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台山简介_第1页
小五台山简介_第2页
小五台山简介_第3页
小五台山简介_第4页
小五台山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属冀西北山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7'115°30',北纬39°50'40°07',东西长60km,南北宽28km总面积21833hm2。保护区地处蔚县、涿鹿两县境内,北距张家口市150km,东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接壤,距北京市区125km。周边绵延200公里,涉及12个乡镇202多个村,总人口约20万。109国道自东向西、112国道自北向南穿越保护区;西邻张石高速,东接张涿高速;京包、京原铁路南北相间,交通便利、地理区位十分重要

2、。随着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的建立,保护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保护区所在地涿鹿乃轩辕故里。据史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从此,黄帝成了中原地区部落大联盟的总首领,并在今涿鹿县矾山镇建起历史上最早的一座都城-黄帝城(遗址今仍保留)。炎帝、黄帝、蚩尤部族在此繁衍交融、休养生息,发展成后来的华夏民族。涿鹿县完整地、集中地、原生态般地聚集了炎、黄、蚩的遗址遗存,在全国也是唯一的一处,涿鹿县也被誉为是“三祖文化”的发祥地。蔚州盆地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自古便是先民聚集之地。商代在此建立代国,并建都于代王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3、,代为一郡;汉代刘邦统一全国,分封代国,立兄刘仲为代王。飞狐古道,又名蜚狐陉,太行八陉之一,是历史上燕赵通胡的要道,蔚州乃此商道重镇,商旅必经之地,至今这里仍然保留着独具特色的剪纸、铁树花、贡米、小吃等。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小五台山丰富的自然遗存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古老画卷。 二、自然资源1.地质地貌小五台山地处太行山、燕山和恒山三山交汇地带,属大背斜构造,称小五台山大背斜,属恒山余脉,因有东、西、南、北、中五个突出的山峰,又因别于山西之五台山,因此而得小五台山之名,其地貌类型主要为构造侵蚀成因的中、亚高山地貌。它与北部以堆积成因的蔚县盆地地貌形成鲜明对比。由于山体剧烈

4、抬升和强烈切割,形成了小五台山区以五个主峰为主体的众多山峰和峡谷,多数山坡坡度在35-70度左右,海拔在2000m以上的山峰有134座,最著名的东、西、南、北、中台五座山峰,海拔均在2600m以上,其中主峰东台海拔2882m,为河北最高峰。2.气候水文保护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季风型山地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夏季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年平均气温6.4,一月平均气温-12.3,七月平均气温22.1。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山麓风速2m/秒,逐渐向山上增大,最大风速可达20m/秒。山下降水量年平均420毫米,山腹以上降水量逐渐增大,最多年达700毫米,雨量集中于7-8两月。初霜9月上

5、旬,晚霜5月下旬,生长季60-80天。由于海拔较高,山体自下而上气候差别较大,具有四季同时垂直分布现象。海拔1000-1300米低山或丘陵,为暖温气候带,平均温度5-6度,无霜期130140天;1300-1800米的中山下部,属温湿气候带,平均温度4-5度,无霜期100-120天;1800-2500米的中山上部,属冷温气候带,年均温度2-3度,无霜期80-90天;2500米以上的亚高山,属高寒湿润气候带,年均温度0-2度,无霜期约60天,盛夏始见春色,7中旬繁华正茂,9月中旬初雪,冻结期长达56个月。保护区水资源比较丰富,降水充沛,主要水源是降水、地下水和潜水等。由于谷深坡陡,落差大,常常形成

6、急流和瀑布。五个主峰和东、西灵山成为天然分水岭。北、西两台之水注入定安河。南、中两台之水注入壶流河。定安、壶流河汇流后注入桑干河。东台之水与中台部分流水汇流后注入拒马河,东、西灵山之水汇入永定河。保护区是永定河、大清河的重要源头,每年向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及大清河上游拒马河流域注入大量的清洁水资源,为京津及其周围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保证了本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用水。3.森林资源保护区保存了华北地区最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对京津冀地区的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态环境改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8787 hm2,占总面积的86%,有林地面积10576.0 hm2 ,灌

7、木林地2657.0 hm2,非林业用地3046 hm2,占14%,森林覆被率60.6%(1997年),根据保护区调查现森林覆盖率已达到75.4%。森林总面积10907 hm2,活立木总蓄积583975m3,按起源分:天然林面积8234 hm2,蓄积448473 m3;人工林面积2272 hm2,蓄积112280 m3;混合起源的面积401 hm2,蓄积23222 m3。按优势树种分:桦树林面积6532 hm2,347429 m3,落叶松林面积1521 hm2,蓄积108379 m3;油松林面积1385 hm2,蓄积76578 m3。保护区的森林和植物群落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草甸4个植被

