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第七章钢筋第七章钢筋(gngjn)混凝土剪力墙设计混凝土剪力墙设计第一页,共86页。7 钢筋钢筋(gngjn)混凝土剪力墙设计混凝土剪力墙设计 7.1 概述(i sh) 在竖向力和水平力作用下,墙肢的内力有轴力、弯矩和剪力;连梁的内力主要是弯矩和剪力,轴力很小,可以忽略。 墙肢应进行平面内的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承载力验算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 连梁应进行受弯和受剪承载力验算。 墙肢和连梁截面尺寸(ch cun)和配筋还应符合构造要求。第1页/共86页第二页,共86页。7.1 概述概述(i sh)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述原则:(1) 强墙弱梁 连梁屈服先于墙肢屈服,使塑性变形和耗能分散
2、于连梁中,避免因墙肢过早屈服使塑性变形集中在某一层而形成软弱层或薄弱层。(2) 强剪弱弯 剪力墙底部一定高度范围内形成塑性铰。(3) 限制墙肢的轴压比和墙肢设置边缘(binyun)构件 轴压比是影响墙肢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限制底部加强部位墙肢的轴压比、设置边缘(binyun)构件是提高剪力墙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第2页/共86页第三页,共86页。7.1 概述概述(i sh)(4) 加强重点部位 剪力墙底部是加强的重点部位,其高度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高度二者中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落地剪力墙总高度的
3、1/8二者中的较大值。应适当提高底部加强部位的抗剪承载力、限制底部加强部位墙肢的轴压比,加强抗震(kngzhn)措施。一级剪力墙还需提高其抗弯承载力。(5) 连梁特殊措施 对抗震(kngzhn)等级高的、跨高比小的连梁采取特殊措施(设置交叉斜撑),使其成为延性构件。第3页/共86页第四页,共86页。7.2 墙肢设计墙肢设计(shj) 在轴压力和水平(shupng)力作用下,墙肢的破坏形态有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剪切破坏和滑移破坏等,见图7-2。(a) 弯曲(wnq)破坏;(b) 弯剪破坏;(c) 剪切破坏;(d) 滑移破坏图7-2 实体墙的破坏形态第4页/共86页第五页,共86页。7.2 墙肢设
4、计墙肢设计(shj) 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滑移破坏的位置是施工缝截面。抗震等级一级的剪力墙要进行施工缝截面抗滑移验算; 无地下室且墙肢底部截面出现偏心受拉时,宜在墙肢与基础交接面另设交叉防滑斜筋,防滑斜筋承担(chngdn)的拉力可按交接面处剪力设计值的30采用。第5页/共86页第六页,共86页。内力内力(nil)设计值设计值 混凝土高规混凝土高规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应进行平面内的斜截面受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应进行平面内的斜截面受剪、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平面外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剪、偏心受压或偏心受拉、平面外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j sun)。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墙内无暗柱时还应进行局部受压。在集中荷载作
5、用下,墙内无暗柱时还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承载力计算(j sun)。 墙肢的控制截面一般取墙底截面以及改变墙厚、改变混墙肢的控制截面一般取墙底截面以及改变墙厚、改变混凝土强度等级、改变配筋量的截面。凝土强度等级、改变配筋量的截面。第6页/共86页第七页,共86页。内力内力(nil)设计值设计值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 一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各截面弯矩设计一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各截面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采用;值采用; (2) 其他部位可按墙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其
6、他部位可按墙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1.2倍采用。倍采用。条文说明条:条文说明条: 一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应按照设计意图控制一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应按照设计意图控制(kngzh)塑性铰出现部位,在其他部位则应保证不出现塑性铰,因此塑性铰出现部位,在其他部位则应保证不出现塑性铰,因此对一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的设计弯矩包线作了近似的规定。对一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的设计弯矩包线作了近似的规定。 其他抗震等级和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的弯矩设计值,采其他抗震等级和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的弯矩设计值,采用墙肢截面最不利组合的弯矩计算值。用墙肢截面最不利组合的弯矩计算值。第7页/共86页第八页,共86页。内力内力(nil)设
7、计值设计值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 抗震设计的双肢剪力墙中,墙肢不宜出现小偏心受抗震设计的双肢剪力墙中,墙肢不宜出现小偏心受拉;当任一墙肢大偏心受拉时,另一墙肢的弯矩设计值及剪力设拉;当任一墙肢大偏心受拉时,另一墙肢的弯矩设计值及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25。条文说明条条文说明条 如果双肢墙中一个墙肢出现小偏心受拉,该墙肢可能如果双肢墙中一个墙肢出现小偏心受拉,该墙肢可能会出现水平通缝而失去抗剪能力,则由荷载会出现水平通缝而失去抗剪能力,则由荷载(hzi)产生的剪力将产生的剪力将全部转移到另一墙肢而导致其抗剪承载力不足。当墙肢出现大偏全部转移到另一墙肢而导致其抗剪承载力不
8、足。当墙肢出现大偏心受拉时,墙肢易出现裂缝,使其刚度降低,剪力将在墙肢中重心受拉时,墙肢易出现裂缝,使其刚度降低,剪力将在墙肢中重分配,此时,可将另一墙肢按弹性计算的剪力设计值增大分配,此时,可将另一墙肢按弹性计算的剪力设计值增大(乘以乘以1.25系数系数),以提高其抗剪能力。,以提高其抗剪能力。第8页/共86页第九页,共86页。内力内力(nil)设计值设计值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肢截面的剪力设计值,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肢截面的剪力设计值,一、二、三级抗震等级时应按下式调整一、二、三级抗震等级时应按下式调整(tiozhng),四级抗震,四级抗震等级及无地震作用组合时可不
