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外文言文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0题。(5分)陆游筑书巢吾室之内,或栖于棱,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 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 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 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 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选自渭南文集)【注释】梗:木箱,这里指书橱。觌(出):相见。间:间或,偶尔,有 时候。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萋子不觌 妻干:()(2)乃小客就观之 可:( )2 .陆游的书房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性格特

2、点?(3分)【答案】1 . (1)妻子:妻子和儿女。(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一一桃花源记)(2)引:牵,拉,邀请,带着。(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一一陈太丘 与友期行)2 .书多而乱(1分,只写“多或者乱”不给分)。可以看出陆游爱读书,勤奋刻 苦,幽默/爱自嘲,不拘小节/随性自由/洒脱/豪放/粗犷的性格特点(答出两点即可)。【参考译文】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招头低头, 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 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

3、雨,打雷,落冰雹 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 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 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 大笑着说:“确实这像鸟窝。”二.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 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 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赘世才具。及京师大乱,邀率亲党数 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

4、权 略,是以少长威宗之,推逖为行主。(节选晋书祖逖传)【注】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及京师大乱()是以少长感宗之()(2)祖逖的“轻财好侠”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简要概括。(2分)【答案】(1)及:等到(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一一孙权劝学)咸:全,都(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一一桃花源记)(2)祖逖每次到农夫田舍中,常散发粮食和衣物来救济贫困的人。避难途中,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人、病人,药物、衣物和粮食等与大家共享 (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大意相近即可)【参考译文】祖逖性情豁达直爽,不在乎礼仪的约束,十四五岁了还没读书,他的哥哥们经常为 此担心。但是轻

5、视财货,注重狭义,坚持正义有节操。每次到农夫田舍中,常散发粮食 衣物来救济贫困人。后来他博览群书,遍涉古今,见过他的人都说他有辅佐的才能。京 城大乱时,祖逖带领几百户亲戚乡党到淮泗避难,用自己乘坐的车马载着同行的老人和 病人,而自己徒步跋涉,药物、衣物和粮食都与他们共同分用,又有许多应变的谋略, 因此老幼都尊敬他。三、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范仲淹,字希文,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 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 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 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始还

6、姓,更其名。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 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泛爱乐善。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注更适:改嫁。戚同文:北宋初年著名的教育学家。(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以水区面()人不能坐()(2)结合文段概括范仲淹受后人敬仰的原因。(2分)【答案】(1)沃:浇(持汤沃灌一一送东阳马生序);(2)堪:能忍受(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一论语十二章。)。(2)少有志向节操(1分);勤奋苦读(1分);能忍受贫苦(1分);内刚外和 (1分);极其孝顺(1分);对自己节俭却乐善好施(1分)。【参考译文】范仲淹,字

7、希文。范仲淹两岁时丧父,母亲改嫁长山姓朱的人,范仲淹跟从他的 姓,名字叫说。年少时有志向节操,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家世,就伤感流泪告 别母亲,离开(家乡)到应天府,依靠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息,冬日里疲惫得 厉害,用水浇脸;食物不充足,以至于靠喝稀粥度日,别人不能忍受,范仲淹不 认为这艰苦。考取进士,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接他的母亲回家奉养。才改回 原姓,更改自己的名字。范仲淹内心刚毅外表谦和,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 世时正贫困,后来虽然显贵,不是招待宾客(宾客到来)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 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自给。然而(范仲淹)喜好施舍给予,广施爱心,乐于行善。 死的时候,天下各地听说的人,

8、都替他叹息。四、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贞观九年,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赎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 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递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 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 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炀帝:指隋朝末代 皇帝杨广。稔:丰收。(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征求不弓()故瓜率孜孜(2)根据文段,简要概括唐太宗的治国之道。(2分)【答案】(1)已:停止。(是亦不可以己

9、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一一鱼我所欲也)夙夜:早晚,日日夜夜。(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一出师表)(2) (2分)一是皇帝自身保持清净,减少欲求;二是以民为本,休养生息,不兴徭役,不起战事。(一点1分,意合即可,共2分)【参考译文】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 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满院。(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 穷兵默武,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 目睹,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官吏) 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

