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汉语教学第24卷2010年第3期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李绍林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提要本文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提出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范围应大于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辨析范围,并从汉语词形和词义两个方面对这个观点加以说明论证,因此,在词汇教学中不必坚持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词义辨析范围,扩大词义辨析的对象是符合留学生的客观要求和需要的。在指出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某些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词语辨析应该简单实用、明白易懂、温故知新和解决主要矛盾等四项原则。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近义词辨析引言词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虽然对词汇教学的方法已有较多的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多是
2、关于词义释义的方法,比如李泉(1991)总结出释词的一些原则和方法,黄振英(1994)也曾提出过7种解释词语的方法。而词义辨析的研究相比之下则显因此,对外汉语的词义辨析有必要在借鉴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得薄弱,特点总结出一些新的东西,本文将要探讨词义辨析的对象和范围、词义辨析的原则等问题,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词义辨析能够有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一词义辨析的对象词义辨析是指辨析那些有种种细微差别的近义词。对于确定近义词组的标准,学术界有过多次讨论,提出了若干确定的标准,首先是词类说,认为近义词一定要按照词类来划分,1985)第二是概念不属于同一词类的词,尽管词汇意义相近,也不能视为近
3、义词。(高庆赐,“同一关系”,“从属关系”。第三是词汇系统说,说,认为近义词所表示的是概念上的不是认为近义词的研究应限制在一种语言的现代共同语之中,不应该超越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1965;郭良夫,按照这种观点,把古语词和方言词排除在现代汉语近义词之外。(张志毅,1985)除此以外,还有人谈到近义词的音节和构成语素,这里就不多介绍了。1.1辨析对象范围扩大的主张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对近义词的确定和区分标准是很严格的。如果把汉语学术界区分近义词的标准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不是可行呢?这个问题不明确就使对外汉语教学的词义辨析失去标准,从而不能确定词义辨析的对象,对此,对外汉语教学界的有些研究者做出406
4、李绍林: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同义辨析对象的范围不仅大于同义词典了明确回答。郭志良(1988)指出”“汉语教学”词义辨析对象的范围,也大于汉语教学词义辨析对象的范围。这里的指对中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辨析的范围应该放宽,学生的语文教学。刘缙(1996)的意见是”一是就近义词来说,辨析的范围需适当放宽;二是不能只局限于近义词的辨析。刘先生提出除了近义词辨析以外,还需要对类义词、同音异义词、异序词语进行辨析,词语辨析的工作“对外汉语教学辨析对象范围应该扩大”赵新、李英(2001)也持有量很大。孟祥英(1997)、的观点,不再赘述。上面几位先生的看法代表了对外汉语教学界
5、的普遍看法,那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词义辨析和汉语本体研究词义辨析是有所区别的,应该扩大辨析对象的范围。我们非常支持这种主张,这种观点是符合对外汉语教学特点的,下面具体讨论确定辨析对象的基准。1.2确定辨析对象的基准不管是研究近义词还是编近义词词典,都是由研究者、编写者按照一定的标一般来说,准筛选近义词,研究者和编写者都有主动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情况却不是这样,对于需要辨析的词语,只有极少部分是由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提出来的,而更多的词语是由留学生提出来的,这些词语不管是不是近义词,留学生觉得混淆了,区分不开,他们就认为是近义词而“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这个词和学生问得最多的就是要求教师辨析词义。词
