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供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护理、影像等专业使用)德宏职业学院解剖与组胚教研室2011年5月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影像专业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学时:总学时:144学时 理论106 学时 实验38 学时课程编码:课程简介:(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医学生的一门必修医学基础课。是学习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临床各专业课的基础。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由人体解剖学、
2、组织学和胚胎学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组合课程,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胚胎发生的一门科学。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组织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则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育及先天性畸形。 (二)、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因此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应注意运用: 进化发展的观点: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学习本课程应运用发生发展的观点,适当联系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的知识,以帮助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形态和机能相互
3、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形态和结构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机能活动又影响到该器官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运用这一观点有助于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 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或器官都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从一种组织、一个器官、一个系统研究人体的组成与形态结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归纳和综合的方法,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必须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本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实验、实习,要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及活体观察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
4、、了解三个层次。(三)、媒体的选择与配合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音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为辅助媒体,构建多层次、立体式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支持体系,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四)选用教材信息:二、课程教育目标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本课程在相关内容上相互融合与渗透,充分体现"人体"整体概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或了解人体各部的形态、结构、位置与毗邻;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掌握或了解人体胚胎早期发生、胎膜胎盘、
5、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发生过程与畸形;学会正确运用本课程知识和术语,为后期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打基础。三、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2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人体解剖学标准姿势和方位术语人体的组成和分部(二)、熟悉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人体解剖学的轴、面解剖学学习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组织学染色原理(三)、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分科及发展史显微镜分类组织学研究方法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解剖学姿势(二)、主要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定义、分类及在医学中的地位2解剖学发展概况3人体的组成和分部4人体解剖学标准姿势和基本术语5解剖学的学习方法6显微镜及组织学研究方法第一篇 基本组织第一章 上皮
6、组织(2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各类上皮的分布概念:内皮、间皮、腺上皮 (二)、熟悉上皮细胞各面的特殊结构腺上皮的概念和腺的概念、分类(三)、了解腺的结构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内皮、间皮、腺上皮(二)、主要教学内容:1概述: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2被覆上皮:分类的依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和变移上皮的结构、分布和功能。3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微绒毛、纤毛。上皮细胞的侧面:细胞连接: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和连接复合体。上皮细胞的基底面: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
