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_第1页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_第2页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_第3页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_第4页
天然药物化学-黄酮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n黄酮与生物碱为来自于植物的两大类天然产物。黄酮与生物碱为来自于植物的两大类天然产物。已知化学结构的黄酮类物质至少有已知化学结构的黄酮类物质至少有40004000余种,余种,黄酮类化合物中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很多,如黄酮类化合物中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很多,如槐米中的槐米中的芦丁芦丁和陈皮中的和陈皮中的橙皮苷橙皮苷,能降低血管,能降低血管的脆性,及改善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血脂和胆的脆性,及改善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用于防治老年高血压和脑溢血。固醇,用于防治老年高血压和脑溢血。n由银杏叶制成的由银杏叶制成的舒血宁片舒血宁片含有黄酮和双黄酮类,含有

2、黄酮和双黄酮类,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全合成的乙氧黄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全合成的乙氧黄酮又名酮又名心脉舒通或立可定心脉舒通或立可定,有扩张冠状血管、,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许多黄酮类成分具有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许多黄酮类成分具有止止咳、祛痰、平喘、抗菌的活性。护肝,解肝毒、咳、祛痰、平喘、抗菌的活性。护肝,解肝毒、抗真菌、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抗真菌、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n自然界中以黄酮醇类最为常见,约占总数的三自然界中以黄酮醇类最为常见,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其次为黄酮类分之一,其次为黄酮类,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以,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余则较少见。上,其余则较少

3、见。至于双黄酮类多局限分布至于双黄酮类多局限分布于裸子植物于裸子植物,尤其松柏纲,银杏纲和凤尾纲等,尤其松柏纲,银杏纲和凤尾纲等植物中植物中。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一、 一、一、 泛指两个苯环(泛指两个苯环(A环与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系列化合物。 基本骨架:基本骨架:C6-C3-C6ABC1234O5678123456存在形式n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或碳糖基的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类或碳糖基的形式存在,也有以游离形式存在的形式存在,也有以游离形式存在的。天然黄酮。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母核上常含

4、有类化合物母核上常含有羟基、甲氧基、烃氧基、羟基、甲氧基、烃氧基、异戊烯氧基等取代基。由于这些助色团的存在,异戊烯氧基等取代基。由于这些助色团的存在,使该类化合物多显黄色使该类化合物多显黄色。 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氢查耳酮类二氢查耳酮类(Dihydrochalcones)黄烷黄烷-3-3,4-4-二醇类二醇类(Flavan-3,4-diols) 查耳酮类查耳酮类(Chalcones)二氢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Flavanonols) 二氢异黄酮类二氢异黄酮类( Isoflavanones )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类(Flavanones) 异黄酮类异黄酮类(Isoflav

5、ones)黄酮醇类黄酮醇类(Flavonol)黄酮类(黄酮类(Flavones)OOOOOHOOOOOHOOHOH 黄烷黄烷-3-3-醇类醇类(Flavan-3-ols)OOHOHOOHO 橙酮类橙酮类(Aurones) ) 双苯吡酮类双苯吡酮类(Xanthones) )OOOCHOOOOO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类(一)黄酮类 flavones 黄酮黄酮 黄酮醇黄酮醇母核:母核:OO12345678123456ABCOOOH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木犀草素木犀草素(luteolin) 黄芩苷黄芩苷 抗菌作用,存在于菊花等植物中抗菌作用,存在于

6、菊花等植物中 (一)黄酮类(一)黄酮类 flavones 唇形科、爵床科、菊科等唇形科、爵床科、菊科等代表化合物:代表化合物:OOOHHOOHOHOOOHOHOGlu黄芩黄芩n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Georgi的根。功能主治消热燥湿,泻火解毒,止的根。功能主治消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痢,黄疸,肺热咳嗽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7、毒,胎动不安。黄芩苷(贝加灵) 本品为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有消炎抗菌、退黄、降谷丙转氨酶(ALT)及抗过敏的作用。临床用于急性、慢性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也可用于肾炎、肾盂肾炎及过敏性疾病。OOOHOHOGlu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一)黄酮醇类(一)黄酮醇类 (flavonol) 存在于存在于木本植物的花与叶中木本植物的花与叶中槲皮素槲皮素用于治疗气管炎抗炎及用于治疗气管炎抗炎及止咳祛痰作用止咳祛痰作用 OrhaOglcHOOHOHOHOOOHHOOHOHOHOQ Qu ue er rc ce et ti in nR Ru ut ti in n芦芦丁丁槲槲皮皮素素

8、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弱引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弱引起的出血病,并用作高血起的出血病,并用作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剂。压的辅助治疗剂。 3 3芸香糖芸香糖 芦丁(芦丁(RutinRutin)()(芸香苷)芸香苷) 槐米槐米n来源于豆科植物槐(来源于豆科植物槐(SophoraSophora japonica L japonica L)的干燥)的干燥花蕾,有凉血止血、清热泻火之功能。其干燥成熟果花蕾,有凉血止血、清热泻火之功能。其干燥成熟果实称槐角,有润肠通便、止血凉血的功能。实称槐角,有润肠通便、止血凉血的功能。芦丁芦丁n具有抗炎作用;维生素具有抗炎作用;维生素P P样作用,具有维持血管抵抗力、样作用,具有维