6、语教学时,。即使留学生提出来的两个词我们认为根本“不搭边”,以前学过的那个词一样不一样”也不能拒绝辨析。正因为这种现象的大量存在,所以张博(2007)提出了留学生易混淆词问题。在我们教学时,下列几组词语,每组的前一个词是教师教的新词,后一个词是留学生认:“不由得忍不住”“看不起欺负”“权衡考虑”“偶尔轻易为是近义词当场提出来的”“看上去算是”“继续一直”“偏偏故意”不等。看来这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刘缙(1997)也曾指出学生把“礼节礼仪礼貌”、“招待接待对待”、“赶忙赶着赶去”等都当成是近义词。程美珍等(1997)从汉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的典型病句中归纳出来900例病句,其中词语方面的错误有417
7、例,我们从中统计出有144例是近义词错误,占全部词语错误的34%强。下面列出其中比较典型的误用,每组词语横线前面的词是留学生用错的词,后面的词是应该用的词,尽管很多词语不是近义词,但是学生却发生了词义混淆:年岁;爱情爱;恩情恩爱;里上;点小时;刚才刚;这年今年;时时候;天号;咱们我们;这这儿;那儿这儿;那儿哪儿;这么那么;那么那么多;什么怎么;几个多少个;几岁多大;应用作用;参观访问;说告诉;知道认识;知道了解;要求邀请;问请;来去;会能;会要;能可以;能可能;可不可以能不能;可以会;要想;应该要;张本;合适适合;旧老;一致相同;两二;两个俩;一个年一年;一点一下;不别;没有不;就才;往往常常
8、;已经曾经;都不是不都是;多么很;是成为;还要也要;也还;一定不不一定;又再;不再再不;再还;再就;在要正要;只只有;根据按照;从在;从往;自从从;对于对;对于关于;往离;为了因为;为了为;向在;沿沿着;在到;或者还是;和而且;然而所以407世界汉语教学第24卷2010年第3期这里的很多词,汉语教师不会觉得有辨析的必要,可是,当教师指出学生用错了时,学生自然“为什么”,会问教师就得给学生进行辨析。这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近义词的范围比词汇学以往很多被汉语研究的近义词范围和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认定的近义词范围要大得多,本体研究拒之门外的词对或词群都可以进入词义辨析,因为对词语辨与不辨都是以学生的“下
9、达任务”,“被动应战”。近来有学者提出易混淆词要求为基准的,由学生汉语教师只能易混淆词和近义词有相当数量是交叉的,我们这里不想对此分析,只是想说明,易这个概念,混淆词也需要辨析,易混淆词的收集,也都完全是从留学生的汉语中介语中获得。(张博,2008)二影响留学生词语理解的诱发因素2.1汉语词形诱发的趋同性词形对留学生认知词语有很强的牵引作用,如果两个词形指的是词语构词成分的异同,词有相同的构词成分,往往会使留学生在认知这两个词时产生趋同的理解。下面这几种词形变化都会影响留学生对词义的理解。汉语的字也常常有词的资格,这样,形旁相同的词汉语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义的作用,“眺”“目”“眺”往往有意义上
10、的联系,例如看到这个词,留学生从形旁知道的词义与眼睛有“看”“目”“瞄、(假设关,表示的意思,常常会想到其他带有的词语,如盯、睹、瞅、瞟、瞪”等,“看”“看”学过这些词语)他明白这些词都有相同的义,进而想了解这些义词的差别。有的“讠”“语言、形旁的能产性非常强,例如和说话”义有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列出形旁“讠”的单字条目163个,这些汉字中有很多具有词的资格,在对留学生进行教学时这些和“语言、说话”有关的词都是潜在的辨析对象。李绍林(2007)统计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中单音节词构成双音节词的能力,统计结果是每个单音节词可以平均构成70.4个双音节词,这就意味着,一个单音也就是说,
11、大约在70个词里有同样的词节词作为词素可以平均在70个双音节词语中出现,素,其中必有很多是近义词。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A)在双音节词中“让”“出让、例如以作同一词素的双音节词有辞让、当仁不让、割让、互让、尽让、就让、,“辞让、宽让、礼让、谦让、忍让、禅让、推让、退让、揖让、转让”等16个词,依我们看互让、尽“慢”让、宽让、礼让、谦让、忍让、推让、退让”等9个是近义的。再如以作同一词素的双音节“傲慢、词有怠慢、高慢、缓慢、简慢、骄慢、快慢、且慢、轻慢、侮慢、亵慢”等11个词,这些词“缓慢、“让”除了快慢、且慢”以外,其余8个都是近义词。我们从组词中找出了9个、从“慢”组词中找出了8个近义词,
