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A2》教学大纲_第1页
《化工原理A2》教学大纲_第2页
《化工原理A2》教学大纲_第3页
《化工原理A2》教学大纲_第4页
《化工原理A2》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 工 原 理A2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01010112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A2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2课程性质:必修 学时/学分:48/3.0考核方式:闭卷笔试+平时成绩+读书报告选用教材:化工原理(下册),王晓红、田文德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化学原理、有机化学、 大学物理 后继课程:分离工程、传递过程原理适用专业及层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 能够熟练掌握典型化工过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

2、能够基于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建立复杂工程问题的合适数学模型,分析、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2、 能够熟练掌握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设备的结构特点;能够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操作工艺流程。3、 能够熟练掌握典型化工单元操作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能够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阐明其条件、构成、范围和解决目标,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操作设备;4、 能够熟练掌握典型单元操作设备的设计计算及选型;能够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能选择合适的热力学、过程传递、相平衡和动力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建模,并进一步对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二、课程目标与毕业

3、要求的对应关系(表格可以扩展)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1-1能用专业知识阐明复杂工程问题的条件、构成、范围和解决目标。教学目标1 31-2 能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建立复杂工程问题的合适数学模型。1-4.能判别复杂工程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的优劣和优化途径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化学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2-2能通过自由度分析来判别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途径教学目标2 42-3 能通过相关文献分析来寻找备选方案。2-4 能应用基本工

4、程原理来筛选备选方案。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5-1 对复杂工程问题建模时,能选择合适的热力学、过程传递、相平衡和动力学方法。教学目标4三、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支撑课程目标1、2)第一节 质量传递原理及方式费克定律、一维定态分子扩散、扩散系数、双膜模型第二节 传质设备简介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传质与分离过程的基本概念和传质过程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基于本章的传质过程基本原理和概念,解决以后各章传质单元操作过程的问题。第二章 液体蒸馏(

5、支撑课程目标1)2.1 双组分物系的气液相平衡(2学时)相律和拉乌尔定律、理想溶液相图、相对挥发度、非理想溶液相图。2.2 单级蒸馏过程(2学时)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镏。2.3 连续多级蒸馏过程(2学时)精馏操作原理及精馏塔简介2.4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设计型计算(4学时)基本概念:理论板、恒摩尔流假定;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进料热状况及进料方程;理论板数的确定(含特殊情况);回流比的选择及影响;塔板效率的计算;塔高和塔径的计算;热量衡算。2.5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操作型分析(2学时)精馏塔操作主要因素的分析2.6 间歇精馏及特殊精馏简介(2学时)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吸收的基本概念和吸

6、收过程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等够对低组成气体吸收过程进行工程计算;了解吸收系数的获取途径和解吸过程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掌握填料塔的结构、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与操作特性。能够基于吸收过程的工作原理进行吸收过程和吸收塔的设计。第三章 气体吸收(支撑课程目标1、2、5)第一节 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2学时)气体的溶解度、亨利定律。第二节 吸收速率方程(2学时)吸收速率方程式各类形式及意义。第三节 低浓度气体吸收工艺计算(4学时)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用量的讨论、填料层高度的计算、理论板数计算。第四节 吸收系数、脱吸及其他条件下的吸收(2学时)脱吸、非等温吸收、多组分吸收、化学吸收。学

7、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吸收的基本概念和吸收过程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等够对低组成气体吸收过程进行工程计算;了解吸收系数的获取途径和解吸过程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掌握填料塔的结构、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与操作特性。能够基于吸收过程的工作原理进行吸收过程和吸收塔的设计。第四章 塔式气液传质设备(支撑课程目标1、2、5)第一节 板式塔 (2学时)塔板类型简介、板式塔流体力学性能、板式塔工艺设计简介。第二节 填料塔 (2学时)填料类型简介、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填料塔工艺设计简介、填料塔附件。配合观看塔设备教学课件及教学录像片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填料类型简介、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填

8、料塔工艺设计简介、填料塔附件。掌握板式塔的结构、塔板类型、流体力学性能与操作特性。基于上述内容的学习,能够针对实际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独立设计填料塔和板式塔,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第五章 液液萃取(支撑课程目标1、2)第一节 液液相平衡原理 (2学时)三角形液-液平衡相图介绍及组成表达方法、液-液相平衡关系、杠杆规则第二节 液液萃取过程计算及典型萃取设备简介 (2学时)单级萃取过程计算、典型萃取设备简介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液液相平衡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方法,了解多级萃取过程的流程与计算方法;萃取设备的类型及结构特点。能用三角形相图对单级萃取过程进行分析和计算。第六章 固体干燥(支撑课程目

