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人文与艺术学院制(修)订二一一年三月目录1、理论教学大纲基础写作教学大纲5新闻学概论教学大纲8传播学概论教学大纲15广播电视概论教学大纲19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23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教学大纲26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大纲30新闻编辑与评论教学大纲35中外广播电视发展史教学大纲40广播电视语言训练教学大纲47编辑出版学教学大纲50艺术概论教学大纲56新闻道德与法规教学大纲60专业英语教学大纲64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67广播节目制作教学大纲72电视作品赏析教学大纲76电视栏目与节目策划教学大纲79节目主持艺术教学大纲85广告策划与创意教学大纲89网络媒体内

2、容制作教学大纲94摄影艺术教学大纲98电视摄像教学大纲104电视编辑教学大纲109影视三维动画制作教学大纲114电视编导教学大纲117电视文化研究教学大纲121电视新闻专题教学大纲124营销传播策划教学大纲1282、实验教学大纲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教学大纲133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大纲136新闻编辑与评论教学大纲137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140广播节目制作教学大纲142电视栏目与节目策划教学大纲144节目主持艺术教学大纲146广告策划与创意教学大纲148网络媒体内容制作教学大纲150摄影艺术教学大纲152电视摄像教学大纲154电视编辑教学大纲157影视三维动画制作教学大纲160电视编导

3、教学大纲162电视新闻专题教学大纲164营销传播策划教学大纲1663、实践教学大纲摄影艺术实训教学大纲168电视摄像实训教学大纲170电视编辑实训教学大纲172影视三维动画制作实训教学大纲174广播节目制作实训教学大纲176电视栏目与节目策划实训教学大纲178电视专题片创作实训教学大纲180毕业实习教学大纲182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184理论教学大纲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undamentalWriting课程编码:050120008总学时:40实验学时:0学分:2.5适用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无大纲主撰人:金鑫 大纲审核人:杨萌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

4、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2.目的是使学生系统而全面地理解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努力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学好后续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新闻专题、广播电视栏目与策划等)打下良好的基础。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写作基本技能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创造能力,尽可能地满足今后的专业学习与社会时代对学生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需要。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绪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掌握写作内涵辨析1-2熟悉写作活动的特点重点:学习基础写作的重要意义难点:什么是写作,如何学习写作第2章: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因素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2-1

5、掌握写作主体主宰写作活动2-2了解写作活动对写作主体的要求重点:作者与写作主体难点:写作活动对写作主体的要求第3章: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3-1掌握选题的内涵3-2了解主题的内涵3-3熟悉信息资料概述及对信息资料的搜集与选择重点:选题和主题的概念内涵难点:对信息资料的搜集与选择第4章:写作活动中的受体和载体因素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4-1熟悉写作主体的受体意识4-2掌握受体的心理特征4-3掌握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4-4掌握文章体式4-5了解修辞与语体重点:写作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以及文章的体式难点:修辞与语体的运用第5章:基础表达方式授课学时:10基本要求:5-1掌握叙述

6、的内涵概念,熟悉其表现技法。5-2掌握描写的内涵概念,熟悉其表现技法。5-3掌握说明的内涵概念,熟悉其表现技法。5-4掌握议论的内涵概念,熟悉其表现技法。5-5掌握抒情的内涵概念,熟悉其表现技法。重点:熟练掌握这五种基本表达方式的写作技法难点:叙述、说明和议论在应用写作中的作用第6章:各类文体写作授课学时:22基本要求:6-1熟悉散文文体,并掌握其写法。6学时6-2熟悉消息文体,并掌握其写法。4学时6-3熟悉诗歌文体,并掌握其写法。4学时6-4熟悉小说文体,并掌握其写法。6学时6-5熟悉戏剧文体,并掌握其写法。2学时重点:把握各种文体的写作特色和风格难点:对各种文体的写作练笔三、 学时分配课程

7、总学时为40,其中理论学时22,习题课学时18。章内容讲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总学时1绪论222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因素223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224写作活动中的受体和载体因素225基础表达方式55106文体写作91322合计221840四、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基础写作教程尉天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参考书:大学写作概论张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普通写作教程路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写作学教程裴显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写作构思技巧于冰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大学写作教程陈妙云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五、课程考核课程成绩:期末考查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8、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ofJournalism 课程编码:050320036总学时:40学分:2.5适用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无大纲主撰人:王青 大纲审核人:熊红燕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本课程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科基础课程。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理解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掌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为其今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理论课程,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指导。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授课学时:2基

