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淯水吟》赏析_第1页
《淯水吟》赏析_第2页
《淯水吟》赏析_第3页
《淯水吟》赏析_第4页
《淯水吟》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淯水吟赏析美人、武士、宝马,三者同时殉主的绝唱淯水吟作词:王健;作曲:谷建芬;演唱:毛阿敏。上阙:我本飘零人,薄命历苦辛,离乱得遇君,感君萍水恩。君爱一时欢,烽烟作良辰,含泪为君寿,酒痕掩征尘。灯昏昏,帐深深,浅浅斟,低低吟。一霎欢欣,一霎温馨,谁解琴中意,谁怜歌中人?下阙:妾为失意女,君是得意臣,君志在四海,妾敢望永亲?薄酒岂真醉,君心非我心,今宵共怡悦,明朝隔远津。天下正扰攘,四野多逃奔,须臾刀兵起,君恩何处寻?生死在一瞬,荣耀等浮云,当君凯旋归,能忆樽前人?灯昏昏,帐深深,君忘情,妾伤神。一霎欢欣,一霎温馨,明日淯水头,遗韵埋香魂。这首淯水吟是三国演义第十一集宛城之战的一首插曲,词句颇得

2、古诗十九首之神韵,浅淡而深沉,直率而婉约。词作者王健,曲作者谷建芬,二人皆为女性,都是民国时期培养出来的大师。她们一起合作的歌曲还有歌声与微笑、绿叶对根的情意、爱的人间、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插曲这一拜、貂蝉已随清风去、卧龙吟、民得平安天下安、哭诸葛等,二人珠联璧合,并称“词坛二女杰”。宛城,古城名,即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位于白河(古称淯水)北岸,是当时荆州南阳郡的郡治,“宛”字古音为yun。宛城是当时的重镇,而淯水是宛城南边的一条河流,在东晋时为避晋简文帝司马昱名讳而改称“白河”。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在这里上演了一场规模不大,但却极为著名的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在

3、正史中的记载极为简略,三国志第一卷魏武帝曹操本纪中仅短短不足百字:建安二年春正月,曹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魏书曰:曹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世语曰:昂不能骑,进马于公,公故免,而昂遇害。)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钞,公击破之。绣奔穰,与刘表合。这张绣的叔叔张济原是董卓的部将,乱臣贼子的帮凶,祸国殃民的罪魁,董卓干过的坏事,估计张济没少参与。董卓死后,部将剧斗,关中大乱。张济领军南下荆州,一路劫掠,在攻打宛城时,中流矢而亡,其侄张绣领其部众,并拿下了宛城。张绣吃了熊心豹胆,居然结连刘表,想要来许昌犯阙夺驾,

4、重新过一把董卓的瘾。曹操闻情大怒,随即南征张绣。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不战而降。曹操大为高兴,一住数日,与张绣天天欢饮。正所谓饱暖思淫欲,一天,曹操酒醉回帐,思玩美色,便问手下人城中是否有妓女。曹操的侄子曹安民推荐了自己偶然窥见的美人邹氏。这邹氏正是张济的遗孀,八成是张济自关中南下劫掠的途中抢来的。曹操一见邹氏,惊为天人,立即纳入帐中,每日饮酒取乐,不思归期,并命典韦在帐外护卫。张绣闻曹操霸占其婶,大怒,召贾诩商议欲行反叛,先以新降兵士多有逃亡为由,请求将自己的部众移屯中军,以便接近曹操的营帐;再令部将胡车儿将典韦灌醉,盗其双戟,然后半夜发动突然袭击。醉梦中惊醒的典韦为护卫曹操,奋力死战,在身无片

5、甲、手无寸铁的情况下,仍奋力向前,双手提着两个军士迎战,死拒寨门,最后被乱箭射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近前门而入,为曹操争取了宝贵的逃亡时间。曹操的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大宛宝马“绝影”都死于乱军中,曹操自己也右臂负伤,幸亏部将于禁临危不乱,反败为胜,终将张绣叛军击溃。事后,曹操在淯水河边临风祭奠,痛哭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这首淯水吟就是邹氏在中军帐里给曹操弹唱的一首曲子。歌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四面火起,刀兵竞发,典韦独挡寨门,奋力死战,帐下小卒跪求曹操赶快逃命,而浑身素白的美人邹氏却临危不惧,从容弹唱。曹操踌躇良久,欲言又止,欲罢不能,最终无可奈何,出帐而去。邹氏