9、持血管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脆性等作用。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脆性等作用。n主要用于脆性增加的毛细血管出血症主要用于脆性增加的毛细血管出血症,也用于高血压,也用于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视网膜出血、出血性紫癜、急性出血脑病、脑出血、视网膜出血、出血性紫癜、急性出血性肾炎、再发性鼻出血、创伤性肺出血、产后出血等性肾炎、再发性鼻出血、创伤性肺出血、产后出血等的辅助治疗。的辅助治疗。OOOHOHHOOHOglc 6 1 rha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二氢黄酮(醇)类(二)二氢黄酮(醇)类 flavanoes (flavanononls)存在于芸香科、豆科等存在于芸香科、豆科等二

10、氢黄酮二氢黄酮 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OOOOOH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OOHOOHOHOCH3橙皮素橙皮素OOOHOHOCH3RhaglcO橙皮苷橙皮苷(二)二氢黄酮(醇)类(二)二氢黄酮(醇)类 flavanoes (flavanononls) 菊科菊科水飞蓟属水飞蓟属植物水飞蓟植物水飞蓟Carduus marianus L.,的全草及,的全草及瘦果。对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管炎均有瘦果。对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管炎均有良好疗效良好疗效 OOHOOHOHOHOMeCH2OHOO水飞蓟素水飞蓟素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三)异

11、黄酮(三)异黄酮(isoflavones)、二氢异黄酮)、二氢异黄酮(isoflavanones)类类母核:母核:异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二氢异黄酮OOOO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大豆素大豆素大豆苷大豆苷葛根素葛根素(三)异黄酮(三)异黄酮(isoflavones)、二氢异黄酮、二氢异黄酮(isoflavanones)类类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n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系由大豆等豆类植物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系由大豆等豆类植物中提出中提出. 大豆异黄酮对低雌激素水平者,表现弱的雌激大豆异黄酮对低雌激素水平者,表现弱的雌激素样作用,可防治一些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的疾病的素

12、样作用,可防治一些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的疾病的病症,病症,如如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血脂升高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血脂升高等;等;对对于高雌激素水平者,表现为抗雌激素活性于高雌激素水平者,表现为抗雌激素活性,可防治乳可防治乳腺癌、子宫内膜炎,具有双向调节平衡功能腺癌、子宫内膜炎,具有双向调节平衡功能。葛根n为豆科植物野葛为豆科植物野葛 PuerariaPueraria lobatalobata (WilldWilld)ohwiohwi 的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用于外感表证。用治外感表证用于外感表证。用治外感表证: :发热重,

13、恶寒轻,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干,口微渴苔薄黄之证头痛鼻干,口微渴苔薄黄之证,用于麻疹不透。,用于麻疹不透。故可用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出不畅。用于故可用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出不畅。用于热病口渴,阴虚消渴。本品甘凉,有生津止渴之功,热病口渴,阴虚消渴。本品甘凉,有生津止渴之功,用治热病津伤口渴。用治热病津伤口渴。n葛根素具有葛根素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降低血糖、抗高血压改善心脑血管循环、降低血糖、抗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还具及动脉硬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活性,还具有提高视力、迅速醒酒及雌激素样作用有提高视力、迅速醒酒及雌激素样作用。作为新型的。作为新型的天

14、然功效因子,葛根素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日用天然功效因子,葛根素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日用化工工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于化工工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于19931993年批准年批准葛根素注射液作为新药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葛根素注射液作为新药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商品名为普乐林。商品名为普乐林。葛根素葛根素n葛根素独特的植物雌激素功效能葛根素独特的植物雌激素功效能减轻因衰老和雌激素减轻因衰老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各种症状,如乳房下垂、皮肤起皱、水平下降导致的各种症状,如乳房下垂、皮肤起皱、皮肤活力下降、白发等皮肤活力下降、白发等,因此被用于制造丰乳霜、眼,因此被用于制造丰乳霜、

15、眼霜、护肤霜等。霜、护肤霜等。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四)(四)查耳酮查耳酮(chalcones)、二氢查耳酮、二氢查耳酮(dihydrochalcones)类类母核:母核:查耳酮查耳酮 二氢查耳酮二氢查耳酮 OHO2345623456OHO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在酸性条件下,在酸性条件下, 2-OH查耳酮转变为无色的二氢黄酮,查耳酮转变为无色的二氢黄酮,碱化后,转为深黄色的碱化后,转为深黄色的2-OH查耳酮,二者可相互转化。查耳酮,二者可相互转化。2-OH查耳酮查耳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OHO2345623456H+OH-OO(四)查耳酮、二氢查耳酮类

16、(四)查耳酮、二氢查耳酮类红花n菊科植物红花的花。n【功 效】: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打损伤。 红花甙(Carthamin)n活血化瘀。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脉管炎。OOHOHOHOHOglc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五(五)双黄酮双黄酮(二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生成的二聚物),多分布于裸子(二分子黄酮衍生物聚合生成的二聚物),多分布于裸子植物,尤以松柏纲、银杏纲和凤尾纲等植物中最普遍。植物,尤以松柏纲、银杏纲和凤尾纲等植物中最普遍。 C-C连结连结 C 5 -C8、 C 8 -C8连接方式连接方式 醚链连结醚链连结

17、 C4- O- C6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五)双黄酮(五)双黄酮OOCH3OOH OOHOOHCH3OHO58银杏叶中银杏素(银杏叶中银杏素(gikgetin)具有解痉、降压、扩)具有解痉、降压、扩冠作用。冠作用。银杏n银杏树是一种古老的植物,约二亿年前即已开始出现于地球上,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植物,第四世纪冰川以后成为我国独特的树种,在学术界一直被誉为“活化石”。“植物界大熊猫”。银杏叶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 仅是黄酮类成分就有20多种。银杏n对血液循环的作用;对血液循环的作用;通过降低血小板通过降低血小板( (一个形一个形成动脉硬化的关键因素成动脉硬化的关键因素)