9、调整等级及无地震作用组合时可不调整(tiozhng)。vwwVV9度抗震设计时尚(shshng)应符合: 1.1wuawwMVVM式中,V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墙肢底部加强部位截面的剪力设计值;Vw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墙肢底部加强部位截面的剪力计算值;Mwua为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后的剪力墙墙肢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应按实际配筋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和轴向力设计值确定,有翼墙时应考虑墙两侧各一倍翼墙厚度范围内的纵向钢筋;Mw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墙肢截面的弯矩设计值;w为剪力增大系数,一级为1.6,二级为1.4,三级为1.2。第9页/共86页第十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
10、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 剪力墙在偏压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与柱相似,区别之处在于剪力墙的墙肢应考虑竖向分布钢筋参与抵抗弯矩。分布钢筋一般比较细,容易压屈,为简化(jinhu)计算,验算压弯承载力时不考虑受压竖向分布钢筋的作用。第10页/共86页第十一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1) 大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第11页/共86页第十二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计算公式: 预先(yxin)给定竖向分布钢筋面积:可按最小配筋率考虑。 0swswwwAb h总的分布(fnb)钢筋面积 swA
11、分布在剪力墙 0wwshha范围内 附加偏心距 0ae (1) 大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大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第12页/共86页第十三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1) 大偏心大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02wsheea0N 0101.5wyscwywswyswhxNf Af b xfAf Ah0M 001000(1.5 )(1.5 )()()22wwcwwyswsywswwhxhxxNef b x hf AhafAh当采用(ciyng)端部钢筋对称配置时: ssAA0101.5wcwywswwhxNf b xfAh第13页/共86页第
12、十四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1) 大偏心大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计算式对受拉钢筋(gngjn)合力点取矩:0N 101.5ywswywswcwwNfAxfAf bh0M 2010000.5(1.5 )()2()ywswwcwwwsywsfAhxxNef b x hhAfha第14页/共86页第十五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1) 大偏心大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 当采用不对称配筋时,要先给定竖向分布钢筋Asw,并给定一端的端部钢筋面积 或 。当已知受拉钢
13、筋面积时,则对受压钢筋重心取 ;当已经受压钢筋面积时,对受拉钢筋中心取 ,则可求得受压区高度x。再根据 可求得另一端钢筋的面积。 当墙肢截面为T形或I形时,首先判断中和轴位置,然后(rnhu)计算钢筋面积,计算中按上述原则考虑竖向分布钢筋的作用。sAsA0M 0M 0N 第15页/共86页第十六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2) 小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应变(yngbin)图形距轴力近端钢筋应力(级钢)2200.90.9 0.002 2 10360ssyEN mmf 第16页/共86页第十七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压承
14、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2) 小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第17页/共86页第十八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2) 小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b0N 1cwysssNf b xfAA(7-1) 0M 100(0.5 )()cwwyswsNef b x hxf Aha(7-2)00.5wseeha11sybf尚应按轴心受压构件(gujin)验算墙体平面外的承载力。第18页/共86页第十九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2) 小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对称配筋的小偏心受压墙,可按下列公式(
15、gngsh)近似计算端部钢筋:21001 0.5cwwssywNea f b hAAfha此处,相对受压区高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021010100.43bcwwbcwwcwwbwNaf b hNea f b ha f b hha 非对称配筋时,可先按端部构造配筋要求给定As,然后联立式(7-1)和式(7-2)求解 及 。sA第19页/共86页第二十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 矩形、矩形、T形、形、I形偏心受压剪力墙形偏心受压剪力墙(图的正截面受压图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承载力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
16、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的有关关(yugun)规定计算,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规定计算,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第20页/共86页第二十一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1) 无地震作用(zuyng)组合时:syssswcNA fANN 0002wwsywsswchN ehA fhaMM 当 时 fxh11ccwcfwfNa f b xa fbbh101022fccwwcfwfwhxMa f b x ha fbbhh当 时fxh1ccfNa f b x102ccfwxMa f b x h第21页/共86页第二十二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