6、在刀光剑影之中,葬身火海。这首歌与别的歌曲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包含了三层深意:一是,美人遇到宠幸自己的男人,自诉身世之苦;二是,武士遇到赏识自己的主公,报答知遇之恩;三是,宝马遇到爱惜自己的主人,舍命救主脱险。一、美人之死:淯水吟通篇紧扣“薄命”二字。“我本飘零人,薄命历苦辛”邹氏天生丽质,却身逢乱世。张济作为董卓爪牙,素质粗劣,可想而知,邹氏八成就是他劫掠而来的。“离乱得遇君,感君萍水恩”后来邹氏有幸得遇曹操,萍水相逢,感恩不已。看过后宫甄嬛传或武媚娘传奇的朋友,一定清楚古代的美女能够陪君王上床,那是莫大的荣幸。因为那不仅仅需要美貌,还需有智慧和幸运。“君爱一时欢,烽烟作良辰”但曹

7、操临幸邹氏,也不过是醉酒后的“一晌贪欢”而已。邹氏还真的奢望曹操兑现“随吾还都,安享富贵”的诺言吗?“妾为失意女,君是得意臣”也许是自古红颜多薄命,美人出身卑微,失身于贼,现又寡居,而曹操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社稷之臣。“君志在四海,妾敢望永亲?”曹操志在吞并四海、平定天下,邹氏哪里敢奢望与你永结百年呢?但愿君心似我心,这只是美人的一厢情愿罢了。“薄酒岂真醉,君心非我心,今宵共怡悦,明朝隔远津”几杯薄酒,岂能真醉?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而已。今宵还在鸳鸯帐中寻欢作乐,明朝可能就要相隔万里。“天下正扰攘,四野多逃奔”何况方今正逢乱世,四野遍地多是到处逃命的难民,而曹操南征北战,躬临杀伐。“须臾刀兵起,

8、君恩何处寻?”眨眼之间,刀兵四起,万千宠爱,何处可寻呢?“当君凯旋归,能忆樽前人?”等到曹操凯旋归来的时候,可还记得今天在酒樽前为你抚琴而唱的美人吗?也许那时佳人已逝,或人老珠黄。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未来有太多的离乱、太多的伤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每个人都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何况你我呢?“明日淯水头,遗韵埋香魂”也许邹氏早已想到自己最终的结局,因此宁愿葬身火海,也不愿跟随曹操逃命。乱世佳人,香消玉殒,令人不禁扼腕叹息。曹操初见邹氏,也许仅仅是因男人与生俱来的性冲动,多年来戎马倥偬、征战劳苦,曹操想要放松一下。但后来,曹操也许真的爱上了这位美人。要不为

9、什么大难临头之际,一向果断的曹操会踌躇再三,想要带她一起走呢?而邹氏对曹操的柔情却熟视无睹,只顾埋头吟唱,最后曹操怒而离去,邹氏则从容赴死。京剧中有一出战宛城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又名张绣刺婶或盗双戟(一出戏,三个名,分别从曹操、邹氏、典韦三个角度命名),戏中张绣杀入曹营,并刺死其婶母邹氏。以邹氏的绝顶聪明,必能猜到侄子张绣的反叛,绝不是为了要救她这个婶子,而仅仅是为了张家的声誉。张绣叛军四面放火,不正是想让她和张家的耻辱一并葬身火海吗?所以,她万念俱灰,坐而待死。二、武士之死:淯水吟在“红颜薄命”之外,还处处隐喻“知遇之恩”,替典韦倾诉衷肠。典韦第一次出场是在三国演义第十回报父仇曹操兴师:一日,

10、夏侯惇引一大汉来见,曹操问何人,夏侯惇曰:“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惇出射猎,见典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今特荐之于公。”曹操曰:“吾观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夏侯惇曰:“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曹操即令典韦试之。典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典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曹操曰:“此古之恶来也!”遂命为帐前都尉,解身上锦袄,及骏马雕鞍赐之。典韦在遇到曹操之前,与邹氏的经历极为相似。邹氏倾国倾城,却失

