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检验方法选择和评审程序1 目的规范检验方法的选择和评审程序,采用权威或者已被同行公认的方法对实验室使用的检验方法进行评价、确认、核实,并根据评审结果对检验方法不断改进,保证所选用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程序能满足实验室服务对象的需要,确认其符合相应的用途。2 适用范围实验室使用的检验方法。3 职责3.1 技术负责人和各专业组组长共同负责检验方法评审和选择。3.2 各专业组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工作人员对所选方法的验证确认。4 定义和术语4.1 标准检测方法简称标准方法,是指卫生标准、技术标准或检测工作规范中明确规定必须采用的检测方法,并具有检测方法名称和标准文号。4.2 非标准检测方法指卫生标准、技术标准和
2、检测工作规范中未明确规定而可以由检测机构自行选择的检测方法。非标准方法可以是权威机构发布的方法,或有关科技文献、杂志、教科书上发表的方法。4.3 自编(建)方法实验室根据工作需要自行设计开发的检测方法。4.4 评价实验室自行研究或开发了一个新的检测系统或方法,或自行改变或组合检测系统(如在“开放”仪器上或原检测系统上,实验室自行换用试剂和或校准品、任意修改操作程序等),为了使方法的检验结果符合临床要求,必须对方法的不精密度、不准确度、病人结果线性范围、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性(干扰)、参考区间等6大基本性能逐一进行实验评估,以实验资料说明检测系统的可靠性。4.5 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
3、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4.6 核实实验室准备采用的检测系统,己被许多实验室广泛应用,实验室期望核实该系统能不能被认可,进行的评估为核实实验。通过实验至少应说明检测系统可以得到厂商报告一致的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也能和检测系统其他用户的性能一致。4.7 检出限:给定分析程序具有适当的确定检出的分析物的最小浓度或量。4.8 分析灵敏度:为校准曲线的斜率及对于规定量的变化分析程序产生信号的变化。4.9功能灵敏度:以天间重复CV为20%时对应检测限样品具有的平均浓度,确定为检测系统或方法可定量报告分析物的最低浓度或其他量值的限值。4.10 分析干扰:广义上是某一物质对某分析物测量准确度的影响。
4、4.11 生物参考区间:参考值分布的95%中心区间。4.12 精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独立测试结果间的一致程度。4.13 批内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测得的精密度。4.14 批间精密度:在本标准中特指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组)操作员在同一仪器上,使用同一方法和同种、同一批号试剂,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为一个月或20个工作日)对同一测试样品(常用质控品)测量结果的精密度。4.15 正确度:由大量测试结果得到的平均数与接受参照值间的一致程度。5 检测方法选择工作程序5.1 检测方法的选择5.1.1 实验室应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以及检验科开展的业务情况,合理选择使用检测方法,并确保所使用的检测方法能够达到实验室
5、质量体系的要求。当实验室更改检验方法或服务对象对检测方法有疑问时,实验室应通知服务对象并说明理由。5.1.2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应优先选择标准检测方法。若无标准检测方法,实验室应首先使用在己出版的公认权威教科书中、经同行评议的书刊或杂志中,或国际、国家或地区的法规中所明确的程序(方法)。如果应用的是内部的规程,则应确认其符合相应的用途并形成文件。5.1.3 实验室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应保持最新有效版本,并现行受控。对检测方法性能进行验证确认时,所有验证试验都必须在验证项目室内质控在控的情况下进行。5.2 方法的证实确认实验室采用非标准方法时,应对所选用的方法采取以下措施之一或其组合进
6、行证实和确认:a)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b)与其它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C)实验室之间的比对;d)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评审;e)根据对方法的理论原理和实践经验的科学理解,对所得结果不确定度进行的评定。5.3 精密度评估实验操作要点和要求5.3.1批内精密度是众多种类精密度中最基本的一个,因为它是在最严格的相似条件下,所得到的最佳的精密度。当比较不同实验室工作的质量时,批内精密度是衡量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一个量化数据,也是可比的指标之一;批间精密度特指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组)操作者在同一仪器上,使用同一方法和同种、同一批号试剂,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为一个月或20个工作日)对同一样品(常
