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导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导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导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导案_第4页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导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内容:一、 课型: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2、 过程与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 教学重点:四、 教学难点五、 经典链接:六、 教学课时:七、 教学过程:八、 板书设计:九、 教学后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经典链接】:【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上机操作】:【教学后记】:主题一 有趣的信息世界任务一 感知丰富的信息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链接、信息衰减、信息失真、信息羡余、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并能运用信息的这些特性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的各种信

2、息现象的分析,了解各种信息现象的存在及其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信息的各种特性,进一步认识信息对于生活和学习的作用。行为与创新:能积极利用信息的特性,帮助我们学习、生活。【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信息链接、信息衰减、信息失真现象。【教学难点】:了解信息羡余、信息不对称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电脑、投影、屏幕)课件。【经典链接】:多读古诗文,获取有用的信息,学以致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信息的概念,谁还记得信息是什么吗?(信息就是通过图、文、声、动等的方式传递的内容)。(二)讲授新知识:1、 信息链接现象:内容与内容

3、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或影响。2、 信息衰减现象:信息传递过程中,会在数量或强度上产生一定的损耗。3、 信息失真现象: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发出的信息与收到的信息不一致的现象。4、 信息羡余现象: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为了使对方接到明确的信息,人们往往会重复或累加一些关键内容。5、 信息不对称:在信息活动过程中的双方,一方掌握的信息数量较多、质量较高,而另一方则相反。6、 信息超载现象:当一个人收到的信息流量太大、太乱时,就会来不及甚至无法对所收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和评价。【板书设计】:任务一 感知丰富的信息现象复习信息的概念感知生活中丰富的信息现象知道常见的信息现象的具体内容了解常见的信息现象在生活

4、中的应用【练习巩固】:你身边有信息超载现象吗?它对人们的信息活动有什么影响?举几个例子和大家一起讨论。【教学反思】:主题一 有趣的信息世界任务二 探究有趣的信息原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信息传递、信息反馈和信息再生;(2)让学生了解信息反馈和信息再生龙活虎过程。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探究影响信息传递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信息反馈和信息再生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究影响信息传递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1)让学生了解信息反馈和信息再生的过程;(2)让学生感受信息反馈和信息再生对于人们生活工

5、作和学习的重要性。【经典链接】:探究古诗文中的信息。【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果我们已经学习了信息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现象呢?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学习信息原理。(二)新课1、影响信息传递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2、信息原理信息在获取、传递、处理过程中,发生了传递、反馈、再生,称之为信息原理;3、信息传递或获取的目的不同;4、了解信息传递的各种形态;5、了解信息反馈的过程;6、了解信息再生的过程;7、阅读案例分析,从中获得启发。【板书设计】:主题一 任务二 探究有趣的信息原理知道影响信息传递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知道什么是信息反馈,信息反馈的内容知道什么是信息

6、再生,信息再生的过程【上机操作】: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信息反馈”和“信息再生”的理解。【教学后记】:主题一 有趣的信息世界任务三 开展有效的信息活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获取信息;(2)让学生学会引用信息的规范操作。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能够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信息甄别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获取信息。【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经典链接】:用不同的方法获取古诗文中的信息。【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在从事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应用信息传递、反馈和再生

7、的原理,就能提高信息活动的效率。获取信息是我们利用信息的第一步,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些信息活动,从中获取答案。(二)新课、在获取信息时,我们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目标,就是想要什么信息就查什么信息,确定目标后,就用不同的方法获取信息;、学会从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亲自观察、调查、采访、讨论或进行科学实验,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能够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树立甄别信息的意识,学会引用信息的规范(引用别人的信息时,应标明信息出处)。【板书设计】:主题一任务三 开展有效的信息活动学会从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能够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树立甄别信息的意识,学会引用信息的规范【上机操作】:

8、填写课本第10页的表格。【教学后记】:主题二 神奇的信息技术工具任务一 认识信息技术工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信息获取工具,信息加工和存储工具,熟悉信息处理和传递工具熟悉信息技术软件工具。2、过程与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切入点,逐步引入信息获取工具、信息加工和存储工具、信息处理和传递工具、住处技术软件工具的介绍与制作。让学生在过程中感情信息技术工具的分类和使用的思想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工具的热情。【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信息获取工具,了解信息加工和存储工具,熟悉信息处理和传递工具,学会制作简单

9、的信息技术工具,熟悉信息技术软件工具,能根据信息技术软件工具功能归类。【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编码器的制作原理,理解信息技术软件工具也是信息技术工具。【经典链接】:同学们可以通过什么工具获取古诗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知道能够获取信息的工具有哪些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二)新课、信息技术工具;(MP3、数码相机、摄像机、录音笔、体温计、超、机、传感器、硬件和软件等等)、信息处理工具;(电视机顶盒、扩音器、计算器、个人计算机)、信息加工工具;(编码器)、信息传递工具;(电话、手机、传真机)、存储信息工具。(盘,MP3、电脑)【板书设计】:主题