9、标1、2、5)第一节 干燥静力学(2学时)湿空气性质:湿度、相对湿度、比热、焓、比容、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湿空气的湿焓图构成及使用方法;空气通过干燥器的状态变化;水分在气-固两相间的平衡含量表示法第二节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4学时)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干燥系统的热效率第三节 干燥动力学与干燥时间的计算(2学时)干燥动力学、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计算。第四节 典型干燥器简介(2学时)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干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湿空气的性质及湿焓图;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方法;干燥过程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了解干燥时间的计算;干燥设备的类型

10、及结构特点。能够基于上述知识的学习根据物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干燥器,并能够对实际工程中的干燥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第七章 膜分离技术(可采用讲座形式)(支撑课程目标1、2、5)第一节 反渗透、超滤、微滤及电渗析第二节 其他膜过程第八章 其他分离单元(可采用讲座形式)(支撑课程目标1、2)第一节 结晶及吸附第二节 离子交换四、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二章 液体蒸馏本章重点:(1)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包括:拉乌尔定律、相图的组成及使用方法(包括温度组成图及汽液相平衡图)、挥发度及相对挥发度;(2)双组分连续精馏的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进料热状态的影响、理论板数的确定(含

11、特殊情况)、回流比的讨论。本章难点:两组分连续精馏工艺计算所涉及的公式较多,学习时不容易记忆,应注意其推导过程,熟练地掌握物料衡算、进料热状况的影响、最小回流比及回流比的讨论、塔板效率等诸多内容之间的联系。第三章 气体吸收本章重点:(1)气体溶解度和亨利定律、吸收速率方程(2)吸收塔的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用量的讨论、填料层高度的计算。本章难点:学习中应注意把握亨利定律不同表达形式之间的联系;应注意把握传质机理和吸收过程机理之间的联系,体会讲述传质机理和吸收过程机理的目的和意义。 第四章 塔式气液传质设备本章重点:(1)塔设备的基本结构(2)填料塔附件、填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

12、(3)板式塔的塔板结构及流体力学性能(4)填料塔与板式塔的比较。本章难点:要以提高传质速率为目标,来理解各种塔板及填料结构的设计特点、评价塔设备性能的指标及各种塔设备的操作特性(包括流体力学和传质特性)。第五章 液液萃取本章重点:(1)三角形液-液平衡相图,杠杆规则,(2)萃取计算的三角形坐标图解法本章难点:如何正确理解三角形坐标图的结构组成,及准确运用该图获得相应信息是本章学习的难点。第六章 固体干燥本章重点:(1)湿空气性质和湿度图(2)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空气通过干燥器的状态变化,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的计算。本章难点:注意如何准确地在HI图上确定湿空气的状态点,进而查取湿空气

13、的性质参数;干燥过程涉及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应注意其复杂性。五、教学建议进度第一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 ( 2学时)第二章 液体蒸馏 (14学时)第三章 气体吸收 (10学时)第四章 塔式气液传质设备 ( 4学时)第五章 液液萃取 ( 4学时)第六章 固体干燥 (10学时)第七章 膜分离技术(可采用讲座形式) (2学时)第八章 其他分离单元(可采用讲座形式) (2学时)六、教学方法1.阐述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讲授每一章、每一节时,先用框图、表格、自行总结和提炼的几句话等形式简明扼要地向学生讲清本章、本节、本次课的主要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思路、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重点、

14、难点、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在学习具体内容前先有一个整体上轮廓式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听课有针对性。2.采用多媒体CAI课件、实物模型、电化教学等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把重点和难点讲清、讲透。3.强化案例教学。每讲完一节、一章后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搞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案例,强化理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4.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强化学生工程观点的建立和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七、考核方式本课程的理论课考核方式:闭卷笔试+平时成绩+读书报告。八、成绩评定方法总成绩 = 卷面成绩*80% + 平时成绩*10% + 读书报告*10%九、教学参考书:1.化工原理(下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