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_第1页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_第2页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_第3页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尝试从血液中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2、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二)过程与方法体验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的严格要求,注意按照操作提示进行相关步骤(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教学重难点课题重点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课题难点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填料的处理和色谱柱的装填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细胞内含量最高的有机化和物。对蛋白质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生命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所以需要从细胞中提取蛋白质进行研究。怎样提取蛋白质呢?(二)进行新课1 基础

2、知识蛋白质的物化理性质:形状、大小、电荷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亲和力等千差万别,由此提取和分离各种蛋白质。1 1 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1)原理:(图513a)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分 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 2)凝胶材料:多孔性,多糖类化合物,如葡聚糖、琼脂糖。(3)分离过程:(图 513b)混合物上柱一洗脱一大分子流动快、小分子流动慢一收集大分子一收集小分子 *洗脱:从色谱柱上端不断注入缓冲液,促使蛋白质分子的差速流动。1. 2缓冲溶液(1)原理: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弱酸盐组成(如H2CO3- NaHCO3Ho Na

3、C NaH2PO4/Na2HPO4等),调节酸和盐的用量,可配制不同pH的缓冲液。(2)缓冲液作用:抵制外界酸、碱对溶液pH的干扰而保持pH稳定。2. 3凝胶电泳法:(1)原理: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形状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 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思考阅读教材 后,填写下表:决定这助力 的粘成库仑力+彩成阻力决定运劫速率电荷性质+电荷蜃:公+3分子影状不分子大小*1(2)分离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经胶电泳等。(3)分离过程:在一定 pH下,使蛋白质基团带上正电或负电;加入带负电荷多的SDS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

4、使蛋白质迁移速率仅取决于分子大小。3. 实验设计3.1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哪些基本步骤?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思考:是否所有种类的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都是这样的?为什么?不是。因为蛋白质的来源和性质不同,分离方法差别很大。3.2 选择实验材料( 1 )你认为鸟类血液和哺乳动物血液中,最好哪种血液来提取血红蛋白?为什么?哺乳动物血液。因为该细胞中没有细胞核,血红蛋白含量高。( 2)请阅读教材,认识哺乳动物血液组成及血红蛋白性质。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血液由和 两部分组成。血细胞中细胞数量最多,细胞的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该化合物是由和构成的,其中每个亚基中都含有一个能与O2和CO2

5、结合的基团。3.3 从红细胞中分离出血红蛋白的过程为:洗涤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分离血红蛋白、透析。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什么?除去血浆蛋白的杂蛋白,有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红细胞的洗涤过程为血液+柠檬酸钠-低速短时离心-吸出上层血浆-红细胞+5倍体积生理盐水 -缓慢搅拌10min-低速短时离心吸出上清液反复洗涤直至上清液无黄色思考:加入柠檬酸钠有何目的?为什么要低速、短时离心?为什么要缓慢搅拌?防止血液凝固;防止白细胞沉淀;防止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思考:你有什么方法将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释放出来?加入蒸馏水,用玻璃棒快速搅拌一段时间。补充: 加入蒸馏水后红细胞液体积与原血液体积要相同。加入

6、甲苯的目的是溶解细胞膜,有利于血红蛋白的释放和分离。此时, 红细胞破碎混合液中不仅含有血红蛋白,而且还含有细胞破碎物、脂质、甲苯有机溶剂等。怎样除去这些杂质呢?由于它们的密度不同,科学家采取了离心分离的方法:红细胞破碎混合液-中速长时离心(2000c/min x 10min)-滤纸过滤除去脂质-分液漏斗分离出血红蛋白3.4 如何除无机盐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质呢?。透析。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离子和小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在透析过程中,血红蛋白溶液中的离子和小分子不断通过半透膜扩散进入到pH 7的磷酸缓冲液中。思考:为何使用pH= 7的磷酸缓冲液?为什么缓冲液量远多于血红蛋白

7、溶液量?维持血红蛋白的正常特性。有利于杂质分子充分地向外扩散。总结: 通过以上四个基本过程,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就被提取出来。但其中还含有其他种类的蛋白质分子(如呼吸酶等)。怎样将杂蛋白与血红蛋白分离开来呢?我们来研究蛋白质提 取和分离的第二个步骤一一粗分离(凝胶色谱操作)。3.5 凝胶色谱分离蛋白质包括:制作色谱柱、装填色谱柱、样品加入和洗脱。根据教材图5-19,说出制作色谱柱需要的材料。橡皮塞2个、打孔器、小刀、移液管、尼龙纱、尼龙网、玻璃管、尼龙管等。色谱柱的制作过程:准备材料一加工橡皮塞一安装色谱柱 下面进行第二步一一凝胶色谱柱的装填。请阅读教材:色谱柱的装填过程。步骤操作要求:操作要求

8、/色谱柱垂直固定在支架上T计算称量避胶炉根据色谱柱体积计亶淘胶用量了配制悬浮液徵胶颗粒+蒸播水T充分溶胀/瀚胶颗粒+洗脱液f沸水浴/装填悬浮液一次性媛慢倒入;轻轻敲打一J缓冲液洗涤平衡C立刻用磷酸缓冲液洗涤平衡122样品加入和洗脱。其基本过程是:调节缓冲液面一加入蛋白质样品一调节缓冲液面一洗脱一收集分装蛋白质至此,血红蛋白即可得到粗分离。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红细胞的洗涤:洗涤次数不能过少;低速、短时离心。(2)凝胶的预处理:沸水浴法时间短,还能除去微生物和气泡(3)色谱柱的装填:装填尽量紧密,降低颗粒间隙;无气泡;洗脱液不能断流。(4)色谱柱成功标志: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

9、动。课后小结本课题重在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在蛋白质领域的进展,说明提取、分离高纯度的蛋白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学习一些蛋白质分离和提取的基本技术。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介绍当前有关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指出本课题的学习意义,让薛生初步体会分离纯化蛋白质的过程和方法课后习题1.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A. 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B. 溶解度C. 所带电荷多少D.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2. 凝胶色谱法中所用的凝胶化学本质大多是()A. 糖类化合物B. 脂质C. 蛋白质D. 核酸3. 选用红细胞作为分离蛋白质的实验材料,有何好处()A. 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B. 红细胞无细胞核C. 红细胞蛋白质含量高D.红细胞DNA含量高4. 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来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第二层是()A. 甲苯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