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古典诗词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一)_第1页
2021高考古典诗词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一)_第2页
2021高考古典诗词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一)_第3页
2021高考古典诗词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一)_第4页
2021高考古典诗词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一)教学参考0814 08322012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一)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念奴娇黄庭坚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 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 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 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落,为谁偏照®录?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 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注释黄庭坚(1045 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

2、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酶醵(1 1 ngl u):酒名。老子:自指。霜竹:指笛子。(1)本词上阙先描写断虹高挂,秋空明净,山染新绿,后想象嫦娥驾月, 这是采用了表现手法。(2分)(2)宋史记载“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这首词正是他豪迈乐观精 神的生动写照。请结合全词分析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的。(5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原指晋人殷浩 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

3、字(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4分)(2)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 样的感情?(4分)三、阅读下面的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贫交行杜甫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 土。【注】管鲍:管仲与鲍叔牙。杜诗镜锭引用王嗣直(shi)的话说,此诗“作行,止此四句,语 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请就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写一段赏析文字。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

4、标第一归。(1)这首词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分析其中一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3分)(2)这首词是怎样描写“竞渡”场面的?请简要分析。(4分)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楚江怀古唐马戴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注释:(1)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 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2)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1)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从动、静角度分 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3分)(2)全诗抒发了怎

5、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六、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泊舟严滩真山民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蓬。水禽与我共明月,产叶同谁吟晚风。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注】严滩即严陵滩,相传东汉初年隐士严子陵在这里隐身钓鱼,故 名。真山民:真名不详,宋末进士,宋亡归隐。(1)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2分)(2)首联一个“孤”字领起全诗。请具体分析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 这一 “孤”字。(5分)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

6、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 象。(2分)(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1) (2)题。(6分)送柴侍御丹阳王昌龄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送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1)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从题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2 分)(2)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

7、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 手法。(4分)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乱后(金)辛愿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荒宿草,墟落动新烟。困鼠鸣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更已催钱。注:墟落:村落一(1) 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述。(3、分)(2) 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5分)十、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 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两首送别诗都写了猿声,请简要说明二者在对猿声的写法上有什么不 同

8、? (4分)第一首诗中的“江风引雨入舟凉”与第二首诗中的“青山万里一孤舟” 都写得景中有情。请对此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十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西江月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1)古今词语云:“东坡 ”在黄州,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 词中“月明多被云妨” 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 谈谈你的理解。(4分)(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6分)十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菊(唐)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头近鬓毛露湿秋香满

9、地岸,向来不羡瓦松高题菊花 (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青帝:分管春天的天神。(1)郑谷的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菊花的高尚品质的?主要采用了哪种 表现手法? (4分)(2)请简要概括两首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1)答案: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2)【参考答案】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或以景衬情)。(1分)本 词上阙通过选用“断虹”、“秋空”、“万里青天”、明月等巨大而色彩鲜明 的意象,描绘明净、壮阔的仲秋景象,衬托诗人豪迈快意的情怀。(1分)融情于事。(1分)在下阙,叙说自己“家万里” “平生” “江南江北”,自 然流露怀才不遇,到处漂

10、泊的身世之感;但仍然带领年轻人赏月喝酒,“最爱 临风笛”,从而先抑后扬,(1分)更突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豪迈乐观情 怀。(1分)二、(8分)(1)这首诗表现了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 思)(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4分)(2)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 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 “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 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苦闷。(4分)三、本诗从现实入笔,转而思古。“今人”重势利之交,“轻薄”非常普 遍。古人则以友情为重。”此道今人弃如土”,末三

11、字极形象,古人的美德被 “今人”象土块一样抛弃了,通过正反对比和夸张(比喻)等手法地运用,把 世上真交(或“贫贱之交”)绝少这个意思表达得十分充分。吐露出心中郁结 的愤懑与悲辛(或抒发了世态炎凉、人情淡薄愤懑)。(手法2分,情感2分,结合原诗分析1分)四、(1)比拟(1分)“飞出深深杨柳渚”将舟拟比作鸟类,“飞”守 形象生动写出了群舟竞发的速度之快(1分)(也可以分析“衔”,“衔”是 龙舟的龙形生发出来的字眼,钱有情趣)比喻(1分)“鼓击春雷”将鼓声比作春雷,贴切,具体的写出鼓声之 大,犹如春雷轰鸣。(1分)夸张(1分)“欢声震地”写出岸上发出了一片 震地的欢呼声,极言声之大,“惊退万人”表现

