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_第1页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 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2. (20092010豫南七校期末)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不正确的是()XYZ例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A含氧酸酸化合物B溶液分散系混合物C强电解质电解质化合物D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3. 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 氧化物:CO、NOSO、HOB. 碱:NaOHKOHBa(OH)2

2、、NqCOC. 铵盐:NHCI、NH4NO、(NH4)2SC4>NHH2OD. 碱性氧化物:NaaOCaOMnO、AI2Q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B. 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 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 CuSO5H2O是一种混合物5.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 分散质粒子大小都在1100nm之间B. 有丁达尔效应C. 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 呈红褐色6. 离子方程式H+OH=HO所表示的反应是()A. 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B. 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C. 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之间

3、的中和反应D. 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7.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用离子方程式SO+Ba+=BaSOj来表示的是()A. BaCO+HbSQ=BaS©J+H2O+COfB. BaCb+NEtCQ=BaCOM+2NaCIC. Ba(OH)2+CuSG=Cu(OH)J+BaSQJD. BaCI2+N?2SQ=BaSOM+2NaCI&下列各组离子因为生成难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3+A. Cl、Fe、NO、OHB. HCO、Cl、Na+、H+C. Ba2+、Cl、CO、K+D. nHK+、OH、Cl9.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铁和稀硫酸反应:2Fe

4、+6H=2Fe+3H2fB.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CaCO+2屮=ca+COf+H2OC.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2+Cu+Ag=Cu+AgD. 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一Mg+2OH=Mg(OHJ10. 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检验方法沉淀法显色法气体法含义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反应中有颜色变化反应中有气体产生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 N宵一气体法B.I一一沉淀法C.Fe3+显色法D.Ca2+气体法11.(贵州兴义市第九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次月考,17)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 肯定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

5、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C. 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D.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12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烧碱固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能引起下列离子浓度减小的是()A. HCO3B.ClC.OHD.CO23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B. 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C. 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D.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14. 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A. 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Mg+2H+2CI_=Mg

6、C2+H2fB. 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sO=BaSOJC.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2H=2NaCO2fH2OD. NaHCO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2HCO+Ba2+2OH=BaCOM+2HO+cO15. 下列反应完成后有沉淀生成的是()A. BaCl2溶液与NqCO溶液加足量CHCOOH溶夜B. Ba(OH)2溶液与KNO溶液加足量稀硫酸C. AgNO溶液与NqCO溶液加足量稀硝酸D. Ca(OH)2溶液与FeCIs溶液加足量稀硝酸16. 下列各组微粒中,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作氧化剂的是()3+A. Fe、H2O、CO2B

7、.Fe3+、MnO4、NO3C.Cl2、HClO、MgD.ClO、Cl、Ag+17. (河南濮阳市华龙区高级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次月考,18)根据反应2FeCI3+2KI=2FeCl2+2KCl+12,2FeCl2+CI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中,正确的是()3+3+A.Fe3+>Cl2>I2B.Cl2>I2>Fe3+C.I2>Cl2>Fe3+D.Cl2>Fe3+>I218. 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u+20H=Cu(OHJCuCO+2NaOH=Cu(OH"+NsfeCQ

8、B. CO+2=HO+COfBaCO+2HCI=BaC2+H2O+CQfC. Cai+CO*=CaCOCa(OH)2+BaCO=CaC(X+Ba(OH)2D. H*OH=H2O2KOH*H2SO4=K2SO4*2H2O19.已知有如下反应:2Fe3+21=2fF+I22*3* 2Fe+Br2=2Fe+2Br 2Fe(CN)+12=2Fe(CN)3+21,试判断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33A. Fe>Br2>12>Fe(CN)633B. Br2>I2>Fe3>Fe(CN)6333C. Br2>Fe3>I2>Fe(CN)6333D. Fe(C

9、N)36>Fe3>Br2>I220. 实验室制取少量Nk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NHCI=A=NaCI+N2f+2f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NaNO是氧化剂B. 生成1moIN2时转移的电子为6molC. NHCI中的N元素被还原D. 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40分)21. (6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下列阴离子:OH、SO42、CO23、CI。(1) 当溶液中存在大量H时,则溶液中不可能有。(2) 当溶液中有大量的Ba2+存在时,则溶液中不可能有。22. (6分)已知离子反应:RO+61+6H+=R+312+3H2O试根据离子

10、方程式必须“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判断:n=,R元素在中的化合价是23. (8分)将1molL的FeCl3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色,得到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1) 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棒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这表明,这种现象称为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Q溶液,发生的现象是,原因是(3) 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原因是(4) 提纯此分散系的方法叫,要保证全部的杂质分子和离子完全除去,实验中必须。24. (8分)KCI0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KCI03+()HCI

11、(浓)=()KCI+()CI02f+()CI2T+()(1) 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化学计量数填入框内)。(2) 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填写编号,多选倒扣)。只有还原性还原性和酸性只有氧化性氧化性和酸性(3) 产生,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I。(4) CI0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I2的倍。25. (6分)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AgNO溶液、稀硝酸、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钾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用小试管各盛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为:A与B