7、4腺上皮:腺上皮和腺的概念,腺的分类和结构,腺细胞的分泌物的释放方式。第二章 结缔组织一、固有结缔组织(1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疏松结缔组织的组成和各组成成分的形态结构、功能(二)、熟悉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结缔组织的主要分布部位(三)、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二、教学内容1概述: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2疏松结缔组织:分布、结构和机能意义。(1)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的形态结构,理化性质和机能意义。(2)基质:主要化学成分及机能意义。组织液的形成。(3)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形态结构及
8、其功能。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和白细胞。3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结缔组织的分布、结构特点和功能。二、软骨和骨 (1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软骨的分类和各类软骨的构造特点和分布(二)、熟悉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结构特点骨板的分类(三)、了解骨的发生二、教学内容1软骨组织(1)一般特点和分类。(2)透明软骨的结构和分布,软骨膜的结构和功能。(3)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的构造特点和分布。2骨组织和骨:(1)、骨组织的结构,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来源、结构和功能,骨质和骨板的概念。(2)长骨的结构:骨松质结构特点,骨密质的结构,外环骨板、内环骨板、哈费氏系统(骨单位)、间骨板。骨膜的结
9、构与功能。3骨发生:骨发生的两种形式。三、血液及血细胞发生(2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血液的组成和血液有形成分的分类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功能和正常值(二)、熟悉造血干细胞的基本概念(三)、了解血细胞的发生二、教学内容1血液的组成和血液有形成分的分类。2红细胞: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网织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的正常值。3白细胞:分类和正常值。各类白细胞的形态、结构、百分数和功能。三种有粒白细胞颗粒的超微结构和所含物质。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功能。4血小板的形态,显微结构,正常值和功能。5血液有形成分的发生规律。第三章 肌组织(2学时)一、
10、教学目的(一)、掌握骨骼肌的光镜结构骨骼肌的超微结构心肌的光镜结构(二)、熟悉肌组织的分类、一般特点及分布(三)、了解心肌的超微结构肌丝滑动学说平滑肌纤维的光镜和超微结构二、教学内容1概述:肌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2骨骼肌(1)骨骼肌纤维的显微结构(形态、胞核、横纹、肌原纤维)(2)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肌丝、肌节、肌浆网、横小管、三联管)及肌丝的分子结构。(3)骨骼骨纤维收缩机制:肌丝滑动学说。3心肌纤维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特点。4平滑肌纤维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第四章 神经组织(2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神经组织的组成神经元的形态和结构和分类突触的概念、结构、功能(二)、熟悉神经胶质细胞的分
11、类,各类胶质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神经纤维的概念和分类神经末梢的概念和分类(三)、了解神经组织的再生二、教学内容1概述: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和机能意义。2神经元(1)神经元的形态和结构。细胞体:细胞核的特点。细胞质内的尼氏体的形态,超微结构与功能。神经纤维的构成。突起:树突和轴突的结构特点和功能。(2)神经元的分类,按形态、功能、和递质分类。(3)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突触的概念,化学突触与电突轴的结构与机能意义。各种不同形式的突触。3神经胶质细胞(1)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各类胶质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功能。(2)周围神经系统内的神经胶质细胞(施万细胞和被囊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4神经纤维
12、神经纤维的分类。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施万细胞与神经膜及髓鞘的关系。少突胶质细胞与中枢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关系。无髓神经纤维的构造。5神经末梢(1)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的概念。感觉神经末梢的分布、结构和功能。(2)运动神经末梢,效应器的概念。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终板)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第二篇 系统、器官与组织第五章 骨学(4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骨的分类、构造2躯干骨的组成和胸骨角;椎骨的一般形态,椎孔和椎间孔,各部分椎骨的特点3颅骨的组成和分部。4全身各骨的名称、数目、形态5全身骨的重要骨性标志(二)、熟悉1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2骨性鼻腔的构成3颅底内观的主要结构4上、下肢骨的组成
13、及主要骨块的形态结构。5新生儿颅的形态特征(三)、了解骨的生长发育和骨的可塑性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及关键词:椎孔和椎间孔、胸骨角、翼点二、主要教学内容:1骨的分类、构造和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及全身骨的配布。2躯干骨、颅骨、四肢骨。第六章 关节学(6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滑膜关节的结构和运动。2椎骨的连结。3颞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构造和运动。(二)、熟悉1骨连结的概念及连结形式。2脊柱、胸廓、骨盆的构成及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形式。3腕关节、踝关节的构造。(三)、了解全身骨连结的名称,足弓的构成。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滑膜关节、椎间盘(二)、主要教学内容