9、本要求:1-1了解新闻学1-2掌握新闻工作1-3了解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1-4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重点:新闻学的基本概念、新闻理论的意义难点: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第1章:新闻活动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了解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1-2了解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1-3学习新闻活动的渠道重点:新闻活动的基本内容难点:新闻活动的渠道 第2章:新闻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2-1了解新闻的基本特点 2-2了解两种新闻定义2-3了解新闻本源2-4熟悉新闻要素2-5掌握新闻类别重点:新闻的基本特点、新闻的定义难点:新闻本源和要素 第3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

10、3-1了解新闻与信息 3-2熟悉新闻与宣传3-3掌握新闻与舆论重点:新闻与信息、新闻与宣传难点:新闻与舆论的关系第4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4-1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4-2了解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4-3了解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4-4熟悉互联网和其他新兴媒体4-5掌握媒体融合4-6了解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重点:了解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难点:新兴媒体的产生,媒体的融合第5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5-1了解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 5-2了解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5-3熟悉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5

11、-4熟悉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重点:了解新闻事业的发展难点:掌握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第6章:新闻媒介的性质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6-1了解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6-2了解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6-3熟悉新闻事业的阶级性6-4掌握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重点:了解新闻媒介的各种性质难点:掌握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第7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7-1了解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7-2了解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7-3熟悉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7-4掌握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重点:了解新闻事业的功能、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难点:掌握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第8章:大众传媒与社会授

12、课学时:2基本要求:8-1了解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8-2掌握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重点:大众传媒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难点: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的紧密性第9章: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9-1了解新闻自由的含义 9-2熟悉新闻法规重点:了解新闻自由的定义难点:掌握新闻法规第10章: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0-1了解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 10-2熟悉国家对媒介的管理10-3掌握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重点:国家对媒介的管理难点: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第11章:传媒业经营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1了解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 11-2熟悉传媒业经营的基

13、本目标11-3掌握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重点: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和目标难点: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第12章:新闻媒介的受众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2-1了解受众是谁 12-2熟悉受众的特点12-3掌握受众的权利重点:受众的定义、特点和权力难点:受众的细分和受众的定位第13章: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3-1了解新闻真实性 13-2熟悉新闻指导性13-3掌握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重点: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第14章:新闻选择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4-1了解新闻学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14-2熟悉新闻选择的标准14-3掌握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重点:新闻选择的标准难点: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第

14、15章: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5-1了解新闻专业理念 15-2熟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15-3掌握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重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修养第16章:中国的新闻改革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6-1了解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 16-2掌握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重点: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难点: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40,其中理论学时40章内容讲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总学时1绪论222新闻活动223新闻224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225新闻事业的产生226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227新闻媒介的性质228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44

15、9大众传媒与社会2210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4411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2212传媒业经营2213新闻媒介的受众4414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2215新闻选择2216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2217中国的新闻改革22合计4040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参考书:新闻学概论何梓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新闻学范畴引论刘九洲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五、课程考核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以笔试进行。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Communication课程编码:050

16、320037总学时:40学分:2.5适用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无大纲主撰人:杨婷大纲审核人:熊红燕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为影视多媒体专业专科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2传播学概论是对传播理论尤其是大众传播理论的基本介绍,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该学科以人类的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涉及了包括传播过程、传播模式、传播媒介、受众研究与效果分析等在内的多个研究领域,以及基于大众传媒而发生的各种传播现象。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理论,能恰当的运用理论手段分析与传播学相关的一切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要求学生通过理论的

17、学习,为今后学习与传播相关的领域和解决相关问题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创新意识。对本学科的学习,旨在存进学生将对社会传播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渐渐了解新技术、新媒介所带来的社会变革,进而对学生未来的社会传播实践以及其它与媒介相关的社会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4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配以案例分析、优秀作品欣赏等多种方式方法向学生传授传播学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传播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理解人类社会基本传播现象;掌握传播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掌握人类传播活动和传播媒介的发展概况;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特点和现状,了解大众媒介各种社会功能;掌握几种主要的

