗歌常见意象(题材)和思想内一、熟悉古诗歌常见意象(题材)和思想内容(主题)容(主题)二、掌握古诗歌主要抒情方式表达技巧二、掌握古诗歌主要抒情方式表达技巧三、了解古诗歌鉴赏步骤三、了解古诗歌鉴赏步骤四、掌握鉴赏评价的答题规范四、掌握鉴赏评价的答题规范五、提高翻译诗句并调动知识经验合理联想五、提高翻译诗句并调动知识经验合理联想补充的能力补充的能力 分析考纲表述分析考纲表述 包括两个方面:一鉴赏,二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鉴赏,二评价。 三个要点:三个要点:1 1、

14、鉴赏诗歌描绘的形象、鉴赏诗歌描绘的形象2 2、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3 3、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4 4、从各地命题实践看,我们还得加一条:、从各地命题实践看,我们还得加一条: 综合评价题(包括内容与表达两方面综合评价题、综合评价题(包括内容与表达两方面综合评价题、对评价的评价题、两首比较题),这种题型更能对评价的评价题、两首比较题),这种题型更能体现探究能力。体现探究能力。意象与意境意象与意境知识准备知识准备意象意象意象意象“意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象”景、物、人、世。

15、景、物、人、世。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意”与与“象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感情的东西, ,是诗人感情的载体。是诗人感情的载体。例如:例如: 床前明床前明月光月光,疑是地上,疑是地上霜霜。举头望。举头望明月明月,低头思,低头思故乡。故乡。 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到死丝方尽,蜡炬蜡炬成灰泪始干。成灰泪始干。 浮云浮云游子意,游子意,落日落日故人情。故人情。 感时感时花花溅泪,恨别溅泪,恨别鸟鸟惊心。惊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西风、

16、瘦马 鸡声、茅月店,人迹、板桥霜鸡声、茅月店,人迹、板桥霜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柳永柳永雨霖铃雨霖铃中以中以“今宵酒醒何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杨柳岸,晓风残月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年年柳色,霸陵伤别。,霸陵伤别。”(李白(李白忆忆秦娥秦娥)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霸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送与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送与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以折柳表惜别。以折柳表惜别。

17、“柳柳”,“留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月亮、月光月亮、月光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苦。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苦。“举头望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低头思故乡。”(唐唐李白李白静夜思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望月思乡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南唐李李煜煜虞美人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

18、中看。一时回首月中看。”(唐(唐李益李益从军北征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洛阳亲友如相问,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片冰心在玉壶。”(唐(唐王昌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高)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高洁如故。洁如故。“冰心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19、“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肝肺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坚贞高洁的品质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秋菊之落英。(屈原之落英。(屈原离离骚骚)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菊花菊花元稹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不是花中偏爱菊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

20、贞、高洁品格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莲莲 由于由于“莲莲”与与“怜怜”、“恋恋”音同,所以古诗中有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南朝乐府西洲曲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莲子”即即“怜子怜子”、“恋子恋子”,“青青”即即“情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晋

21、子夜歌四十二首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方爱恋着自己。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悲凉的同义词。唐人骆宾王唐人骆宾王咏蝉咏蝉起首两句:起首两句:“西

22、陆蝉声唱,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南冠客思深。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宋人柳永雨霖铃雨霖铃开篇开篇:“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秋风发微凉,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寒蝉鸣我侧。”(曹植(曹植赠白马王彪赠白马王彪) 表达别后的情思。表达别后的情思。寒蝉寒蝉鸿雁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鸿雁是

23、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人归落人归落雁雁后,思发在花前。后,思发在花前。” (隋(隋 薛道衡薛道衡人日思归人日思归)“夜闻夜闻归雁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欧阳修戏答元稹戏答元稹) “残星残星数点雁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唐 赵嘏赵嘏长安秋望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鸿雁悲鸣红蓼风悲鸣红蓼风”(宋(宋 戴复古戴复古月夜舟月夜舟中中)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如“鸿雁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杜甫天末怀李白天末

24、怀李白) “ “朔雁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李商隐离思离思)等。)等。以以梅子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却把青梅嗅”(李清照(李清照点绛唇点绛唇););以以浮云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故人情”(李白(李白送友人送友人););鸳鸯、比目鱼鸳鸯、比目鱼,指恩爱的夫妇,如,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唐人卢照邻长安古长安古意意););丁香,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