14、:1骨连结的概念,分类;滑膜关节的概念、结构、运动、和分类。2躯干骨连结;颅骨连结;四肢骨连结第七章 肌学(5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肌的构造、起止、作用和命名原则。2胸固有肌的配布与作用;膈的位置、形态、功能3全身重要标志肌的位置和作用。(二)、熟悉:全身各部肌的分层、分群及配布规律(三)、了解:肌的分类及辅助结构。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白线、腹直肌鞘、股三角(二)、主要教学内容:1肌的形态和构造;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肌的辅助装置。2躯干肌:背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颈肌:胸锁乳突肌胸肌:胸大肌、肋间肌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部局
15、部结构盆会阴肌:局部结构头肌:枕额肌、咀嚼肌上肢肌:三角肌、肱二头肌、前臂肌和手肌分群、腋窝和肘窝下肢肌:臀大肌、梨状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股三角和腘窝3体表的肌性标志第八章 内脏学(1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内脏的概念(二)、熟悉: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中空性器官、实质性器官的形态特点。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内脏(二)、主要教学内容:1内脏的概念。2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3中空性器官、实质性器官的形态特点。第九章 消化系统(10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消化管各段的名称、分界标志和通连关系及上、下消化道的组成。2三对唾液腺的位置和腺管的开口部位;咽的位置、分部和
16、通连关系;食管的分段和狭窄;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胃壁的微细结构及胃底腺的结构;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分部和各部的形态特点;大肠分部、盲肠及结肠的形态特征、阑尾的形态、常见位置和体表投影。3肝和胆囊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肝的微细结构肝小叶的形态和结构肝的血管输胆管道的组成和胆汁排出途径。(二)、熟悉1牙、舌的形态和构造;颏舌肌的作用;直肠,肛管的位置、形态和内观;小肠的微细结构;2胰的位置、形态和分部、微细结构;3肝的血液循环途径及特点。4腹膜与腹、盆腔器官的关系(三)、了解:口腔的分部、境界;咽淋巴环;空、回肠的位置及结构特征。腹膜形成的韧带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上消化道、咽峡、Mc
17、burney点、齿状线、肝门(二)、主要教学内容: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管的分部、通连和分界标志。2口腔:口唇;颊;腭;牙;舌;口腔腺。3咽的位置、形态、分部及通连。4食管的位置、分部和狭窄部。5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6小肠的分部和形态结构。7大肠分部;盲肠及结肠的形态特征。8直肠和肛管的形态结构。9肝的形态、位置、微细结构特点及其血液循环。10肝外胆道的组成和胆汁的排放途径。11胰的形态、位置及微细结构。12腹膜及腹膜腔的概念、与腹、盆腔器官的关系、形成的结构。第十章 呼吸系统(6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呼吸系统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概念2鼻腔的分部和鼻粘膜的分区;鼻旁窦的名称
18、、位置及开口;喉腔的分部和内观;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征。3肺的位置、形态、微细结构、血管。4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二)、熟悉1喉的软骨和喉的连结。2纵隔的概念与分部。(三)、了解1肺内支气管和肺段的概念。2肺下界的体表投影;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及关键词:上下呼吸道、肺门、肺根、肋膈隐窝(二)、主要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鼻(外鼻、鼻腔、鼻旁窦)。3喉的软骨、连结和喉腔4气管、左右主支气管的差异。5肺的位置和形态、微细结构、血管。6胸膜、胸膜腔和胸膜的分部。7纵隔的概念和分部。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4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肾的位置、形态、构造
19、和微细结构;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和狭窄;膀胱的形态、分部和位置。(二)、熟悉1肾的被膜,2女性尿道的形态和开口部位。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肾门、肾蒂、肾窦、膀胱三角(二)、主要教学内容: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肾的形态、位置、构造、被膜、微细结构。3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4膀胱的形态、位置。5女性尿道的特点。第十二章男性生殖系统(2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输精管的分部和男性节育手术的常用部位。(二)、熟悉1睾丸、附睾的形态和位置,睾丸的微细结构;精索的结构及射精管的合成和开口部位。2附属腺体的形态、位置、排泄管开口部位。(三)、了解1前列腺的分叶2阴囊
20、、阴茎的构造。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精索(二)、主要教学内容: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2睾丸的位置、形态和微细结构。3输精管道:(1)附睾的位置、形态和功能。(2)输精管的分部男性结育手术的常用部位;精索的概念和结构。(3)射精管的位置和组成。(4)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膨大和弯曲。4附属腺体: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5外生殖器的组成和结构。第十三章、女性生殖系统(4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女性节育手术的常用部位;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和与卵巢的关系。(二)、熟悉1卵巢的形态、位置、固定装置、微