18、传播模式,掌握反馈、把关人、知识沟、二级传播与意见领袖等等基本的传播学概念。要求学生除了掌握课堂介绍的理论知识和完成课后练习之外,还要求学生学会分析与传播学相关的一切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1掌握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2熟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重点:传播的定义和特点、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传播隔阂难点: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第2章:人类传播的过程及其系统结构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2-1掌握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2-2熟悉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2-3掌握传播过

19、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2-4熟悉传播过程的特点2-5熟悉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重点: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香农-韦弗数学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传播过程的特点难点: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第3章:传播的类型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3-1熟悉人内传播3-2熟悉人际传播3-3熟悉群体传播3-4熟悉组织传播3-5掌握大众传播重点: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人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动机及社会功能、群体的定义和社会功能、组织传播的定义和功能、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大众报纸(廉价“便士报”)的特点和意义、电视的媒介特性及其

20、发展、拟态环境 难点: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功能、群体压力、组织内传播的机制、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selfinteraction)、米德的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thinking)第4章:大众传播媒介性质与作用授课学时:8基本要求:4-1掌握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4-2熟悉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媒介及组织目标。重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难点:第5章: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授课学时:8基本要求:5-1概论部分要求了解传播效果的含义、类型及三个层面5-2熟悉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5-3掌握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及制约因素重点:传播效

21、果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传播主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等要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难点:几种重要的传播效果理论:“魔弹论”、“有限效果”理论第6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6-1熟悉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6-2掌握大众传播与社会心理:“沉默的螺旋”理论6-3了解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6-4熟悉大众传播与社会效果:“知沟”理论重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知沟”理论难点:沉默的螺旋”理论第7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7-1了解大众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大众传播研究的历史可追溯至十九世纪末,米德、库

22、利、杜威和帕克等四名美国社会学家最早开始关注和研讨传播问题;7-2熟悉传播学研究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以及霍夫兰等学者是传播学发展的主要奠基人,施拉姆将前人研究加以整合,成为传播学研究的集大成者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7-3熟悉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学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重点:传播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划分和传播学研究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难点: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比较三、 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40。章内容讲课实训课习题课实践课总学时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42人类传播的过程及其系统结构63传播的类型64大众传播媒介85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86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

23、果47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4合计4040四、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郭庆光参考书:传播媒介的垄断美巴格迪坎著林珊等译 新华出版社1983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著陈亮等译 新华出版社1984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美宣伟伯著余也鲁译述 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着陈韵昭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大众传播通论美德弗勒英邓尼斯著颜建军等译 华夏出版社1989大众传播学钟文、余阳明著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传播学原理范东生、张雅宾著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传播心理学韩向前著 南京:南京出版社1990五、课程考核课程成绩中

24、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按笔试进行。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BroadcastingandTelevision课程编码:050320035总学时:32实验学时:0学分:2适用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无大纲主撰人:余欢欢 大纲审核人:熊红燕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2.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广播电视传播的特点与规律,掌握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业务要求、技术基础与手段,特别是在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网络传播涌现的今

25、天,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广播电视业务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够比较好地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并具备从事广播电视传播媒体采编工作的初步基础。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广播电视传播的物质基础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1了解广播电视发明与发展简史1-2了解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原理1-3熟悉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和制式重点: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难点: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第2章: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概况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2-1了解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2-2了解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概况2-3了解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重点: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广播电视发展概况和特点;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历程难点:中国电视

26、事业的发展历程第3章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3-1掌握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3-2了解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重点: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难点: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第4章广播电视节目系统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4-1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构成4-2熟悉新闻节目的特性、功能,掌握新闻节目的子系统构成4-3了解文艺节目的特性、功能,熟悉文艺节目的子系统构成4-4了解社教节目节目的特性、功能,熟悉社教节目的子系统构成4-5了解服务节目的特性、功能,熟悉服务节目的子系统构成重点: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方法;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子系统构成难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子系统构成第5章广播电视传播的语言授课学