10、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摇摆,才 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五.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 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日:“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 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 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节选自苏轼日喻)注释眇(mido)者:盲人。扪(m6n):摸。揣俞:揣,摸索;病(yu),管 乐的一种,形状像笛子。(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军告之日()以其本学见而求之人也()(2)这则短文用了什么论证方

11、法?论证了什么观点?(2分)【答案】(1)或:有人(翻译成有的人”也可)(或百步而后止。一一寡人之于国也)未尝:不曾(翻译成“未曾”、“从来没有”也可)(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色一一送东阳马生序)(2)比喻论证,短文用眇者分不清日与钟、曲,来比喻世人之不能近道,从而揭示 要明道,必须要亲自去体验才行的道理。(2分)(论证1分,观点1分。观点如果答“道 之难见而人之未达”,或是最后一句,也能拿1分)【参考译文】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问看得见的人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诉他 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这个失明的人敲铜盘听到了它的声音,一天听到钟声,就把 发出声音的钟当做了太阳。有的人告

12、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失明的人用手摸蜡烛, 晓得了它的形状。一天,摸到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畲,就把它当做了太阳。太阳和钟、 畲的差别太大了,但是天生双目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 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关于太阳的知识。抽象的道理很难被认识,这一点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更加严重,人们不通晓抽象的 道理的情况,和生来就不认识太阳的盲人没有什么不同。六、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游 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

13、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 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天历二年,关中大早,饥民相食,到 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选自元史张养浩传,有删改)注释楮(ch。)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平章:平章政事,元代官职,中书省 高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大言之 终日无少官 (2)根据文段,简要概括张养浩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答案】(1)感到惊奇/对惊奇 懈怠(2)张养浩是一个勤奋学习、为官清廉、一心为民/心系百姓的人。【参考译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他曾经有一次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 上,当张养

14、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年仅十岁, 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读书,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 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后来,张养浩游学京师,把自己写的文章献给 平章政事不忽木,不忽木对此感到惊奇,于是任命他为礼部令史,并推荐他进入御史台。 一天张养浩生病了,不忽木亲自到他家里探问,当看到张养浩家里四壁空空,什么也没 有时,感慨叹息说:“张养浩这种人才是真正的监察御史的好材料啊天历二年,陕西 大早,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 一直住在官府,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岁。陕西的

15、老百姓,悲哀 的程度像失去了父母。七、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郑人游于乡校匕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 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 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导,不如吾闻而 药之也。” (选自左传襄公三H一年)(注)乡校:地方上的学校,它既是学习场所,又是游乐、议政的场所。然 明:郑国大夫,姓殷(zong),名蔑,字然明。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我闻忠善以军怨()(2)不如吾闻而尊之也( )2 .对

16、待百姓的议政,然明的态度是“毁”,子产的态度是怎样的?请从原文中 找一个字概括,并分析子产说理的高明之处。(3分)【答案】减少 以为药(一小题1分,共2分。)“导”;(1分)子产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进行说理,将“毁”“导”的做法 进行对比,把毁掉乡校带来的危害比喻成堵塞河流带来的大水决堤。(答出比喻、 对比其中一点即可得1分),从而把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也增强了说服的 力度。(1分)【参考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的得失)。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 怎么样? 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 政措施的好坏。那些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实行它

17、们;那些他们厌恶的,我就改正它们。 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 势来防止怨恨。(毁掉乡校)难道能很快制止这些议论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 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到那时)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 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做治病的良药。”八、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 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 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节选自孙子谋攻)【注释】用:

18、使用。同欲:目标一致。虞:戒备,准备。(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识众零之用者胜知胜之道也(2)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选文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 说明。(2分)【答案】(1)(2分)寡:少(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方法(咨以善道诸葛亮出师表)(2) (2分)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二(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得2分)【参考译文】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知道根据敌我双 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