18、 )粘度粘度、保持其分布均、保持其分布均匀,从而直接促进血液循环。匀,从而直接促进血液循环。n对血管的作用对血管的作用 能增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能增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强度和弹性的强度和弹性。n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脑和神经系统中自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脑和神经系统中自由基被广泛认为是加速衰老的主要原因。银杏由基被广泛认为是加速衰老的主要原因。银杏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对细胞的氧气和葡萄糖的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对细胞的氧气和葡萄糖的输送;输送;银杏保护细胞免受伤害,并将自由基清银杏保护细胞免受伤害,并将自由基清除出体外除出体外。 目前,对银杏叶重点开发的产品有三类:目前,对银杏叶重点开发的

19、产品有三类:n第一,药品:银杏注射剂及片剂及胶囊、银杏叶口服第一,药品:银杏注射剂及片剂及胶囊、银杏叶口服液等。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出血痉挛、高血压、高液等。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出血痉挛、高血压、高脂血症、抗衰老等。脂血症、抗衰老等。n第二,化妆品:已开发成洗发香波、护发剂、护肤霜第二,化妆品:已开发成洗发香波、护发剂、护肤霜等,用于治疗粉刺、痤疮及减肥。等,用于治疗粉刺、痤疮及减肥。n第三,保健食品:有巧克力糖、口香糖、米酒、饮料第三,保健食品:有巧克力糖、口香糖、米酒、饮料等,具有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脑中风等作用等,具有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脑中风等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

20、结构和分类 (六)花色素类(六)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 O+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六)花色素类(六)花色素类(anthocyanidins)OHOOHOHOH+天竺葵素天竺葵素 OHOOHOHOHOH+矢车菊素矢车菊素 OHOOHOHOHOHOH+飞燕草素飞燕草素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七)黄烷醇类(七)黄烷醇类黄烷黄烷3 3醇类醇类(flavan3ols)黄烷黄烷3 3、4 4二醇类二醇类(flavan3、4diols)OOHOOHOH 3 3醇醇 3 3、4 4二醇类二醇类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七)黄烷

21、醇类(七)黄烷醇类OOHHOOHOHOH 儿茶素儿茶素抗脂肪肝作用抗脂肪肝作用 抗癌和抗癌和VpVp样作用样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八)双苯吡酮类(八)双苯吡酮类(Xanthones)OOOOHOHOOHOHGlu芸果香叶中芸果香叶中 异芒果素异芒果素(isomengiferinisomengiferin)具有止咳祛痰)具有止咳祛痰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九)橙酮类(奥弄)(九)橙酮类(奥弄)(aurones)OOCH12345612 34567OCHHOOOHOH植物硫磺菊中硫磺菊素植物硫磺菊中硫磺菊素(Sulphuretin) 天然黄酮类化合

22、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组成黄酮苷的糖类主要有单糖、双糖、参糖、酰化糖。组成黄酮苷的糖类主要有单糖、双糖、参糖、酰化糖。(一)常用的糖(一)常用的糖单糖类:单糖类:D DGluGlu , D D半乳糖,半乳糖, D D木糖,木糖, L LRhaRha , L L阿拉伯糖,阿拉伯糖, D D葡萄糖酸。葡萄糖酸。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双糖类:槐糖类双糖类:槐糖类(glc1-2glu) 龙胆二糖龙胆二糖(glu1-6glu) 芸香糖芸香糖(rha1-6glu) 新橙皮糖新橙皮糖(rha1-2glu) 刺槐二糖刺槐二糖(rha1-6gal)三糖类:龙

23、胆三糖三糖类:龙胆三糖(glu1-6 glu1-2fru) 槐三糖槐三糖(glu1-2 glu1-2glu)酰化糖:酰化糖:22酰葡萄糖酰葡萄糖 咖啡酰基葡萄糖咖啡酰基葡萄糖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连接位置(二)连接位置 黄酮苷中糖的连接位置与苷元的结构类型有关,黄酮苷中糖的连接位置与苷元的结构类型有关, 黄酮醇类黄酮醇类: : 常形成常形成3-3-、 7-7-、3-3-、4-4-单糖苷,单糖苷,或或3 3、7-7-,33、4-4-及及7 7、4-4-双糖苷等双糖苷等. . 花色苷类花色苷类: :多在多在3 3OHOH连糖或形成连糖或形成3 3、5 5二糖苷二糖苷第一

24、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结构和分类基本结构和分类 (三)除(三)除O苷外还有苷外还有C苷苷OOOHHOOOHOHOOOHOHOOHCH2ORHO牡荆素(牡荆素(Vitexin) R=H 葛根素葛根素R=Xylose葛根黄素木糖苷葛根黄素木糖苷二、生理活性二、生理活性n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及异常通透性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及异常通透性 :芦丁、橙皮苷:芦丁、橙皮苷n扩张冠状动脉,治疗冠心病:扩张冠状动脉,治疗冠心病: 葛根素葛根素n降压降压 银杏素银杏素n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 红花红花/ / 银杏素银杏素 二、生理活性二、生理活性 二、生理活性