10、二 神奇的信息技术工具任务一 认识信息技术工具了解信息获取工具了解信息加工和存储工具熟悉信息处理和传递工具熟悉信息技术软件工具【上机操作】:完成第19页的表格;【教学后记】:主题二 神奇的信息技术工具任务二 探究信息技术工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对不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探究,学会对信息技术软件工具进行探究。2、过程与方法:以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的比较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得出对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的传递速度和效果的认识,从而对不同类型信息技术工具的特点和不同之处有较好的认识和把握,懂得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具有不同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觉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

11、值观:培养学生探究信息技术工具、比较选择信息技术工具的意识和热情。【教学重点】:不同信息技术工具的比较,对功能类似的信息技术软件工具特点的探究。【教学难点】:对信息技术软件工具的探究,尤其是功能类似的信息技术软件工具特点的探究。【经典链接】:探究获取经典古诗文的方法有哪些。【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能够获取信息的种种工具,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一下信息技术工具及信息技术软件。(二)新课、不同信息技术工具的比较; 对比纸和笔、电话、电子邮件、QQ的传递速度和效果、信息技术软件工具; 文字处理软件word; 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比较记事本与写字板

12、的特点; 字体设置、保存格式、插入图片、按同样的方法自主探究word文档;【板书设计】:任务二 探究信息技术工具学会对不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探究学会对信息技术软件工具进行探究【上机操作】:信息技术软件工具的种类繁多,从使用的角度通常可分为文件处理软件工具、杀毒软件工具、电子邮件软件工具、聊天软件工具等。你还知道哪些分类?【教学后记】:主题二 神奇的信息技术工具任务三 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工具的选择,熟悉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了解信息技术工具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对扫描仪和照相机的功能特点作比较,导入选择工具和选择工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学生通过学

13、习使用扫描仪从而对前面扫描仪与照相机的比较有了深入的理解。最后探究MP3与录音的不同,使学生对目前较流行的信息技术工具具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思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选择、组合信息技术工具,并把学生的视角延伸到生活,延伸到社会,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工具的选择,熟悉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工具的选择及信息技术工具的影响。【经典链接】:背诵古诗文并用录音笔把声音录下来。【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认识了信息技术工具的特点以后,人们就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了。下面,我们学习利用各种信息技术

14、工具,提高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效率。(二)新课、了解获取图片及保存图片的方法;(扫描仪、数码相机)、计算器;(计算机复杂的计算题)、使用扫描仪的方法;、了解MP3的使用方法;、比较录音笔和MP3的区别;、了解全球卫生定位系统GPS、下载软件工具;(遵守相关规定,任何未经授权的使用、复制都是非法的)【板书设计】:任务三 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了解信息技术工具的选择熟悉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了解信息技术工具的影响【上机操作】: 尝试录音笔和扫描仪等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后记】:主题三 便捷的电子邮件任务一 拥有我的电子邮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作用及其工作过程;让学生知道电子

15、邮件的特点,形成应用电子邮件的意识;让学生能独立申请电子邮箱,知道电子邮件的格式。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传统的邮件与电子邮件的区别,使学生认识到电子邮件的优点,让学生了解到电子邮件今后在学习、生活或将来的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申请与充分利用电子邮箱的兴趣。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利用电子邮件与老师、朋友、同学、亲人联络感情,互帮互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教学重点】: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和电子邮箱的申请。【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经典链接】:上网下载一篇经典诗文发送到同学的邮箱里。【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寄过信给远

16、方的亲戚朋友吗?要多长时间他们才能收到呢?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亲戚朋友在最快时间内收到你的信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电子邮箱。(二)新课、 了解电子邮件,对比传统邮件的传递与电子邮件的传递过程,了解电子邮件的好处。2、了解电子邮件和电子邮箱的发展史;3、学会申请免费电子邮箱;4、了解电子邮箱的结构;5、正确书写电子邮箱地址;【板书设计】:任务一 拥有我的电子邮箱电子邮箱的含义申请电子邮箱,了解邮件地址的格式电子邮件的特点和工作过程【上机操作】:1、请你说一说,与信件和电话相比,电子邮件在信息传递交流方面存在哪些不足。2、登录电子邮箱,单击打开未读邮件,说说邮件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后记】:主题三

17、便捷的电子邮件任务二 使用我的电子邮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准确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用法,熟练运用电子邮件;(2)让学生探究并发现回复和转发的区别,合理运用回复和转发处理邮件信息。(3)让学生知道电子邮件的使用规范,养成网上交流的文明礼仪习惯。2、过程与方法:遵守法规,讲究礼仪,充分利用电子邮箱,发挥它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地使用电子邮箱发送多媒体信件,使之成为一种交流信息、联络感情的工具,尽可能发挥它的作用。【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用法并熟练运用,养成在电子邮件使用过程中,遵守礼仪规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使用电子邮件交流信息的过

