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见的碱他山之石(2016?永州)如图所示是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 的创新实验。已知:20 C时,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 17.3g,而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仪器a的名称c(2)按图组装好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3 )反应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填序号)A .添加稀盐酸 B .添加石灰水C.添加稀盐酸和石灰石(4)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马上有沉淀出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请用文字表述)当堂检测1. 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
2、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A. 浓盐酸 B.氯化钾溶液2. 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A.熟石灰又称为消石灰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浓氨水 D.氢氧化钠溶液)B. 熟石灰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D.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3. 如右图所示,广口瓶内盛有气体 X,滴管内盛有液体 Y。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套在玻璃管一 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 X和液体Y可能是()A. X 是 02 , Y 是 Ca(OH)2 溶液B. X 是 CO , Y 是 Ca(OH)2 溶液C. X是SO2 , Y是NaOH溶液D. X 是 CO2 , Y 是 H2SO4 溶液4.
3、 NaOH固体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因吸收 而潮解,这种变化属于,因吸收 而变质,这种变化属于 因此NaOH固体必须 保存。5.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 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 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 NaOH 溶液的烧杯中(如右下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 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A .温度差B .重力差C .压强差D .浮力差.一 t4NaOH濬液CO: 一软璽料瓶烧瓶气球NaOH潛液NaOH溶液(2 )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A现象为B现象为C现象为(3 )上述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4)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 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5)为了进一步证实 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范文大全
- 2024版代办车辆过户手续服务协议3篇
- 推动学校生物学科发展计划
- 2024年标准生产加工承包协议模板
- 2025版高中化学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第3课时有机高分子材料课时讲练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4人与环境
- 2024年标准合作伙伴合同模板版B版
- 2024年工程资料数字化转换合同3篇
- 2024-2025学年度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五高级中学高一第一学期12月份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2024年牛舍施工质量保证合同
- 年产12万吨甲烷氯化物可行性研究报告
- 脑积水的护理演示文稿
- 《中级微观经济学》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方形真空干燥机验证方案
- 肿瘤基础知识示范课件
- 肺炎链球菌介绍及肺炎链球菌肺炎介绍
- 私营企业员工年度绩效评价表
- 医院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缩短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DNT完整版本PPT易修改
- 防汛物资台账参考模板范本
- 气道廓清技术及护理课件
- 体育与健康人教六年级全一册篮球基础知识(共15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