12、健儿们争战夺标的英雄气概, 简直使千万人为之惊骇退避,(1分)(任选一种修辞方法分析即可)(2)此词采用白描手法,从视觉,听觉方面,绘声绘色的描写了竞渡夺标 的场面。(2分)红色的旗帜,浓绿的杨柳,白茫茫的烟波,金碧楼台,鼓声如 雷,欢声震地。通过色彩和声音刻画的竞渡夺标热闹场面。(2分)五、(1) “广泽生明月”,“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是静的,“明月” 本来也是静的,但一个“生”字,将月亮冉冉升起的动感写出来了; “苍山夹 乱流”,“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1分)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 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谧,赋予了明月以活泼泼的生命,还写出了苍 茫的青山,喧闹的滔滔江流,构

13、成了一幅含情的淡彩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 以无限的遐想。(2分)(意思接近即可)(2)诗题怀古,实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自己仕途失意,泛游楚江,听到 “猿啼”,看到“微阳”、“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暮秋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 悲凉,对景怀人,很自然地想起屈原来。“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他想 起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然而,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 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 2分)全诗以悲愁作结,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 国无门的屈原的爱慕、缅怀之情,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 苦之情。(2分)(意思接近即可)六、(7分)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 力;能力层

14、级D(1)全诗表现了诗人因国家沦亡而漂泊无依、孤独凄苦(悲苦)的感情。(关键词“国家沦亡” 1分,“漂泊无依”和“孤独凄苦” 1 分)(2)用拟人手法表现“孤”。独自泊舟严滩,身边没有亲友,唯有禽鸟 作伴共赏明月,只能和产叶同吟晚风,这就表现了诗人的孤独。用衬托的手法表现“孤”。隔着水面星星点点的渔火,远远传来哀怨凄 清的笛声,此情此景更衬托出诗人的孤苦。用比喻手法表现“孤”。诗人把自己比喻为天边的一只孤鸿,孑然一 身,凄惶无依,形象描画出诗人漂泊生涯的孤寂。(其他如情景交融、渲染铺陈等,只要所列艺术手法及分析能够表现“孤”的内涵即可。答对两点即可,每一点 2分,其中点明手法1分,分析1 分。

15、整体表述恰当1分。)七、(1)傍晚西风(2分)(2)拟人表现手法。(1分)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 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2分)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 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2分)八、(1)七言绝句 (或七绝、绝句)(1分);送别诗(1分)(2)感情色彩(2分):王诗豁达乐观,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宽慰之情; 严诗凄凉哀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表现手法:(2分,结合诗句,言之成理即可):王诗“青山” “明 月”句,是借助想像来抒情;“明月”句是运用反问的手法直抒胸臆。(答出 1点即可)严

16、诗写“日晚” “寒鸦” “江水”,寓情于景,抒情委婉含蓄。九、(1)从侧面形象地描写了 “乱后”食尽粮绝的惨象:空荡荡的四壁中老 鼠饿得吱吱乱叫,饥饿的乌鸦在荒芜的田地中到处乱啄。(能答出萧条、荒凉、破败等景象即可得1分,对两句诗的内容稍加解释得2分) 采用了叙事抒情的手法。叙述劫后余生的人们刚刚返家,正为衣食无着而发 愁,催缴苛税的官吏却已接踵而至。客观的叙述中包含了诗人对官吏不顾人民 死活的黑暗现实的无限愤慨之情。(答出“叙事抒情”得2分,能对感情解说且全面得3分。)十、两者对猿声的写法有虚实的不同。王诗是写别后“忆”友时的景 象:潇湘之上,猿啼声声入友梦境,令友梦中亦愁绪不解。虚写猿声,

17、深化惆 怅别情。刘诗实写送别分手时黄昏江两岸的猿声,渲染了离别时的悲凉氛围。(4分)王诗写送友人上船,风雨入舟,凉意逼人的秋风秋雨凄凉景象之中寓有 悲凉别绪。刘诗以“青山万里”与“一孤舟”的景象,既写友人被贬的遥远与 途中孤寂的情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的同情和送别时恋恋不舍之深情。 情景结合,别有韵味。十一、(1) “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象征小 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心情。(2)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夜来风叶已鸣廊”,中秋之际,西风飒飒,落 叶萧萧,烘托了悲凉气氛,以引出下旬词人的迟暮之悲。(或:“月明多被云 妨”惨淡之景,暗寓对小人当道,才高人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