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生素质教育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2.1 概念界定在每一个研究开始之前,我们都需要先对该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解释和界 定,力求清晰化和明朗化。因此对文中的核心概念:“素质教育”和“态度”以及“行为”的概念进行一个清晰的界定。2.1.1 对素质教育的概念界定在前文已经提到,“素质” 一词的本意是指人的先天解剖与生理特点,是指 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觉器官的特点。 今天,这个概念已经引申到了人的品 质和人的社会品质这个层面上来,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 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及 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史宁中、刘海民(2007)认为我国目
2、前素质教育中所使 用的“素质” 一词,其具体内涵应当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 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中国德育,2007, (11):10-14.素质教育作为以提高全 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 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 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简单地来说,素质教育就是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 质的教育。它以促进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德
3、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合格公民为培养目标,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途径,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显著特征(“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 2006)。 “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 .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 J.教育研究,2006:5-12. DOI:CNKI:SUN:JYYJ.0.2006-02-001.2.1.2 对态度的概念界定对于“态度” 一词的定义多种多样,它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概念之一。 其内涵历来是心理学家争论的焦点。心理学中最早使用态度概念的是斯宾塞和贝 因(H.Spencer, A.Bain, 1862)等人,他们认为态度是一种先有主
4、见,是把判断 和思考引导到一定方向的现有观念或现有倾向, 即心理准备性(俞国良,2006)。3在社会心理学中,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和兹那涅茨基 (W.I.Thomas&F.Znaniecki, 1918)对态度的最初的定义是“个体对社会价值的意识状态”,1923年,托马斯又提出态度是“动作的趋势”(张德,1990)。俞国良著.社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张德著.社会心'理学M.劳动人事出版社,1990.G.奥尔波特(1935)在其社会心 理学手册一书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 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这是从行为主
5、义心理学角度下 的定义。洛开奇(M.Rokeach)认为,态度是一种具有结构和组织的复杂认知体 系,”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数个互相管理的信念组织”。他着重指出了态度结构 和组织性以及由此构成的认知体系。这是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下的定义(俞国良, 2006)。俞国良著.社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克雷奇和克拉次菲尔德(1948)提出,态度是“一种和个人所处环境有 关的动机、情绪、直觉和认识过程所组成的持久结构”。弗里德曼(J.L.Freedman, 1981)提出:“态度是对任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人都带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 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沈德灿、何立婴,1990)。沈德灿,何
6、立婴编著.社会心'理学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美国心理学家巴克(K.Back, 1984)认为,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他侧重于认为态 度是一种观念、意见等主观意识的东西,认为情感是态度的核心。瑟斯顿(L.Thurstorm)和奥斯古彳惠(C.E.Osgood)也认为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 菲什拜因和阿吉曾(M.Fishbein, I.Ajzen, 1975)认为:”态度是习得的,它 导致活动。这些活动对事物始终是赞成或不赞成的。”对态度有比较完整理解的 应该是迈尔斯(Myers, 1993),他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 欢的评价性反应,它
7、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更为全面的定义是把态度理解为“对现实世界所有方面的评价”(R.H.Fazio, 1994;A.Tesser&L.Martin , 1996)(俞国良,2006)。俞国良著.社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在以上的关于“态度” 一词的定义 当中,弗里德曼的定义是今天西方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比较满意的,但是也还不是为所有社会心理学家公认的定义。 本文认为,所谓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 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章志光、 金盛华,1996)。章志光,金盛华编著.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
8、育出版社,1996.2.1.3 对行为的概念界定行为,谓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如:做出动作, 发出声音。参见汉典.这是行为作为汉语词语的释义。作为多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一一人的 行为,不同的研究领域对于“行为”的看法也是不尽相同的。按照生理学家的观点,行为则是人体器官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对于哲学家而言,行为(action) 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一切活动。 作为法律术语的行为,就是人们在一定 目的、目的、欲望、意识、意志支配下所做出的外部举动。侧重于犯罪含义的行 为。社会学家认为,行为是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式, 它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不同
9、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文化制度、个人价值观念 的影响下,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或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能动 反应。分为外显行为和内在行为。在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家对行为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如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 与动物对刺激所作的一切反应都称之为行为, 包括外显的行为和内隐的行为;格 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由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决定,行为指受心理支配的外部 活动。而现代心理学家一般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外显活动。因此,本文对行为 概念的界定即为“有机体的外显活动”。2.2 文献综述2.2.1 有关素质教育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主导思想与主流实践。 目前学界有关素