12、就已经不少了,由于留学生辨别能力差,又会受到词语中共同词素的强烈影响,他们认定的近义词数量一定会比我们更多。(B)在单、双音节词中“安安装”“报报纸”“到到达”“看看见”例如等。尤其是双音节词中的偏义复合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义功能虚化,成了不表义的陪衬,由另一个词素表达全部或者主要408李绍林: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国词义,而另一个以这个表义词素构成的单音节词就和这个双音节词形成近义关系,如”“窗窗户”“河河流”“忘忘记”国家等。两个双音节词是由相同的两个实词素构成的,只是两个词素的前后顺序相反,成为一组同素异序词,这种词被称为同素词。因为这两个双音节词所含词素完全相同,所以这两个
13、词“演讲讲演”“合适适合”“来往成为近义词。例如在语义上很容易存在近义关系,”“缓和和缓”“歌颂颂歌”“样式式样”往来等。上面举出的几种词形有关联的词语很容易被留学生认作近义词,留学生在学习新词的经常会想到和这个词词形近似的其他词语而产生对这些词语认识上的趋同,词义和用法时,“尽管”因为词形对他们认知和理解词语的影响和牵引作用太大了。例如:教师教时,学生“不管”,“虽然”;教“保险”“保证”,“安全”;教“省得”更容易想到而不是时,想到而不是“免得”,“以免”;教“足有”“足够”,“至少”;教“即便”时,想到而不是时,想到而不是时,想“即使”,“就是”。到而不是2.2汉语词义诱发的联想性词语教
14、学,无论是教师还是留学生都把词义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实词的教学,首先就在学习汉语的入门阶段,留学生掌握的词语很少,一般只知道表达某个语义的要接触词义,一个词(为了论述方便,用A代表这个语义,用B代表这个词),不会发生近义词辨析的问在学到新词C时,如果C词表示的语义和语义A相同或近似,留学生题。随着学习的深入,就很容易联想到词语B,他就很想辨析这个C和B的区别。为了证明留学生的这种词语认我们做了个调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规定了初级阶段学习甲乙知的联想性,级词语3051个,我们从这个大纲中的甲级词和乙级词各抽出100个词(第300399个)制成调查问卷,请留学生找出与这些词语词义相同或者相
15、近的词语,检查留学生的词语联想。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二年级的83名学生先后参加了这次调查,统计结果如下(横线后的是学生联想出来的词语):甲级联想词43个,占被统计词语(100个)的43%:很非常;后后边;后边后;忽然突然;坏差;回回来;回次;回来回;回去回;会能;活儿工作;或者还是;基本基础;基础基本;极了很;几多少;计划打算;继续接着;家家庭;家庭家;加增加;间中间;检查查;见见面;见面见;件个;将来以后;江河;讲说;交给;叫喊;叫被;接收;接着然后;节节日;节日节;结束完成;进进来;进来进;进去进;精彩好看;经常常常;经过通过乙级联想词44个,占被统计词语(100个)的44%:当作作为;到
16、达到;到底究竟;倒却;道道路;道路道;登踩;等等待;等待等;等于相等;的确确实;底下下面;地带地区;地点地方;地“后”,“后边”是甲级词第304个是甲级词第305个,在问卷中是顺序出现的,所以学生在问卷中“后”“后边”,“后边”“后”。其他如“回回来”“回来回”看到了就回答了看到了就回答了等联想词对均属于这种情况。409世界汉语教学第24卷2010年第3期方地点;地区地带;递交;跌摔;定订;订定;东部东面;东方东部;东面东部;懂得了解;动身出发;动员宣传;动手做;洞孔;斗争战斗;逗有意思;读书学习;渡度;度度过;端托;短期暂时;队队伍;队伍队;对双;对比比较;对话谈话;对于关于;多数大多数;夺
17、抢;躲藏从这个调查可以看出,留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语后,再接触到新词新义时,他们很容易这些联想出来的词语都需要给他们辨析。联想到其他词语,尽管留学生认定这些联想出来的词是近义的,但他们不一定会用错或者用混。有经验的汉语教师会发现,留学生总喜欢用那些初级阶段学过的词语,那些词语好像学得特别好,记得也特别牢,而在中高级阶段学的与其近义的词语,使用的频率非常低,而错误率却非常高,因为,留学生对这些词语会有意或者无意地采用回避策略,轻易不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还是近义词问题。比如甲乙两个词近义,甲词是先学的,乙词是后学的,由于留学以为这两个词的意义及使用的语境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不生没有辨析清楚它
18、们的词义差别,管出现用甲词的语境还是出现用乙词的语境,他就用甲词而不用乙词,从而造出貌似正确的“很、语句。比如,汉语的程度副词非常、特别”等是有程度差别的,留学生却写出这样的句:“我很希望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子但我的成绩不太好,不可能考上北京大学,可前几天我收”我很高兴。从这句的语境和留学生要表达的语义看,最后的到了北京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很”程度太轻了。虽然这句的结构和用词并没有错误,也说不上什么近义词混淆,可留学“很”,生学来学去,对程度各异的程度副词只能熟练使用一个这个问题也不可小视。三词义辨析的原则3.1词义辨析应简单实用,一般应能在课堂上当场操作“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词语意义辨析的理