7、为质控品)测量结果的精密度。这与实际室内质控工作条件相近似;在测量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时,实验室往往是在本实验室的最佳或最适条件下进行,以期获得最理想的精密度。最适或最佳条件包括如下方面,但不只限于如下条件:a)操作者必须熟悉方法和/或仪器工作原理,了解并掌握仪器的操作步骤和各项注意事项。能在评估阶段维持仪器的可靠和稳定;b)操作者应该熟悉和掌握方法的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能够严格按照每一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保证每一操作步骤维持在合理的变异范围内;c)管理人员应确信操作者会正确地进行校准和掌握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规则,知道在什么情况属于失控,所测数
8、据无效;d)对仪器进行一次全面维护,必要时更换新的零部件。系统地检查仪器性能,确认达到要求;e)检查方法和/或仪器近期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结果,确认达到要求;f)检查该仪器近期的校准记录,确认达到要求;g)实验数据数目要合适,要足够多;h)选用可靠的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的结论。5.3.2评估方案(一)5.3.2.1 每天作2个批次的测试,每批测试时,对同一样品作双份测量,共做20天。这样评估结束时将共有40对,即80个测试结果。从40批次测量中双份结果的差值求出批内精密度。从所有80个数据计算出批间精密度。(注:也可以一日进行一个批次测量,一个批次中对同一样品重复测量4次,共测20个
9、工作日,由80个数据求出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如果取得稳定样品有困难,也可改为测5日,每日二个批次,每个批次测一个标本八次。仍有80个数据。从十个批次中每一样品八次差异算出批内精密度。从所有80个结果计算出批间精密度。)5.3.2.2在实施此项评估工作时,必须由同一个或一组操作者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应该使用相同的校准品、相同种类和批号的试剂。所用时间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这样所测到的精密度能更好地反映出在该临床实验室定量测量方法在一段时间内的理想或最适的稳定性。5.3.2.3评估试验中,实验用的样品一定要稳定;它的基本组成应尽可能相似于实际检测的病人标本,一般常采用临床实验室收集的稳定和冷冻贮存的
10、血清(浆)库;当实验室收集的样品不稳定或不易得到时,也可考虑使用稳定的、以蛋白质为基质的商品,如厂家的校准品和质控品。必须至少评估高低二个浓度的精密度,当二个浓度的精密度有显著差异时,建议增加为三个浓度。样品中的分析物含量应在该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处,或者在有临床意义的水平。如没有医学决定水平,可在参考区间上限左右选一个浓度。此外再根据检验项目的性质在线性区间内选择一个值;如果对公司的检测系统作实验证实或核实,则选取的样品分析物含量应尽量与公司对检测系统性能评估时采用的含量一致,便于比较;5.3.2.4在每一批次测量中,必须同时测量质控品,以保证结果是可靠的,数据能够采用。5.3.3评估方案实施
11、评估精密度的时间较长,应在开始后3-5日,对所得实验室的结果进行初步评估。如初歩所得精密度结果达到预期目的,则继续完成剩余测试工作。但如果有些批次结果不理想,数值出现明显差异,达不到预期目的,此3-5日的数据可除去不用。应寻找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进行纠正,直到达到预期目的,再开始下一次的实验。不仅要观察最初3-5日的数据,以决定是否继续评估实验。在其后每隔3-5日,同样应该对这期间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检查,检查质控结果是否在在控范围,评估实验数据分散度是否太大或出现趋向性的变化。有必要时可以停止评估试验,待解决问题后再重新开始。5.3.4数据的收集和计算5.3.4.1要收集到足够有效数据(至少为80
12、个数据)。除补充由于质控失控而增加的测试外,应在进行数据分析前,检查数据中有无由于偶然差错引起的离群值(outlier),可用下述剔除值的标准;从实施段已收集的40对均值的数据计算出总均值和标准差,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认为是离群值:a)任何一对均值和总均值的差超过4倍标准差b)任何一对中二个结果的绝对差值超过4倍标准差c)离群值不用于精密度的计算。在剔除后应再增加检验次数,以保证至少有40批次,80个数据进行计算。注:任何一次实验的剔除值不能超过总测量数的2.5%。当超过时,应怀疑是否为方法不稳定或操作者不熟悉所致。此时应不用此次试验数据,重新开始新的试验。必须保留任何剔除值和室内质控失控
