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_第1页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_第2页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_第3页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_第4页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结  题  报  告内容提要:构建民族创新体系,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就是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初步的创新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出创新教育课堂模式,创新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找到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为可行模式。报告提纲: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内容 四、研究的过程 1、小学数学课

2、堂教学创新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内容、方法有关理论研究 3、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模式 4、进行创新教育模式实验 5、对实验班创新教育效果调查分析 6、总结,形成一批创新教育论文,学术成果。 五、研究的方法 六、结论与思考 七、参考与附录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要素质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有很多教

3、师用“注入式”教学,采用“题海战术”,多讲多练,学生缺少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课堂教学高负担,低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这些现象普遍存在。绝大部分教师不愿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钟情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针对以上情况,特提出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研究的意义构建民族创新体系,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初步的创新能力。三、研

4、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内容、方法等。(何小民、贾献剑)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模式研究。(徐有根、周旭)   3、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并进行研究。   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的研究。(朱丽凤、朱巧萍)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实践效果研究。四、研究的过程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开展好我校的义乌市级重点课题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四月份课题组对学校的创新教育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分析。情

5、况如下:一、对10位数学教师进行了三个问题的调查。分别是(1)你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指的是什么?(2)你认为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3)你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过你自己所认为的创新教育吗?运用的次数多吗?要求被测者如实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对创新教育学校没有组织教师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因此,此问卷可真实反映出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第一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占20%。认为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培养创造力的占20%。认为学生能积极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占30%。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团结协作,培养

6、学生具有动手、动脑、动口能力,这就是创新教育的占20%。认为引导小学生对已知领域通过自己的探索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的占10%。分析:从答卷的情况来看,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比较模糊,把平时要求学生掌握的双基就当作创新教育,也有的把一般的常规能力要求当作创新教育。只有10%的教师认为教师要创设知识情景(背景知识),运用教具或适当提示指导,再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去主动探索知识,也就是前人、数学家和科学家已经发现或证明的数学客观规律让学生再次去发现,去重演人类发现知识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发现(再创造),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加强,创造力得到发展,逐步养成数学家或科学家的创新思维,由学会到会学。因此,要开展此

7、课题的研究,关键问题是使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创新教育理论修养,对创新教育认识要逐步到位,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研究。第二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认为课堂中抓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占10%。认为让学生主动参与,创设民主氛围的占20%。认为让学生主动探索、尝试,做到面向全体的占30%。认为给学生一些学具操作,给予一定的提示就是落实创新教育的占10%。认为在课堂上多练,使学生达到灵运用的占10%。以内容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导学法注重学法指导的占10%。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就是落实创新教育的占10%。分析:正因为教师们没有真正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因此在课堂上也无法真正落实创新教

8、育。但部分教师已注意到了创新教育的部分内涵如: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主动探索,尝试教学,重视学法的指导等,但都不是很系统。因此,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创新教育,首要的还是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先搞清什么是创新教育,再来谈如何落实。第三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很少用占50%,经常用占50%。分析:教师们对创新教育的热情不是很高,尽管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创新教育不是那么正确,但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创新教育自己也不太会去运用。一方面可能是教师的自身能力有限,一般的课堂教学已经让他们满负荷的运转,无法再去探索新的教法。另一方面是如今的小学教师实在太忙,尤其是农村小学,每个教师每天要上4至5节课,每天同样要备这么多的课,还

9、有大量的其它工作。因此,即使有此能力的教师,也没有这样的时间,每天的课只是匆忙应付,很难去实施教学改革,当然也不会去什么创新教育。何况实施教学改革从学生的试卷测试成绩来看,不一定能比得过其它应试教育,因此,教师更难以去看远期效应。从教师这一头来看,要实施创新教育实验,关键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评价制度,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解放思想。这也是本课题组近期要做的一项较为紧迫的工作。二、随机抽了三、四、五年级的六个班的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用了以下7个问题:在你满意的答案后打,也可在横线上写上不同答案。 1、  你认为你自己具有创新能力吗? 有(   ) 

10、         没有(   )             2、  一般的数学课是不是老师把数学知识讲得很清楚?        是(   )           不是(   )

