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武威第十九中学姜慧琴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在学生们学习了前几章的基础上,给学生们介绍的,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生命的起源、关注生物进化的历程及生物进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敢于怀疑、敢于创新但又尊重客观事实科学平品质,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2 .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特点。能力目标1 .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查找杂志、报纸、网络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生命起源的过程。教学难点关注
2、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教学方法描述、讨论、话剧表演等。【学习者特征分析】1 .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2 .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喜欢交流;3 .学生已经知道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4 .学生在以前运用实验法进行过简单的实验设计,但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都不是很强。教具准备分别装有腐败和未腐败肉汤的烧瓶各一个、投影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那时候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天空中电闪雷鸣,或赤日炎炎,与现在的环境迥然不同。那么当时或者几十亿年前、几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最原始的生命又是怎样出现的呢?关于这些问题,自
3、古以来就被人们广为关注,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和追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争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个热点一一生命的起源。讲授新课板书: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师:关于这个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历史上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这样的故事。(教师提前和学生一起排演话剧,由两名学生分别担任亚里士多德和斯巴兰让尼,还有一名学生担任斯巴兰让尼的助手一一小王,以及一位旁白。以上四位人物分别以角色的第一个字代表,比如亚、斯、王、旁。)旁:生命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经常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今天,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巴兰让尼特邀
4、公元前的一位伟大人物来共商此事。亚:我,大家都认识吧!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形式逻辑还奠基人一一亚里士多德老人家。今天一个小辈邀请我去有重要事情商谈,这不,到了。旁:亚里士多德老先生晃悠悠地爬上楼梯,按了几下门铃,无人开门,但却传来了王助手的声音。王:是亚里士多德老先生吗?如果是您老人家的话,就请您把眼睛对准门上的感应器。旁:亚里士多德就按照小王的话做了,结果门自动打开。王:老先生,请这边走,我们先生已恭候多时。旁:二人左拐右拐终于进了一间屋子,原来是斯巴兰让尼先生的实验室。斯:您好,老先生,您不远万里来此,真是抱歉。事情是这样的,一方面想请老先生在此多住几日,另一方面想请教老先
5、生一个问题。不知老先生对于生命起源问题如何看待?亚:关于这个问题,中国人不是认为“腐草化萤,腐肉生蛆”吗?生命就是从无生命物质中自然发生的,自发产生的。像我们生活中,不是经常见到干涸的池塘,一旦有了水,青蛙和蝌蚪自然而然便出现了,不正是这个道理吗?有的人为此还作过一些实验呢,他们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在黑暗的环境中,21天后产生了老鼠,这种“自然”发生的老鼠和常见的老鼠完全相同。斯:这么说,老先生比较赞成生物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小王,拿出我们的实验结果给老先生看一看。旁:小王从文件夹里取出一份报告,交给了亚里士多德先生。斯:我们的实验是这样的:在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肉汤,将一号烧
6、瓶塞上棉花进行加热,二号烧瓶开口加热,都至沸腾,冷却,过一段时间发现一号烧瓶中的肉汤中没有微生物繁殖,二号烧瓶中繁殖出许多微生物。由此,我们推测肉汤中的微生物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来自瓶外。老先生你认为这种推测怎么样呢?(边说,边打出投影片)投影片内容如下:斯巴兰让尼的实验。肉汤中的微生物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来自瓶外。旁:亚里士多德先生做思考状。亚:有道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话剧表演结束。)教师:看完刚才我们几位同学的表演,真是给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谢谢几位同学的表演。表演结束了,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学到了一些知识呢?斯巴兰让尼在实验开始时,为什么先要把一号烧瓶和二号烧瓶经过加热并至沸腾?
