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排水雨水管_第1页
屋面排水雨水管_第2页
屋面排水雨水管_第3页
屋面排水雨水管_第4页
屋面排水雨水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屋面排水雨水管【篇一:怎样计算屋面落水管】怎样计算屋面落水管?屋面落水管的布置与屋面集水面积大小、每小时最大降雨量、排水管管径等因素有关。可用公式:f=438d2/h式中:f一单根落水管允许集水面积(水平投影面积,m2)d落水管管径(cm,采用方管时面积可换算)h一每小时最大降雨量(mm/h,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在工程实践中,落水管间的距离(天沟内流水距离)以10-15m为宜。当计算间距大于适用间距时,应按适用距离设置落水管;当计算间距小于适用间距时,按计算间距设置落水管。8.3 雨水口应根据不同的排水方式一个立管能承担的最大集水面积来设置,并应注意考虑相邻建筑排至该屋面的水量;屋面雨水口或落

2、水管位置应与其它平面图一致。雨水立管承担最大集水区域面积表雨水管内径100mm150mm200mm外排水明管150m2400m2800m2内排水明管120m2300m2600m2内排水暗管100m2200m2400m2屋面汇水面积计算规则a.屋面汇水面积应按屋面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b.高出屋面的侧墙的汇水面积计算.一面侧墙按侧墙面积50%折算成汇水面积.两面相邻侧墙按两面侧墙面积的平方和的平方根Va2+b2的50%折算成汇水面积.两面相对等高侧墙不计汇水面积.两面相对不同高度侧墙按高出底墙上面墙面积的50%折算成汇水面积.三面侧墙按最低底墙顶以下的中间墙面积的50%加上、两种情况最低墙顶以上墙面

3、面积.四面侧墙最低墙顶以下墙面不计入,只计算、的情况最低墙顶以上的面积8.4 每一屋面或天沟雨水管直径不宜小于100,一般设不少于2个排水口;当内排水只有一个排水口时,可在山墙上或女儿墙增设溢水口;小面积凹廊或阳台可采用直径50排水管。8.5 雨水管应避免曲折,当遇到建筑腰线或其他突出墙面装饰物时,雨水管应直通而不应绕行,以免堵塞和噪音。8.6 当屋面被防火墙隔开时,应两侧分别排水,不得在防火墙上开洞设排水孔道。8.7 单向排水屋面宽度宜控制在912m。8.8 相邻屋面高差大于2m时应设直通屋面的楼梯或上屋面的人孔、或外墙爬梯。8.9 种植屋面应设置人行通道,四周设围护墙及泄水管、排水沟,并严

4、防泄水孔堵塞;屋顶绿化应考虑喷灌设施。8.10 层上人屋顶女儿墙净高为1200(种植屋面应特别注意)。8.11 露台栏杆高度多层不应小于1050,高层为1200;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10且不应采用横向设计;顶层阁楼住户之间必须设安全防护,分隔墙高度不小于2000。8.12 平屋面与立墙或立墙窗台处的防水层翻起高度不宜小于300;北方地区应注意此处的保温。【篇二:屋面排水】平屋面的排水一般采用墙外设檐沟和屋面本身找坡两种办法来解决。在外墙或女儿墙外作成檐沟,立面造型要受到一定约束,不能完全实现。在女儿墙内的屋面板上做边沟,与屋面的梁、板有矛盾,故意做成凹槽结构也有困难,房间内的空间也有影响

5、,光靠不太厚的保温(隔热)层也不可能,削减了保温(隔热)层也不利,该边沟的保温(隔热)层也难保护;故意加厚找坡层和保温(隔热)层,像地下车库加厚垫层来设边沟也不合适(见图1)。因此,有把屋面板由结构找主坡,建筑做边坡来解决,但由于平面不规则,变化较多,结构找坡受到一些限制,也难以实现。另外,房间内的顶上板面不平,看起来不舒服。因此,全由建筑找坡较为简便灵活。这里讨论研究的问题也仅限于此。图1削减保温(隔热)层形成边沟一.雨水口设置的一般原则1 .排放方式屋面雨水分外排式、内排式或两者结合的混排式。为便于检修和减少渗漏,少占室内空间,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外排式,当大跨度外排有困难或建筑立面要求不能外

6、排时,方采用内排式或混排式。2 .汇水面积计算(2)墙面:高层建筑的裙房、窗井及贴近高层建筑外墙的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坡道,除计算自身的面积外,还应将高出的侧墙面积按1/2折算成屋面汇水面积来进行计算。有几面高出屋面的侧墙时,通常只计算大的一面(或墙面最大投影面积)。3 .汇水面积小于150平方米的屋面不宜只设一个雨水口。在同一汇水区域内,雨水立管不应小于两条,且负荷均匀(用檐沟排水,应在檐沟末端或山墙上设溢流口)。4 .雨水口或雨水管的间距应根据其排水能力、屋面和檐沟坡度等因素考虑决定,一般不宜大于24mo5 .雨水管径不得小于100mm。7 .屋面变形缝应避免设计成平缝,采用高低缝时,低缝附近

7、不应处于排水的下坡,更不应在雨水口附近。变形缝的屋面,应加设溢水口。8 .排水坡度规范中规定,平屋面的排水坡度宜为2%3%,结构找坡宜为3%,材料找坡(即建筑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0.3%。在设计实践中,权衡利弊,主坡作成2%,副坡(即边坡)作成0.5%较合适。9 .高层建筑中,由于雨水管中的空气和涡流等原因,致使低层处的阳台地漏溅水、冒水,故屋面和阳台的雨水管不宜合用。另外设有洗衣机的或拟改作厨房的阳台为达到雨水污水分流,两者的水管更不能合用。二.找坡方式1 .方形或长方形平屋面方形或长方形的平屋面是常见的,问题的解决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1)排向某一角的单一雨水口

