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压面与等压线判读_第1页
等压面与等压线判读_第2页
等压面与等压线判读_第3页
等压面与等压线判读_第4页
等压面与等压线判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判读一、等压面的判读一、等压面的判读地面地面 甲甲 乙乙abcd1、请比较、请比较abcdef六六点气压大小。点气压大小。f e b a d c ef2、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3、比较甲乙两地气温大小。、比较甲乙两地气温大小。甲乙甲乙4、画出甲乙两地的垂直、画出甲乙两地的垂直气流方向。气流方向。5、比较甲乙两地天气状况。、比较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甲地阴雨天气,乙地晴朗天气甲地阴雨天气,乙地晴朗天气温度、高度、气压温度、高度、气压与与天气的关系:天气的关系:(1)(1)在垂直方向,在垂直方向,越往高空,气压越低。越往高空,气压越低。 (2)(

2、2)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高。气压高的地方等压面就向上弯曲,气压低的地方等气压高的地方等压面就向上弯曲,气压低的地方等压面就向下弯曲。热的地方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弯曲,高压面就向下弯曲。热的地方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弯曲,高空向上弯曲。冷的地方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弯曲,高空向空向上弯曲。冷的地方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弯曲,高空向下弯曲。下弯曲。(3)(3)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相反。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相反。近地面是低压其高空一定近地面是低压其高空一定为高压;而近地面是高压其高空一定为低压。为高压;而近地面是高压其高空一定为低压。(4)(4)近地面,热的

3、地方气流上升,天气阴雨;冷的地方近地面,热的地方气流上升,天气阴雨;冷的地方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二、等压线图的判读二、等压线图的判读(一)、基本气压场(一)、基本气压场(1)(1)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气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2)(2)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气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3)(3)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低压槽中各条等压长区域,简称槽。低压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做槽线。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做槽线。(4)(4)高压

4、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高压脊中各条等压长区域,简称脊。高压脊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5)(5)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分布的中间区域。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分布的中间区域。例例1 1: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 N地地气压高于气压高于P P地。读图,回答地。读图,回答(1)(1)(2)(2)题:题:(1)N(1)N地风向为地风向为(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二)、判断风向及天气情况(二

5、)、判断风向及天气情况A方法:方法:1、作、作N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2、确定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确定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2)M(2)M、N N、P P、Q 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 AM M地地 B BN N地地 C CP P地地 D DQ

6、Q地地C几种气压场的天气情况:几种气压场的天气情况: 高气压中心高气压中心晴朗;高压脊晴朗;高压脊晴朗;晴朗; 低气压中心低气压中心阴雨;低压槽阴雨;低压槽阴雨。阴雨。高高压压脊脊低压槽低压槽例例2 2:下图为某一等高面,:下图为某一等高面,M M、N 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分别为P PM M、P PN N,M M、N 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 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向。据此回答(1)(1)(3)(3)题。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7、MPN,则,则O点风向为点风向为()A或或 B或或 C或或 D或或A高压高压低压低压高空高空地面地面(2)(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 PM MP PN N,则,则O O点风向为点风向为( () ) A A或或 B B或或 C C或或 D D或或C高压高压低压低压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向力的合力方向()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与

8、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角D摩擦力摩擦力风向风向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台北台北1000995990某台风中心自东向西移动某台风中心自东向西移动影响我国,台北的风向有影响我国,台北的风向有何变化?何变化?西北风西北风东南风东南风( (三、三、) )判断风力大小判断风力大小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稀疏,风力小;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水平气压梯度越小,风力越小。力越大;比例尺越小,水平气压梯度越小,风力越小。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

9、大,风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越小,风力越小。越小,风力越小。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与气旋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与气旋伴生,称为锋面气旋。判断气旋两侧的锋面,一般伴生,称为锋面气旋。判断气旋两侧的锋面,一般用下面几种方法:用下面几种方法:(四)、锋面气旋的判读(四)、锋面气旋的判读1 1根据风向判断根据风向判断图中甲处箭头为风向,说明图中甲处箭头为风向,说明气压中心为低压,可以画出水平气压中心为低压,可以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向右偏,判断气压梯度力,风向向

10、右偏,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该地位于北半球。图中的图中的OM和和ON为两个低压槽为两个低压槽(也就是也就是两个锋面两个锋面)。由于是北半球,所以该气。由于是北半球,所以该气旋的西部吹偏北风,气流从较冷的北旋的西部吹偏北风,气流从较冷的北方吹向较暖的南方,因此可以判断方吹向较暖的南方,因此可以判断OM为冷锋;该气旋的东部吹偏南为冷锋;该气旋的东部吹偏南风,气流从较暖的南方吹向较冷的北风,气流从较暖的南方吹向较冷的北方,因此可以判断方,因此可以判断ON为暖锋。为暖锋。ABCD暖锋暖锋暖锋暖锋冷锋冷锋冷锋冷锋2根据所属半球判断根据所属半球判断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中心气压较低,形成的