25、二、生理活性 2 2、抗肝脏毒作用、抗肝脏毒作用 水飞蓟素、(水飞蓟素、(+)-儿茶素儿茶素3 3、抗炎作用、抗炎作用 二氢槲皮素二氢槲皮素4 4、雌性、雌性 激素样作用激素样作用 大豆素等大豆素等 5 5、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抗菌及抗病毒作用 木樨草素、黄芩苷、黄芩素、木樨草素、黄芩苷、黄芩素、槲皮素。槲皮素。6 6、泻下作用、泻下作用 营石苷营石苷 A7 7、解痉作用解痉作用 异甘草素、大豆素异甘草素、大豆素 8 8、 止咳,平喘作用止咳,平喘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1 1、游离黄酮类化合物:完好的晶型、游离黄酮类化合物:完好的晶型 黄酮苷类:无定形粉末黄酮苷类:无定形粉末 游离

26、黄酮:游离黄酮:除二氢黄酮(醇)、黄烷(醇)有除二氢黄酮(醇)、黄烷(醇)有旋光性,其余则无;旋光性,其余则无;苷类:苷类:因引入糖,分子故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因引入糖,分子故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左旋。2 2、旋光性、旋光性: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3 3、颜色、颜色1 1)呈色因素:)呈色因素:结构中有无交叉共轭体系,助色团结构中有无交叉共轭体系,助色团 (- OH- OH, -OCH -OCH3 3)数目及位置。)数目及位置。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2 2)呈色规律)呈色规律(1 1)一般情况下:黄酮醇及其苷类)一般情况下:黄酮醇及其苷类 灰黄色到黄色灰黄色到黄色 查耳酮

27、查耳酮 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无色无色 异黄酮异黄酮 微显黄色微显黄色(3 3)花色苷及苷元颜色因)花色苷及苷元颜色因pHpH不同而改变:不同而改变: pH7 红色红色 ; pH=8.5 紫色;紫色; pH8.5 蓝色蓝色(2 2)7 7、44位引入助色团后颜色加深,其它位引入助色团位引入助色团后颜色加深,其它位引入助色团 影响较少。影响较少。 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二、溶解性二、溶解性二、溶解性二、溶解性 1 1、游离黄酮:、游离黄酮:有极性(含氧基团);有极性(含氧基团); 难溶或不溶于水,难溶或不溶于水, 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

28、等有机溶剂以及稀等有机溶剂以及稀 碱液(具有酸性)碱液(具有酸性) 不溶于石油醚。不溶于石油醚。 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二、溶解性二、溶解性二、溶解性二、溶解性2 2、黄酮苷类、黄酮苷类 水溶性增加,水溶性增加,易溶于水、甲醇、乙醇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中,等强极性溶剂中, 难溶或不溶苯、三氯甲烷难溶或不溶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等有机溶剂。 水溶性规律:水溶性规律: 糖链越长,则水溶度越大糖链越长,则水溶度越大 糖连接位置不同,水溶性不同糖连接位置不同,水溶性不同 可利用此性质,用热水可利用此性质,用热水重结晶芦丁。重结晶芦丁。 芦丁芦丁 热水热水 1 1200200 冷

29、水冷水 1 180008000二、溶解性二、溶解性n H2O MeOH EtOH Et2O CHCl3游离黄酮游离黄酮 - + + + +黄酮苷黄酮苷 +(热)(热) + + - -OOOHp 与分子平面性有关:平面性越强,水溶性越差与分子平面性有关:平面性越强,水溶性越差( (水溶性水溶性) )黄酮(醇)、查尔酮黄酮(醇)、查尔酮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花色素花色素 7OH 7或或4-4-OH OH 一般一般ArAr-OH 5-OH-OH 5-OH5%NaHCO5%NaHCO3 3 5%Na 5%Na2 2COCO3 3 0.2%NaOH 5%NaOH 0.2%NaOH

30、5%NaOH PH PH 8 PH8 PH 10 10 pHpH 1112 pH pH 13131414 应用于提取、分离及鉴定工作中。应用于提取、分离及鉴定工作中。 PH梯度萃取 OOOHOHOOOHHOOH74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三三、酸性与碱性酸性与碱性三三、酸性与碱性酸性与碱性2 2、酸性、酸性OOOHOHOHOHOOOHOHOH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A B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一还原反应一还原反应1 1、盐酸镁粉反应、盐酸镁粉反应 1 1)方法:样品溶于)方法:样品溶于1 1mlml甲醇或

31、乙醇,甲醇或乙醇,加镁粉少许,振摇,加镁粉少许,振摇,滴加几滴浓盐酸,滴加几滴浓盐酸,1-21-2分钟内(必要时微热)即可显色。分钟内(必要时微热)即可显色。 多数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多数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显橙色显橙色紫红色紫红色反应反应少数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少数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显紫显紫-蓝色蓝色 B B环引入环引入- -OH, -OCHOH, -OCH3 3,颜色随之加深。颜色随之加深。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一还原反应一还原反应2 2、NaBHNaBH4 4反应反应 NaBHNaBH4 4是对是对二

32、氢黄酮类化合物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与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产生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产生红红紫色。紫色。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具有下列这些结构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具有下列这些结构 OHOOOOHOHOH5-5-OH-4-OH-4-酮基酮基 3- 3-OH-4-OH-4-酮基酮基 邻二酚羟基邻二酚羟基 常与铝盐常与铝盐( (AlAl3+3+) ),铅盐铅盐( (PbPb2+2+) ),镁盐镁盐( (MgMg2+2+),),锆盐锆盐( (ZrZr