27、时:6基本要求5-1掌握广播传播的语言符号系统、特性及构成5-2掌握电视传播的语言符号系统、特性及构成重点:广播语言的三要素;广播语言的构成模式;电视语言的构成要素;电视节目的声画关系难点:广播语言的构成模式;电视节目的声画关系第6章广播电视传播的界面人物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6-1了解播音员的工作特性与修养,了解新闻播音的特点、要求及方式6-2了解主持人的定义、发展、地位、作用及其必备的专业素养6-3熟悉记者的工作特点、任务、作用、地位及职业道德重点:播音员的工作特性;主持人的地位和作用;记者的工作特点与任务;记者的职业道德难点:主持人的地位和作用;记者的职业道德第7章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授课

28、学时:2基本要求:7-1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一般过程7-2了解文艺、教育、服务节目的编排要点及要求7-3掌握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和特点,熟悉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任务和编排特点重点: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一般过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任务和编排特点难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三、 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32,其中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章内容讲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总学时1广播电视传播的物质基础442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663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444广播电视节目系统665广播电视传播的语言666广播电视传播的界面人物447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

29、22合计3232四、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广播电视学概论黄匡宇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参考书:传播媒介的历史之光广播电影电视史论李幸刘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广播电视概论施天权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广播电视概论王铎等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五、课程考核课程成绩中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hineseAncientliterature课程编码:050120009总学时:40实验学时:0学分:2.5适用对象:普通大学本科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无大纲主撰人:杨萌金鑫 大纲审核人:吴照义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根据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针对文科

30、类专业教学的特点,并结合我校学科专业改革与建设的要求进行编写。2、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文科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给予学生比较完整的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使学生了解数千年中国文学发展的辉煌成就,并提高其文学修养水平。3、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社会的政治经济等现象与文学发展的关系紧密相联,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状况,历代有成就的作家及有特点的文学现象。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丰富的汉语言词汇,尝试着运用诗、文、赋等文体进行文学创作,具有分析、评述文学作品的能力。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先秦文学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1-1了解先秦文学发展概况:文学的起源、古代神话传说、夏商文化

31、的产生、西周文学的兴起、春秋战国文学的繁荣、楚辞的崛起、秦代文学简况。1-2了解先秦作家和作品选。(按不同教材选篇内容进行讲授)重点:掌握文学的起源、诗经、诸子散文特点、楚辞的崛起。难点:解读离骚。第二章汉代文学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2-1了解汉代文学发展概况:两汉社会概述、两汉散文、辞赋、诗歌。2-2了解汉代作家和作品选。(按不同教材选篇内容进行讲授)重点:掌握汉赋的特点,司马迁生平和史记难点:解读汉赋。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3-1 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概况:社会状况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建安文学、南北朝文人诗、乐府民歌、骈文与散文、魏晋南北朝小说、文学批评。3-2 了解魏

32、晋南北朝作家和作品选。(按不同教材选篇内容进行讲授)重点:掌握建安文学、陶渊明生平和作品选、江淹别赋、文学批评理论。难点:解读文学批评论著。第四章隋唐五代文学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4-1 了解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隋代文概貌;唐代文学繁的历史文化背景;唐诗发展的历史轨迹;古文运动;传奇小说演变的历程;词的兴起和唐五代词坛。4-2 了解唐代作家作品选。(按不同教材编选编内容进行讲授)重点:掌握唐诗发展的历史轨迹;李白和杜甫生平及诗选。难点:古文运动及韩愈的文章。第五章宋代文学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5-1了解宋代文学发展概况: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特点;宋代各体文学概说;宋代文学的分期。5-2

33、了解宋代作家和作品选。(按不同教材选编内容进行讲授)重点:掌握宋词特点;代表人物晏殊、柳永、苏轼、李清照等。难点:豪放词派的产生原因。第六章元代文学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6-1 了解元代文学发展概况:元代文学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与文化背景、杂剧、南戏、散曲概述。6-2 了解元代作家和作品选。(按不同教材选编内容进行讲授)重点:掌握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的戏曲;及元代散曲。难点:杂剧与南戏创作特点。第七章明代文学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7-1 了解明代文学发展概况:明代社会概况;小说的兴起;戏曲的发展;明代的诗、文、散曲及民歌。7-2了解明代作家和作品选。(按不同教材选编内容进行讲授)重点:掌握小说

