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空气占据空间吗湘教版(一起)_第1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空气占据空间吗湘教版(一起)_第2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空气占据空间吗湘教版(一起)_第3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空气占据空间吗湘教版(一起)_第4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空气占据空间吗湘教版(一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空气占据空间吗湘教版(一起)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一、教育理论指导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 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新课程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 径。所以本课将学生定位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者、观察者和探究者,教师定位于引领者、 合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 惯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和方法 去观察、实践、体验;然而小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能单独地去完 成一个探究实验,必

2、须要有同学和教师的合作才能顺利完成。二、教学方法梳理空气占据空间吗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组 成:(一)是空气占据空间;(二)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变化。根据现在学生接受能 力普遍比较强的事实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课程目标,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对 部分实验也进行了调整和改进。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知空气占据空间,验证空 气占据空间和空气占据空间大小可以改变。新课标指出,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 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 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

3、动。让他 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 提问题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创设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观察法、实验法、制作法、演示 法。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 究的能力。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刚刚上了三个多月的科学课,学生对科学的理解还知之甚少,科学课堂学 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要通过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研究,培养 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独立思考、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善于倾听和交流的习惯;渗透 正确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证精神;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

4、修 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揭示事物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 科学探究兴趣,体验合作研究的快乐。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探究活动,认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2、科学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研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独 立思考、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善于倾听和交流的习惯,根据事实进行分析、猜想的能力、 严谨的思维能力。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通过实验探究突出重点。难点:解释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5、使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认识逐渐清晰。六、教具准备:底部有洞和无洞的杯子、卫生纸、水槽、去底塑料瓶、乒乓球、抹布、 板贴图、实物投影、托盘、暖水袋.学具准备:底部有洞和无洞的杯子、卫生纸、水槽、去底塑料瓶、乒乓球、抹布。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初步感知空气占据空间师谈话:大家看这是什么?(纸),如果把这张纸放进水里会怎样?(湿了)你有办法让纸放进水里也不湿吗?(学生说方法)预设:把纸放在手里握紧,在把手放进水里。把纸放进塑料袋里,再把塑料袋放进水里。把纸放进瓶子里,再把瓶子放进水里。(每种方法可以让学生试一试)2、演示实验师谈话:老师也想到一个方法,你们看行不行。(把纸放进杯子

6、里,紧紧塞在杯子的底部;再把杯子竖直插入水中;杯子在水中静置10秒钟;再竖直着拿出杯子,擦净杯子边缘的水,看一看纸湿没湿?)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发现纸没湿。3、学生实验师谈话:怎么没湿呢?同学们也试一试,看看纸是不是没有湿。要求:(课件)纸要塞紧,不要掉下来。矿泉水瓶要垂直倒扣在水中。仔细观察瓶内的水位。仔细观察扣入水中的杯子里有什么现象,学生实验验证,教师巡视指导。(教师给的杯子有的底部有洞、有的底部没洞。)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师:我看同学们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有的怎么不高兴呢?你们的实验结和老师的一样吗?预设:杯子底有小孔,所以纸湿了(设计意图:我把教材上这个实验作为引课内容,便于激发学生探

7、究欲望,同时便于动手 操作和分组实验。但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纸巾不湿与空气占据空间成因果关系,讲起 来有些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如果设计一个对比实验,使学生能初步理解纸巾不湿与空气占 据空间的因果关系。)(二)、大胆猜测合理假设1、师谈话:有的组纸湿了,有的组纸没有湿,你们认为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各组讨论猜 一猜?2、学生汇报预设:杯子有洞的组:空气从洞里出来了,水就进去了,所以纸湿了。杯子没洞的组:因为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着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所以纸不湿。可能空气占着杯子的空间3、小结:刚才同学们猜想是空气的原因,杯子里有空气,占着地,水进不去,纸就不湿, 杯子里的空气跑出来,水进去了,纸

8、就湿了。那空气什么样的物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 有气味和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无法看到,还需要进一步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事实进行分析、猜想的能力、严谨的思维能力。)(三)、设计实验制定计划1、介绍实验材料师: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乒乓球,还有一个去掉了底的瓶子。(教师出示乒乓 球和去底的塑料瓶),2、实验方法:(课件)老师将乒乓球放入水中,乒乓球会怎样?(漂在水面上)如果我将瓶子扣在乒乓球上, 竖直压入水中,你认为乒乓球会在水中的什么位置?想不想试一试?(设计意图:对于实验的方法问题,如果只是单纯要求学生自己来设计,显然是脱离了 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这里教师