21、细结构。2阴道的形态位置;阴道前庭3女性乳房的位置和形态构造。4会阴的境界与分区。(三)、了解女性外生殖器的组成。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阴道穹、阴道前庭、会阴、产科会阴(二)、主要教学内容:1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2卵巢的形态、位置、固定装置。3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结构特征。4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5阴道的结构特点。6女性外生殖器的组成。7女性乳房的形态、位置和结构。 8会阴的境界与分区第十四章 腹膜(1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腹膜形成的网膜、系膜的名称、位置及临床意义。腹膜形成的网膜和系膜、陷凹(二)、熟悉腹膜及腹膜腔的概念。(三)、了解1.腹膜与脏器的关
22、系2.腹膜形成的韧带陷凹的名称和位置。二、教学内容(一)、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二)、 腹膜形成的结构第十五章 脉管系统(10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心血管系的组成;血液循环的路径。2心的位置、外形、心腔结构和出入心的大血管;心传导系的组成和功能;冠状动脉的起始、主要分支及分布范围;心包的结构特点及心包腔的概念。3主动脉的行程、分布及各部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规律;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上、下肢动脉主干名称;腹主动脉的不成对脏支;子宫动脉的行程及毗邻。4全身主要浅静脉的名称和位置;上、下腔静脉系的组成、重要属支及回流概况;肝门静脉系的组成、结构特点重要属支及门-腔静脉吻合部位。(二)、熟
23、悉:1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血管吻合的类型及其功能意义。动静脉的分类及其微细结构;毛细血管的分布、分类。微循环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机能意义。2心的静脉。(三)、了解:1心的构造及瓣膜的体表投影。2几种特殊静脉(硬脑膜窦、板障静脉,导静脉等)的结构特点。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血液循环、卵圆窝、动脉韧带、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静脉角(二)、主要教学内容:1脉管系的组成和功能。2心血管系概述:(1)心血管系的组成。(2)血液循环(体循环、肺循环)的路径、概念及特点。(3)血管吻合、侧支循环的概念。(4)动脉:中动脉的结构,大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特点与机能意义;静脉的特点。(5)毛细血管
24、:分布、分类。各类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及其机能意义。(6)微循环:组成、结构特点和机能意义。3心:(1)心的位置和外形。(2)心腔结构。(3)心的构造。(4)心传导系的组成和功能。(5)心的血管。(6)心包的结构特点及心包腔。(7)心的体表投影。4动脉:(1)动脉在整个人体中的分布规律。(2)肺动脉和左、右肺动脉的行径。(3)主动脉的行程、分部及各部的分界标志。(4)颈总动脉的行程及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5)上肢动脉主干名称和行程。(6)胸主动脉的分支分布。(7)腹主动脉的分支分布。(8)髂内动脉的分支分布。(9)下肢动脉主干名称和行程。5静脉:(1)静脉的结构特点。(2)
25、上、下腔静脉系的组成及回流概况。(3)上、下肢浅静脉。(4)肝门静脉系。第十六章 淋巴系统(4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淋巴系的组成及特点;2九条淋巴干的名称及收纳范围;3胸导管的起止、行程及其收纳范围;4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注入和收纳范围。5脾的位置、形态特点及功能。(二)、熟悉:1全身重要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收纳范围及临床意义。2淋巴结的微细结构和功能。3腭扁桃体及胸腺的形态、位置及功能意义。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乳糜池、胸导管(二)、主要内容:1淋巴系统的结构和配布特点。2人体各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3淋巴器官的位置、微细结构和功能。4单
26、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第十七章 皮肤(1学时)一、教学目的1掌握皮肤的层次结构、功能。2了解附属结构的特点和功能。二、教学内容1皮肤的组织结构(1)表皮:表皮的分层,各层的结构和角化过程。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功能。(2)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的结构。2皮下组织的结构。3皮肤的附属器官:皮脂腺、汗腺、毛发、指(趾)甲的构造和功能。第十八章 免疫系统(2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 淋巴组织的结构及功能。2. 淋巴结、脾的结构及功能。3.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二)、熟悉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三)、了解1. 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的概
27、念和组成。2. 扁桃体的结构及功能。3. 胸腺的结构及功能。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免疫细胞一、淋巴细胞二、巨噬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三、抗原呈递细胞第二节 淋巴组织第三节 淋巴器官一、胸腺二、淋巴结三、脾四、扁桃体第十九章 内分泌系统(2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内分泌器官的名称、位置。2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的形态及微细结构。(二)、熟悉: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三)、了解:含有内分泌组织的器官。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激素(二)、主要教学内容:1概述: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腺的共同特点,两类内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2甲状腺的一般构造与功能滤泡上皮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滤泡上皮细