17、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当 时 0bwxhsyf01.5swwwywwNhx b f2011.52swwwywwMhxb f当 时0bwxh100.8ysbwfxh0swN0swM11byscufE第22页/共86页第二十三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式中, 为剪力墙受压区端部钢筋合力点到受压区边缘(binyun)的距离; sa为T形或I形截面(jimin)受压区翼缘宽度; fb为偏心距, ; 0e0/eMNyyff 、分别为剪力墙端部受拉、受压钢筋强度设计值; ywf为剪力墙墙体竖向分布钢筋强度设计值;cf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18、fh为T形或I形截面受压区翼缘的高度;为剪力墙截面有效高度, ; 0wh0wwshha为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 w为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b第23页/共86页第二十四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压承载力计算受压承载力计算1a 为受压区混凝土矩形应力图的应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shj)值的比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94;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和C80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取值; 为随混凝土强度提高而逐渐降低的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0.8;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74;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和
19、C80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取值。 为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yugun)规定采用。 1cu(2)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公式、右端均应除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RE取0.85。第24页/共86页第二十五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拉承载力计算受拉承载力计算 偏心受拉正截面计算公式可借鉴(jijin)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公式。大偏心受拉 时,此时截面上大部分(b fen)受拉,小部分(b fen)受压;假定 范围内的竖向分布筋参与受拉且屈服,见图7-3。 02wshea0(1.5 )whx图7-3第25页/共86页第二十六页,
20、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拉承载力计算受拉承载力计算 计算公式: 0N 010(1.5 )swySywwyscwwANf AfhxfAf b xh(7-3) 0M 001000(1.5 )(1.5 )()()22wwcwwyswsywswwhxhxxNef b x hf AhafAh(7-4) 02wsheea对称(duchn)配筋,由式(7-3)可求得: 01.5/ywswcmwyvswwfANxf bf Ah由x0可得:/swywANf同时,分布筋也应满足构造要求。在二者中选择较大的Asw,然后结合(jih)式(7-3)和式(7-4)求解端部钢筋。第26页/共86页第二十七
21、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拉承载力计算受拉承载力计算 小偏心受拉时,全截面受拉 ,混凝土开裂将贯通(guntng)整个截面。一般不允许在剪力墙中出现这种情况。0/2seMNha第27页/共86页第二十八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拉承载力计算受拉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高规混凝土高规 矩形截面偏心受拉剪力墙的正截面承载力可按下列近似矩形截面偏心受拉剪力墙的正截面承载力可按下列近似公式公式(gngsh)计算:计算:(1) 无地震作用(zuyng)组合 0011uwuNeNM(2) 地震作用组合时 0RE0111uwuNeNM(7-5) (7-6) 式中,N0u和M
22、wu可按下列公式计算:02usyswywNA fA f002wswusywsswywhaMA fhaA f式中,Asw为剪力墙腹板竖向分布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e0为轴向拉力作用点至截面重心的距离。第28页/共86页第二十九页,共86页。墙肢偏心墙肢偏心(pinxn)受拉承载力计算受拉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沿截面高度(god)或周边均匀布置钢筋的矩形、T形或I形截面,其正截面承载力基本符合 的变化规律,且略偏于安全。 01uuNMNM混凝土高规的条文说明:偏心受拉正截面计算直接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yugun)公式。第29页/共86页第三十页,共86页。墙肢斜截面墙肢斜截
23、面(jimin)受剪承载力受剪承载力 (1) 墙肢斜截面剪切破坏有三种破坏形态 剪拉破坏:剪跨比较大、无横向钢筋或横向钢筋很少的墙肢,可能发生剪拉破坏。有一条主要的斜裂缝,并延伸至受压区边缘。构造措施:保证横向分布钢筋大于等于最小配筋率。斜压破坏:斜裂缝将墙肢分隔为许多斜的受压柱体,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发生在截面尺寸小、剪压比过大的墙肢。构造措施:限制截面的剪压比。剪压破坏:首先(shuxin)出现水平裂缝或细的倾斜裂缝,水平力继续增加,出现一条主要斜裂缝,并延伸扩展,最后裂缝尽端的受压区混凝土在剪应力和压应力共同作用下破坏,横向钢筋屈服。通过计算确定水平钢筋防止剪压破坏。第30页/共86页第
24、三十一页,共86页。墙肢斜截面墙肢斜截面(jimin)受剪承载力受剪承载力 (2) 偏心(pinxn)受压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受剪承载力由两部分组成:横向钢筋的受剪承载力和混凝土的受剪承载力,同时须考虑轴力的有利或不利影响。混凝土高规 偏心受压剪力墙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1) 无地震(dzhn)作用组合时00wswtwwyhwAAVf b hNfhAs(2)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000.5wswtwwyhwREAAVf b hNfhAs第31页/共86页第三十二页,共86页。墙肢斜截面墙肢斜截面(jimin)受剪承载力受剪承载力 式中:
25、N为剪力墙的轴向压力设计值,抗震设计时,应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当N大于0.2fcbwhw,应取0.2fcbwhw。A为剪力墙截面面积;Aw为T形或I形截面剪力墙腹板的面积,矩形截面时应取A;=Mc/(Vchw0)为计算截面处的剪跨比,Mc和Vc取未按有关(yugun)规定进行调整的弯矩和剪力计算值。计算时,当2.2时,取2.2;当计算截面与墙底之间的距离小于0.5hw0,应按距离墙底0.5hw0处的弯矩值与剪力值计算;s为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间距。第32页/共86页第三十三页,共86页。墙肢斜截面墙肢斜截面(jimin)受剪承载力受剪承载力 混凝土高规混凝土高规 偏心受拉剪力墙的斜截面偏心受拉
26、剪力墙的斜截面(jimin)受剪承载力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1)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无地震作用组合时001(0.50.13)0.5wshtwwyhwAAVf b hNfhAs上式右端的计算(j sun)值小于 时,取等于 。 0shyhwAfhs0shyhwAfhs(2)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0011(0.40.1)0.80.5wshtyhwREAAVf b hNfhAs上式右端方括号内的计算值小于 时,取等于 。 00.8shyhwAfhs00.8shyhwAfhs第33页/共86页第三十四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A) 混凝土强度等
27、级(B) 混凝土高规条(u tio) 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带有筒体和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第34页/共86页第三十五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B) 最小截面尺寸 剪力墙截面厚度的确定与结构抗侧刚度、截面承载力、平面外稳定、轴压比等有关。混凝土高规条 剪力墙的截面尺寸应满足下列要求:(1) 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层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16,且不应小于20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0,且不应小于160mm。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时,其底部加强
28、部位截面厚度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2;其他部位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应小于180mm; 无支长度是指沿剪力墙方向(fngxing)没有平面外横向支承墙的长度。当墙平面外有与其相交的剪力墙时,可视为剪力墙的支承,有利于保证剪力墙出平面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因而可在层高及无支长度二者中取较小值计算剪力墙的最小厚度。第35页/共86页第三十六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 (2) 按三、四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按三、四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
29、20,且不应小于,且不应小于16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25,且不应小于且不应小于160mm;(3) 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其截面厚度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其截面厚度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无支长度的1/25,且不应小于,且不应小于160mm;(4) 当墙厚不能满足本条当墙厚不能满足本条1、2、3款的要求时,应按本规程附款的要求时,应按本规程附录录D计算墙体的稳定计算墙体的稳定(wndng);(5) 剪力墙井筒中,分隔电梯井或管道井的墙肢截面厚度可适剪力墙井筒中,分隔电梯井或管道井的墙肢截面厚度可适当减小,
30、但不宜小于当减小,但不宜小于160mm;(B) 最小截面(jimin)尺寸第36页/共86页第三十七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u tio) 无地震(dzhn)作用组合时 00.25wccwwVf b h有地震作用组合时剪跨比大于2.5时 010.20wccwwREVf b h剪跨比不大于2.5时 010.15wccwwREVf b h 剪压比过大时,将过早出现斜裂缝,增加横向钢筋不能提高其受剪承载力,很可能在横向钢筋未屈服的情况下,墙肢混凝土发生斜压破坏,因此,限制剪压比。(B) 最小截面尺寸第37页/共86页第三十八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
31、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1项项 带边框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带边框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xili)规定:规定:(1) 抗震设计时,一、二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均不应小抗震设计时,一、二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均不应小于于20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16;(2) 除第除第1项以外的其他情况下不应小于项以外的其他情况下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且不应小于层高的层高的1/20;(3) 当剪力墙截面厚度不满足本款第当剪力墙截面厚度不满足本款第1、2项的要求时,应按项的要求时,应按本规程附录本规程附录D计算确定墙体稳定。计算确定墙体稳定。(
32、B) 最小截面(jimin)尺寸第38页/共86页第三十九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C) 分布(fnb)钢筋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 高层建筑剪力墙中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高层建筑剪力墙中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gngjn),不应采用单排钢筋,不应采用单排钢筋(gngjn)。当剪力墙截面厚度。当剪力墙截面厚度bw不大于不大于400mm时,可采用双排配筋;当时,可采用双排配筋;当bw大于大于400mm,但不大于,但不大于700mm时,宜采用三排配筋;当时,宜采用三排配筋;当bw大于大于700mm时,宜采用四时,宜采用四排配筋。各排分布筋之间的拉接筋间距不应大于排配筋。各排分布