11、意寡居;典韦膂力过人,却无人赏识。武士生逢乱世,却无用武之地。直到遇到曹操,典韦才开始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由一个卑贱的市井亡命之徒,变成了一位安邦定乱的名将。曹操赏识典韦,可谓恩宠有加;而典韦护卫曹操,也是尽心竭力。后来,郭嘉也跟典韦一样,不顾身体染病,随曹操远征大漠,终于一病不起,临终前他说:“嘉受主公大恩,虽死难报万一。”为何曹操能得臣下死力呢?史书中的记载简洁明确“恩之所加,皆过其望”恩宠之隆,赏赐之丰,远超对方的期望值,知遇之恩,无过于此,能不得人拼死相报吗?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武士在战场上为主公征战,美人在床上陪君王征战。二者原来也有相通之处。屈原的离骚就是将臣子比作美人,将

12、自己不受楚怀王重用,比作美人不受君王的宠幸。明白这层深意之后,再回味整首曲子,你就会发现歌词通篇无一不是邹氏在代典韦向曹操倾诉。像典韦这样的武夫,也许一句诗歌也不会吟唱,但邹氏代他倾诉了,而且用女人的口吻来娓娓倾诉男人的情怀,会平添几分柔婉,更增几分诗意。也许这就是屈原的离骚能够传唱千古的缘故吧。三、宝马之死:“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人都湮没无名,而一匹战马却留下了自己的名号,虽然只有短短十几个字:“曹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三国演义中留下名号的宝马共有三匹:吕布坐骑“赤兔”,曹操的坐骑“绝影”,刘备的坐骑“的卢”。“绝影”顾名思义,形容其奔跑的速度之快,令人

13、看不见它留在地上的影子。骐骥有良种,宝马配英雄。长驱疾如电,真堪托死生。曹操在危急关头,亏得那马是大宛良马,熬得痛,走得快,它身中三箭仍能奋蹄疾驰,而且速度极快,终于将曹操驮出重围,来到曹昂面前。这时一箭射来,正中马眼,贯穿马脑,宝马扑地而倒。曹昂见马尚如此护主,何况于人呢?于是二话不说,便把自己所乘之马奉于曹操。天下可无曹昂,不可无曹操啊。曹操上马急奔,终于脱险。再说这曹昂,字子脩,本是曹操的嫡长子,当之无愧的皇位继承人。曹昂战死后,其母丁夫人常言:“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终日哭泣无节。曹操羞忿难当,遣归其家,欲其意折。希望丁夫人不要整日泣诉自己做下的荒唐事。尔后,曹操亲往见之,丁夫人方织

14、,外人传云“曹公至”,丁夫人踞机如故。曹操到,抚其背曰:“顾我共载归乎!”看我一眼,咱们一起坐车回家,好吗?丁夫人不顾,又不应。曹操转身离去,立于户外,复云:“得无尚可邪?”难道真的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丁夫人始终不应,曹操曰:“真诀矣。”遂与绝。后曹操病困,自虑时日无多,叹曰:“我前后行意,于心未曾有所负也。假令死而有灵,子脩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试想:当时邹氏如果选择与曹操一同逃命的话,来到曹家后她将何以自处呢?也许“红颜祸水”就是“红颜薄命”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那些战死的士卒、受伤的部将,都会将这笔帐记在邹氏的头上。看来“薄命”真是“红颜”之宿命,邹氏只有选择从容赴死,才会保持自己最

15、后的一点尊严吧。四、结束语其实,歌中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典韦心里暗恋邹氏。这貌似滑稽,但却是实情。典韦是曹操的帐前都尉,随侍左右。自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典韦看到邹氏的第一眼,就已经爱上她了,但他只能把爱深埋心底。当张绣派人来请他饮酒时,他便借酒浇愁,一醉方休。作为主公的贴身侍卫,难道他不知道不能随便醉酒吗?但是,自己心爱的美人,正与主公在芙蓉帐中欢度春宵,而自己还要在一旁守护他们的爱之巢,此时此刻,除了一醉解千愁外,他还能做什么呢?后来,典韦奋力死战,除了是要保卫主公,难道不也是在保卫美人吗?他之所以舍生忘死,杀敌杀得如此酣畅、痛快淋漓,难道不正是因为要宣泄心中的爱情吗?也许他早就抱定了一颗必死

16、之心,而邹氏之所以能在千钧一发之际,依旧旁若无人,浅吟低唱,难道不是她们相约赴死,以报知己知遇之恩吗?“自古美人与名将,人间不许到白头”,美人与武士一旦双鬓斑白,就会彻底丧失价值。二人在自己最为宝贵黄金年龄,舍生赴义,像耀眼的流行划过夜空。也许上帝总是喜欢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世人看,以表达一种凄美的感觉吧。后来,当曹操再克宛城之时,虽获胜利,心情却十分沉重。英雄已逝,佳人不再,良驹难寻。淯水吟的歌声再次响起,昨日争战的场景一一浮现。美人抚琴以死,名将尽忠殒命,枭雄痛哭流涕,一段震撼人心、令人落泪又叹惋的唯美故事,就此定格为永恒!附: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曹孟德败师淯水:忽流星马报说张济自关中引兵攻南阳