19、论与对于词义辨析,王魁京(2002)在谈“安静、方法”时在引进国外结构语义学的基础上,提出语义特征分析法,并具体分析了宁静、平静、恬静、寂静”等几个词语。该文的分析确实很精确,但是,人们不禁要问,这样辨析词语是在搞研究还是在搞教学。这种做法搞研究可以,可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却不宜提:“在教学上使用的,不是对比的过程,而是对比的结果。这就是说,倡。鲁健骥(1987)指出给对等词也好,词语例释也好,都必须体现对比的成果,但并不是要我们在教材和课堂教学”“课堂上搞科研”上从研究的角度向学生展示怎样进行对比。这段话就是批评这种的做法的。课堂教学要有时效意识,崔永华(1990)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位教师
20、用四五十个音节描述一个情景,为了引出学生说出一个词,从时效上来看,这显然是一种低效教学。因为教学是有进度的,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要完成一定量的教学内容,即使是最基础的口语教学,一“你好”“谢谢”个课时只教给留学生这两个句子肯定是不行的。在教学时,教师根本不能预测学生要提出什么词语要求辨析,学生认为哪些词不能区分就会要求教师进行辨析,教师没有主动性,即使教师提前准备了几组词语的辨析也只是杯水“扑面而来”,“有的车薪,根本应对不了学生的提问,敖桂华(2008)就指出在辨析近义词时教师备课时全力以赴地查阅了很多辞书,可谓准备充分,但课堂上常常会出现面对学生一个。面对这种情况,小小的提问不知如何做答的尴尬
21、局面”教师最好能够凭借自己的语言学410李绍林: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知识和平时的积累当场解决问题,应该说,对于教学时留学生经常会要求辨析的词语,汉语“忽然”“突然”、“万教师如果平时注意积累,集腋成裘,会逐步尽在掌握之中的。例如和“千万”、“而”“则”“高频词”,和和等都是学生提问的都是可以当堂辨析的(略去两个词万”语相同的地方):忽然:副词,没有形容词用法。突然:形容词,有形容词用法,如: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了。:“绝对”“千万”。千万:“一万万义,常用于否定,只有用在祈使句的否定形式时同“万万”定”义,常用在祈使句中,如:这件事你千万不能管(祈使句否定形式,可用替“万万”换);你
22、千万要记住这件事(祈使句肯定形式,不可用替换)。而:一般用在句首。则:用在句中主要动词或形容词前。要求能当堂对绝大多数常用词语辨析并不过分,应该是汉语教师的基本功。对于可能会有“漏网之鱼”,不能当堂解决则求其次,下次再讲给学生也是可以的。的3.2词义辨析应浅显明白易懂,符合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超纲词”,在分析对外汉语教材时,经常用的一个术语就是意思是编写教材时,课文的生词最好要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如果某个生词在大纲里没被列入就是超纲词,超纲越不适合特定的教学对象。词越多说明课文的难度越大,其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仅是课文的生词,其他各个方面都不应该出现过多的超纲词。比如,教学对象是二年级
23、的学生,那么,教师课堂用语的选择,词汇和语法的讲解,例词例句的展示等都应该符合二年级教学大纲的要求,用词最好不超纲或尽量少超纲。词义辨析也应如此,教师要考虑你的教学对象以现有的汉语水平能不能理解你辨析时选用的词语、句式以及所涉及的汉语知识。“超纲”词义辨析的现象有两种:第一,解释语过于难懂。:“释词用词、马静、行玉华(2008)提出的词语释义的原则有一条就是用语不能超过被如果释义用词本身就是,解释词的难度,生词或者释词用语超过学生已有理解水平,”那么不仅没有达到释词的目的,反而让学生不知所云,我们说,这样的释词是失败的。在给“适用于抽象事物”、“表达的是充分必要条件”、留学生辨析时,常听到这样
24、的说法:这个词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表示的规模更大些”等,这些带点的词语都会辨得学生昏昏然。而辨析的方法应该是充分獉獉利用留学生以前学过的词语和汉语知识,用浅显的词语、短语和句子进行辨析。我们再举一(上)(2002)中区分“价值”“价格”个例子来说明,在现代汉语高级教程和时是这样解释:“作为名词用于商品时,的价值的大小是一定的,而价格作为价值的货币表现,与”价值并不一定完全相等。读到这样的解释,汉语母语者也要反复几次的,而且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看懂,怎么能给留学生看呢?我们试解释一下,价值指的是商品的用处、。这个解释是不是更浅显易懂呢?作用,价格指的是买商品时要付的钱数”第二,语言学术语过多