33、筋之间的拉接筋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直径不应小于不应小于6mm,在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以外的拉接筋,在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以外的拉接筋间距尚应适当加密。间距尚应适当加密。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gngjn)的配筋率按下式计算:的配筋率按下式计算:/()/()swswwshshwAb sAb s;第39页/共86页第四十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C) 分布(fnb)钢筋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 剪力墙分布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剪力墙分布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列要求(yoqi):(1) 一般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筋的
34、配筋率,一、二、三级一般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均不应小于均不应小于0.20%;(2) 一般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间距均不应大于一般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间距均不应大于300mm;分布钢筋直径均不应小于;分布钢筋直径均不应小于8mm。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 剪力墙竖向、水平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剪力墙竖向、水平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墙肢截面厚度的墙肢截面厚度的1/10。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 房屋顶层剪力墙以及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房屋顶层剪力墙以及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
35、梯间和电梯间剪力墙、端开间的纵向剪力墙、端山墙的水平和间和电梯间剪力墙、端开间的纵向剪力墙、端山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5%,钢筋间距不应,钢筋间距不应大于大于200mm。第40页/共86页第四十一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D) 轴压比限值 轴压比是影响(yngxing)墙肢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剪力墙底部是最有可能屈服、形成塑性铰的部位。混凝土高规 抗震设计时,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其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墙肢轴压比不宜超过表的限值。表剪力墙轴压比限值表剪力墙轴压比限值轴压比一级
36、(9度)一级(7、8度)二级N/(fcA)第41页/共86页第四十二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E) 边缘(binyun)构件 剪力墙截面两端设置边缘构件是提高墙肢端部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改善剪力墙延性的重要措施。边缘构件分为约束(yush)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类。约束(yush)边缘构件是指用箍筋约束(yush)的暗柱、端柱和翼墙,其箍筋较多,对混凝土约束(yush)较强,因而混凝土有较大的变形能力;构造边缘构件的箍筋较小,对混凝土约束(yush)程度较差。第42页/共86页第四十三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E) 边缘
37、(binyun)构件混凝土高规混凝土高规 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按本规程条的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的墙肢端部应按本规程条的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设计剪力墙的其他部位以及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的剪力设计剪力墙的其他部位以及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肢端部均应按本规程条的要求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墙肢端部均应按本规程条的要求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的截面尺寸及配筋都比构造边缘构件要求高,二者的箍筋配筋量都的截面尺寸及配筋都比构造边缘构件要求高,二者的箍筋配筋量都需
38、要需要(xyo)通过计算确定。通过计算确定。第43页/共86页第四十四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E) 边缘(binyun)构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条(抗震规范条有类似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条(抗震规范条有类似规定) 剪力墙两端剪力墙两端及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及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在重力荷载代表(dibio)值作用下,当墙肢底截面轴压比值作用下,当墙肢底截面轴压比大于表规定时,其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
39、层墙肢应按本规大于表规定时,其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墙肢应按本规范条的规定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当小于表规定时,宜按本范条的规定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当小于表规定时,宜按本规范第条得规定设置构造边缘构件。规范第条得规定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表条表条 剪力墙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大轴压比剪力墙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大轴压比抗震等级(设防烈度)一级(9度)一级(8度)二级轴压比第44页/共86页第四十五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E) 边缘(binyun)构件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 剪力墙约束剪力墙约束(yush)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图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图的设计应符合