17、,为流矢所中而死;张济侄张绣统其众,用贾诩为谋士,结连刘表,屯兵宛城,欲兴兵犯阙夺驾。曹操大怒,起兵十五万,亲讨张绣。分军三路而行,以夏侯惇为先锋。军马至淯水下寨。贾诩劝张绣曰:“操兵势大,不可与敌,不如举众投降。”张绣从之,使贾诩至曹操营寨通款。次日引张绣来见曹操,曹操待之甚厚。引兵入宛城屯扎,余军分屯城外,寨栅联络十余里。一住数日。张绣每日设宴请曹操。一日,曹操酒醉,退入寝所,私问左右曰:“此城中有妓女否?”曹操之兄子曹安民,知曹操意,乃密对曰:“昨晚小侄窥见馆舍之侧,有一妇人,生得十分美丽,问之,即张绣叔张济之妻也。”(评:曹安民居然把邹氏看作城中妓女,呵呵)曹操闻言,便令曹安民领五十甲

18、兵往取之。须臾,取到军中。曹操见之,果然美丽。问其姓,妇答曰:“妾乃张济之妻邹氏也。”曹操曰:“夫人识吾否?”邹氏曰:“久闻丞相威名,今夕幸得瞻拜。”曹操曰:“吾因为夫人之故,特纳张绣之降;不然灭族矣。”(评:曹操不愧奸雄,明明是他纳降张绣在前,而知道邹氏在后。可他却说是因为邹氏的缘故,才肯纳张绣之降。弦外之音就是,你若不从我,便有灭族之祸。)邹氏拜曰:“实感丞相再生之恩。”曹操曰:“吾今日得见夫人,真乃天幸也。今宵愿同床共枕,随吾还都,安享富贵,何如?”(评:先威胁,再利诱。曹操真乃枭雄也,玩个女人,手腕也如此高超。不但要她屈身相从,还要感激涕零。高,实在是高啊。)邹氏拜谢。是夜共宿于帐中。

19、邹氏曰:“久住城中,张绣必然生疑,亦恐外人议论。”曹操曰:“明日同夫人去寨中住。”次日,移于城外安歇,唤典韦就中军帐房外宿卫。他人非奉呼唤,不许辄入。因此内外不通。曹操每日与邹氏取乐,不想归期。张绣家人密报张绣。张绣怒曰:“操贼辱我太甚!”便请贾诩商议。贾诩曰:“此事不可泄漏。来日等曹操出帐议事,如此如此。”次日,曹操坐帐中,张绣入告曰:“新降兵多有逃亡者,乞移屯中军。”曹操许之。张绣乃移屯其军。分为四寨,刻期举事。因畏典韦勇猛,急切难近,乃与偏将胡车儿商议。那胡车儿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亦异人也。当下献计于张绣曰:“典韦之可畏者,乃他那双铁戟耳。主公明日可请他来吃酒,使尽醉而归。那时某便

20、混入他跟来军士数内,偷入帐房,先盗其戟,此人不足畏矣。”张绣甚喜,预先准备弓箭、甲兵,告示各寨。至期令贾诩致意请典韦到寨,殷勤待酒。至晚醉归,胡车儿杂在众人队里,直入大寨。是夜曹操于帐中与邹氏饮酒,忽听帐外人言马嘶,曹操使人观之。回报是张绣军夜巡,曹操乃不疑。时近二更,忽闻寨内呐喊,须臾,四下里火起,曹操始着忙,急唤典韦。典韦方醉卧,睡梦中听得金鼓喊杀之声,便跳起身来,却寻不见了双戟。时敌兵已到辕门,典韦急掣步卒腰刀在手。只见门首无数军马,各抵长枪,抢入寨来。典韦奋力向前,砍死二十余人。军马方退,步军又到,两边枪如苇列。典韦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刀砍缺不堪用,典韦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战,击死者八九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典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典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近前门而入者。却说曹操赖典韦当住寨门,乃得从寨后上马逃奔,只有曹安民步随。曹操右臂中了一箭,马亦中了三箭。亏得那马是大宛良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