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考点研究第八讲第八讲 浮力浮力云南云南2008200820142014中考试题精编中考试题精编知识精讲知识精讲考点梳理考点梳理图说物理图说物理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突破实验突破实验突破20152015备考猜押备考猜押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浮力浮力浮浮力力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定义定义产生原因产生原因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浮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条件及应用原理原理适用范围适用范围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的应用浮力的应用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它浸在液体中的_有关、跟有关、跟液体的液体的_有关有关. .物
2、体浸在液体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中的体积_ 、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_,浮力就越大,浮力就越大.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到液体对它的压力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_的力,这个力叫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_._.浮浮力力竖直向上竖直向上向上向上越大越大不同不同密度密度体积体积越大越大定义:定义:产生原因产生原因: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 _ _,也适用于,也适用于 _. 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
3、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体所受的_,用公式表示,用公式表示就是就是_,还可以用公式,还可以用公式 _ _ 表示表示.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原理原理: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重力重力F浮浮=G排排F浮浮=液液g V排排液体液体气体气体111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竖直向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根据物体所受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根据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不同,物体的浮沉存在三浮力与重力的大小不同,物体的浮沉存在三种情况种情况.当当F浮浮 _G物物时,物体上浮时,物体上浮(物物 _液液).当物体漂浮时,
4、当物体漂浮时,F浮浮 _G物物.当当F浮浮 _G物物时,物体受力平衡,悬浮时,物体受力平衡,悬浮在液体内在液体内(物物 _ 液液).当当F浮浮 _ G物物时,物体下沉时,物体下沉(物物 _ 液液).物体的沉浮条件物体的沉浮条件 = = = = 13141516171819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 _ _来实现浮沉的来实现浮沉的. .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_ _来实现浮沉的来实现浮沉的. .原理是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原理是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 .轮船轮船在不同的水中在不同的水中( (如:江水、海水如:江水、海水) )所所受的浮力受的浮力 _._.轮船排水量是指轮船装
5、满货物时排轮船排水量是指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开水的 _._.浮力的应用浮力的应用轮船轮船:潜水艇潜水艇:体积体积气球和飞艇气球和飞艇:相等相等质量质量重力重力20212223图说物理图说物理图片图片命题命题点点命题内容命题内容沉浮沉浮条件条件如图所示,人之所以如图所示,人之所以可以浮在可以浮在“死海死海”水水面面上休息,是因为上休息,是因为水水_人人. 人静止时,人静止时,人所受的人所受的F浮浮_G人人.= = 图片图片命题点命题点命题内容命题内容阿基米阿基米德原理德原理把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把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里,再把空的饮料罐按入里,再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在手感受到浮力的水中,在手感
6、受到浮力的同时,会看到排开的水溢同时,会看到排开的水溢至盘中、当饮料罐浸入水至盘中、当饮料罐浸入水中更深、排开的水更多时,中更深、排开的水更多时,浮力就更浮力就更_. .(选填(选填“大大”或或“小小”)大大图片图片命题点命题点命题内容命题内容液体密液体密度对浮度对浮力的影力的影响响将新鲜鸡蛋分别浸入盛有将新鲜鸡蛋分别浸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容器中,水水和浓盐水的容器中,水中的鸡蛋沉底,浓盐水中中的鸡蛋沉底,浓盐水中的鸡蛋悬浮,说明浮力与的鸡蛋悬浮,说明浮力与液体液体_有关,则有关,则鸡蛋鸡蛋_水水;鸡蛋鸡蛋_浓盐水浓盐水= =浓盐水浓盐水水水密度密度 图片图片命题点命题点命题内容命题内容潜水艇潜
7、水艇原理原理高水舱充水时,潜水艇变高水舱充水时,潜水艇变重,逐渐潜入水中,当水重,逐渐潜入水中,当水舱充水后潜水艇重等于同舱充水后潜水艇重等于同体积的水重时,它可以体积的水重时,它可以_在水中,当用压在水中,当用压缩空气将水舱里的水排出缩空气将水舱里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变轻,一部分时,潜水艇变轻,从而从而_.(均选填(均选填“悬浮悬浮”、“上浮上浮”或或“下沉下沉”)上浮上浮悬浮悬浮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突破1.1.物体沉浮条件及判断物体沉浮条件及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五种状态对比表物体在液体中的五种状态对比表上浮上浮下沉下沉悬浮悬浮漂浮漂浮沉底沉底F浮浮GF浮浮GF浮浮 =GF浮浮=GF浮浮+FN
8、=G实实心心体体液液物物液液物物V排排V物物液液物物V排排V物物处于动态(运动状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非平衡力作用可以停留可以停留在液体的在液体的任何深度任何深度处处是是“上浮上浮”过程的最过程的最终状态终状态是是“下沉下沉”过程的最过程的最终状态终状态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 例例1 实心的木球和铁球,浸没水中放手实心的木球和铁球,浸没水中放手后,铁球下沉,木球上浮,下面正确的说法后,铁球下沉,木球上浮,下面正确的说法是是()A. 铁球比木球重铁球比木球重B. 铁球的体积比木球的体积小铁球的体积比木球的体积小C. 木球受到的浮力比铁球
9、受到的浮力小木球受到的浮力比铁球受到的浮力小D. 木球受到的浮力比铁球受到的浮力大木球受到的浮力比铁球受到的浮力大D D 【解析解析】铁球与木球的体积关系不清,所铁球与木球的体积关系不清,所以无法比较其重力大小,故以无法比较其重力大小,故A错误;木球和铁球错误;木球和铁球的重力大小关系不清,所以无法比较其体积大的重力大小关系不清,所以无法比较其体积大小,故小,故B错误;木球上浮,只能说明木球受到的错误;木球上浮,只能说明木球受到的重力小于其浮力,铁球下沉,则铁球受到的重重力小于其浮力,铁球下沉,则铁球受到的重力大于其浮力,故力大于其浮力,故C错误;据题目可知,铁球下错误;据题目可知,铁球下沉,
10、则沉,则铁铁水水,木球漂浮,则,木球漂浮,则木木水水,故,故D正正确确.故选故选D. 变式题变式题1 (2014郴州郴州)质量为质量为0.3kg的木块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是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是 N另一质量另一质量为为0.5kg的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的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3N的水,该的水,该物块在水中将物块在水中将 (选填(选填“上浮上浮”或或“下沉下沉”或或“悬浮悬浮”,g取取1 10N/kg) 【解析解析】木块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木块漂浮,浮力等于重力,F浮浮=G=mg=0.3kg10N/kg=3N;F浮浮=3N,G= mg=0.5kg10N/kg=5N,因为,因为F浮浮