33、2+2+) )等试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 p 反应官能团:反应官能团:3-OH3-OH,4-C=O4-C=O 5-OH5-OH,4-C=O4-C=O 邻二酚羟基邻二酚羟基OOOHOHOHOH第三节第三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1 1、铝盐:、铝盐: 试剂:试剂: 1% 1%AlClAlCl3 3 或硝酸铝溶液或硝酸铝溶液 现象:络合物为黄色,现象:络合物为黄色,UVUV(415nm415nm) ) 灯下有荧光。灯下有荧光。 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OOOOO

34、OOOAlAlOOAl ClCl2Cl22 2镁盐:镁盐: 试剂:试剂: 醋酸镁醋酸镁甲醇液(甲醇液(Mg(OAC)Mg(OAC)2 2) )一般在滤纸上进行一般在滤纸上进行 ,喷喷Mg(OAC)2的甲醇液,加热干燥,在的甲醇液,加热干燥,在UV灯下观察。灯下观察。 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天蓝色荧光天蓝色荧光, , 具具C C5 5OHOH色泽更明显。色泽更明显。黄酮醇,异黄酮黄酮醇,异黄酮: :显黄显黄橙黄橙黄褐色。褐色。 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3 3铅盐铅盐: : 试剂:试剂:

35、1%1%Pb(OAC)Pb(OAC)2 2 及碱式及碱式Pb(OAC)Pb(OAC)2 2水溶液水溶液 现象:络合物为黄现象:络合物为黄红色沉淀。红色沉淀。 中性中性Pb(OAC)Pb(OAC)2 2可与分子中可与分子中具邻二酚羟基或兼有具邻二酚羟基或兼有3-3-OH-4C=OOH-4C=O 或或5-5-OH-4C=O OH-4C=O 化合物作用化合物作用。碱式碱式Pb(OAC)Pb(OAC)2 2 一般酚羟基一般酚羟基均可沉淀,用于提取分离鉴均可沉淀,用于提取分离鉴定工作。定工作。 第三节第三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二金属盐类

36、试剂的络合反应4 4锆盐:锆盐:(锆锆枸橼酸反应)枸橼酸反应) 用来检查和区分黄酮分子中用来检查和区分黄酮分子中3 3、5-5-二二OHOH(1 1)2%2%二氯氧锆甲醇液(二氯氧锆甲醇液(ZrOClZrOCl2 2)(2 2)2%2%枸橼酸甲醇液枸橼酸甲醇液 试剂试剂 样品样品+ +试剂(试剂(1 1)鲜黄色络合物鲜黄色络合物试剂(试剂(2 2)褪褪色:含色:含5-5-OHOH不不褪褪色色: :含含3-3-OHOHOOOZrOOOZr 有游离的有游离的3-3-或或5-OH5-OH存在时,均可反应生成黄存在时,均可反应生成黄色的锆络合物色的锆络合物. . 3-OH3-OH,4-4-酮基络合物的

37、稳定性酮基络合物的稳定性 5-5-OHOH,4-4-酮基络合物(仅二氢黄酮醇除外酮基络合物(仅二氢黄酮醇除外)。)。 当反应液中接着加入枸橼酸后,当反应液中接着加入枸橼酸后,5-5-羟基黄酮羟基黄酮的黄色溶液显著褪色,而的黄色溶液显著褪色,而3-3-羟基黄酮溶液仍呈鲜羟基黄酮溶液仍呈鲜黄色(锆黄色(锆枸橼酸反应)枸橼酸反应)。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5.5.氯化锶(氯化锶(SrClSrCl2 2)反应反应 在氨性甲醇溶液中,可与在氨性甲醇溶液中,可与 生成生成绿色绿色- -棕色棕色- -黑色黑色

38、 OHOH6.6.FeClFeCl3 3反应:反应: ArAr-OH-OH显色剂显色剂 OOHHOOHOOHOH+ Sr2+2OHOHOOHOOHOOSr+2H2O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三硼酸显色反应三硼酸显色反应 凡具有凡具有 结构,结构,在无机酸或有机酸条件下与硼酸反应在无机酸或有机酸条件下与硼酸反应生成生成亮黄色亮黄色 OOOHOHOOHCCCOOHOBOOOOOOOHH H+ +H H3 3BOBO4 4亮黄色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四碱性试剂显色反应四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1 1、日

39、光及、日光及UVUV下,通过纸斑反应,样品用碱性试剂处理后下,通过纸斑反应,样品用碱性试剂处理后颜色变化来鉴定黄酮类化合物。颜色变化来鉴定黄酮类化合物。常用碱性试剂:氨蒸汽,常用碱性试剂:氨蒸汽,NaNa2 2COCO3 3水溶液水溶液 氨蒸汽处理后的色变,置空气中随即褪去,氨蒸汽处理后的色变,置空气中随即褪去,NaNa2 2COCO3 3水溶液则不褪色水溶液则不褪色 第二节第二节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四四、显色反应显色反应四碱性试剂显色反应四碱性试剂显色反应 2 2、利用碱性试剂反应鉴别分子中某些结构特征、利用碱性试剂反应鉴别分子中某些结构特征 2 2)黄酮醇类黄酮醇类在