7、在实验中为什么要设置一号和二号两个烧瓶?这种实验叫做什么实验?对我们分析和研究问题有什么好处呢?学生A:这个实验开始时,为了排除肉汤中原来所带的一些微生物的干扰因素,所以将一号和二号烧瓶都分别加热至沸腾。学生B:设置一号烧瓶和二号烧瓶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叫做对照实验。这种实验方法一般都是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唯有某一种条件不同,而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便是这种不同的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这样的话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以澄清我们所要澄清的问题。教师追问:那么,你能不能举出一个使用了对照方法的实验呢?学生B:我们在八年级上册书里学到的巴斯德的实验就是这样的。他所选用的普通烧瓶和鹅颈瓶就是明显的对照,通过
8、实验,他推出了原来普通烧瓶中的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细菌产生的。教师:我们的亚里士多德老先生和斯巴兰让尼先生都是众“家”集于一身的人物,你更赞成哪种说法呢?还是你自己另有其说呢?学生C:我比较赞同斯巴兰让尼的观点。学生D:除了亚里士多德和斯巴兰让尼的观点外,还有一种就是宗教信仰一一神创论。神创论认为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世界上的万物一经造成,就不再发生任何变化,即使有变化,也只能在该物种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是绝对不可能形成新的物种的。而且各种生物之间都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教师板书:1.神创论一一上帝学生E:最近,伦敦新的科学研究报告称,生命可能并不像人们原来所认为的源自海
9、洋,而是诞生在海浪抛出的小水滴和天空云朵里的小水滴里。这些小水滴可能会为复杂的生物化学成分的形成提供条件。在这些小水滴中接近一半的物质是有机物,带有从海面上获得的油状分子。当这些水滴里的水分蒸发后,这些有机物就变得更集中,在太阳光线的辅助下,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联合在一起。板书:2.小水滴学生F: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经常受到陨石等的撞击。人们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所以有人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于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最近又有新的报道为地球生命起源于外太空增添了又一证据。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在两颗几十亿年前曾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环绕太阳的陨星上发
10、现了诸如糖之类的物质,这两颗陨星数十亿年前坠落地球。板书:3.外星球或星际尘埃学生G:关于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还有些人认为原始生命可能源自热泉喷发,因为现在所发现的古细菌,大多生活的高温、缺氧、含硫和偏酸的环境与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极为相似;而且在热泉喷口附近还有大量的硫化物、CH4、H2、CO2等气体的存在,与地球形成时的早期环境很相似。所以,有些人认为这样的环境不仅可以为生命的出现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必要的条件,而且还可以避免地外物体撞击地球时所造成的有害影响,因此,热泉喷口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所。板书:4.热泉喷发学生H:我通过看书了解到现在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是
11、第47页到第48页的说法。这种观点认为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具备了一些条件。原始的大气在雷电等作用下形成了一些小分子物质;这些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了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经过长期累积,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就形成了一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在原始海洋中,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艰难、曲折、长期的历史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后10亿年左右,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板书:5.无机小分子一有机小分子一有机大分子一原始生命教师:同学们谈了这么多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足见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查找了很多资料,这一点是非常可喜的。希望大家以后继续保持。那么我们现在普遍赞同哪种观
12、点呢?大家翻开书阅读课本47页到49页,请仔细思考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学生阅读,教师督促。)教师:大家通过阅读课本,能不能得出结果呢?学生I: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但是没有生物体赖以生存的气体一一氧气,而现在的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占21%左右。学生K: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火山喷发,熔岩横流,大气中又缺少氧气,所以不存在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学生L: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可以为生物体起源于太空这一观点作证据之用。学生M: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生命的起源是从无机物开始的这一说法就被印证教师:米勒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实验证明了无机小分子可以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但近年来,有人不断地对米勒的实验提出了一些疑问。可见,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十全十美,只要你去发现,总存在一些问题。从我们的学习和探讨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现在比较认同的就是后一种观点,这种观点有一个名字叫做“化学起源说”。课堂小结教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总结咱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N:这节课我认为主要是学习生命的起源。我们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我们的表演能力和其他方面的一些能力,我认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内销售代理合同范文
- 2025企业宣传音乐委约创作合同
- 2025二手客车买卖合同范本
- 机房维保标书
- 霍纳法则,计算hashcode
- 应对市场波动的仓库策略计划
- 代发工资合同样本
- 2025标准车辆买卖合同协议书
- 小班创意绘画教学计划
- 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措施计划
- 第六章-GIS分析导论
- 轨道交通大数据应用研究
- 儿童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 【基于Django框架的网上商城设计(论文)6800字】
- 光伏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2024年中国斜交轮胎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规范
- 300MW300MWh源网荷储一体化储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外研版(三起点)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激光雷达产品商业计划书
- 2024-2030年吸附树脂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