28、胞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滤泡旁细胞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功能3甲状旁腺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意义4肾上腺:皮质各带的结构和功能,髓质的结构和功能5脑垂体:概述脑垂体的区分腺垂体远侧部的细胞类型、结构和功能神经垂体的结构与功能结节部和中间部的构造垂体门脉系统及其意义丘脑下部与垂体的关系。6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胸腺的位置、形态。第二十章 视器(2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2眼球壁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视网膜的微细结构;眼球内容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房水的产生和循环路径;眼球外肌的名称和作用。(二)、熟悉:1感受器的分类。2眼的辅助装置的名称和位置。二、教学
29、内容(一)、基本概念:视神经盘、黄斑、屈光系统(二)、主要教学内容:1感受器的概念和分类。感觉器官的概念。2眼球壁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3眼球的内容物。4眼的辅助装置:眼睑、结膜、泪道系统和眼球外肌。5眼的血管。第二十一章 前庭蜗器(2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外耳道的位置、分部、弯曲。2中耳的组成;鼓膜的形状、位置和分部;鼓室的位置、六个壁的名称、毗邻关系及鼓室的内容;咽鼓管的位置、分部、开口以及幼儿咽鼓管的特点。3内耳的位置、组成及骨迷路、膜迷路的分部与形态特点。4位、听觉感受器的名称及功能。(二)、熟悉:外耳的组成;乳突小房和乳突窦的位置;声波传导的途径。(三)、了解:耳廓的外形和
30、结构特点。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听骨链、椭圆囊斑、球囊斑、壶腹嵴、螺旋器(二)、主要教学内容:1外耳道的位置、分部、弯曲。2中耳的组成。(1)鼓室的位置、六个壁及各壁的毗邻和主要结构。鼓膜的形状、位置和分部。(2)鼓管的位置、分部、开口以及幼儿咽鼓管的特点。(3)听小骨的名称、位置和排列。3内耳的位置和分部。(1)骨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2)膜迷路的分部及其与骨迷路的位置关系。(3)椭圆囊斑、球囊斑、壶腹嵴、螺旋器的位置和功能。第二十二章 神经系统总论(2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区分;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弧的构成;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二)、熟悉:神
31、经元的基本形态、功能和分类。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灰质、白质、神经核、神经节、纤维束、神经(二)、主要教学内容:1神经系统的组成。2神经系统的区分。3周围神经系统的纤维成分及分布。4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弧的构成。5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第二十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12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脊髓的位置、外形和内部结构;脊髓典型断面上灰质与白质的配布及各部的名称和性质。2脑干的位置、分部及重要内部结构。3小脑的位置及主要功能。4大脑半球的外形、分叶、主要沟回的名称、位置及机能定位;5基底核的名称、位置;6内囊的位置、分部和各部的主要传导束及临床意义。7脑室系统的组成及其通连关
32、系。(二)、熟悉:1脊髓的功能、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2脑干外形。3间脑的分部及各部的组成和主要功能。(三)、了解:1脊髓灰质的板层学说。2脑干内各神经核柱的性质与位置排列;脑干网状结构。3大脑皮质的构筑特征和Brodman分区;边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基底核,胼胝体、内囊、脑室系统(二)、主要教学内容:1脊髓:(1)脊髓的位置、外形,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2)脊髓内部结构概况,脊髓灰质主要核团的名称、位置与性质。脊髓白质主要白质束的名称、位置与性质及纤维的起止。(3)脊髓的功能和脊髓损伤表现。2脑干:(1)脑干的外形及后十对脑神经的连脑部位。(2)脑干内
33、部结构的概况。脑神经核在脑干内的配布规律,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及其与后十对脑神经的联系。脑干内传导路中继核的名称、位置及其纤维联系。脑干白质中上行、下行束的起止、名称和性质。3小脑的外形、分部。小脑的功能分叶和内部结构。4间脑的分部及各部的组成。间脑的内部结构、主要核团的功能和纤维联系。5端脑:(1)端脑的外形、分叶。(2)端脑的内部结构:侧脑室;基底核;脑皮质机能定位;大脑半球的髓质。(3)边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第二十四章 周围神经系统(6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脊神经的构成,纤维成分和主要分支。2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主要分支、分布范围和损伤表现。3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
34、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4脑神经的名称、序号、性质、连脑部位和进出颅的位置。(二)、熟悉:1手的皮神经分布规律。2、对脑神经的性质及周围联系。3躯体运动神经与内脏运动神经的比较。4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5、对脑神经及行程要点。6三叉神经的主要分支名称、性质及分布概况。7面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的中枢联系、纤维成分、分支及分布概况。8牵涉痛的概念。(三)、了解:内脏神经的分布概况。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牵涉痛(二)、主要教学内容:1脊神经(1)脊神经的构成,纤维成分和分支分布概况。(2)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3)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分布规律。2脑神经:(1)十
