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期中知识点总结_第1页
新教材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期中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学习目标:1.了解天体系统的概念、层次和常见的天体。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重点)3能够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重难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1)概念:宇宙间的存在形式。(2)常见类型:星云、行星、彗星、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相互形成天体系统。(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地月系太阳系二、行星地球1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2)、金星(早)、地球()、火星G)、木星何)、土星(匕

2、)、天王星(田)、海王星(甲)。1、同向性:都沿逆时针绕太阳公转。2、共面性:轨道面接近同一平面。3、近圆性:公转轨道面近似圆性。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特殊性: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的星球。(2)存在生命的条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以及自身的和质量决定了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水等条件。3宇宙环境保护日地距离适中遥度适宜有利于液态术的挣社舸生崙赶程发生解发展地球自身的有利条件适当体积和质量适中臭氧吸收紫外线.械轻其对地球生物的危喜s削弱和保温作用*侯地表昼夜温差不大原始大气转化为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存在生命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秋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遥生成

3、聚的部产形汇始內高:原球升汽#s地度水降形海适合单细胞生伶生存的液态水宇宙_一深入-一太空增多一宇宙环境亟待保护活动频繁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J物质组成:炽热的1. 太阳概况j主要成分:I表面温度:约K2. 太阳辐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反应。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3. 对地球的影响提供_、资源。(2)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3)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如_、石油、太阳灶、太阳能电站等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大气层图中A层是层,B层是色球层,C层是层。2. 太阳风:

4、太阳大气不断释放的高速带电粒子流。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 太阳活动概况(1) 概念:太阳的变化。(2) 主要的太阳活动现象 太阳黑子:出现于光球层,其数量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耀斑:出现于色球层,其活动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 日珥:出现于色球层上,爆发时会喷射大量。 日冕物质抛射:破坏的流动,是最大、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3) 活动周期:约为11年。4.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增强太阳风变强劲扰动地球、大气层产生、极光等现象影响卫星导航、电网、等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地表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下:(1)纬度:纬度低,太

5、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2)天气: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一太阳然于极光I色球层II光球层光能巩施I水館太阳木阳沽动的影响H覺物质撒朝鰹斑円吗太阳価射影响太阳沽动类缈航空航天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地球的历史:约有年。2认识途径:研究是最主要途径。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二、地球的演化历程1前寒武纪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亿年,包含冥古宙、宙、宙,占地球历史的90%。(2)演化特点 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有氧环境。 生物演化:由原核生物演化出生物和生物。 地质矿产:重要的金属矿产时期。2古生代(1) 时间:距今亿年亿年,可分为早古生

6、代和晚古生代。(2) 演化特点 海陆演化:剧烈,形成。 生物演化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动物海洋动物动物(鱼类f两栖类f爬行类)植物陆上低等植物裸子植物出现、植物繁盛地质矿产: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期。3中生代(1) 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分为三叠纪、纪和白垩纪。(2) 演化特点 海陆演化: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J动物:_动物盛行,后期向鸟类发展, 生物演化S出现小型_动物1植物:植物占主要地位。地质矿产:是主要的期。4新生代(1) 时间:距今至今,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2) 演化特点海陆演化:形成现代格局;_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植物繁盛生物演化_动物

7、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了生物界呈现现代面貌气候演化: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处于期。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地震波EDF(1) 分类:图中A表示,B表示。特性JA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_传播(2) 特性(b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传播波速变化 在地下平均33千米C处(指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 .在地下2900千米D处:A波,B波传播速度突然。2. 圈层划分(1)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变化。(2) 界面:图中C为,D为oF为,G为,H为地壳。(3) 圈层划分及特点 地壳(H):组成,厚薄不一(地壳薄,地壳厚)。 地幔(G):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层,可能是

8、发源地。上地幔顶部与地壳构成o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 大气圈由和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和o2. 水圈(1) 组成: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的水体,其主体是海洋。(2) 特点:水是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主要影响地球表面和能量转换。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1. 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2干洁空气的成分及作用(1) 氧气: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2) 氮气: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3) 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作用。(4) 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5) 水汽和杂质:是的必要条件,影响天气变化1.划分依据:大气垂直方

9、向上的、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2.各层特征比较垂直分层气温特点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关系A层随高度增加而_运动显著最为密切,现象复杂多变B层随高度增加而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C高层大气随咼度增加先降低后升咼有电离层,能反射电波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 能量来源:。2. 直接热源: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3. 受热过程具体过程结果地面增温过程大部分A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大气增温过程地面增温后以B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使增温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 大气长波辐射: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强烈吸收长波辐射而增温,产生大气辐射。2. 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向

10、下射向的部分。3. 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把传给地面,补偿损失的热量。2. 热力环流一一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2)形成过程 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D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 B、F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 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流向。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賽压梯度力1002(hPa)-风向半地转偏向力1004(hPa)近地水平气压梯与等度力、压线面、之间的成一一风水平气压梯度乡风向乙1002(hPa)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一、喀斯特地貌1. 形

11、成: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2. 我国的分布:广西、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3. 主要类型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洼地、峰林等。(2)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内有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二、河流地貌河段主要地貌主要特点上游河谷河谷岸壁较陡,谷底中下游多发育平原,河谷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河谷河口段地势低平、适合农耕三、风沙地貌1成因:在地区,以为主形成。2主要类型(1) 风沙侵蚀地貌:风蚀柱、雅丹等地貌。(2) 风沙堆积地貌:沙丘一沙丘较为常见四、海岸地貌1. 含义:海岸在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2. 主要类型(1) 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2) 堆积地貌:海滩、沙坝等。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水循环的概念的水在水圈、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