25、。“词性、如果我们承认语言学是一门科学,那么,就应该承认句式、句子成分、语法功能”等语言学术语是很多说汉语的中国人所不太了解的甚至是根本不懂的,何况留学生呢?我们也承认,一部分学习汉语言专业的高年级留学生对于汉语知识的掌握会比一般的中国人411世界汉语教学第24卷2010年第3期多,可是,词语辨析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就已经展开,如果在辨析时出现这些专门“超纲”“辩”术语肯定是大大地了,不辨时学生是一两个词不明白,辨析后却把学生得糊涂“词性、这样的辨析成了帮倒忙。有些论文在词语辨析时经常会用到一些术语,如词一片,类、句式、句子成分、句子功能、指称范围、语意、动词性宾语、词义的侧重点、词的附
26、属义、感情色彩、语体、风格、兼类词、构形变化”等,这些术语的使用在研究中是很有必要的,但在课堂上面对留学生进行词语辨析时则要尽量避免专门术语太多。3.3词义辨析应温故知新,预测学生的疑点并主动提出“转注”留学生认知一个生词时,他想到的是什么?王魁京(2002)提出说。该文的看法“转注”是:当学习者接触第二语言的词语的时候,通常要采用的方式,把第二语言的词语形式转换成意义大体对应的第一语言的词语形式,并提取第一语言的词语意义信息去注释第“割”二语言词语的意义。文中举例说,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遇到汉语的这个词,会把它转“cut”,“cut”“割”并知道的意义可以和汉语的意义对应。注成母语的“转注”“
27、一”我们认为,当留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汉语时可能有这种的情况,学时想到“one”,“吃”“eat”,“走”“go”。但是,“割”学想到学想到在课堂上学这个词的学生,可见有“割”了一定的汉语水平,脑子里已经装了很多汉语词语,而且也有和区分不开的近义词,他“cut”。举个简单的例子,“很”“very”,学生刚学时,有可能联想到但到后不一定就会想到“非常”“很”,“十分”“很、“特别”来,他学到会联想到学会联想非常”或者其中的一个,学会“很、“格外”“很、联想非常、十分”或者其中的一个,学会联想非常、十分、特别”或者其中的“very”一个,早已不再联想了。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在学习一个新词的过程中,学生
28、经常会联想到一个或几个以前学过的词,而且,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汉语水平的提高,这种联想会越来越丰富。上面的例子提“格外”“很、,到,留学生学习时,会联想到以前学过的非常、十分、特别”同时也很想弄清这几个词语的区别。鉴于这种情况,汉语教师在讲解新词时,应该预测学生有什么样的联想和疑点,有意识地把和新词有联系的旧词语提出来一并讲解并辨析。在教学中这种辨析工作是大量的,在讲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第二十四课陕北姑娘时,仅课文的前4个自:“投靠依靠”“勤快勤劳”“闲话废话”约300个字,我们就讲了下列一些词语然段,“”“拾掇收拾”“绝对完全”“一心专心”“攒存”“仆人保姆”“有意衣裳衣服。横线前面
29、的词都是本课的生词和需要解释的词语,故意”后面的是以前学过的词,我们不仅用后面的词解释了前面的新词,而且还做了新旧词语间的词义辨析,用以前学过的词语很好地带动了新词语的学习。3.4词义辨析应解决主要矛盾,不要面面俱到词义辨析就好像是比较两个人,世界上绝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两个人的比较可以只指出他们某点上的区别,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也可以全面比较,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自不必说,就连血液、头发、体内各种微量元素等都可以比较一番,如果这样比较下去的话,可以说很难有个穷尽。词义辨析也是这样,简单的比较一两句话足矣,如果全面比较,有些词语辨析写成论文也不成问题。可是,给留学生辨析词语最好不
30、要面面俱到,更不能像论文那样洋洋数千言,集中力量解决他们某一点困惑或当前遇到的问题即可,也就是说,留学生现在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412李绍林: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消化”需要多少就给多少,这样零敲碎打地定量供应,才有助于学生知识。对于他们还没有遇到没有发生混淆的、目前还接受不了的、用于高水平表达的或者细微末节的东西,可以暂不涉及。“我们提出要对同义词进行综合、赵新、李英(2001)对词义辨析的建议是全面、细致的分析,并不是说要把这些复杂的差异一股脑全讲给学生。对大多数学生,不必面面俱。敖桂华(2008)指出:近义词辨析“要符合学生的语言习得规律,到地细讲”符合学生的认。比如,知心理