9、指导实验方法,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遇见问题的时候, 要意识到要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四)、合理探究 开展实验探究一:证明是空气占着瓶子、杯子的空间1、实验要求:实验时请你把瓶子对着小球竖直压入水底,不能上下移动瓶子。仔细观察你看到什么实验现象?这说明什么?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3、各小组汇报:预设:小球在水底,说明瓶子里有空气5、小结:看来,是空气占满了瓶子的空间,使小球沉在水底了。现在你能不能解释刚才 杯子里的纸为什么不会湿?(是空气占满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使纸不湿。)(设计意图:把杯子和纸分别用去底的塑料瓶和乒乓球代替,再次验证学生猜测,空气占 据着空间,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修正自己

10、的认识。)探究二:改变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1、师谈话: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实验分析,我们知道空气占满了瓶子或杯子的空间,就能 使小球沉在了水底、纸不湿。那你能不能根据刚才的实验现象猜测一下?怎样让你的小球从 水底跑到水的中间,或者跑到水面上来呢 ?2、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3、各小组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并说理由。4、进行实验验证,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解释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是本课的难点。这一活动把学生的认 知提升了 一个层次再次经历验证过程,帮助学生构建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问-猜测- 验证。)一(五)、深入研讨 获得结论1、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实验做成功了吗?汇报时按着这样

11、的顺序汇报:(课件)a、你的小球到水的中间和水面上来了吗?B、你是怎么做的?G为什么这样做?2、学生汇报预设:我们组的小球到水的中间和水面上来了,我们把空气放出来一部分,让出了一些 空间,水就流进去了一些,球也就漂上来了一些;再放出来一部分空气,又让出了一些空间, 水就再流进去了一些,球也就再漂上来了一些。师:空气不让出空间,水能不能进去?(不能)随着学生的讨论,教师贴图并板书。3、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占满了杯子的空间,纸就不会湿;空气占满了 瓶子的空间,小球就能呆在水底,只有空气让出空间,水才能进到杯子或瓶子里去。我们管 空气的这种性质叫做空气占据空间(板书)这对学生来说是困难

12、的,比较抽象。画画,课件 展示多种方法突破难点。(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猜测、动手实验,发现改变小球的位置,与放出去的空气多少有关 系,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贴出板画,让学生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同时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六)、回归生活拓展应用1、师:我们已经知道空气可以占据瓶子、杯子里的空间,空气还能占据哪些地方的空间 呢?2、(出示暖水袋)冬天,我们都用暖水袋捂手捂被窝,可是我们往暖水袋里灌水的时候, 水会往外冒,这是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举例,加深和拓展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八、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我除了用语言评价激励学生外,也将评价权给了学生,发挥他们科学学

13、习的主 体作用。教师主导的关键是评价规则的制订,从而使每个孩子都有进步的期望和目标,也使 优秀学生不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习惯欠佳学生无趣、绝望,破罐子破摔。同时我也有隐形 的评价,比如我对小组的评价,红五星即时上墙,让每一个组都有规范自己课堂习惯的意识, 促进他们朝着好的科学习惯发展,比如积极发言,小组合作好,安静实验,实验后整理,把 凳子放回原处等习惯不断在评价中强化。九、设计特色(一)选择结构性的材料奠定科学概念的基础在本课中,我选取了两组非常经典的实验材料,每份材料都为概念的呈现和建构发挥着 作用。第一组实验材料是两个塑料杯子,一个底部有洞,一个底部没有洞,将杯子竖直压入 水中以后,有的

14、组纸湿了,有的组纸没有湿,这便给学生创设了一种争论的契机,学生在讨 论纸为什么没湿的过程中为学生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第二个实验, 用去底的塑料杯扣在水面的乒乓球上,乒乓球会被压在水底的位置,材料的设计很好地说明 了证明了空气是占据空间的,然后,教师让学生想办法让小球在水中,到水面上来,学生既 可以斜一斜杯子让空气跑出来,又可以拧开杯盖让空气跑出来,还可以用手压住瓶口放一部 分空气出来,实验材料的结构性和科学性,使实验方法具有多样性,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启迪、 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智慧。(二)合理的教学设计有利于科学概念的建立怎样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这一科学概念, 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5、:1、用杯底塞纸的实验 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可能空气占着杯子的空间。2、用瓶子和小球的实验证明是空气占着瓶子、杯子的空间,使小球能呆在水底、使纸不湿。3、通过让小球到水的中间,到水面上来的实验,认识空气让出一部分空间,水才能进去,空气不让出空间,水进不去。最后,应用这 一知识解决生活中暖水袋问题。在这个概念支持下的三个教学部分都有着各自的概念内涵, 形成一个由科学概念穿联系起来的活动链,在活动链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充实、覆盖、拓 展、深入和完善,这样的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建立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概念。(三)注重学生在探究中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本课,在学生认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的过程中,始终有一条思维的主线贯穿在 整个教学活动:通过杯子底下塞纸的实验引起学生的争论和猜想,可能是空气的原因使纸不 湿,联系刚才的实验现象,用瓶子和小球的实验进一步证明刚才的想法,实验证实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