40、碱液中呈黄色,通人在碱液中呈黄色,通人空气变为空气变为棕色棕色, ,可与其可与其他黄酮类区别他黄酮类区别 3 3)黄酮类黄酮类有有 或或3 3,44二二OHOH, 碱液碱液 黄色黄色- -深红色深红色- -绿棕色绿棕色 OHOH1 1)二氢黄酮二氢黄酮在碱性中开环转为异构体在碱性中开环转为异构体- -查耳酮,显查耳酮,显橙黄色橙黄色OOOHOHOCH3HOOH-H+HOOHOHOOHOCH3橙皮素橙皮素 橙皮查耳酮橙皮查耳酮p 黄酮类黄酮类日光下显黄色或黄色加深日光下显黄色或黄色加深UVUV下显荧光或荧光增强下显荧光或荧光增强p 黄酮醇类黄酮醇类p 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类OHOH- -显橙显橙黄

41、色黄色OHOH- -NaOHNaOH引起的色变不退引起的色变不退NHNH4 4OHOH引起的色变退去引起的色变退去空气空气OHOH- -呈黄色呈黄色空气空气棕色棕色OOOHOHOHOOHOCH3OCH3OHOHHOHO-H+OOHOOHOHOHOOHOOHOHOOHOOHOHOOHOOHOHOOHOOHOHABCDOHOOHOOHOHOHOHFEOOHOOHG用化学方法鉴别用化学方法鉴别A-GA-G第四节第四节 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存在形式存在形式: : 花、叶、果:黄酮苷花、叶、果:黄酮苷 木部坚硬组织:游离黄酮木部坚硬组织:游离黄酮一般用溶

42、剂提取法:一般用溶剂提取法: 1 1、黄酮苷类、极性稍大的苷元:丙酮、乙酸乙酯、乙醇、黄酮苷类、极性稍大的苷元:丙酮、乙酸乙酯、乙醇、甲醇提取。甲醇提取。 2 2、多糖苷类:沸水提取。、多糖苷类:沸水提取。 3 3、大多数黄酮苷元:大多数黄酮苷元:氯仿、乙氯仿、乙醚、乙酸乙酯、苯醚、乙酸乙酯、苯。选择溶剂:选择溶剂:n醇提法 n热水提取法 n碱溶酸沉法 n系统溶剂提取法1、醇提法n根据苷的溶解特性:根据苷的溶解特性:n()极性大的苷类或苷元:选用含水乙醇、甲醇(:()极性大的苷类或苷元:选用含水乙醇、甲醇(:)。)。n()极性小的苷元:氯仿、乙醚、乙酸乙酯等,用()极性小的苷元:氯仿、乙醚、乙

43、酸乙酯等,用95%95%乙乙醇;醇;n选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可达到精制纯化的目的。例如:选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可达到精制纯化的目的。例如:n 1 1、植物叶子的醇浸液、植物叶子的醇浸液-石油醚处理,除去叶绿素、石油醚处理,除去叶绿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n 2 2、药材水溶液、药材水溶液-加入多倍量浓醇,以沉淀除去蛋白加入多倍量浓醇,以沉淀除去蛋白质、多糖类等水溶性杂质。质、多糖类等水溶性杂质。n 注意事项:避免苷水解,应先破坏酶的活性。注意事项:避免苷水解,应先破坏酶的活性。 第四节第四节 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2、热水提取法

44、主要是苷类,如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利用芦丁的溶解度在沸水(1:200)和冷水(1:10000)中的显著不同。缺点:水中杂质多 槐花米加热煮沸30,过滤滤渣滤液放置,过滤粗芦丁第四节第四节 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二)碱提取酸沉淀法(二)碱提取酸沉淀法原理:黄酮类有酚,具有酸性,可溶于碱水溶液,原理:黄酮类有酚,具有酸性,可溶于碱水溶液,酸化后可析出;饱和石灰水酸化后可析出;饱和石灰水Ca(OH)2Ca(OH)2,稀,稀Na2CO3Na2CO3,NaOHNaOH等等。药材药材碱水液碱水液 H H+ + OHOH- - 沉淀沉淀(黄酮苷,苷元)(黄酮苷,苷元) 水水 (水杂,

45、水杂,M M+ +)例:槐花米提取芦丁 槐花米加水,硼砂,煮沸,加石灰乳调PH8-9,微沸30,过滤滤渣滤液用HCl调PH5,静置抽滤滤液沉淀(粗芦丁)精制芦丁第四节第四节 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一、提取方法一、提取方法 4、系统溶剂提取法、系统溶剂提取法Pet:色素、油脂等;色素、油脂等;C6H6:提取多甲氧基黄酮、含异戊烯基等;提取多甲氧基黄酮、含异戊烯基等;CHCl3,EtOAc:可提取大多数游离黄酮;可提取大多数游离黄酮;EtOH,MeOH:提取多羟基黄酮、双黄酮、查耳酮等;提取多羟基黄酮、双黄酮、查耳酮等;稀醇、沸水:苷类;稀醇、沸水:苷类;HCl:提取花色素类提取花色素类。 n(一)柱

46、色谱法(一)柱色谱法n(二)(二)pHpH梯度萃取法梯度萃取法n(三)利用特殊官能团的性质分离(三)利用特殊官能团的性质分离二、分离二、分离第四节第四节 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分离依据分离依据1 1、酸性不同,、酸性不同, pHpH梯度梯度萃取萃取法法2 2、含特殊官能团,、含特殊官能团,COOH,COOH,邻二酚羟基邻二酚羟基, ,可用可用Pb(OAC)Pb(OAC)2 23 3、分子大小不同,葡聚糖凝胶分子大小不同,葡聚糖凝胶4 4极性不同极性不同 溶剂溶剂 层析(吸附、分配)层析(吸附、分配) 第四节第四节 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