8、单坡式一个斜面坡向雨水口一个方形或长方形的柱体,截取一个斜截面,即可形成一个斜面的排水坡。如果按对角线找坡,设雨水口处最低,其对角点最高,两点拉一直线,并设定其坡度,求出两点之间的高差,用比例法求出其他两点的高度,见图2。如果是正方形,其他两点同高,且是高低两点高差的一半。图2一个坡面,按对角线找坡坡双坡式一一两个斜面相交后坡向雨水口一个方整的平面,一个方向作大坡(或称主坡),另一个方向作小坡(或称副坡),两坡相交,便把雨水导向雨水口。见图4。图4双向找坡(2)排向两个或多个雨水口一个屋面,为了避免雨水口被堵塞而排水不畅,以及根据汇水面积的大小不同,一般都设两个或多个雨水口(过小的屋面例外)。

9、在设置位置时,应注意其汇水面积即雨水口的负荷要均匀和便于排水。其排水原理,如前所述。但双坡式比较灵活,在复杂的情况下也好解决,而单坡式就受到一定限制,有些情况难实现,见图5。在这种情况下,用单坡式难度较大,汇水面积很难分匀,图面也难以表达,施工单位更不易搞清楚,所以不宜轻易使用它。图5三个雨水口单坡式排水2 .圆形平屋面这里讨论的是圆形平屋面,而不是圆柱体或圆锥体斜顶面的投影平面。具排水原理和方法与方形或长方形基本相同,只是图形不一样而已。图6圆形平屋面单坡式排水圆形屋面找坡后的排水斜面,实际上就像圆柱体的斜截面,一个排水口,犹如圆柱体斜切一刀;两个排水口对称切两刀,三个三刀,四个四刀由于截面

10、由高到低周边成缓曲线变化,不需做副坡,就能把水排向雨水口。见图6。如果再做副坡也可以,但施工就复杂多了,用料也多了。见图7。图7圆形平屋面双坡式排水3 .扇形平屋面.【篇三: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布置与安装】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布置与安装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布置与安装:雨水斗:雨水斗应满足最大限度地迅速排除屋面雨雪水的要求,排泄雨水时最小限度的掺气,并能拦截粗大杂质。分铸铁浇铸的65型和钢板焊制的79型两种晒台、屋顶花园等供人们活动的屋面上,宜采用平篦式雨水斗。布置雨水斗时,应以伸缩缝或沉降缝为排水分水线,否则应在该缝两侧各设一个雨水斗。当两个雨水斗连接在同一根立管或悬吊管上时,应采用伸缩接头,并保护

11、密封。在防火墙外设置雨水斗时,应在防火墙的两侧各设一个雨水斗。在寒冷地区,雨水斗应尽量布置在受室内温度影响的屋面及雪水易融化的天沟范围内,雨水立管应布置在室内。雨水斗的间距一般采用1224m.天沟的坡度可采用0.0030.006.接入同一根立管的雨水斗,其安装高度应相同,当雨水立管的设计流量小于最大设计泄流量时,可将不同高度的雨水斗接入同一立管或悬吊管内。多斗雨水排水系统宜对立管作对称布置,并不得在立管顶端设置雨水斗。雨水斗与屋面连接处必须做好防水处理。雨水斗的出水管管径一般不小于100恤.设在阳台、窗井很小汇水面积处的雨水斗可采用50mm.连接管连接管的管径不得小于雨水斗短管的管径,连接管应

12、牢固地固定在建筑承重结构上。多斗雨水排水系统中排水连接管应接至悬吊管上,连接管宜采用斜三通与悬吊管相连。变形缝两侧雨水斗的连接管,如合并接入一根立管或悬吊管上时,应采用柔性接头。悬吊管当厂房内地下有大量机器设备基础和各种管线或其他生产工艺要求不允许雨水检查井冒水时,不能设置埋地横管,必须采用悬吊在屋架下的雨水管,悬吊管可直接将雨水经立管输送至室外的检查井及排水管道。当采有多斗悬吊管时,一根悬吊管上设置的雨水斗不得多于4个。其管径不得小于其雨水斗连接管管径,与雨水立管连接的悬吊管,不宜多于两根。为满足水力条件及便于经常的维修清通,需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在悬吊管的端头及长度超过15m的悬吊管

13、上,应设置检查口或带法兰盘的三通,检查口间距不得大于20m,其位置应靠近墙柱。悬吊管一般采用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在可能受到振动和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钢管,焊接接口,外刷防腐漆。立管立管接纳悬吊管或雨水斗的水流。埋设于地下的一段排出管将立管引来的雨水送到地下管道中去。管材一般采用给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在管道可能受到振动或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应采用钢管,接口要焊接。沿墙、柱明装或暗装于墙槽或管井内,但要设检查口,并在其处设检修门。检查口中心至地面的距离宜为1.0m.立管的下端宜采用两个45或大曲率半径的90弯头接入排出管。当管连接两根或两根以上悬吊管时,其管径不得小于最大一个悬吊管的管径。排出管排出管管径不得小于立管的管径。排出管管材宜采用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当排出管穿越地下室墙壁时,应采取防水措施。埋地管或钢筋混凝土管,或带釉的陶土管。对于建筑内部地面不允许设置检查井的建筑物,可采用悬吊管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