11、60;            3、  你是不是想老师不要把数学知识讲得很清楚,而是通过你自己的努力,自己发现、学会数学知识?        想 (   )           不想(   )         &

12、#160;    4、  你平时会提出与课本中的例题的解法或者是老师的解法所不同的解法,或者提出不同的想法吗?       有 (   )              没有(   )             5、  平时大

13、多数课中,你思考、练习的时间多,还是老师讲课用的时间多?      你用得多(   )         老师用得多(   )        6、  你对数学课感兴趣吗? 感兴趣(   )           不感兴趣(   )&#

14、160;          7、  你平时会向老师主动提问吗?   会(   )               不会(   )            第一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认为有的占61.67%,认为没有的占25%,认

15、为自己有点创新能力的占13.33%。 分析:学生对“创新”这两个字不理解,也说明了教师平时也没有渗透什么是“创新”,很少对学生进行创新的启蒙教育。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自信心不足。 第二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认为是的占75%,不是的占13.33%,认为比较清楚的占11.67%。 分析:学生仅仅满足听得懂,他们认为自己听得懂就是教师讲得清楚,听不懂就是教师讲不清楚。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出大部分教师有“嚼烂了再喂给学生”之嫌,把数学知识讲得非常清楚,怕学生不懂,很少给学生探索。 第三个问题的答卷情况:想的占65%,不想的占16.67%,有时想的占18. 33%。 分析:大部分学生要求教师不要讲得太清楚

16、,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学会数学知识。从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有自己去学的欲望,希望教师是个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而不太喜欢老师是个喋喋不休的灌输者。 第四个问题的答卷情况:有的占46.67%,没有的占23.33%,有时有的占30%。 分析:确有部分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经常会想出不同的解法,尝试一题多解。但也部分学生从来没有,除非教师硬性要求,从不会主动去尝试。也有部分同学有时会有不同的想法,但不敢提出来。从中可以看出有部分教师不善于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划一思想较为严重,把学生硬往例题的解法上拉,阻碍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求异是创新的火花。 第五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学生用得多占45%,

17、老师用得多的占21.67%,有时老师用得多,有时自己用多的占33.33 %。 分析:本项数据不一定正确,没有经过严格的测量。但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在上课时讲得很多,占用时间的比例过大,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时间较少,有把课堂作业留作课外作业的情况。 第六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对数学感兴趣的占91.67%,不感兴趣的占5%,有点兴趣的占3.33%。 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但不一定是真正感兴趣,有的学生辅助说明了“因为数学知识很重要”,从中也可看出强迫成份,有明显的压力。也从中反映出部分教师不太讲究课堂教学艺术,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七个问题的答卷情况:会的占40%,不会(从

18、来不会)占26. 67%,有时会的占33.33%。 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能力非常弱,这是学生创新的致命弱点。也可从侧面发现老师平时不善于启发学生,不善于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也可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民主性不强,压抑了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从以上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作为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其基础还是很薄弱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开展创新教育研究,进行创新教育实验,收效一定是明显的。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内容、方法有关理论研究    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和创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对创新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提出初步的意见。

19、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创新教育作为一个教育体系,创新意识是先导,是第一位的东西。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力,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出创新激情。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以“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自己的课题,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鼓舞和推动下,他才投入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热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创新激情,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培养的方式方法很多。例如,质疑是创新的基础,以此来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意识。、教师创设条件,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师示范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学

20、生尝试质疑,教师适当引导。、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学质疑水平。第二方面的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生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生的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这种创新性思维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关键,创新教育的成功与否是创新教育思维中的具体化,是着力培养的方面,也是创新教育活动中具体实施内容。可以用课堂教学中创

21、新意识的培养、日常创新意识培养为承载方式,使学生养成具有创新思维习惯的人。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化。可以先进行创新思维再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后继培养,也可以将创新思维与创新的实践同时进行,因为,思维的结果必须去实践,而实践终究要伴随着思维活动。创新能力,它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能的动作能力为主,也可以是思维技巧,是在创新智能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物化能力等。创新能力认为是由多种认识能力构成的。