40、下列要求:求: 第45页/共86页第四十六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E) 边缘(binyun)构件(a) 暗柱;(b) 有翼墙;(c) 有端柱;(d) 转角(zhunjio)墙(L形墙)第46页/共86页第四十七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E) 边缘(binyun)构件(1)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fngxing)的长度lc和箍筋配箍特征值v宜符合表的要求,且一、二级抗震设计时箍筋直径均不应小于8mm、箍筋间距分别不应大于100mm和150mm。箍筋的配筋范围如图中的阴影面积所示,其体积配箍率v按下式计算:cvvyvff式中,v为约束边缘
41、构件配箍特征值;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yv为箍筋或拉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60MPa时,应按360MPa计算。第47页/共86页第四十八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E) 边缘(binyun)构件表约束边缘构件(gujin)范围lc及其配箍特征值v项目一级(9度)一级(7、8度)二级v0lc(暗柱)0.25hw0.25hw0.20hwlc(翼墙或端柱)0.20hw0.15 hw0.15 hw注:1 lc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不应小于表中数值、1.5bw和450mm三者的较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
42、向截面高度加300mm;2 翼墙长度小于其厚度3倍或端柱截面边长小于墙厚的2倍时,视为无翼墙或无端柱。第48页/共86页第四十九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E) 边缘(binyun)构件(2) 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范围不应小于图中阴影面积,其纵向钢筋最小截面面积,一、二级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小于图中阴影面积的1.2%和1.0%并分别不应小于616和614。从上面可以看出,对约束边缘构件采取(ciq)了4项规定: (1) 约束边缘构件的形式;(2) 约束边缘构件的高度;(3)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4) 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第49页/共86页第五十页,共8
43、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E) 边缘(binyun)构件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u tio)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1) 构造边缘构件的范围和计算纵向钢筋用量的截面面积构造边缘构件的范围和计算纵向钢筋用量的截面面积Ac宜取图中宜取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阴影部分;(a) 暗柱;(b) 翼柱;(c) 端柱图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第50页/共86页第五十一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E) 边缘(binyun)构件(2) 构造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应满足受弯承载力要求;(3) 抗震设计时,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小
44、配筋应符合表的规定,箍筋的无支长度不宜(by)大于300mm,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倍。当剪力墙端部为端柱时,端柱中纵向钢筋及箍筋宜按框架柱的构造要求配置;第51页/共86页第五十二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E) 边缘(binyun)构件表剪力墙构造(guzo)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底部加强部位其他部位抗震等级纵向钢筋最小量(取最大值)箍筋纵向钢筋最小量(取最大值)箍筋或拉筋最小直径(mm)最大间距(mm)最小直径(mm)最大间距(mm)一级0.008Ac, 6148150二级0.006Ac, 6128200三级0.005Ac,41261500.004A
45、c, 4126200四级0.005 Ac,41262000.004Ac, 4126250注:1 符合表示钢筋直径; 2 对转角墙的暗柱,表中拉筋宜采用箍筋。第52页/共86页第五十三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E) 边缘(binyun)构件(4) 抗震设计时,对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混合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以及B级高度的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筒体),其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小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纵向钢筋(gngjn)最小配筋应将表中的0.008Ac、0.006Ac和0.004Ac分别代之以0.010Ac、0.008 Ac和0.005Ac; 2) 箍筋的配筋范
46、围宜取图中阴影部分,其配筋特征值v不宜小于0.1。(5) 非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端部应按构造配置不少于4根12mm的纵向钢筋(gngjn),沿纵向钢筋(gngjn)应配置不少于直径为6mm、间距为250mm的拉筋。第53页/共86页第五十四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F) 钢筋(gngjn)连接混凝土高规混凝土高规 剪力墙钢筋锚固和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剪力墙钢筋锚固和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非抗震设计非抗震设计(shj)时,剪力墙纵向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应时,剪力墙纵向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应取取la;抗震设计;抗震设计(shj)时,剪力墙纵向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应时,剪力墙纵