34、的艺术创作与审美特点。难点:解读戏曲剧本牡丹亭。第八章清代文学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8-1 了解清代文学发展概况:清代社会概况;清代的诗词、散文、小说和戏曲。8-2 了解清代作家和作品选。(按不同教材选编内容进行讲授)重点:掌握清代小说的故事性与人物塑造的特点。难点:对长篇小说的鉴赏与评论。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40。章内容讲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总学时1先秦文学662汉代文学663魏晋南北朝文学664隋唐五代文学445宋代文学446元代文学447明代文学448清代文学44考试22合计4040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一卷本)郁皓贤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参考书:中国

35、古代文学姜光斗等主编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中国古代文学徐季子等主编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五、课程考核1、本课程属于考查课程。2、考试采用开卷、闭卷方式均可。3、成绩按百分制计算。4、课程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ultimediaComputingFoundationandApplication课程编码:050320006总学时:64实验学时:32学分:4适用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先修课程:美术基础大纲主撰人:任雪飞 大纲审核人:周行一、 课程性质、目的

36、和任务1.本课程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2.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在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通过补充更多的多媒体设计实例以及让学生掌握最新的多媒体的各种编辑和处理软件(声音的采集与处理、图像的编辑与制作、平面动画的设计与制作)的基本使用方法,来培养学生音像技术的应用和多媒体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制作方面的学习和实际动手能力。3.在教学环节设计上,以操作技能为主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在熟练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特别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方法进行操作并能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多媒体技术概述授课学时:8基本要求:1-1多媒体技术

37、定义及关键技术组成,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1-2有关多媒体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重点:有关多媒体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难点:多媒体技术定义及关键技术组成第2章:静态图像的获取与处理授课学时:28基本要求:2-1熟悉图形图像的基础知识2-2掌握图像的采集与浏览2-3掌握图形文件的处理重点:图像的采集及图形文件的处理难点:图形文件的制作与处理第3章: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3-1掌握声音文件的采集、播放和格式转换3-2了解音频的基础知识3-3掌握音频编辑软件AdobeAdution的使用重点:声音文件的采集、播放和格式转换难点:音频编辑软件AdobeAdution的使用第4章:二维动画制

38、作授课学时:20基本要求:4-1了解平面动画文件的采集、播放及与视频文件格式的转换4-2掌握动画编辑软件flash的使用重点:动画编辑软件flash的使用难点:平面动画文件的采集、播放及制作第5章: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技术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5-1了解多媒体电子出版物5-2了解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概念5-3了解超文本和超媒体的应用及发展前景重点:多媒体电子出版物难点: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概念及应用三、 实验1、实验项目一览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室名称主要设备名称是否为网络实验1用选择工具做选区2验证性必做专业类5传媒中心实验室PC否2用修复画笔工具去除眼袋4验证性必

39、做专业类5传媒中心实验室PC否3用画笔预设制作白云4设计性必做专业类5传媒中心实验室PC否4用历史记录画笔美容4设计性必做专业类5传媒中心实验室PC否5调色4设计性必做专业类5传媒中心实验室PC否6导入声音、视频和动画的发布4综合性必做专业类5传媒中心实验室PC否7引导(路径)动画的制作4设计性必做专业类5传媒中心实验室PC否8遮罩动画的制作4设计性必做专业类5传媒中心实验室PC否9分析学校网站超文本语言2验证性必做基础类5传媒中心实验室PC是10用画笔和路径制作彩带4设计性选做专业类5传媒中心实验室PC否11使用抽出滤镜和蒙版抠图4设计性选做专业类5传媒中心实验室PC否12用图层蒙版制作水晶

40、苹果4验证性选做专业类5传媒中心实验室PC否2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1.用选择工具做选区:(学会使用选区和移动工具进行选择)。2.用修复画笔工具去除眼袋:(学会使用PHOTOSHOP修复画笔和魔棒工具)。3.用画笔预设制作白云:(了解画笔的预设;学会使用画笔做简单手绘)。4.用历史记录画笔美容:(掌握历史记录画笔的使用方法)。5.调色:(了解色彩相关知识;掌握图片的模式;学会使用调色工具组进行调色)。6.导入声音、视频和动画的发布:(学会使用Flash和AdobeAdodition软件发布视频)。7.引导(路径)动画的制作:(了解动画相关知识;掌握路径动画制作;)。8.遮罩动画的制作:(学会使用F