31、。教者那种一气呵成全盘托出的做法,势必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对“鼓动”“煽动”于和这两个词,池昌海(1999)从施事动机、行为状态、附属色彩、语法特点、运用语境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比较,对这两个词的差别辨析得很全面,这是对汉语本体进行研究“鼓动”,“煽所做的词义辨析。如果是为刚学到这两个词的留学生辨析,只指出是个中性词动”带有贬义也就足够了。这样做也并不是把问题简单化,因为留学生对词语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不断深入的动态过程,现有的问题解决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出现新问题,汉语教师还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为他们做进一步的词语辨析。四结语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词语释义和词义辨析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和词语
32、释义相比,对词义辨析的研究似乎有些偏弱。不管是词义辨析的对象、近义词的范围还是辨析方不少教学者还是习惯采用汉语本体研究的成果,而对这些研究成果怎么结合对外汉语教法,学的特点进行深加工则有所忽视。本文对某些比较传统的观点和习惯做法提出了质疑,进一步明确了对外汉语词义辨析的对象和范围,并提出了词义辨析的一些原则。本文只是就词义辨析问题进行了比较广义的探讨,其实还有许多具体问题尚需深入研究,比如,本文提出了词义辨析的范围,但范围到底大到什么程度,怎么界定?辨析对象虽然要以留学生的中介语中(包括他们提出的辨析对象)出现的词对为准,但是否存在着个别学生的偶发现象?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对汉语词语的理解有哪些差别?他们认定的近义词会有何不同?对外汉语教学的词义辨析和汉语本体研究的词义辨析,这二者的差别有哪些?总之,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本文不能一一涉及,所以希望对这些问题有兴趣的教师和研究者继续深入研究,拿出更多的成果,使对外汉语教学的词义辨析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把词汇教学任务完成得更好。参考文献敖桂华(2008)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教学对策,汉语学习第3期。陈,灼主编(1996)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淮安曙光双语校2025年中考物理试题仿真试题(二)含解析
-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4-2025学年初三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仿真卷(三)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新疆阿克苏第一师第二中学2025届3月初三教学测试(一)化学试题含解析
- 天津商业大学《空间创意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大学英语基础课程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瓶装水销售合同风险防范与合规经营考核试卷
- 烟草批发商产品策略考核试卷
- 渔业捕捞作业优化技术考核试卷
- 水电站施工安全管理规范与法规考核试卷
-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设备保护策略考核试卷
- 江西省八所重点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政治试卷(含答案)
- 房建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标准
- 2025年中国光伏电池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03月福建省气象局事业单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钓鱼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上海嘉定区江桥镇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策略讲座
- T-SCSF 0004-2020 海洋牧场海藻场建设技术规范
- 2025高职单招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导图
- 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