47、层析法层析法 1 1、硅胶、硅胶吸附:吸附:主要适于分主要适于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醇)及高度甲基化或离异黄酮、二氢黄酮(醇)及高度甲基化或乙酰化的黄酮(醇)乙酰化的黄酮(醇)。 分配:分配:少数情况下,用于极性较大的化合物、多羟基黄酮醇及少数情况下,用于极性较大的化合物、多羟基黄酮醇及其苷类。其苷类。(1 1)分离苷元时:)分离苷元时:用氯仿用氯仿- -甲醇混合溶剂洗脱。甲醇混合溶剂洗脱。(2 2)分离苷时:用氯仿)分离苷时:用氯仿- -甲醇甲醇- -水或乙酸乙酯水或乙酸乙酯- -丙酮丙酮- -水洗脱。水洗脱。 二、分离二、分离 层析法层析法 2 2、聚酰胺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 原理:通过聚

48、酰胺分子上的酰胺基(原理:通过聚酰胺分子上的酰胺基( )与黄酮)与黄酮分子上的分子上的Ar-OH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NHCO第四节第四节 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二、分离二、分离适用于分离酚类、醌类化合物,各种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适用于分离酚类、醌类化合物,各种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苷及苷元、查耳酮与二氢黄酮),蒽醌类化合物。(苷及苷元、查耳酮与二氢黄酮),蒽醌类化合物。 OHO-N-HON-H.O=第四节第四节 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 层析法层析法 2 2、聚酰胺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吸附力大小吸附力大小 ArAr-OH-OH数目数目ArAr-OH

49、-OH位置位置溶剂情况溶剂情况形成氢键能力(分子平面性情况)形成氢键能力(分子平面性情况) 吸附规律:n()黄酮类化合物酚越多,易吸附,洗脱慢;()黄酮类化合物酚越多,易吸附,洗脱慢;n()分子中芳香核、共轭双键多,吸附力强;查耳酮()分子中芳香核、共轭双键多,吸附力强;查耳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n()苷元相同时,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苷元相同时,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n()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吸附减弱:间位或对位邻位()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吸附减弱:间位或对位邻位黄酮;黄酮;n()结构类型不同,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结构类型不同,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n()洗脱溶剂对吸附的影响:()

50、洗脱溶剂对吸附的影响: 水甲醇、乙醇丙酮水甲醇、乙醇丙酮稀或氨水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稀或氨水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液黄酮类化合物从聚酰胺柱上洗脱时大黄酮类化合物从聚酰胺柱上洗脱时大体有下列规律:体有下列规律:n(1 1)甙元相同,洗脱先后顺序一般是:)甙元相同,洗脱先后顺序一般是:n 参糖甙参糖甙 双糖甙双糖甙 单糖甙单糖甙 甙元甙元n(2 2)母核上增加羟基,洗脱速度即相应减缓母核上增加羟基,洗脱速度即相应减缓. .n(3 3)不同类型黄酮化合物,先后流出顺序一般是:)不同类型黄酮化合物,先后流出顺序一般是:异异黄酮黄酮 二氢黄酮醇二氢黄酮醇 黄酮黄酮 黄酮醇黄酮醇n(4 4)分

51、子中芳香核、共轭双键多者则吸附力强,故查)分子中芳香核、共轭双键多者则吸附力强,故查耳酮往往比相应的二氢黄酮难于洗脱。耳酮往往比相应的二氢黄酮难于洗脱。n上述规律也适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在聚酰胺薄层上的行上述规律也适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在聚酰胺薄层上的行为。为。n 中药粗粉n 乙醇提取n 乙醇n 回收n n 不溶物 溶液n (树脂、游离黄酮) n 聚酰胺柱,水、洗脱n n 乙醇液 水洗液n 回收 (糖等)n 总黄酮 聚酰胺的聚酰胺的双重色谱性双重色谱性 以以含水含水流动相(如甲醇一水)作洗脱剂,流动相(如甲醇一水)作洗脱剂,苷苷比比苷元苷元先洗下来。先洗下来。 以以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作洗脱剂(如氯仿一甲

52、醇)作洗脱剂(如氯仿一甲醇)苷元苷元比比苷苷先洗脱下来。先洗脱下来。 第四节第四节 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 层析法层析法 2 2、聚酰胺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3 3、葡聚糖凝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Sephadex gel gel)柱层析柱层析 第四节第四节 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 层析法层析法 (1 1)用)用SephadexSephadex LH-20LH-20分离游离的黄酮,主要是靠吸分离游离的黄酮,主要是靠吸附作用,附作用,ArAr-OH-OH多的化合物极性强,吸附力强,难洗脱。多的化合物极性强,吸附力强,难洗脱。 (2

53、2)分离黄酮苷,分子筛起主导作用,按分子量由大)分离黄酮苷,分子筛起主导作用,按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流出柱体。到小的顺序流出柱体。糖数量多,分子量大,分子筛时,糖数量多,分子量大,分子筛时,先洗脱下来。先洗脱下来。 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机理: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机理:双重性双重性 黄酮类化合物在黄酮类化合物在SephadexSephadex-LH 20-LH 20柱上的分离(甲醇为洗脱剂)柱上的分离(甲醇为洗脱剂)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取代情况取代情况VeVe/Vo/VoA A 芹菜素芹菜素5,7,4-5,7,4-三三OHOH5.35.3B B 木犀草素木犀草素5,7,3,4-5,7,3,4-四