11、天气中心气压较低,形成的天气系统为气旋,北半球的气旋系统为气旋,北半球的气旋为逆时针方向旋转。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甲向东南移动,乙向东北移因此,甲向东南移动,乙向东北移动;又从位于北半球可知甲、乙的北动;又从位于北半球可知甲、乙的北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由此可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由此可知,甲处是冷气团主动前进,应为冷知,甲处是冷气团主动前进,应为冷锋,乙处是暖气团主动前进,应为暖锋,乙处是暖气团主动前进,应为暖锋。锋。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暖锋暖锋暖锋暖锋冷锋冷锋冷锋冷锋ABCD3 3根据雨区分布判断根据雨区分布判断我们都知道,锋面雨是我们都知道,锋面雨

12、是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后,形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后,形成的阴雨天气,因此,锋面成的阴雨天气,因此,锋面降雨区一般分布在冷气团一降雨区一般分布在冷气团一侧。侧。因此,甲、乙的北侧为冷气团,从而可因此,甲、乙的北侧为冷气团,从而可以判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又由于该地有以判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又由于该地有阴雨天气,可知该地区气压较低,因阴雨天气,可知该地区气压较低,因此,气压中心为低压,形成气旋,由此此,气压中心为低压,形成气旋,由此可知甲向东南方向移动,即冷气团主动可知甲向东南方向移动,即冷气团主动前进,为冷锋,乙处向东北方向移动,前进,为冷锋,乙处向东北方向移动,即暖气团主动前进,为暖锋。即暖气团主动前进

13、,为暖锋。(1)(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 ,在该,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 。例例1: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日天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日天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高压高压(或反气旋或反气旋)晴朗少雨晴朗少雨(2)图中图中处的风向为处的风向为,处与处与处相比,风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力较大的是处。处。(3)A(3)A、B B、C C、D D四处不可能出现锋面的是四处不可能出现锋面的是。例例1: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日天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日天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偏北风偏北风A、B(4)(4)过若干小时后

14、,过若干小时后,将受将受_(_(天气系统天气系统) )影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区可能出现 等天气现象。等天气现象。例例1: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日天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日天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大风、降温大风、降温冷锋冷锋(5)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中中的的 点。点。(6)图中图中、处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处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点。点。例例1: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日天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北半球某地区某日天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15、读图回答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1)(2)(1)(2)题。题。(1)图中图中M地的风向是地的风向是( )A.东北东北B.东南东南C.西北西北D.西南西南(2)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气旋 B.反气旋反气旋C.暖锋暖锋 D.冷锋冷锋C D右图是右图是2010年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图,完成完成(1)(3)题。题。(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16、)A.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西风带C.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冷锋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反气旋、暖锋C.气旋、冷锋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气旋、暖锋(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中心区,沙尘扬升沙尘扬升B.边缘区边缘区,沙尘扩散沙尘扩散C.中心区中心区,沙尘沉降沙尘沉降D.边缘区边缘区,沙尘沉降沙尘沉降B C A 下图是某地某时近地面稳定风向轨迹图。读图下图是某地某时近地面稳定风向轨迹图。读图,回答回答(1)(2)题。题。(1)若

17、该地处于北半球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甲则甲地可能是地可能是( )高压中心高压中心低压中心低压中心低压槽低压槽高压脊高压脊A.B.C.D.(2)若该地处于北半球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虚线附近则虚线附近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是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是A.冷锋冷锋,乙地为阴雨天气乙地为阴雨天气B.冷锋冷锋,丙地为阴雨天气丙地为阴雨天气C.暖锋暖锋,乙地为晴朗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D.暖锋暖锋,丙地为晴朗天气丙地为晴朗天气B A 读某年读某年10月月21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回答(1)(2)题。题。(1)甲、乙、丙、丁甲、乙、丙、丁四地中四地中,盛行西北风盛

18、行西北风的是的是( )A.甲甲B.乙乙C.丙丙D.丁丁(2)丁地将出现的天丁地将出现的天气变化是气变化是( )A.天气晴好天气晴好,气温升高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气压降低 B.天气晴好天气晴好,气温下降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气压升高C.出现阴雨出现阴雨,气温升高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气压降低 D.出现阴雨出现阴雨,气温下降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气压升高C D 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低压的槽线。读图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低压的槽线。读图,回答回答(1)(2)题。题。(1)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则槽线西北和东南的风向则槽线西北和东南的风向分别为分别为( )A.西北、东南西北、东南 B.西北、西南西北、西南C.东北、东南东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北、西南(2)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该类槽线夏天出现在我国该类槽线夏天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时华北地区时,最可能出现最可能出现( )A.暴雨和冰雹天气暴雨和冰雹天气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C.连绵的阴雨天气连绵的阴雨天气D.干热风干热风(焚风焚风)天气天气B C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全球的自然灾害。下面是两幅沙尘暴的卫星图沙尘暴是一种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