11、G,所以,所以下沉下沉. 3 3下沉下沉 2. .浮力的计算浮力的计算考情总结:考情总结:此命题点是浮力知识中考查的此命题点是浮力知识中考查的重点,一般只在填空题(一空)和综合题重点,一般只在填空题(一空)和综合题(一问)中涉及,选择题中偶尔有涉及,(一问)中涉及,选择题中偶尔有涉及,主要考查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主要考查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称重法等进行浮力的计算,一般会条件、称重法等进行浮力的计算,一般会结合液体压强等知识综合考查结合液体压强等知识综合考查. .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方法方法适用条件适用条件计算思路及表达式计算思路及表达式压力压力差法差法已知
12、物体上下已知物体上下的压力或压强的压力或压强和面积和面积F浮浮F向上向上F向下向下,浸在液体,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上下表面的压力差称重称重法法已知物体重力已知物体重力及在液体中向及在液体中向上的拉力上的拉力F浮浮G空空F液液(式中式中G空空是物体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在空气中的重力,F液液是物体是物体浸在液体里时测力计的示数浸在液体里时测力计的示数)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法原理法已知物体排开已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F浮浮G排排液液gV排排,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题时,要统一单解题时,要统一单位,分清物
13、体排开位,分清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体积V排排平衡力法平衡力法已知物体的重已知物体的重力并且物体在力并且物体在悬浮或漂浮悬浮或漂浮当物体悬浮或漂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根据二力平浮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衡条件可得F浮浮G物物 例例2 (2014兰州兰州)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将一重力为将一重力为18 N,体积为,体积为210-3 m3的蜡块用细线系在弹簧的蜡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酒精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酒精中,则蜡块受到的浮力是中,则蜡块受到的浮力是_N,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_N.(g =10 N/kg,酒精酒精=0.8103 kg/m3)16162
14、2 【解析解析】将它浸没到酒精中时,所将它浸没到酒精中时,所受浮力受浮力F浮浮=酒精酒精gV排排=0.8103 kg/m3 10 N/kg210-3 m3=16 N,则测力计的示,则测力计的示数数F =G -F浮浮=18 N-16 N=2 N. 变式题变式题2 (2014福州福州)将重将重6N6N的物体浸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杯中,溢出了没在装满水的杯中,溢出了4N4N的水,物体受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到的浮力是()A.10N B.6N C.4N D.2N【解析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
15、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故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受的重力,故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浮G排排. C实验突破实验突破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FLV.FLV测量浮力大小的实验测量浮力大小的实验- -图图 10.1-2.flv10.1-2.flv鸡蛋的浮与沉鸡蛋的浮与沉- -图图10.3-2.flv10.3-2.flv气球、飞艇、热气球气球、飞艇、热气球- -图图10.3-6,7,8.flv10.3-6,7,8.flv实验一:实验一: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 用称重法测浮力用称重法测浮力(2011年年1次次) 3.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6、控制变量法的应用(2011年年1次)次) (1)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物体排开液体)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的体积大小,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积的关系; (2)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改变液体的密)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改变液体的密度大小,来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度大小,来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 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处理(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处理(2014年年1次,次,2011年年1次)次) 5. 正确理解正确理解F -h曲线图曲线图 6. 实验评估(实验评估(2014年年1次)次) 7. 实验方案的设计
17、与完善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完善 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浸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浸没的深度无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没的深度无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例例1 在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 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 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C. 可能与物体
18、的体积有关;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D. 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E. 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 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 .例例1题图题图 (1)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N; (2)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_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
19、可以验证猜想证猜想_(均选填(均选填“A、B、C、D、E”)是错误的是错误的. (3)分析比较实验与,可以验证)分析比较实验与,可以验证猜想猜想_是错误的是错误的.(选填(选填“A、B、C、D、E”) (4)分析比较实验)分析比较实验_可得:浸在液体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ADB (5 5)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法是: _ _. . (6 6)如果小明还想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如果小明还想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老师又给他提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老师又
20、给他提供的器材有: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的器材有: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 .请你帮助小明从中选择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方请你帮助小明从中选择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方案继续进行实验的探究,简要写出实验所需的案继续进行实验的探究,简要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做法器材和实验做法. .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 需要的实验对象:橡皮泥;实验步骤:需要的实验对象:橡皮泥;实验步骤:用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橡皮泥重橡皮泥重G;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力计的示数F1;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