12、A与E产生沉淀,B与DB与E产生沉淀,C与E、D与E产生气体,而C与D无反应现象。由此,可判定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A、B、C、D、E。另外,请写出下面要求的离子方程式:(1) A与E:(2) B与E:。(3) C与E:。26. (6分)试样X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进行下图所示实验:(1) 写出步骤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若Y和Z充分反应,生成的不溶物的质量是m则每份试样X中氧化铜为多少(用m表示)。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答案、选择题1【答案】BA错。由同种【点拨】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元素的不同单质构成的物质也是混合物

13、,如Q和O,C错。氧化物的定义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有些含氧的物质,如HzSQ不是氧化物,D错。2. 【解析】有的离子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的不是,故D项错误。【答案】D3. 【答案】A【点拨】B中的NatCQ虽俗名纯碱,其水溶液呈碱性,但它属于盐。C中的NHH20为碱。D中的MnO为酸性氧化物,而Al2O3为两性氧化物。4. 【答案】A【点拨】B项:CaQH0=Ca(QH),属化学变化;C项:Q为单质;D项:CuSQ5H2Q为结晶水合物,属于化合物。5. 【答案】C【点拨】此题虽然属基础题,但涉及的知识较多,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而溶液中溶质粒子小于1nm;故只有胶体

14、才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加热蒸干时,氯化铁水解为氢氧化铁,灼烧后,氢氧化铁分解为氧化铁。6. 【答案】D7. 【答案】D【点拨】A中BaCQ难溶,不能改写为离子形式;B中无硫酸盐;C中Clj+和QH也参加离子反应,故选D。8. 【答案】AC【点拨】A中可以生成Fe(QH)3沉淀;C中可以生成BaCQ沉淀。9. 【答案】B2【点拨】A中产物应为Fe;C中电荷没有配平;D中反应生成BaSQ沉淀。10.【答案】D【点拨】Ca2+的检验应选用沉淀法。11.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可能是同种元素,也可能是不同种元素,故A项错误;而某

15、元素在化合态时,可能是低价也可能是高价,当其变成游离态的0价时,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故B项错误;C项正确;非金属单质既可做氧化剂如Cl2也可做还原剂如H,故D项错误。【答案】C12. 【答案】A【点拨】HCQ+QH=C&+HQ,所以加入烧碱会使HCQ浓度减小;CI与QH不反应,CI浓度不变;CQ与QH不反应,CQ浓度不变;C中QH浓度增大。13.【答案】D【点拨】A中如2Q=3O反应,故错误;B中氧化性强弱与得电子多少无关,而是体现在得电子的能力强弱;C中Fe2+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D中HCIC4具有很强的酸性,但其氧化性弱。14【答案】B【点拨】A项:现象正确,离子方程式错误,

16、正确写法为:Mg+2H+=M(g+Hf;C项:现象正确,离子方程式错误,正确的写法为:CO+2=HO+COf;D项:也错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上,正确的写法为:HCO+0H+Ba2+=BaC3!+HO。15【答案】B【点拨】A项开始生成的BaCO可溶于CHCOO!溶液中;C项开始产生的AgCO可溶于稀硝酸;D项开始产生的Fe(OH)3沉淀可被稀硝酸溶解。16【答案】B【点拨】A中Fe是活泼金属,只能作还原剂;C中Mg只有还原性;D中C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而B中的Fe3*、MnO中+7价MnNQ中+5价N都处于相应元素最高价,都可作氧化剂。17.【解析】由方程式可知Fe3+的氧化性强于12的氧化性

17、,由可知CI2的氧化性强于Fe3+的氧化性,故D项正确。【答案】D18 .【答案】D【点拨】A项:CuCO为难溶性物质;B项:BaCO为难溶性物质;C项:BaCO与Ca(OH)2不反应。19 .【答案】C【点拨】依据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判断3*3*3氧化性Fe>12,由得到氧化性Br2>Fe,由得到氧化性I2>Fe(CN)6,综合可得正确答案为C。20. 【答案】A【点拨】分析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知道NaNO是氧化剂,故A正确。NHCI中的N元素被氧化,Nk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当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3mol,故BCD错误。二

18、、非选择题21. 【答案】(1)CO23、OH(2)SO24、CO32【点拨】(1)当溶液中有大量H*时,CO与H*反应生成CQ和HO,OH和屮生成水,因此不可能有大量的CO和OH;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时,则SO和CO分别与Ba2+结合生成BaSO和BaCO沉淀,因此不可能有sO和cO。22【答案】15价【点拨】根据离子方程式两端电荷守恒可得(一n)+(6)+6=1,n=1,然后再根据RO可判断出R的化合价为+5价。方程式两边的电荷的电性和电量应相等。23. 【答案】红褐Fe(0H)3胶体FeCls+3h2O=Fe(OH)3(胶体)+3HCI逐渐变深Fe(0H)3胶粒带正电荷胶体的电泳(2)形成红褐色沉淀硫酸铵电离出的SO一中和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使其以沉淀形式析出(3)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消失HSQ电离出的SO一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使Fe(OH)3沉淀溶解(4)渗析多次更换水或放入流动水中,直至检验不到CI24. 【解析】(1)用元素守恒观察分析题给反应,可得出生成物中所缺项应该是水。再观察反应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知,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规律即可配平。(2) 浓盐酸表现了还原性,也表现了酸性。(3) 每生成1moICI2转移了2moI电子,所以产生转移电子。(4) 氯气、二氧化氯作消毒剂,实质上都是起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