25、别,愁见丁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香结”(唐人牛峤(唐人牛峤感恩多感恩多),),“丁香空结雨丁香空结雨中愁中愁”等等。等等。其它常见意象其它常见意象燕子燕子- - 今非昔比、物在人亡今非昔比、物在人亡嫦娥嫦娥- - 孤独、悔恨孤独、悔恨杨花杨花-离散、漂泊离散、漂泊杨柳杨柳-离别离别日日-暗喻明君暗喻明君佩剑佩剑-表达要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表达要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流水流水-暗示年华或时光易逝。暗示年华或时光易逝。长亭长亭-离别离别南浦、西楼南浦、西楼送别之地送别之地登楼、危栏登楼、危栏-常有思乡怀远之意常有思乡怀远之意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杨柳 长亭长亭

26、 孤帆孤帆 驿路驿路 浮云浮云 大风大风 长云长云 寒霜寒霜 飞雪飞雪 苦雨苦雨 梅花梅花 翠竹翠竹 松柏松柏 幽兰幽兰 菊花菊花 美人美人 神女神女 灵修灵修 杜鹃杜鹃 磁针磁针 羌笛羌笛 竹笛竹笛 羌管羌管 寒蛩寒蛩 蟋蟀蟋蟀 青鸟青鸟 鸿雁鸿雁 雁足雁足 尺素尺素 白雪白雪 玉壶玉壶 冰心冰心离别、游子离别、游子凄凉悲愁凄凉悲愁高洁隐逸高洁隐逸国君国君坚贞坚贞思乡思乡音信、书信音信、书信高洁高洁 意境意境 由意象构成的,在整体上耐人寻味的诗歌艺术境由意象构成的,在整体上耐人寻味的诗歌艺术境界。界。 举例举例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寒波澹澹起,白鸟悠

27、悠下。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知识准备知识准备意境意境意境举例意境举例请概括以下诗句的意境请概括以下诗句的意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常见意境举隅常见意境举隅 雄浑壮丽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萧

28、疏凄寂 安谧美好安谧美好幽僻冷寂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清冷幽静【鉴赏诗歌形象提问方式】【鉴赏诗歌形象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意境?【提问变体】【提问变体】 问画面、问景象、问情景、问情怀等问画面、问景象、问情景、问情怀等v【答题方法点拨】【答题方法点拨】v意境,它包括意境,它包括景、情、境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一不可。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

29、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1 1、找出、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2 2、概括、概括形象特点;形象特点;3 3、理、理解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答题内容】【答题内容】 具体答题内容三个方面:具体答题内容三个方面: 一用自己的语言一用自己的语言描摹出描摹出诗歌所营造的意境。语言力求诗歌所营造的意境。语言力求准确、得体、优美。准确、得体、优美。 二有二有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

30、机勃勃,或孤寂凄清,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或高远辽阔等等。 三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三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的思想感情。 注意:三方面,要根据题干要求决定出现顺序,没有注意:三方面,要根据题干要求决定出现顺序,没有死板的步骤。死板的步骤。全国卷:全国卷:东城渐觉风光好,縠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h)皱波纹迎客棹。绿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浮生长恨欢娱少,

31、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答案:答案:描写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描写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似在迎接客船;然后是起,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似在迎接客船;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如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如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托出春意之浓。杏花怒放,托出春意之浓。诗人正是这样用比喻、拟诗人正是这样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将春的风光层层展开,故用了人的手法

32、,将春的风光层层展开,故用了“渐觉渐觉”一一语语根据句意根据句意对景色作铺陈描写对景色作铺陈描写高考示例高考示例答题要点答题要点 广东卷:广东卷:江汉江汉 杜甫杜甫 江汉思归客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不必取长途。 诗中二三联用了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片云”、“孤月孤月”、“落日落日”、“秋风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情景交融的意境。答案:答案: “片云片云”“”“孤月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既为实景,也有喻意。“

33、片云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月亮和“我我”都孤独寂寞。都孤独寂寞。“落日落日”喻自己黄昏暮年,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落日”的意象相对,的意象相对,虚实结合。虚实结合。 两联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两联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清意境。概括,概括,高考示例高考示例 秋夜秋夜朱淑贞朱淑贞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此诗无一“情情”字,而无处不含字,而无处不含“情情”。请从三、四。请从三、四句中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