21、记下测力计的示数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再改;再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力计的示数F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 【解析解析】(1)观察实验数据,利观察实验数据,利用称重法可计算出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用称重法可计算出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浮力是F浮浮=G-F=3.0 N-1.0 N=2.0 N;(;(2)在)在实验中,都是浸没在水中,液体密度相实验中,都是浸没在水中,液体密度相同,但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同,但排开水的体积不同,V排排 V排排,计,计算浮力可知,算浮力可知,F浮浮=1.0
22、NF浮浮=2.0 N,说,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即猜想即猜想D是正确的;是正确的;在实验中,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在实验中,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体的体积相同,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都度不同,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都是是1.0 N,计算可知,计算可知,F浮浮=F浮浮=2.0 N,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即猜想的深度无关,即猜想A是错误的;是错误的; (3)在实验中,铁块完全浸没在)在实验中,铁块完全浸没在水
23、中,计算可知,水中,计算可知,F浮浮=2.0 N,在实验,在实验中,铜块完全浸没在水中,计算可知,中,铜块完全浸没在水中,计算可知,F浮浮=2.0 N,比较可知,铁块和铜块排开,比较可知,铁块和铜块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受到的水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受到的浮力相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浮力相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即猜想密度无关,即猜想B错误;错误;(4)研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研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需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密度有关,需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实验中,铜块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实验中,铜块排开
24、液体的体积相同,浸没在不同的液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浸没在不同的液体(水、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水、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浮力不同,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即浮力不同,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有关;(5)当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与多个因素有关)当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则采用控制变量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时,则采用控制变量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研究被改
25、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6)探究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应控制物体的体积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应控制物体的体积不变而形状不同,据此设计实验不变而形状不同,据此设计实验. (1)实验时应先测铁块的重力,再放入水中)实验时应先测铁块的重力,再放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读数读出弹簧测力计读数.改变操作先后顺序会使浮改变操作先后顺序会使浮力的测量结果偏力的测量结果偏_. (2)如图能正确反映浮力)如图能正确反映浮力F和物体下表面在和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关系的图像是_.(物体未接(物体未接触容器底)触容器底)
26、大大C C针对训练针对训练(2014南宁南宁)某实验小组在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实验次数次数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gcm-3)排开液排开液体的体体的体积积V/cm3物体的重物体的重力力G/N弹簧测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计的示数F/N浮力浮力F浮浮/N10.8500.700.300.4021.0500.700.200.5031.2500.700.100.6041.0600.840.240.6051.0700.980.70
27、(1)在第在第5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表格中处的数据示数如图所示,则表格中处的数据应为应为_.(2)分析对比第)分析对比第1、2、3三次实验数三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一:当物体排开液体的据,得出结论一: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受的浮力就越_.(3)分析对比第)分析对比第_三次的实三次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二:当液体密度相验数据,得出结论二: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0.280.28大大2 2、4 4、5 5
28、(4)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得出探究结论:)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得出探究结论: _越大,物体受到的浮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力就越大.(5)小明联想到质量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由)小明联想到质量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由此推想:物体排开液体的此推想:物体排开液体的_越大,所受的浮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力就越大.(6)小燕又联想到物体的)小燕又联想到物体的_与与_成正比,成正比,深入分析处理数据后,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深入分析处理数据后,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液体所受的重力.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
29、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质量质量重力重力质量质量【解析解析】(】(1)读数步骤:弹簧测力计读数)读数步骤: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应按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步:看分度值:时应按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步:看分度值:题图中弹簧测力计上所标的单位是题图中弹簧测力计上所标的单位是N,表明,表明每大格代表每大格代表0.1 N,每大格又分,每大格又分5小格,由此小格,由此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02 N;第二;第二步:读数:整刻度值小刻度值分度值;步:读数:整刻度值小刻度值分度值;题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题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2 N0.3 N之间的刻度线处,所以弹簧测力整刻度值为
