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洋流的分布规律(公开课)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洋流的分布规律(公开课)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洋流的分布规律(公开课)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洋流的分布规律(公开课)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洋流的分布规律(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梳理基础解读重点感悟高考突破技能目录梳理基础解读重点感悟高考突破技能目录锁定高考一轮总复习新课标版 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2讲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梳理基础解读重点感悟高考突破技能目录第一课时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二课时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课时锁定高考题目讲解(课后练习)课时安排梳理基础解读重点感悟高考突破技能目录第二课时:水循环与水资源水循环与水资源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2.能够在世界地理简图上,画出主要洋流的流向及名称。3.能够通过海水等温线图的判读,判断洋流的流向及性质。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1 1、洋流的概念、洋流的概念 海

2、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洋流。常年常年稳定稳定沿着一定方向沿着一定方向大规模大规模3、洋流的分类(按性质分)、洋流的分类(按性质分)暖流:暖流:寒流:寒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低纬低纬低纬低纬高纬高纬高纬高纬探究二:海水等温线的判读(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和流向等温线的凸向就是洋流的流向。这些性质不同,这些性质不同,分布各异

3、的洋流分布各异的洋流是怎样形成的?是怎样形成的?探究一: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海面海面表层海水运动表层海水运动下层海水运动下层海水运动洋流洋流盛行风吹拂盛行风吹拂带动带动形成形成 4、洋流的形成、洋流的形成盛行风a、盛行风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主要动力.b、陆地形状陆地形状和和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会影响洋流方向会影响洋流方向.3030 S S90S03030 N N60S90N60N 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低高气压带极低高气压带 极低高气压带极低高

4、气压带东东 北北 信信 风风盛盛 行行 西西 风风 极地东风极地东风东东 南南 信信 风风盛盛 行行 西西 风风极地东风极地东风 你能凭记忆画出你能凭记忆画出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吗?布图吗?30S90S极地东风极地东风东东 南南 信信 风风极地东风极地东风030N60N60S90N 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低高气压带极低高气压带 极低高气压带极低高气压带60N90N30N030S60S90S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西

5、风漂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陆陆地地陆陆地地东东 北北 信信 风风盛盛 行行 西西 风风 盛盛 行行 西西 风风30S030N60S90N60N90S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逆逆顺顺拉布拉多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千岛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西 风风 漂漂 流流秘鲁寒流秘鲁寒流厄加勒斯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本格拉寒流墨西哥暖流墨西哥暖流暖暖 流流道赤南巴西暖流巴西暖

6、流赤道逆流赤道逆流加那利寒流加那利寒流东格陵兰寒流东格陵兰寒流北北赤赤道道暖暖流流绕绕 极极 环环 流流环流北印环流北印度洋度洋冬季冬季30N030S60S北印度洋北印度洋夏季夏季环流环流北大西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3030 S0 0 3030 N N6060 S S90N6060 N N90S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逆逆顺顺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拉布拉多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

7、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千岛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西 风风 漂漂 流流秘鲁寒流秘鲁寒流厄加勒斯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本格拉寒流墨西哥暖流墨西哥暖流暖暖 流流道赤南南巴西暖流巴西暖流赤道逆流加那利寒流加那利寒流东格陵兰寒流东格陵兰寒流北北赤赤道道暖暖流流绕绕 极极 环环 流流北 冰 洋环流北印环流北印度洋度洋冬季冬季30N0北印度洋夏季环流北大西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3030 S S0 0 3030 N N6060 S S90N6060 N N90S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西

8、风漂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逆逆顺顺S西风漂流西风漂流S绕极环流绕极环流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拉布拉多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千岛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西 风风 漂漂 流流秘鲁寒流秘鲁寒流厄加勒斯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本格拉寒流墨西哥暖流墨西哥暖流暖暖 流流道赤南南巴西暖流巴西暖流赤道逆流加那利寒流加那利寒流东格陵兰寒流东格陵兰寒流北北赤赤道道暖暖流流绕绕 极极 环环 流流环流北印环流北印度洋度

9、洋冬季冬季30N030S60S北印度洋北印度洋夏季夏季环流环流北大西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3030 S S0 0 3030 N N6060 S S90N6060 N N90S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逆逆顺顺夏季洋流冬季洋流冬季冬季 逆时针逆时针夏季夏季 顺时针顺时针逆逆顺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东北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夏季洋流冬季洋流冬季冬季 逆时针逆时针夏季夏季 顺时针顺时针逆逆顺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东北季风东北季风东南季风东南季风30S030N60S90N60N90S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

10、西风漂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逆逆顺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小结)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小结)南极大陆南极大陆绕极环流绕极环流世界表层洋流的名称世界表层洋流的名称探究二:海水等温线的判读(3)确定洋流名称根据等温线凸向判定洋流流向,进而确定其性质;根据等温线数值及其变化判定纬度位置和南北半球;最后确定洋流名称。如下图,若该图为“大西洋局部年等温线分布图”巴西暖流。自我检测1、(2014安徽高考)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寒流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暖流A

11、. B. C. D. 自我检测(2014海南高考)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下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自我检测3、读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回答下题。( )下列图中,表示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 )。自我检测4、在上面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是暖流,位于南半球C.均向北流动 D.位于大陆东岸,位于大陆西岸5、如果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A.巴西暖流 B.本格拉寒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D.加那利寒流(1 1)上图大洋环流是)上图大洋环流是 半球的半球的 (纬度)的大洋(纬度)的大洋环流,判断依据是环流,判断依据是B B洋流形成原因主要是洋流形成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