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2021.02.21_第1页
2020-2021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2021.02.21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有6020图3F3Oa4050北纬)SO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扰乱电离层,干扰无线短波通讯A.B.C.读图4,回答1011题。10.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 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 甲是古生代,乙是兀古代D. 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据此回答34题。图2忆年3.3杞年物界腐屮物讎1动界4代丨甲1乙图4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考试试题命题人:王钰元审核人:杨艳波(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

2、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面临绝境。因此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地球最终将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图1为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图11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A.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B.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D.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2关于地球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后的推测,不可信的是()A. 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能保持适宜的温度B. 地球表面有坚硬的岩石,能避免星际物质撞击C. 比邻星性质较为稳定,能提供稳定的光照条件D. 宜居轨道能提供较为安全、稳定的宇

3、宙环境2019年2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比利时天文学家团队宣布:在距离地球39光年的“Tappist-1”恒星系统的七颗行星中,有三颗位于宜居带。“TrappistT的质量和表面温度,一。图2为“Trappist-1”天体系统示意图。3.该图所示的天体系统级别类似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4天文学上的“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宜生物繁衍的区域。材料中“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有可能()A. 大于海王星与太阳的距离B.相当于木星与太阳的距离C.相当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D.小于水星与太阳的距离图3为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

4、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读图回答56题。5. 云量最多的地区最可能位于()A.赤道地区B.北纬20。地区C.北纬40。地区D.北纬60。地区6. 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C.纬度因素D.通过的大气路径据美国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79题。7. 太阳活动是()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C.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D.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8. 如果20112012年是太

5、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002001年B.20222023年C.20062007年D.20872088年9. 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D.第1页共8页第3页共8页A.蕨类植物一被子植物一裸子植物B.三叶虫一鱼类一恐龙C.元古宙一太古宙一冥古宙D.哺乳动物一爬行动物一两栖类在山西某矿层区,某同学被邀请下矿井参观,在矿灯照耀下,看见夹在岩石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回答1214题。12.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大约是()A.古生代B.

6、中生代C.新生代新近纪D.新生代第四纪13该地质时代最繁盛的动物是()A.三叶虫、珊瑚B.鱼类C.哺乳类D.恐龙14.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第1920题。19图中序号依次是()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 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2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B.C.养分D.A.温热的草原地区C.半干旱的黄土高原2015年2月27日,台湾东部海域发生里氏5.2级地震,深度有100千米。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序号表示地球内部圈层),完成第1516题。15. 下列叙述正

7、确的是()A. 地震主要发生在圈层B. 火山喷发出现在圈层C. 圈层表示岩石圈D. 圈层表示地幔16. 造成台湾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活动B.人类活动C.火山喷发D.地壳运动B.温暖广阔的浅海D.湿热的森林地区古登保界面英眾界面川航3U8633:“我现在有点故障,我申请下高度,我要返航,我现在风挡裂了读图8,回答2122题。zz-7:077:1121飞机下降返航后位于()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散逸层22该层大气有云雨的原因是()A.大气能见度高B.平流运动为主C.水汽与固体杂质多D.上热下冷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据此完成2324题。23.臭氧层对地球生命

8、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读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第1718题。17.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18.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D.软流层中部图6A.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B.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遏制光化学反应发生D.促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24. 目前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A.青藏高原上空B.北极附近上空C.北美大陆上空D.南极附近上空下图中,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

9、题。11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图7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完成第5页共8页第4页共8页示意图。据此,完成2728题。射吸收,A射太阳辎射大气上界大气辆射大气大气逆辆射地面辆射地球表新D.加剧气候变暖屮乙25. 由图甲和图乙可知()A. 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 a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曲线表示昼阴夜晴C. 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的影响D. 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的影响26.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能使图乙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增强B.增强C.减弱D.减弱2020年2月,南极某科考站附近出现

10、了“西瓜雪”现象。科学家表示,这是因为雪中含有一种叫极地雪藻的微生物,它们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存,并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升温时会迅速生长并呈现粉红色。图9为大气受热过程地血吸收27. 相比普通的雪,“西瓜雪”的出现会使图中()A.增强B.减弱C.增强D.减弱28. 如果“西瓜雪”现象在南极地区大面积频繁发生将()A.引发降雪增多B.导致土壤酸化C.利于生态平衡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其中、在近地面,据此完成2930题。.I图1029有关气温和气压,叙述正确的是()A.地气温小于B.地是高气压C.地高气压D.处的气压值有可能大于30. 有关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若位于同一纬度,则地气温最低B.

11、 若图中表示中高纬地区森林,为裸露地,则可表示冬季的大气环流C. 若表示三个不同纬度带,则的纬度最低D. 若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的气压要高于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材料一据外媒报道,NASA发布消息称,在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4月11日的3时16分,他们观察到了等级为M6.5级的太阳耀斑。与此同时,它还伴随着对地球产生了日冕物质抛射。材料二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已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踏上远征木星之旅。2016年8月,“朱诺号”木星探测器进入木星极轨并随即开展为期14个月的探测工作。材料三木星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体积和

12、质量最大,它有着巨大的质量,比其他七颗行星总和的2倍还多,大约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此外,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并不是正球形,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1)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层。(2分)(2)与耀斑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因此可以作第5页共8页第6页共8页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4分)(3)除材料一中提到的以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有哪些?(3分)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

13、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第8页共8页第8页共8页(4)木星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生物生存?有哪些条件不利于生物生存?(5分)32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6分)(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时段。(2分)图11(2)由材料一可知: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变大或变小)了。(2分)(1)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外部圈层a是分)圈,b是圈。(2(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2分)(2)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内部圈层c、d的名称分别是、,它们之间的界面是,该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海洋上(深、浅),请简要说明判断理由。(6分)(3)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c、d之间的界面后,波速的变化特点是(2分)(4)c和d顶部构成的地球圈层名称是,其位于层之上,d以下的圈层界面名称是。(3分)(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