47、向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应取取laE。la和和laE的取值应分别符合本规程第条、第条的有关的取值应分别符合本规程第条、第条的有关规定;规定;第54页/共86页第五十五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F) 钢筋(gngjn)连接 (2) 剪力墙竖向及水平(shupng)分布钢筋的搭接连接(图,一级、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加强部位,接头位置应错开,每次连接的钢筋数量不宜超过总数量的50%,错开净距不宜小于500mm;其他情况剪力墙的钢筋可在同一部位连接。非抗震设计时,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1.2laE。图墙内分布钢筋的连接注:非抗震设计时图中laE
48、应取la第55页/共86页第五十六页,共86页。墙肢构造墙肢构造(guzo)要求要求 (F) 钢筋(gngjn)连接(3) 暗柱及端柱内纵向钢筋连接和锚固要求宜与框架柱相同(xin tn),宜符合本规程第6.5节的有关规定。第56页/共86页第五十七页,共86页。7.3 连梁设计连梁设计(shj) 连梁的特点:(1) 跨小而梁高,跨高比小;(2) 竖向荷载产生弯距和剪力不大,而在水平荷载下与墙肢相互作用产生的约束弯距与剪力较大,约束弯距在梁两端方向相反,使梁产生很大的剪切变形,对剪应力十分敏感,容易出现(chxin)斜裂缝。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梁易形成交叉裂缝,延性较差,见图7-4。图7-4 连
49、梁的受力变形(bin xng)和裂缝图第57页/共86页第五十八页,共86页。7.3 连梁设计连梁设计(shj) 连梁的设计原则(yunz):“强墙弱梁”的整体设计:连梁屈服先于墙肢屈服,连梁首先形成塑性铰耗散地震能量;(2) “强剪弱弯”的构件设计:连梁应当强剪弱弯,避免剪切破坏。为了使连梁首先屈服降低连梁的弯矩第58页/共86页第五十九页,共86页。连梁内力连梁内力(nil)设计值设计值 (A) 弯矩设计值降低连梁弯矩设计值的弯矩调幅方法有两种:(1) 在小震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时,折减连梁的刚度(n d),使连梁的弯矩、剪力值减小。设防烈度为6、7度时,折减系数不小于0.7;8、9度时
50、折减系数不小于0.5。(2) 按连梁弹性刚度(n d)计算内力和位移,将弯矩组合值乘以折减系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和7度,折减系数不小于0.8;8度和9度时,不小于0.5。当部分连梁降低弯矩设计值后,其余部位连梁和墙肢的弯矩设计值应相应提高,见图7-5。图7-5 连梁弯矩调幅(dio f)第59页/共86页第六十页,共86页。连梁内力连梁内力(nil)设计值设计值 混凝土高规条文说明混凝土高规条文说明 无论用什么方法,连梁调幅后的弯矩无论用什么方法,连梁调幅后的弯矩、剪力设计值不应低于使用状况、剪力设计值不应低于使用状况(zhungkung)的值,也不的值,也不宜低于比设防烈度低一度的地震作用
51、组合所得的弯矩设计宜低于比设防烈度低一度的地震作用组合所得的弯矩设计值,其目的是避免在正常使用状况值,其目的是避免在正常使用状况(zhungkung)下或较小下或较小的地震作用下连梁上出现裂缝,可掌握调幅后的弯矩不小的地震作用下连梁上出现裂缝,可掌握调幅后的弯矩不小于调幅前弯矩于调幅前弯矩(完全弹性完全弹性)的的0.8倍倍(67度度)和和0.5倍倍(89度度)。第60页/共86页第六十一页,共86页。连梁内力连梁内力(nil)设计值设计值 (B) 剪力设计(shj)值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 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跨高比小于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应按本的连梁,应按本章(混凝土高规第章(
52、混凝土高规第7章剪力墙结构设计)规定进行设计;当跨章剪力墙结构设计)规定进行设计;当跨高比不小于高比不小于5时,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时,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混凝土高规条文说明混凝土高规条文说明 跨高比小于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竖向荷载下的弯矩的连梁,竖向荷载下的弯矩所占比例较小,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反弯使它对剪切变形所占比例较小,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反弯使它对剪切变形十分敏感,容易出现剪切裂缝十分敏感,容易出现剪切裂缝(li fng)。本章针对连梁设计作。本章针对连梁设计作了一些规定。当连梁跨高比不小于了一些规定。当连梁跨高比不小于5时,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时,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所占比例较大,宜
53、按框架梁设计。矩所占比例较大,宜按框架梁设计。第61页/共86页第六十二页,共86页。连梁内力连梁内力(nil)设计值设计值 (B) 剪力设计(shj)值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 连梁的剪力设计值连梁的剪力设计值Vb应按下列规定计算:应按下列规定计算:无地震作用组合以及有地震作用组合的四级抗震等级时,应取考虑水无地震作用组合以及有地震作用组合的四级抗震等级时,应取考虑水平平(shupng)风荷载或水平风荷载或水平(shupng)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2) 有地震作用组合的一、二、三级抗震等级时,有地震作用组合的一、二、三级抗震等级时, 连梁的剪力设计值应连梁的剪
54、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进行调整:按下式进行调整:lrbbbvbGbnMMVVl9度抗震设计时尚应符合 1.1/lrbbuabuanGbVMMlV第62页/共86页第六十三页,共86页。连梁内力连梁内力(nil)设计值设计值 (B) 剪力设计(shj)值式中, 分别为梁左、右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对一级抗震等级且两端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一端(ydun)的弯矩应取零; lrbbMM、 分别为连梁左、右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实配的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应按实配钢筋面积(计入受压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并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lrbuabuaMM、ln为连梁的净跨;VG
