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的女性解放浅探_第1页
《青春之歌》的女性解放浅探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春之歌的女性解放浅探摘要谈到女性的解放,十七年中的文学作品一般都被很多研究者忽视,从某些方面来讲,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女性主义批评引入中国的确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以说,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具备的女性意识是较为薄弱的,甚至是不成熟的。但是较之之前作品而言,十七年的作品已算是一大进步。杨沫的青春之歌在十七年文学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尽管有着缺陷,仍可称得上是一部红色经典。关键词女性意识青春之歌解放一、解放这个解放的主题不仅仅是指社会革命的解放,在这里,更多的我想指代的是林道静女性意识的解放!林道静离家出走之后的一系列的经历,是她一步一步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一位坚定意志的革命者的写照,更

2、是她女性意识觉醒的真实描摹。因为不想当姨太太,不想将自己的一生投入黑暗,就此沦为玩物,所以林道静毅然决然的离开封建的旧式家庭,投靠表哥张文清,却遇上了余永泽;第二次林道静的再次出走,则是不想从此只做个苟活于乱世的小妇人,她想要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到社会上做一个自由人!在这两次出走中,林道静出走的动力并非只有革命政治的内涵,而是凭借着一种自尊、自强、自立的女性意志!其后,加上卢嘉川的导火因素,林道静彻底做出了抉择,走上了革命道路。可以这样说,小说通过对林道静的经历叙述,将林道静的女性意识和革命思想结合在一起,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谓“捆绑制”。出走的林道静,已从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转向工农兵战士,离开之

3、时,她向余永泽提出离婚!这是当时多少女性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是,她敢!这个举动更是女性在婚姻观上的一个极大的进步!这不啻是给社会一个强而有力的响亮的耳光!在逃亡的途中,她认识了江华,一个成熟、敦厚、质朴的革命青年,也是这个青年的影响,林道静才从一个幼稚的革命分子蜕变成一个成熟、果敢、机智的者。逃亡途中,林道静仍然对卢嘉川念念不忘,在林道静的心目中,这个人不仅仅是丰神俊朗的男子,也是自己志同道合的同志,更是自己的人生导师!其意义非同一般。所以,杨沫直白的描述着林道静对卢嘉川的思念,热切而殷肯,激烈而缠绵。甚至,从狱中出来的林道静还做了一首诗:在漆黑的大风大雨的夜里,你是驰过长空迅疾的闪电。有一个人

4、正凝眸等待着你。她用美丽的青春,用着深藏在心底的不变的热爱,永远、永远地等待着你。深情动人的情诗,却是女性为男性而作!何其大胆!女子被压抑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抒心中埋藏已久的感情!这份自信和要为自由奋斗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不就是我们一直挂在嘴边的女性意识的彰显吗?何为女性意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究其内里,终是殊途同归。“所谓女性意识,我认为它一方面即源于女性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在体验与感受外部世界时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角度,这实际上是一种性别意识,这时,它更多的属于自然属性的范畴;另一方面,它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决定着女性意识发展的不同层次和

5、不同的历史内容。”这是谢玉娥对女性意识的理解,与乔以钢的看似不同实则都是强调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凸显。而显然,林道静暗合了这个概念。正如乔以钢所说:“对女性本能欲望的肯定,是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女性的生理本能受到压制,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遭受的非人贬抑的结果。”林道静跟江华在小说最后理性结合,然而作者并未把林道静对卢嘉川的刻苦铭心的爱恋作隐蔽的处理或者掩盖,其一,林道静把江华看作是卢嘉川的替代,再者,一味的掩藏只会使得林道静的形象有害无益,我只能说,这样的林道静可爱的刚刚好。就像陈美兰总结的,“杨沫将一个人物思想性格成长的展示,楔入到人物精神领域中的最隐秘部分,这不仅使她笔下的人物有着生命的

6、温热感,也 杨沫:青春之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448-449页。 谢玉娥编:女性文学研究教学参考资料,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7页。 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一一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5页。使这部描写革命斗争历史的作品,增加了较强烈的感情牵制力。潜在的女性意识,使作品在激越的基调中蕴含着轻柔,在轻柔中又展示出开阔的气势,这在当年大量描写金戈铁马、战火硝烟的作品中,显得别具丰采。”二、总结有人说,十七年的文学史无性别文学。的确,“十七年'是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有关这一时期的女性创作的研究一向比较薄弱,这当然不为无因

7、。显而易见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背景下,十七年女性创作明显缺乏性别色彩,女性意识在这一时期的文本中或失落、或淡化、或潜隐,以致很难说得上还存在较为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十七年的社会存在决定只能产生这中反映社会意识的作品。十七年的政治文化背景较为特殊,才导致这一尴尬的局面的发生,但是事物的发展也不是绝对的,虽然青春之歌中的女性意识较于后来发展起来的女性文学作品比起来,女性意识的主题并不明显,但是其作品中还是不时的能看得出女性意识觉醒的痕迹。而且从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她的女性文学传统继承的是五四以来的文学传统“人”的觉醒,女性的觉醒。譬如林道静在卢嘉川、江华等

8、革命者的帮助下,追求自由,渴望解放,联合大众,走上了革命道路。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她身上所蕴含的精神与五四的自强自立的思想不谋而合。从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对五四女性意识的继承。然而在发扬方面却是有所欠缺,美中不足,仿佛人生常态。在林道静逃婚、离婚的经历中,忽然想到当今的社会。自中国成立以来,女性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就我的个人理解,这只是表面上的。至少,我觉得女性的地位只是有了提升,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虽然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妇女解放运动从未停息。直至当今,我甚至都有一种女性主义弱化的错觉,当然,女性主义是虚拟的,我用弱化来形容,也只能是错觉。如果说,参加工作和获得收入就是意

9、味着独立和解放,那么,我也只有三缄其口。事实是,在生理上、观念上,女性仍是处于弱者的地位。当今的女性一旦成家,那么立业者就是少数,多数妇女被要求放弃工作,回归家庭,如果这种情况仍是持续,那么,我们现在和古时的女性相夫教子的处境有何不同?正如李小江所说:“男女平等的法律权益,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男女两性的社会差异。这种差异基于生理,源于历史,伴随着妇女向社会领域的扩展和渗透,成为当代触目的社会问题之一”即是,如果女性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不变,文化价值观念不变,那么再轰烈蓬勃的妇女解放运动,对于女性的命运也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回归正题。在青春之歌中,杨沫以一个微妙的建构,就让林道静逃出樊篱,成功得到女性的解放,成为一代女性的楷模,启发了大批女性对于人生的思考。但,如果细细追究,还是可以发现其在茫然无助的时刻也需要依附男性而得以成长。虽然这部书有着女性意识的彰显,但是由于其特殊背景,终究还是难以逃离政治话语权下男性的掌控。参考文献:1. 杨沫:青春之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2. 谢玉娥编:女性文学研究教学参考资料,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3. 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 寿静心:女性文学的革命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5. 李小江:当代妇女文学与职业妇女问题,文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