54、四OHOH6.36.3C C 槲皮素槲皮素3,5,7,3,4-3,5,7,3,4-五五OHOH8.38.3D D 杨梅素杨梅素3,5,7,3,4,5-3,5,7,3,4,5-六六OHOH9.29.2E E 山萘酚山萘酚-3-3-半乳鼠李糖基半乳鼠李糖基-7-7-鼠李糖鼠李糖苷苷三糖苷三糖苷3.33.3F F 槲皮素槲皮素-3-3-芸香糖苷芸香糖苷双糖苷双糖苷4.04.0G G 槲皮素槲皮素-3-3-属李糖苷属李糖苷单糖苷单糖苷4.94.93 3、葡聚糖凝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Sephadex gel gel)柱层析柱层析 VeVe为洗脱样品时需要溶剂总量或洗脱体积,为洗脱样品时需要

55、溶剂总量或洗脱体积, VoVo为柱子空体积,为柱子空体积, VeVe/Vo/Vo越小,越小,化合物越容易洗脱。化合物越容易洗脱。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表中可以看出,首先洗脱下来的是苷类成分,按照分首先洗脱下来的是苷类成分,按照分子筛原理分离,然后是游离黄酮类成分,按照吸附原理分离。子筛原理分离,然后是游离黄酮类成分,按照吸附原理分离。 3 3、葡聚糖凝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Sephadex gel gel)柱层析柱层析 第四节第四节 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 层析法层析法 常用洗脱剂。常用洗脱剂。碱性水溶液碱性水溶液 0.1 0.1mol/L NHmol/L

56、 NH4 4OHOH盐水溶液盐水溶液 0.5 0.5 mol/mol/LNaClLNaCl醇及含水醇醇及含水醇 甲醇,甲醇甲醇,甲醇水(不同比例)水(不同比例) 正丁醇正丁醇-甲醇甲醇 3 3:1 1 乙醇乙醇丙酮丙酮甲醇甲醇水水 2 2:1 1:1 1 氯仿氯仿甲醇甲醇 9 9:1 1 适用于适用于SephadexSephadex LH-20 LH-20凝胶,羟丙基化的葡聚糖凝胶。凝胶,羟丙基化的葡聚糖凝胶。第四节第四节 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 pHpH梯度萃取法梯度萃取法 适合于酸性强弱不同的黄酮苷元的分离。适合于酸性强弱不同的黄酮苷元的分离。根据根据ArAr-

57、OH-OH数目,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不同而分离数目,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不同而分离 混合物混合物醚层醚层乙醚乙醚依次用依次用 5% 5%NaHCONaHCO3 3 7,4 7,4二二OHOH 5%5%NaNa2 2COCO3 3 7 7或或4-4-OHOH 0.2%NaOH 0.2%NaOH 一般一般ArAr-OH-OH 5%NaOH 5-OH 5%NaOH 5-OH 萃取萃取第四节第四节 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二、分离 官能团不同官能团不同 1 1、Pb(AC)Pb(AC)2 2沉淀法沉淀法具邻二具邻二ArArOHOH: 中性中性Pb(AC)Pb(AC)2 2可沉淀可沉淀 不具邻

58、二不具邻二ArArOHOH:碱式碱式Pb(AC)Pb(AC)2 2 可沉淀可沉淀 提取液通入铅盐,过滤滤液沉淀脱铅(SH2,硫酸盐)沉淀溶液1应用:除去杂质。应用:除去杂质。分子中有分子中有COOHCOOH(树胶粘液,果胶,有机酸,树胶粘液,果胶,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或邻二蛋白质,氨基酸)或邻二ArAr-OH-OH(如鞣质等),可用如鞣质等),可用Pb(AC)Pb(AC)2 2去除。去除。 脱铅方法脱铅方法硫化氢(硫化氢(PbSPbS 具吸附性,现在多不用)具吸附性,现在多不用)硫酸盐或磷酸盐硫酸盐或磷酸盐阳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 第四节第四节 提取分离提取分离 二、分离二、分离二、分

59、离二、分离 官能团不同官能团不同 2 2、硼酸络合法硼酸络合法 具具邻二邻二ArArOHOH的黄酮可与的黄酮可与硼酸络合硼酸络合,生成物溶于水,借此,生成物溶于水,借此可与之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化合物分离。可与之不具有这种结构的化合物分离。实际中,常将各种柱层析法与各种经典方法相互配合应用。实际中,常将各种柱层析法与各种经典方法相互配合应用。 结构测定结构测定一般步骤一般步骤1 1、色嗅味:黄,橙黄,、色嗅味:黄,橙黄,二氢黄酮,异黄酮无色二氢黄酮,异黄酮无色2 2、植物来源:豆科,芸香科,菊科,唇形科、植物来源:豆科,芸香科,菊科,唇形科3 3、旋光性:二氢黄酮、旋光性:二氢黄酮( (醇醇),

60、), 黄烷醇,苷元有旋光性,苷均黄烷醇,苷元有旋光性,苷均有旋光性有旋光性4 4、熔点:层析、熔点:层析 RfRf与文献对照与文献对照5 5、检识反应、检识反应6 6、光谱分析、光谱分析第五节第五节 结构鉴定结构鉴定第五节第五节 结构鉴定结构鉴定 一、一、色谱法色谱法 适用于分离各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苷类的混合物。适用于分离各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苷类的混合物。纸层析在本质上是纸层析在本质上是液液分配层析液液分配层析,利用不同的物质在固定,利用不同的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固定相:水。固定相:水。流动相: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