30、之间的刻度线处,所以弹簧测力整刻度值为0.2 N,小刻度值为,小刻度值为4.所以题图中弹簧测力计所以题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的读数为:0.2 N+40.02 N0.28 N;第三步:记录结果第三步:记录结果.注意题中已给出单位,只注意题中已给出单位,只需填数字;需填数字;(2)分析对比)分析对比1、2、3三次实验三次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排开数据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排开液体的密度由液体的密度由0.8 g/cm3增到增到1.0 g/cm3再增到再增到1.2 g/cm3,对应的浮力为,对应的浮力为0.40 N增到增到0.50 N再再增到增到0.60 N,可见当物体排开液
31、体的体积相,可见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就越大;(3)分析对比)分析对比2、4、5三次实验,三次实验三次实验,三次实验中,物体所浸入液体的密度相同,都是中,物体所浸入液体的密度相同,都是1.0 g/cm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由,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由50 cm3增加到增加到60 cm3再增加到再增加到70 cm3,物体所受的浮力由,物体所受的浮力由0.5 N增加到增加到0.6 N再增加到再增加到 0.7 N,所以得出,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的结论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就
32、越大;(所受到的浮力就越大;(4)综合结论一和)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得出探究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结论二,得出探究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积和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5)由)由F浮浮液液V排液排液gm排液排液g可知,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质量乘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质量乘以,所以说排开液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所以说排开液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浮力越大;(6)由)由Gmg可以知道物体可以知道物体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关系,由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关系,由F浮浮 液液V排液排液g m排液排液g G排液排液可知,物体可知,物体
33、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实验二:实验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关系 1. 1. 弹簧测力计读数弹簧测力计读数 2. 2. 用称重法计算浮力(用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浮=G-G液液) 3. 3. 测量排开液体的重力的方法(先测出测量排开液体的重力的方法(先测出空桶的重力空桶的重力G1,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2,则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为,则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为G排排=G2-G1) 4. 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及误差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及误差分析 5. 实验步骤补充实验步骤
34、补充 6. 多次测量寻求普遍规律多次测量寻求普遍规律 7. 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方法的改进 8. 实验结论的总结实验结论的总结 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例例2 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某同学用弹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簧测力计、小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如图所示作,如图所示a、b、c、d、e是五个步骤示意是五个步骤示意图图.例例2
35、题图题图 (1)指出上述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指出上述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错误步骤:错误步骤:_ (只要填图所标的序号),(只要填图所标的序号),改正:改正:_; (2)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读出)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读出a、b、d、e四幅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四幅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 由由a图和图和_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可以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c c将烧杯中的液体应加至液面与杯口相平的位置将烧杯中的液体应加至液面与杯口相平的位置d d 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 如果关系式如果关系式_成
36、成立,就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立,就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若在若在d步骤中,小石块未能完全浸没到步骤中,小石块未能完全浸没到液面中,其他测量均正确,是否也能得到中液面中,其他测量均正确,是否也能得到中所填写的关系式?所填写的关系式?_. .(选填(选填“能能”或或“不不能能”)F4- -F2F1- -F3 =F4- -F2能能【解析解析】(】(1)物体放入水中前,烧杯应)物体放入水中前,烧杯应该是满水的,否则小桶内所盛的水将小于该是满水的,否则小桶内所盛的水将小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上述操作步骤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上述操作步骤中的错误步骤是的错误步骤是c,应改正为:将烧杯中的,应改正为:将烧杯中的液体应加至液面与杯口相平的位置;液体应加至液面与杯口相平的位置;(2)浮力等于石块重力)浮力等于石块重力G 减去石块浸减去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即:,即:F浮浮=G -F = F1-F3;排开水的重力排开水的重力G排排等于桶与水的总重力减等于桶与水的总重力减去空桶的重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盾构机采购合同范本
- Unit 1 Hello!(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投资地皮合同范本
- 2《走月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21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3《蜀道难》《蜀相》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清油罐合同范本
- 20肥皂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货物抵账合同范本
-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课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船舶精通急救》全套教学课件
- 什么叫绩效考勤管理制度
- 外墙喷漆施工合同协议书
- 《积极心理学(第3版)》 课件 第2章 心理流畅体验
- 软件系统平台项目实施方案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矿业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力与形变》教学课件(一)
-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垒球教案完整版本
- 2024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