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六韬三略翻译赏析_第1页
古诗六韬三略翻译赏析_第2页
古诗六韬三略翻译赏析_第3页
古诗六韬三略翻译赏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六韬三略翻译赏析六韬分别以文、武、龙、虎、豹、犬为标题,各为一卷,共六十一篇,近二万字。卷一文韬内分文师 、 盈虚 、 国务 、 大礼 、 明傅 、六守 、 守土 、 守国 、 上贤 、 举贤 、 赏罚 、 兵道等十二篇, 主要论述作战前如何充实国家的实力, 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作好战争准备。如对内先要富国强民,对人民进行教育训练,使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对外要掌握敌方的情况,注意保守自己的秘密,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卷二武韬内分发启 、 文启 、 文伐 、 顺启 、 三疑五篇,有的版本把“ 兵道 ”列于三疑前。这一卷主要论述取得政权及对敌斗争的策略, 强调在作战前必须先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了如指

2、掌,进行比较,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才能制胜。卷三龙韬内分王翼 、 论将 、 选将 、 主将 、 将威 、励军 、 阴符 、 阴书 、 军势 、 奇兵 、 五音 、 兵征 、 农器等十三篇, 主要论述军事指挥和兵力部署的艺术,指出在战争中要调动对方,选择将帅、严明纪律,然后确定如何发号令、通信息。还指出要注意天时地利、武器装备和物质供应等。卷四虎韬内分军用 、 三阵 、 疾战 、 必出 、 军略 、临境 、 动静 、 金鼓 、 绝道 、 略地 、 火战 、 垒虚等十二篇,主要论述在宽阔地区作战中的战术及其他应注意的问题。卷五豹韬内分林战 、 突战 、 帮强 、 敌武 、 山兵 、泽兵、 少众、 分

3、险等八篇,主要论述在各种特殊的地形作战中的战术及其他应注意的问题。卷六犬韬内分分合 、 武锋 、 练士 、 教战 、 均兵 、武车士 、 武骑士 、 战骑 、 战车 、 战步等十篇,主要论述教练与编选士卒以及各种兵种如何配合作战, 以发挥军队效能等问题。六韬的内 orG 容十分广泛,涉及战争观、军队建设、战略战术等有关军事的许多方面, 其中又以战略和战术的论述最为精彩, 它的权谋家思想也很突出。六韬的军事思想比较复杂,差不多先秦各家的军事思想在书中都有反映。书中最突出的是阴谋权术思想。 六韬一开头就说:“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 以禄取人, 人可竭。 以家

4、取国, 国可拔。 以国取天下, 天下可毕。 ”(文师 )这就是说,国君统治百姓,就要像渔人钓鱼,以钓饵来诱使人们上钩, 听从驱使。 权谋可以表现在多方面: 第一, “予之为取” 。就是欲将取之,必先与之。 文师说: “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 ”六韬 包含 文韬、 武韬、 龙韬、 虎韬、 豹韬和 犬韬六篇,涉及战争观、战争谋略、作战指导和军事人才思想等多方面的军事理论, 内容极为丰富广泛, 其中能反映吕尚军事思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争取人心在文韬中,多次强调收揽人心的重要性,并提出收揽人心的具体方法。如“同天下之利者则得

5、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以及“爱民”、 “惠民”、 “修德”等,尽管这些思想完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 但其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西周甚至更早的商代, 如商汤和伊尹就已模糊地认识到人心向背对战争的影响。 对照吕尚在灭商战争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政策措施,我们不难看出六韬中收揽人心的思想与吕尚的思想是基本相符的。 再者, 与吕尚同时的周公也曾说过:“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引泰誓),而稍后产生的军事理论著作 军志 、军政 也有 “有德不可敌” 等,与吕尚的思想亦可谓一脉相承。由此可见,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结合对敌斗争的需要, 作为周军政大员的吕尚, 完全有可能已认识到人心向背

6、与战争胜负的关系, 因而采取了适合不同阶层要求的一系列措施,以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和拥护。但是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强调的争取人心, 主要是为了稳定奴隶制的社会秩序、 缓和民众及奴隶们与奴隶主的矛盾, 以便更好地实现既定的政治目标。 如文韬第一章开篇就直言不讳地用钓鱼米比喻收揽人心,即“缗(钓线引者注)微铒明,小鱼食之;缗绸饵香,中鱼食之;缗隆饵丰,大鱼食之。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 “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 (尽力卖命引者注) ” , 可见吕尚争取人心是以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利益为前提的。第二,主张政治攻心,瓦解敌人六韬第二篇武韬中,有文伐一章,所谓“文伐”即今天所说的政治攻势,

7、与“武伐” 相对。 文伐 的内容分为十二节,主要是谈如何运用政治攻势来瓦解敌人, 达到武伐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并为武伐创造有利条件,如“因其所喜,以顺其志” 、 “亲其所爱” 、“尊之以名” ,“辅其淫乐” 、“养其乱臣” 、“收其内, 问其外” 以及 “赂以重宝”等等。 这些内容虽然多是战国时流行的思想,但就其思想本原而言, 与吕尚辅文王时采取的麻痹纣王, 分化瓦解商统治集团的种种措施所反映出的思想是一致的。可以说文伐中的思想是吕尚思想的记录和阐发。 可见吕尚已经认识到了军事与政治的关系, 即为了夺取战争胜利,不能一味靠军事进攻,还必须善于实施政治攻势,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顺利地实现战争目

8、的。当然,吕尚在这方面的思想还很肤浅,还未系统深入,只能认为文伐中的部分思想是吕尚已经具备的。第三,文武并重,谋略为先六韬武韬发启中说:“全胜不斗,大兵无创”,“大智不智, 大谋不谋” , 意为战争在于以智取胜, 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而要做到以智取胜。高明的人运用智慧于无形,使人不见其智,运用谋略于作战之前,使人对其意图不能察觉。又三疑章中提出:要“攻强、离亲、散众” ,就要“因之,慎谋” ,就是说要对付强敌,要使其众叛亲离, 最好的办法是表面顺应敌人的意图, 实际上则秘密运用谋略。另外,在兵道章中还说: “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 ,即用兵之道在于把握战机,造成有利形势,要造成“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的假象,以迷惑敌人。以上这些论述与吕尚在灭商之战中不因自己势力的迅速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