22、包括扩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共同构成。创新能力的培养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创新教育体系中有核心的作用。第四方面内容是创新品质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能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性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到因素。创新教育品质包括创新情感品质、创新思维品质、创新个性等。创新教育在智能力和创新情感的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人们的创新才能产生综合作用。创新思维品质有“流畅性”、“独特性”、“跨越性”、“深刻性”、“多路性”、“预测性”等七种。除创新的情感与思维品质外,个性品质在创新力的形成和创新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创新成就的大小。创新个

23、性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勇敢、富有幽默、独立性强、有恒心以及一丝不苟等到良好人格为特征。可以说,教育对象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机灵的创新思维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创新教育方法的研究。激励教学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曲发散思维,不满足现有结论。问题情境教学法,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创造与所教内容有关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思考问题。实验探究教学法,把教学和实验纵使起来,通过实验探究事物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动手。发现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发现的艰辛及成功的喜悦,这样学起来学生印象深刻。讨论法。这也是创新教育的最基本的方法,

24、要保证学生交流活动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的态度,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解答问题,即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使学生在讨论中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3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模式在进行有关创新教育理论的学习,课题组提出了一般数学新授课的创新教育课堂模式:教学步骤要求一情境导入弱化复习功能,强化情境创设。基本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二质疑问题出示新知,让学生进行质疑问题三归纳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得出要在课堂上解决的关键问题四独立思考对主要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探索五讨论解决运用多种形式的学生合作,初

25、步解决问题六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得出结论与方法。要求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总结方法七巩固练习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进行创新教育模式试验在提出基本的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模式后,我们确定07-1为实验班,运用此模式进行教学。07-2班运用元模式进行教学。5.对实验班创新教育效果调查分析通过一学期的实验时间,为了检查实验班实验成效,在事先不告知教师情况下,随机抽查同教材的课各20节。进行如下分析。教师施教情况统计分析班级项目实验班对比班有质疑问题的课95%以上10%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探究的课80%5%小组讨论(合作学习)100%30%教学方法

26、(面向全体,重视让学生掌握方法) 90%20%(较注重结果,较多采取半问半答的形势)课堂气氛较为自由民主95%20% 学生情况分析班级项目07-107-2敢于向教师提问题的学生55%5%能向教师提出自己不同见解的学生80%3%小组讨论能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的课75%10%学生思维较为活跃的课70%30%能主动预习的学生(问卷调查)75%10%6 、总结,形成一 批创新教育论文,学术成果五、研究的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杳法、观察法、对比法六、结论与思考结论:(创新教育的内容与方扶,是创新教育的基础。我们在价I 究中提出了: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培养。第几方面的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能

27、力的培养。第四方面内容是创新品质的培养。创新教育方扶的研究( D 激励教学从 问题情缝教学认。 实验探究教学法。 发现法。 讨论法2 、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困是创新教育的保证。我们在研究中得出了: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创新能力的是环境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充满想像、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我们经过实践后得出: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铺石;2.创立学习共同体,活跃课堂氛围;3.运用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活课堂气氛;4.运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氛围。3 、改革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创新教育课堂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是一般的小学

28、中高段数学新授课,采用情境导入、质疑问难、归纳主要问题、独立思考、讨论解决、归纳总结、巩固 练习这“七步创新教学法"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改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中 ,我们也认识到部分教师不太愿意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提出在不大改课堂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良,照样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如何体现探索创新呢?我们认为要从数学的课堂结构上来看,一 堂新授课,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实实在在的贯彻,探索创新要体现在准备练习、例题教学及巩固练习中。要做到:准备练习中,营造引

29、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环境。一堂数学课,没有适当的准备,就凭空让学生去创新这是浪费时间。要上一 堂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必须要有定的知识和情感准备的,“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是要把握好这个度,要在鼓励青少年主动发展的同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在引导和指导上下功夫。因此,数学新授课中的准备练习,既要作知识上的准备,还要做情感上的准务融洽师生关系营造民生氛围,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才会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这也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做好起点工作。在例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题教学是一堂新授课的主要部分:这部分教学的好坏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