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阴》艺术赏析_第1页
李清照《醉花阴》艺术赏析_第2页
李清照《醉花阴》艺术赏析_第3页
李清照《醉花阴》艺术赏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清照?醉花阴?艺术赏析引导语:?醉花阴?是前期的怀人之作,我们一起来赏析这篇经典之作,欢送大家阅读!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乂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元人伊世珍?琅姨记?卷中云:“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携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

2、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政正是易安作也.这个未必可靠,但说明?醉花阴?颇具艺术特色,特别是“莫道三句绝佳.这首词外表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所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薄雾浓云愁永昼,作者先从天气写起,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使人感到愁闷难挨,外面天气不好,只好待在屋里.“瑞脑销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气氛,有力地衬托出思妇仃无聊赖的闲愁.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乂愁闷不已,究竟有什么

3、心事呢?词人没有明白说出,读者能猜得几分,古人对重阳节九月九日是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当此佳节良辰,丈夫却不在身边,“佳节乂重阳一个“乂字增添了很浓的感情色彩,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怀.紧接着两句“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橱独寝,乂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看来不只是时令转凉,更是别有一番凄凉在心头.再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两句,李清照闷坐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可是,“三杯两盏淡酒",并未能宽解一下自己的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

4、.然而,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那远方亲人.所以她只写了一句“有暗香盈袖,与其说这是写赏菊,毋宁说仍是写愁情.这词化用了?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俗话说,借酒消愁愁更愁,此时她心中愁情更深,哪还有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让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刚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那么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人比黄花瘦之句,取譬多端,含蕴丰富,以此结穴,情思无尽.此词艺术上一个特点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

5、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尾,使它如顶峰突起.“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以物之“瘦,比人之瘦,可谓精彩之极,作者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销魂,是直接对“东篱把酒说的,使“人似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紧密,且极有情思.“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到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如果没有时令与环境气氛的衬托,孤零零地说一句“人比黄花瘦,就没有多少深厚的意境了.全词开篇点出闺中夫人忧愁之情,结句画出形

6、瘦之态.忧愁是形瘦的原因,形瘦是忧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巧妙结合,相映成辉.知识拓展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根底.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

7、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局部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创作风格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着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

8、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Q家世人文有迥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no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祸、过、逅、远、迈,恭拜林冢下.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秉承家学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明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

9、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土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朱或?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O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涪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

10、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窗,为驼峰、麟脯矣.漂泊生涯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44岁.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为高宗,南宋开始.是年三月赵明诚因母亲死于江宇今南京市,

11、南下奔丧.八月,起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北方局势愈来愈紧张,李清照着手整理遴选收藏准备南下:“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乂去画之多幅者,乂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乂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胪渡淮,乂渡江,至建康.?金石录后序?十二月,青州兵变,杀郡守曾孝序,青州剩余书册被焚.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曾这样记载此事:“青州故第,尚锁书册用屋十余间,期明年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此处文字当因在传抄中或夺或衍而臻误.史实应为“青州兵变.当李清照押运15车书籍器物,行至镇江时,正遇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而去?续资治通鉴?卷一

12、0一,而李清照却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江宁府.李清照至江宁后,雪日每登城远览以寻诗.周?清波杂志?卷八有云:“倾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康和,明诚每苦之也.以宋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借口时世危艰,拒绝主战派北进中原,一味言和苟安.李清照十分不满,屡写诗挖苦,曾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之句.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宇.三月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金石录后序?.舟过乌江楚霸王自刎处,清照有感而作?绝句?以吊项羽.以项羽宁

13、肯一死,引颈乌江以谢江东父老的壮烈史迹,对南宋统治者进行讽喻.五月,至池阳今安徽贵池,赵明诚被旨知湖州.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回忆说,赵明诚将“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辞别.余意甚恶,呼日: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日: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不幸的是,由于途中感疾,赵明诚竟于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赵明诚卒后,李清照为文祭之,文日:“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谢?四六谈虞?卷一葬毕赵明诚,李清照大病

14、一场.当时国势日急,赵明诚妹婿李擢权兵部侍郎,从卫太后在洪州今江西南昌.为保存赵明诚所遗留文物书籍,李清照派人运送行李去投奔他.不料当年十一月,金人陷洪州,所谓连胪渡江之书散为云烟.李清照只好携带少量轻便的书帖典籍仓皇南逃.之后,李清照曾一度往依时任敕局删定官的弟弟李述.这时传有密论列赵明诚者,有所谓“颁金之语,李清照被迫以所有铜器等物追随帝踪,希图投进朝廷.颠沛流离中,所余文物乂散失大半.建炎四年1130年春,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到台,守己遁.之炎IJ出陆,乂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蹲章安,从御舟海道道之温,乂之越.九月,刘豫在金人扶持下,建伪齐政权.李清照有诗斥之日:

15、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十一月,朝廷放散白官,李清照到达衢州.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李清照赴越今浙江绍兴,居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她悲哀不已,重立赏收赎.至此,所有图书文物大部散失.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白般走投无路的绝境.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其至拳脚相加.张汝舟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李清照便报官揭发了张汝

16、舟,并要求离婚.经查属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柳州.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后经翰林学士藜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对于李清照改嫁张汝舟之事,后世学者颇有争议.其实,妇女改嫁在宋代前期并不少见,且不影响李清照人品,宋人多家谈及此事,应当可信.古人辩诬之说,实际是受封建礼教观念束缚的结果.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绍兴三年1133年五月,朝廷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李清照满怀激情地作古诗、律诗

17、各一首为二公送行.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之句,表达了还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的情怀.绍兴四年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十月,避乱金华,写成?打马图经?并?序?,乂作?打马赋?O虽为游戏文字,却语涉时事.借谈论博弈之事,引用大量有关战马的典故和历史上抗恶杀敌的威武雄壮之举,热情地赞扬了像桓温、谢安等忠臣良将的智勇,暗讽南宋统治者不识良才、不思抗金的庸碌无能,寄寓对收复失地的愿望,抒发了个人“烈士暮年的感慨.在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慨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整妇生活的愁苦.乂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绍兴十三年H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越十余年,大约在绍兴二十六年H56年或者以后,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评价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