41、lash软件制作遮罩动画)。9.分析学校网站超文本语言:(简单了解网页制作编程语言)。10.用画笔和路径制作彩带:(学习并熟悉画笔和路径工具)。11.使用抽出滤镜和蒙版抠图:(掌握抽出滤镜和蒙版的综合运用;)。12.用图层蒙版制作水晶苹果:(学习并熟悉蒙版工具)。3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包括将设计思路、实验过程和作品效果等。(2)考核方式a.提交作品进行考核b.考核成绩以平时练习成绩为基础予以评分,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里的30%。4.实验指导书、参考书任雪飞.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四、 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64,其中理论学时32,实验课学时32。章内容讲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总

42、学时1多媒体技术概述8082静态图像的获取与处理1216283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2244二维动画制作812205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技术224合计323264五、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多媒体应用技术基础刘甘娜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叶乃文著邮电出版社2001年8月多媒体应用技术基础邓振杰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AdobePhotoshopCS4标准培训教材ACAA专家委员会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中文版FlashCS3从入门到精通曾帅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六、课程考核课程成绩:期末考查成绩占6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占20%。新闻采访与

43、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NewsGatheringandWriting课程编码:050320014总学时:64实验学时:16学分:4适用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基础写作、新闻学概论、摄影艺术、电视摄像、电视编辑大纲主撰人:余欢欢 大纲审核人:熊红燕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本课程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2.目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闻采写业务的基础知识、技巧和操作规律,初步具备新闻采写的能力,为进一步掌握新闻业务、探索新闻理论提供必不可少的系统基础知识。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

44、了解新闻的定义和六要素1-2了解采访的特点和形式重点:新闻的定义、采访的特点、采访的形式难点:采访的特点第2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2-1了解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的具体要求、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2-2了解坚持新闻报道的思想性的具体要求2-3了解坚持新闻报道的时间性应抓住的环节2-4了解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意义、方法重点: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思想性、时间性、用事实说话的要求及方法难点:防止新闻失实、强调时效性的方法、用事实说话第3章发现与判别新闻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3-1掌握新闻价值的定义及其五要素3-2掌握新闻敏感的内涵及其培养途径重点:新闻敏感的内涵、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新

45、闻价值的五个因素难点: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新闻敏感的内涵第4章采访的第一阶段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6-1了解新闻线索的地位与作用、熟悉新闻线索的获取渠道及注意事项6-2掌握采访前的准备内容重点:新闻线索的获取渠道、采访前的准备内容难点:采访准备的内容第5章采访的第二阶段授课学时:85-1掌握提问的技能5-2掌握视觉的运用技能5-3熟悉听觉的运用技能5-4了解笔录的重要性、笔录的内容及范围5-5掌握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应包含的内容重点:提问的技能、视觉的运用技能、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难点:提问的三种基本方法、如何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第6章采访的第三阶段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6-1了解深入采访的要求6-

46、2了解验证的方法6-3了解迅速整理笔记的方法和步骤6-4了解积累多余资料的意义及方法重点:深入采访的要求、验证的方法、迅速整理笔记的方法和步骤难点:深入采访的要求、迅速整理笔记的方法和步骤第7章新闻写作概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7-1了解新闻作品的基本特征,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7-2熟悉新闻报道体裁的分类及其依据重点: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报道体裁的分类及其依据难点: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第8章新闻主题与新闻材料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8-1了解新闻主题的含义,掌握选择和提炼新闻主题的方法8-2了解新闻事实与新闻材料的区别,熟悉新闻材料的鉴别与选择方法重点:新闻主题的提炼方法;新闻材料的鉴别与选择难点:新闻主题的提炼第9章新闻语言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9-1了解新闻语言的概念9-2掌握新闻语言的特点及其具体要求重点:新闻语言的特点及其具体要求难点:新闻语言的特点及其具体要求第10章新闻写作的七大环节授课学时:12基本要求:10-1掌握新闻标题的种类及构成方式10-2掌握消息头的形式及其三要素10-3掌握新闻导语的作用、产生及发展、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导语的类型及写作要点10-4掌握新闻主体的作用及写作要求10-5掌握新闻结尾的方式10-6掌握新闻背景的类型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