10、质教育的研究也有很多,其主要集中在对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 出现的问题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我国的素质教育自明确提出以来,推进艰难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总的来说现状就是艰难推进、酝酿突破(叶澜,2011)。叶澜.素质教育推进现状及其原因辨析 J.教育发展研究,2011, (4):1-5.叶澜认为造成这种问题 的深层次原因是社会改革缺乏教育立场。 学生生活中的素质教育的常态基本都是“雷声不大,雨点甚小”。畦依凡(2010)也提到我国的素质教育推进困难重重, 进展及其效果不容乐观。他认为推而不进及其效果不佳的原因除了高校对素质教 育未予真正重视外,另外就是不少高校走进了素质教育的误区:在教育理念
11、上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或通识教育,认为导致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在 教育措施上把素质教育简单化,等同于开设几门人文或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全程参与和全要素渗透。睦依凡.素质教育: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0, (9):10-13.大学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个理念问题,还是一个工作层面要认真落实、 大力推进的问题。当务之急,一是要强化高等教育问题研究意识,自觉加强理论学习, 认真研究和思考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二是要克服大学素质教育目前工作和实践层面的“泛化”和“弱化”以及“形式化”的现象。三是要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解决当前素质教育过程
12、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张正义, 2007)。12畦依凡(2010)认为只有围绕素质教育目的重构人才培养体系,素质教育才能发挥其作用产生其结果。因此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明确、 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必须创新、要进行教学制度改革和大学文化营造。张正义.论大学的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18-20. 13睦依凡.素质教育: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0, (9):10-13.2.2.2 有关行为与态度的研究对行为与态度关系的探讨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考察态度对行为的预测能力究竟如何(姜峰、卢苏、侯玉波,2009)。14姜峰,卢苏,侯玉波.对态度
13、与行为一致卜iE关系的再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5马先明,姜丽红.态度及其与行为模式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6,(3):7-10.马先明、姜丽红认为态度只是预测行为的倾向性,而不是决定行为(2006)。15上个世纪3040 年代,西方学术界曾掀起以态度为中心的研究热潮,学者们普遍认为从态度能预测行为,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Lapiere的一项研究对态度与的一致性的看法提出 了挑战,具得出的态度与行为有很大的结论引发了一系列后续研究(李林,2006)。李林认为,研究中的矛盾推动着研究的深入, 他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认为态 度和行为的复杂关系中应该考虑三个因素:态度自
14、身特性、行为对态度的影响以及情境的限定(2006)。李林.态度与行为关系的预测因素考察J.闽江学院学报,2006, (1):116-119.在这个问题上,其他学者也在这个问题上发表了观点。 候红霞认为影响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因素有态度因素、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态度的成分和强度决定人们的行为与态度是否一致,在面对这种不一致的状态时, 人们整体呈现的是寻求态度之间以及态度和的一致性(2013)。候红霞.当代社会道德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关系研究J.科教导刊旬刊,2013, (17).姜峰、卢苏、侯 玉波认为研究行为态度关系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态度对行为的预测能力究竟如 何,而其影响因素主要在于态度自身因素
15、、 个体因素以及主观体验和情境交互影 响(2009)。姜峰,卢苏,侯玉波.对态度与行为一致卜iE关系的再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但是在对行为态度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难点是, 对态度理解的分歧(李 林,2006)。李林.态度与行为关系的预测因素考察J.闽江学院学报,2006, (1):116-119. 马先明,姜丽红.态度及其与行为模式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6, (3):7-10.对态度的不同理解使得对态度和行为的关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对于态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没有统一的界定。目前比较流行的是Freedman提出的态度三成分学说,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组成的,
16、但是该理论强 调了态度的外显特征,建立在人们对自己的态度信息有意识提取的前提上,没有突出态度的内隐特征。实际上态度一经产生,便可以分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马 20先明、姜丽红,2006)。徐伟庆、对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分别研究在整个研究进程中显得十分重要 贾林祥认为内隐态度才是人们“真实的”态度,内隐态度能够预测人的行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共同影响人的行为 (2008)。徐伟庆,贾林祥.内隐视野下态度和行为关系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8, (6):130-132.刘俊升、桑标认为内隐态度和外 显态度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但是在不同的行为方面,其预测能力有所差异(2010)。刘俊升,桑标.内隐
17、-外显态度的关系及其行为预测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张林、张向葵在双重态度模型的介绍中也提出了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 (2003)。张林,张向葵.态度研究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1学者们做的最多的则是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性,而同时,行为也会影响态度。 态度的改变通常是社会影响的结果(美埃略特阿伦森、美提摩太 D 威 尔逊、美罗宾 M 埃克特,2012: 218)。 (美)埃略特阿伦森,(美)提摩太 D 威尔逊,(美)罗宾 M 埃克特著,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 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不仅表 现为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同时,行为反过来也影响与态度的关系, 成为预测态度 与行为关系的因素之一(李林,2006)。李林.态度与行为关系的预测因素考察J.闽江学院学报,2006, (1):116-119.有研究者认为,在内隐态度改变中,如 果人们反复强化一种新态度一一思考它、与朋友讨论、按照它来行事,这种新态 度也可能变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协议书
- 合作投资合同书示例
- 广州市劳动合同范本参考
- 2024灯饰采购合同范文
- 安徽省淮南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3套【附答案】
- 提升机租赁合同样式
- 2024抵押贷款合同协议书样式
- 6.2 共筑生命家园(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购房合同协议书范本
- 仓库租赁合同样本
- 安徽省芜湖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两癌知识科普课件
- 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建议书
- 东营港加油、LNG加气站工程环评报告表
- 2024年日历(打印版每月一张)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管理规范 第2部分:回收服务网点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 新剑桥少儿英语第六册全册配套文本
- 科学预测方案
- 职业生涯规划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 T-WAPIA 052.2-2023 无线局域网设备技术规范 第2部分:终端
- 市政管道开槽施工-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