35、二对脑神经的名称、顺序、性质、连脑部位、进出颅的部位。(2)、对脑神经的性质及周围联系(3)、对脑神经及行程要点。(4)三叉神经的主要分支名称、性质及分布概况。(5)面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的中枢联系、纤维成分、分支及分布概况。3内脏神经:(1)躯体运动神经与内脏运动神经的比较。(2)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2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躯干、四肢浅感觉和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传导路。2视觉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路及损伤表现。3锥体系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二)、熟悉:1传导通路的分类。2头面部的浅感觉通路。(三)、了解:1听觉、平衡觉传导通路2锥外系的概
36、念、皮质-纹状体系、皮质-脑桥-小脑系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二)、主要教学内容1躯干、四肢本体感觉传导路2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路。3视觉传导路和瞳孔对光反射传导路4听觉传导路5锥体系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第二十六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2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脑和脊髓的被膜层次及形成结构。2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3脑的动脉来源、名称、主要分支及分布。4脑底动脉环组成、位置及临床意义。(二)、熟悉脑膜静脉窦名称及其血液流向。(三)、了解1脊髓动脉的来源及分布特征。2脑的静脉回流概况。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
37、(二)、主要教学内容:脑和脊髓的被膜脑的血管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血脑屏障第三篇 胚胎学第二十七章 人胚早期发育(4学时)一、教学目的(一)、掌握1掌握胚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掌握卵裂、胚泡形成,植入过程3熟悉胚胎学的意义及三胚层的形成4掌握受精必须具备的条件、地点、过程和意义5掌握胎盘的结构与功能(二)、熟悉孪生和多胎、先天性畸形、致畸原因及畸形易感期(三)、了解1了解三胚层的分化2了解胚胎学发展3了解生殖细胞的成熟和精子的获能二、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及关键词:受精、植入、卵裂、胎盘屏障(二)、主要教学内容:1胚胎学绪论2胚胎早期发育生殖细胞的成熟胚胎第一周发育(受精、卵裂及胚泡形成、植
38、入)胚层形成三胚体形成及分化3胎膜和胎盘4双胎和多胎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考试(二)成绩评定:课程成绩:满分100分,其中:期末成绩占60%,期中成绩占30%,平时成绩10%。五、选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一)教 材: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窦肇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二)参考书:系统解剖学,柏树令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解剖组织胚胎学简图及画法,吴先国编著,1999年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徐国成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奈特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Frank H.Netter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大纲制订人:解剖组胚教研室 大纲审定人:王家跃 制订日期:2011年5月20人体解剖
39、学和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二、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护理专业、影像专业、检验专业、助产专业等三、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基本要求1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各器官形态、位置、结构及其主要机能。2熟悉人整体结构的相互关系及其整体性概念。3了解人体器官的年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4为其他医学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四、实验项目汇总表序号实验名称时数实验类别实验类型实验要求每组人数1基本组织(一)2专业基础验证性必修25-302基本组织(二)2专业基础验证性必修25-303运动系统-骨学4专业基础验证性必修25-304运动系统-骨连接2专业基础验证性必修25-305运动系统-肌
40、学2专业基础验证性必修25-306消化系统2专业基础验证性必修25-307呼吸系统2专业基础验证性必修25-308泌尿系统2专业基础验证性必修25-309生殖系统及腹膜2专业基础验证性必修25-3010脉管系统-心、动脉4专业基础创新性必修25-3011脉管系统-静脉、淋巴2专业基础验证性必修25-3012感觉器2专业基础创新性必修25-3013中枢神经系统4专业基础验证性必修25-3014周围神经系统4专业基础验证性必修25-3015内分泌系统和胚胎学2专业基础验证性必修25-30七、实验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自编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二)参考书1郭光文主编,人体解剖彩色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
41、1999年2柏树令主编,系统解剖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6版3于频主编,系统解剖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4Frank H.Netter原著,王怀经主译,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八、课程实验教学简介解剖学课程在医学院校基础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系统解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人体各个系统内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相关知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中力求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针,并且通过这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为