55、b为在重力荷载代表值(9度时还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vb为连梁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取1.3,二级取1.2,三级取1.1。 第63页/共86页第六十四页,共86页。承载力验算承载力验算(yn sun)(1) 受弯承载力验算 受弯验算与梁相同,高层规程没有另列条文。混凝土规范条1项 连梁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7.2节(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规定计算,但在公式的右边(yu bian)应除以相应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 由于一般连梁都是对称配筋,按双筋截面验算,受压区较小,可采用简化计算:受拉钢筋对受压钢筋取矩得到受弯承载力。 无地震作用组合
56、时0bysbMf A ha有地震作用(zuyng)组合时 01bysbsREMf A ha第64页/共86页第六十五页,共86页。承载力验算承载力验算(yn sun)(2) 受剪承载力验算(yn sun)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 连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连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无地震无地震(dzhn)作用组合时作用组合时000.7svbtbbyvbAVf b hfhs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跨高比大于2.5时001(0.42)svbtbbyvbREAVf b hfhs跨高比不大于2.5时001(0.380.9)svbtbbyvbREAVf b hfhs第65页
57、/共86页第六十六页,共86页。承载力验算承载力验算(yn sun)(2) 受剪承载力验算(yn sun)混凝土高规条文说明混凝土高规条文说明 试验研究表明:在小跨高比条件下试验研究表明:在小跨高比条件下,如果平均剪应力过大,在箍筋充分发挥作用之前,连,如果平均剪应力过大,在箍筋充分发挥作用之前,连梁就会发生剪切破坏梁就会发生剪切破坏(phui)。因此,本规程对小跨高。因此,本规程对小跨高比连梁在截面平均剪应力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上规比连梁在截面平均剪应力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上规定更加严格。定更加严格。第66页/共86页第六十七页,共86页。连梁构造连梁构造(guzo)要求要求(A) 最小
58、截面(jimin)尺寸混凝土高规条 剪力墙连梁的截面(jimin)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1)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00.25wCCbbVf b h(2) 有地震作用(zuyng)组合时 跨高比大于2.5时 01(0.20)wCCbbREVf b h跨高比不大于2.5时01(0.15)wCCbbREVf b h第67页/共86页第六十八页,共86页。连梁构造连梁构造(guzo)要求要求(B) 配筋混凝土高规条(强制性条文混凝土高规条(强制性条文(tiown)) 连梁配筋连梁配筋(图应满足下列要求:图应满足下列要求:图连梁配筋构造(guzo)示意第68页/共86页第六十九页,共86页。连梁构造连梁构造
59、(guzo)要求要求(B) 配筋(1) 连梁顶面、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E,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la,且不应小于600mm;(2) 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按本规程第条框架梁梁端加密(ji m)区箍筋的构造要求采用;非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的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150mm。(3) 顶层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体的长度范围内,应配置间距不大于150mm的构造箍筋,箍筋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箍筋直径相同;(4) 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钢筋构造钢筋(腰筋)
60、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第69页/共86页第七十页,共86页。连梁构造连梁构造(guzo)要求要求(C) 交叉(jioch)斜撑配筋连梁混凝土高规条混凝土高规条 跨高比不大于跨高比不大于2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宜采用交叉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宜采用交叉(jioch)暗撑暗撑(见图;跨高比不大于见图;跨高比不大于1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应采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应采用交叉用交叉(jioch)暗撑,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暗撑,且应符合下列规定:图梁内交叉暗撑的配筋第70页/共86页第七十一页,共86页。连梁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社区服务和家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精准医学和癌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皮肤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科技学院《C程序设计及医学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闽南师范大学《影视后期编辑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阿拉伯语语法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汝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Ⅳ》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影视作品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10月自考00158资产评估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51-T 1764-2023 机械式停车设备修理保养安全技术规范
- (医学课件)护理人文关怀
- 房屋木结构拆除施工方案
- 合同作废声明函
- DB11T 1833-202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 钢结构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 语音信号处理 第4版 课件 第3章:语音信号处理的常用算法
- 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中国移动购物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