13、的记录。5.3.4.2 根据以下统计学方法计算精密度:a)求出批内精密度Sr使用下列公式S=送(xX)2/41r12式中I表示检验日数S(XX)2/(n1)b)求出批间精密度,公式为:疗I°j式中n表示检验总数5.3.5 数据分析计算批内和批间精密度,1/4生物学变异与分析质量要求允许总误差为批内不精密度判断限,1/3生物学变异与分析质量要求允许总误差为批间不精密度判断限。小于或等于判断限的,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属可接受;大于判断限的,表示不精密度不符合要求。也可与厂家声明的精密度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实验所得精密度至少应达到厂家的要求。5.3.6 评估方案(二)对检测系统的精密度验证,各
14、专业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简化方案:5.3.6.1 批内精密度评估:在最短时间(常是在同一测量批次内)对同一样品测量20次(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项目、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项目等可测量10次即可),由此计算出批内精密度,计算标准差、变异系数。5.3.6.2 批间精密度评估:利用20天的室内质控在控数据计算标准差、变异系数。5.3.6.3 其他要求同第一种评估方案5.3.7 如果在一个分析系统上可以做多个项目的检测,千万不可用一个项目组成的检测系统来评价所有项目,必须对认可项目的所有检测系统性能进行评价。5.4 正确度验证实验操作要点和要求实验室准备用一个新的检测系统或测定方法(或新的试剂盒、新仪器)
15、,在进行病人标本测定前,应与原有的检测系统或公认的参考方法一起检测一批病人标本(一般至少30个以上的标本),从测定结果的差异了解新检测系统或方法引入后的偏倚,如果偏倚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说明新检测系统或方法替代原有检测系统或方法不会对临床引起明显偏倚,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比对试验和卫生部室间质评、福建省室间质评及南京军区室间质评活动对检测系统的正确度进行验证。如允许,正确度验证的样本数至少在30个以上,实验操作要点和要求参照实验室间及实验室内部比对程序。5.5 定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评价实验操作要点和要求5.5.1实验操作要点与要求5.5.1.1进行线性评价实验的样品必须与真实标本尽可能相似,
16、也要与真实标本具有相同的基体状态。5.5.1.2最好有5个或以上的系列浓度的实验样品,浓度范围遍及整个预期线性范围。最高浓度的标本应达到线性范围的上限。各实验样品内分析物浓度呈等比例关系,不要呈倍比关系。5.5.1.3若能收到含低浓度分析物的病人样品(如血清),将外观澄清的混合样品离心,一分为二。在一份混合样品中加入高浓度分析物贮存液,加入体积不得超过混合样品体积的1/10,但又可使样品中分析物浓度达到高限,充分混匀后为高值(H)样品。在另一份混合样品中加入配制分析物贮存液的溶剂,加入量等于前一份样品中加入的贮存液体积,充分混匀后为低值(L)样品。将H和L样品按:5L,4L+1H,3L+2H,
17、2L+3H,1L+4H,5H关系各自配制混合,形成系列评价样品。5.5.1.4若收不到低值样品,可收集高值样品,用生理盐水作系列不同程度稀释,形成系列评价样品。5.5.1.5一天内做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由低到高重复测定1次,第二次实验由高到低重复测定1次,即每个实验样品做2次重复测定。综合所有结果作统计学处理。5.5.2判断线性范围的统计处理5.5.2.1检测系统或测定方法经校准后,对线性范围实验的低、高限值样品做多次测定,以均值表示该两个样品测定结果。依照其它线性范围实验样品配置稀释关系,可以计算出各自实验样品内含分析物的浓度,为这些样品的预期值。将这些样品再经过检测系统或测定方法检测,得到
18、各检测值。按试验要求,每个样品做2次重复测定,得到2个实测值,它们和预期值形成2对预期值、实测值。5.5.2.2在坐标纸上,以X表示各样品的预期值,以Y表示各样品的实测值,将所在试验结果点在图上。5.5.2.3 若所有试验点在坐标纸上呈明显的直线趋势,用直线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回归方程Y=bX+a,若b在0.971.03范围内,a接近于0,则可直接判断测定方法线性范围在实验已涉及浓度。5.5.2.4若b不在0.971.03范围内,a较大,试着舍去某组数据,另作回归统计。若缩小分析范围后,回归式有明显改善,b接近于1,a趋于0。此时,缩小的分析范围是真实的线性范围。5.6 定量检测方法可报告