42、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九、考核形式及要求以实物标本考核为主,学生抽取一份考题,在规定时间内从实物标本上辨识试题中的结构,判定正误给出得分,作为实验成绩。十、实验大纲内容序号实验项目实验资源目的要求01基本组织(一)显微镜、切片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2掌握被覆上皮、疏松结缔组织、透明软骨、骨组织、各种血细胞的光镜结构。3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的基本结构;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的光镜结构;血涂片的制作方法。02基本组织(二)显微镜、切片1掌握骨骼肌纤维和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2掌握突触的概念、电镜结构和功能。3熟悉神经元的形态和分类;神经纤维的概念和分类。0
43、3运动系统(骨学)1.全身骨骼2.各部分散骨3.挂图1.叙述骨的分类、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2.掌握躯干骨的组成;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形态异同。3.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分部。掌握胸骨角的概念、特征和意义。4.掌握肋的组成和种类。四肢骨的组成及形态。5.活体观察并触摸:胸骨角、剑突、肋弓、第七颈椎棘突、骶角、枕外隆凸、乳突、下颌角、舌骨、翼点、颧弓、锁骨、肩胛冈、肩胛下角、鹰嘴、肱骨内/外上髁、尺骨茎突、桡骨茎突、髂嵴、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坐骨结节、大转子、髌骨、胫骨粗隆、内踝、外踝。04运动系统(骨连接)1.各部骨连接标本和模型2.挂图1.掌握关节的概念、构造。2.掌握椎骨间的连
44、结。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脊柱的组成、形态特点和机能。胸廓的组成、形态和功能。3.熟悉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4.掌握全身各大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5.掌握颅的整体形态。05运动系统(肌学)1.全身肌标本2.全身肌模型3.挂图1.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胸锁乳突肌、三角肌、肱二头肌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2.掌握膈的位置、结构特点和功能。3.掌握腹前外侧壁肌的位置、层次和结构特点。4.活体观察并触摸:咬肌、胸锁乳突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肌腱、臀大肌、髌韧带、跟腱、腋窝、肘窝、股三角、腘窝。06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全身标本和模型2.各消化器官标本和模型
45、3.挂图1.熟悉口腔的境界、牙的形态、结构和分类。2.掌握消化管各段的位置、形态特点和重要结构及主要毗邻。3.掌握消化管的一般结构。4.活体辨认咽峡、腭扁桃体、胃的位置和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5.掌握肝的位置、形态、体表投影和微细结构。6.掌握胆囊的位置、形态和分部,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肝外胆道的组成及开口部位。7.掌握胰的位置、形态分部和微细结构。07呼吸系统1.呼吸系统全身标本和模型2.各呼吸器官标本和模型3.挂图1.熟悉鼻腔的位置、分部和形态、鼻粘膜的分部。掌握鼻旁窦的组成及各窦的开口部位。2.熟悉喉的位置及组成,掌握喉腔形态和分部。3.熟悉气管的位置和形态、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4.掌
46、握肺的形态、分叶、位置、体表投影及微细结构。5.熟悉肺段支气管及支气管肺段的概念。6.掌握脏胸膜与壁胸膜的配布概况,胸膜腔及肋膈隐窝。7.掌握纵隔的境界、分部及内容结构。08泌尿系统1.标本、模型、挂图等2.动物肾脏1.掌握肾的位置、毗邻及与十二肋的位置关系。2.掌握肾的形态、肾门诸结构及肾门与腰椎的位置关系。3.肾剖面标本上辨认肾皮质、肾髓质、肾盂、肾大盏、肾小盏。4.掌握肾的三层被膜。5.熟悉输尿管的行程和分段。掌握输尿管的三个狭窄。6.熟悉膀胱的位置、膀胱后面的毗邻,掌握膀胱三角的位置及粘膜特点。7.熟悉女性尿道的特点和开口位置。09生殖系统标本、模型、挂图等1.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2.熟悉睾丸、附睾的形态和位置,睾丸鞘膜的结构特点。3.掌握输精管的形态特点和行程,精索的位置和内容。熟悉射精管、输精管及精囊腺的位置关系,射精管的开口部位。4.掌握前列腺的位置、形态和毗邻。5.熟悉阴茎的位置、形态、分部及构造,阴囊的位置及内容物。6.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扩大和弯曲。7.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2.掌握卵巢和输卵管的位置、形态、输卵管的分部及其意义。9.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电图操作与诊断
- 婚庆材料供应协议
-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概论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陇东学院《社科信息检索与利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法医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英语视听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合阳县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三次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汉中学市南郑县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第一次质量调研普查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手术室护士成长管理
- 2024年高考数学1卷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启发
- 2024年广西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及逐题解析)
- 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 DZ∕T 0399-2022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正式版)
- 华为灰度管理法
-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 202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和治疗课件
- 颈后路手术护理查房
- 《采购渠道选择》课件
- 汽车消费调查问卷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单体拆解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