18、程中,形成自觉的,合乎共同礼仪的行为习惯。【经典链接】:上网搜索古今写 “礼”的有关文章发给同学分享【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有了邮箱,我们申请邮箱的目的是使用它,发挥它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尝试发邮件。(二)新课1、了解电子邮箱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各种按钮的作用;P31图2、撰写电子邮件的规范和礼仪;P323、回复邮件和转发邮件之间的区别;P32图4、收发电子邮件的方式。P33【板书设计】:任务二 使用我的电子邮箱邮件的基本用法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邮件回复和转发的区别遵守电子邮件的使用规范【上机操作】:请你试着撰写电子邮件并发送给你的同桌,同桌之间当场收信

19、和回信,一起分享学习的喜悦。【教学后记】:主题三 便捷的电子邮件任务三 玩转我的电子邮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知道电子邮件中的附件特征、作用,能使用附件传递文件信息。(2)让学生通过给多人同时群发邮件,提高电子邮件通信的效率。(3)让学生掌握添加邮件通讯录的方法,管理电子邮件的通信资源。(4)让学生迁移信息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技能,运动技术手段管理邮件中的邮件信息。(5)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涉及信息安全,树立信息安全意识。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电子邮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意义,电子邮件涉及信息安全,要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教学重点】:附件的使用和

20、电子邮件的管理。【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将文件管理的思想意识和知识技能有效迁移到电子邮件信息的管理中来,这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增长点。【经典链接】:上网下载经典故事视频或动画并发给同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个空间巨大的邮箱,可能接受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信件或其他附件,但不管怎么大,总是有限的,要掌握一些管理邮箱和邮件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使用它。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二)新课1、了解附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2、学会同时给多人发邮件;3、学会添加邮件通讯录;4、学会管理邮箱中的邮件;5、了解邮件的信息安全知识。【板书设计】:任务三 玩转我的电子邮

21、箱附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同时给多人发邮件添加邮件通志录管理邮箱中的邮件【上机操作】:请你新建邮件文件夹,将邮件分类地移入新建的文件夹中。检查电子邮箱中是否有广告、杂志等无用的邮件或垃圾邮件,并删除这些邮件。【教学后记】:主题四 即时的信息通信任务一 申请即时通信账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即时通信的特点;(2)熟悉常用的即时通信工具软件;(3)学会申请即时通信的账号;(4)学会添加好友和发送信息。2、过程与方法:了解即时通信的作用之后,激发学生使用即时通信的兴趣,下载安装即时通信软件,申请账号,添加好友互发信息。大大提高了交流信息的速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时通信是一个快速交

22、流信息的平台,正确充分利用它的特点,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即时通信账号申请并添加好友传递简单的信息。【教学难点】:好友添,初次作用即时通信工具,新界面的认识、原有认知能力的运用和迁移,这些都将影响学生能否顺利完成添加好友的任务。【经典链接】:上网搜索你喜欢的多媒体经典资料通过即时聊天传送给同桌。【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除了用手机即刻可以交流信息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交流信息?(生:电脑),用电脑交流即时信息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二) 讲授新知识1、在使用电脑进行聊天之前,我们要做以

23、下工作:1、了解即时通信的特点;2、认识常用的即时通信工具软件; (QQ、MSN、雅虎通、skype)3、下载安装即时通信软件;(登录腾讯网站下载QQ软件并安装)4、申请即时通信账号;(申请QQ号)5、添加好友并试发送信息。(登录QQ并添加同桌为好友,互发信息)【板书设计】:任务一 申请即时通信账号即时通信的特点;常用的即时通信工具软件;申请即时通信的账号;添加好友和发送信息。【上机操作】: 下载QQ软件并安装,申请QQ号,同桌之间互相添加为好友并互发即时信息。【教学后记】:主题四 即时的信息通信任务二 即时信息多样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送信息的类型(2)掌握多种发送图片

24、的方法(3)学会使用自定义表情(4)了解群的作用并能加入群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使用即时通信传送图、文信息,探究发送图片的多种方法,自定义表情,认识群组的作用和加入群组即时交流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利用即时信息平台传送多媒体信息,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发送图文信息。【教学难点】:让学生恰当选择信息类型,准确、乘法地表达信息以及使用选择传送图片的方法。【经典链接】:下载经典诗文传送给同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多媒体信息吗?(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影视),你们想把自己下载的MP3歌曲或电影、动画片发送给同学一起分享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二)讲授新知识1、我们传送信息的类型有: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影视2、发送图片的方法:表情小图标:在“选拔表情”表里选小图片,发送。 图片、MP3歌曲等发送的方法:(1)将网页上的图片等复制、粘贴在信息输入框;(2)单击QQ聊天窗口中的截图按钮,拖动鼠标抓取计算机屏幕画面;(3)点击“传送文件”按钮,打开文件所在的位置,选择要发送的文件名,发送。3、即时通信的工作方式;4、组建学习群【板书设计】:任务二 即时信息多样传传送信息的类型多种发送图片的方法使用自定义表情群的作用并能加入群【上机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