19、范围评价试验操作要点及要求5.6.1 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对于一些检测项目在临床样本中基本上不会超出检测系统线性范围上限,无需稀释后检测,故可报告范围直接引用线性范围即可。5.6.2 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对于一些检测项目在临床中容易出现超出检测系统线性范围上限的样本时,则需要对该检测项目检测有效稀释度进行验证,通常采用稀释回收试验,即取线性范围内的高值样本,用生理盐水进行1:2,1:5,1:10,1:20稀释,每个样本检测两次求均值,计算回收率,回收率在95%-105%区间内的最大稀释度即为该检测项目的有效稀释度。该项目可报告范围=线性范围X有效稀释度。5.7 最低检测限验证实验操作要点和要求最低
20、检测限验证一般用于低值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检测项目,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开展。其方法为:5.7.1 样品采用检测项目所要求的稀释液、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为检测标本。5.7.2 试剂和校准品要求在整个评估阶段,尽可能使用相同条件,应使用同一种类同一批号的试剂和校准物,如有可能,只进行一次校准。使用不同批号试剂和多次校准都会增加检验结果的变异程度5.7.3 质量控制检验时应同时至少测一个质控品。当质控品结果超出规定的失控限,不论实验结果是否满意都应弃去不用,重新进行试验。要保存所有的质控数据和失控处理记录。5.7.4 评估方法5.7.4.1计算空白限(LoB)每个项目用空白液按常规步骤进行至少60
21、次检测,将检测值由小到大排列,第95百分位数的均数即LoB,LoB=Pct。B100-a5.7.4.2计算检出限(LoD)收集浓度在14倍LoB范围内的标本6份,每份按一天两次检测五天,每个项目共测60次。计算6个浓度样品的综合标准差,SD2=(n1SD12+n2SD22+-+n6SD62)/(n1+n2+n3+n4+n5+n6),LoD=LoB+SD*C(C为标准正态分布第95百分位数值的校正因子,=1.645/(1-1/4f),其中f为综合标准差的自由度,f=N-低浓度水平数=60-5),从而得出每个项目的检出限。5.7.5 数据收集记录全部试验数据。5.8 生物参考区间评审检验科应定期评
22、审实验室检测项目的生物参考区间,当检验科用一个新的检测系统或新的测定方法测定病人标本,如果检验科有理由可以相信某一特定参考区间对参考人群不再适用,则也需对生物参考区间进行评审。参考区间评价实验操作要点和要求参照生物参考区间评审程序。6 检验方法评审程序6.1 评审频次评审每年进行一次,如某检测项目的检测程序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重要情况,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可随时申请该检测项目检验程序的评审。6.2 评审内容6.2.1 上次检验程序评审的执行情况;6.2.2 病人和临床医护部门对某检测项目的意见或建议;6.2.3 与检测项目有关的学术进展,是否有更好的替代实验;6.2.4 检测项目给病人、临床医护部门带来的经济负担,以及给科室带来的经济效益;6.2.5 检测项目的应用范围是否合适,检测项目是否出现新的局限性;6.2.6 检验申请单的书写格式是否需要变动;6.2.7 检测项目所需标本的采集方式及量是否合适;6.2.8 标本运送、保存、处理中存在的问题;6.2.9 检测项目所需设备和试剂是否合适,是否需要变更;6.2.10 设备与试剂的校准情况,检测结果的溯源情况;6.2.11 检测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和室内质量控制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物外套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登山杖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电话听筒产品供应链分析
- 头发拉直制剂产品供应链分析
- 婴儿床床单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信息和数据的临时电子存储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纺车产品供应链分析
- 电动吸痰器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应收账款融资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苏教版2023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试卷及答案
- 一代元帅刘伯承
- 气道评估和管理
- 学科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学科分析
-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
- 消音器研究报告
- 策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
- 筑梦红色之旅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昌大学
- 艾里逊8000系列变速箱培训:《液控系统》
- 高中冬季安全教育班会ppt
- 宝石-wly型系列挖掘机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