19、,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胜:以 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 以上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所以说:知己知彼的,作战百次也不失败;不知道对方只知 道自己,会一胜一败,不了解对方,不知道自己,每战必败。九、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子鱼论战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 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 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 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 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

20、:“君子不重您伤,不禽二毛巴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节选自左 传僖公二十二年)注释:宋公:宋襄公,名兹父。前638年,宋伐楚,楚救郑,这年冬天宋楚 两军交战于泓。济:渡过。司马:统师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目夷,字子鱼。 陈:通“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门官:国君的卫士。重:再次。 禽:通“擒”,俘虏。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阻,迫也。隘,险 也。言不迫人于险。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 周。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楚人便宋以救郑古之为军也,不必阻隘也2 .结合选文,你认为这场宋楚之战,宋军大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

21、答案】1 .(2分)攻打/进攻/讨伐 凭借/靠2 . (3分)宋襄公遵守“不排成打仗的阵列不能开始战斗”的观念(或遵守春 秋早期战争法,战争规则,标榜“仁义”)不听子鱼的意见实力的差距, 宋弱楚强。(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参考译文】楚国攻打宋国来救郑国。宋襄公将要应战,大司马公孙固劝谏说:“上天抛弃 我商国已经很久了,主公想要复兴,这是得不到宽恕的宋襄公不听。宋军与 楚军战于泓水。宋军已经摆好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河。司马子鱼说:“敌众 我寡,趁他们没有完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当楚军已 经全部渡河,但尚未摆好阵势,司马子鱼又请求攻击。宋襄公说:不。等楚军 摆好了阵势

22、,然后才开始攻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卫队也被歼灭 了。宋国人都埋怨宋襄公。宋襄公说:“君子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捉拿头发花 白的人。古人作战,不在隘口处阻击敌人。”我虽然是已然亡国的商朝的后代, 但也不会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十、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广为人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土共之,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 无余财。猿臂,善射,度不中不发。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 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士以此爱乐为用。及死,一军皆哭。百姓闻之, 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释】广:李广,汉武帝时“飞将军”,抗击匈奴屡立奇功。麾下:

23、部下。二千石:俸禄为二千石的官。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得赏赐辄分其麾下()度不中不发()2 .为什么李广去世了,全军和老百姓都为他哭?(3分)【答案】1、(2分)辄:就。度:估计。2、(3分)因为李广为人清廉,是个注重奖赏、关爱士兵的好将领(1分),李广 每次得到赏赐都分给他的部下(1分),在断粮缺水时总是先为士兵着想(1分), 所以全军和老百姓都敬重和爱戴他。他死了,大家都感到伤心难过。(言之有理 即可)【参考译文】李广为人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部下,与士卒一起吃喝,做了四十多年二千 石官,家中却没有多余的财产。他的手臂像猿臂又长又灵活,擅长射箭,估计射 不中目标,便不发箭

24、。他带领军队,在困境中找到水,士卒没有都喝过,李广不 沾水;士卒没有都吃过,李广不进食。士卒因此乐意被他使用。及至李广死去, 全军都哭了。百姓听到死讯,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无论年老还是年轻,都为 他流泪。九、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子鱼论战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少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 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 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 而未成列,又以告。公目:“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 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久古之为军也,

25、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注释:宋公:宋襄公,名兹父。前638年,宋伐楚,楚救郑,这年冬天宋楚 两军交战于泓。济:渡过。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目夷,字子鱼。 陈:通“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门官:国君的卫士。重:再次。 禽:通“擒”,俘虏。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阻,迫也。隘,险 也。言不迫人于险。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 周。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楚人便宋以救郑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2 .结合选文,你认为这场宋楚之战,宋军大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答案】1 .(2分)攻打/进攻/讨伐凭借/靠2 . (3分)宋襄公遵守“不排成打仗的阵列不能开始战斗”的观念(或遵守春 秋早期战争法,战争规则,标榜“仁义”)不听子鱼的意见实力的差距, 宋弱楚强。(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参考译文】楚国攻打宋国来救郑国。宋襄公将要应战,大司马公孙固劝谏说:“上天抛弃 我商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