8、型组,31个群系。针叶林包括华北落叶松林、臭冷杉林、白杄林、青杄林、杜松林、油松林、侧柏林,阔叶林包括蒙古栎林、桦树林、山杨林、核桃楸林、杂木林等。灌丛灌草丛包括胡枝子灌丛、悬钩子灌丛、绣线菊灌丛、虎榛子灌丛、沙棘灌丛等。亚高山草甸包括五花草甸、嵩草、苔草草甸。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垂直分布明显,形成典型的垂直分布带谱。其植被类型从高海拔到低海拔可划分为下列七个垂直分布带:(1)亚高山草甸带:位于小五台山垂直带谱的最高部,阳坡2100m以上,阴坡2500m以上均属此带。本带有绝对优势植物种类为草本植物,其特点是随着海拔的增高,植株逐渐矮化,在顶峰部位以莎草科的高山蒿草、矮草和云间地杨梅等为优势种。(

9、2)亚高山灌草丛带:分布于阴坡24002500m,阳坡20002100m,位于草甸带与森林带有过渡地带,宽度50m左右。主要树种为硕桦。混生的灌木种类尚有密齿柳、蔷薇等。草本植物主要有地榆、乌头、蒿草等。(3)针叶林带:分布于阴坡20002400m,有的地方下延至1700m,阳坡分布于19002000m。建群树种为华北落叶松、云杉和冷杉。杜松在此带呈零星分布。(4)针阔混交林带:此带在山地阴坡的宽度较窄,约界于1700-2000m之间,而在阳坡则分布于1400-2000m的海拔范围内。主要树种有华北落叶松、云杉、臭冷杉、白桦以及辽东栎等。(5)阔叶林带:分布于海拔13001700m山地的阴坡。

10、建群种为白桦,其间零星分布有云杉。(6)油松林带:分布于12001600m之间的阴坡、山梁和半阳坡,是落叶阔叶林带被破坏后,人工栽培形成的暖温性常绿针叶林带。(7)次生灌草丛带:分布于12001400m的低山梁顶、阴坡和阳坡山麓,是原始落叶阔叶林遭毁灭性破坏后形成的灌草丛。4.植物资源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植物区系的中心地带,使该区不仅有华北植物区系的代表植物,而且还有东北和华中植物区系的植物以及一些具有热带亲缘的植物。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是华北保存自然植被最完整的地区之一。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106科486属1350种,占河北全省总数的50%。种子植物多达1292种,隶属于94科3

11、83属,其中草本植物622种;木本植物143种,蕨类植物47种,裸子植物11种。共记录真菌和粘菌135属468种,其中新种7个,国内新记录种36个,新组合种1个。众多植物种类中包括小五台山特有种小五台蚤缀、小五台紫堇、小五台风毛菊、小五台柴胡等1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除野大豆、核桃楸、刺五加、草黄麻、北重楼、小丛红景天、膜荚黄耆、蒙古黄芪、软枣猕猴桃、木贼黄麻、胡桃等之外还有兰科植物16种,如手参、二叶兜被兰、大花杓兰、斑花杓兰、北方红门兰、沼兰、尖唇鸟巢兰、小斑叶兰等;河北重点保护植物白杄、文冠果、美蔷薇、芍药、白头翁、银莲花、金莲花、油松、三籽两型豆、绣线菊、红景天、野罂粟、华北珍稀植物臭

12、冷杉、杜松、青杄、等70余种。资源植物多达16类,其中药用植物多达713种,如刺五加、党参、桔梗、秦艽、沙参、花楸、山楂、木贼黄麻、单子黄麻、独活、大黄、防风、苍术等。5.动物资源野生陆生脊椎动物有4纲18目49科137种,其中国家类保护动物有褐马鸡(2400只左右)、金钱豹(20只左右)、金雕、白肩雕、大鸨5种,国家类保护动物有大鵟、鸢、苍鹰、雀鹰、白尾鹞、鹊鹞、燕隼、红隼、勺鸡、雕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黑卷尾、豺、兔狲、斑羚16种,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中国林蛙、中华大蟾蜍、中杜鹃、绿啄木鸟、黑枕黄鹂、狐、貉等41种。6.昆虫资源据初步调查昆虫资源有1500余种,隶属16目130科。其中以鳞

13、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居多,占总种数的52%。其中豹蠹天蛾、深色白眉天蛾、北方兰目天蛾、暗脉粉蝶、台湾雄蜂等100余种昆虫,为河北省新纪录。其区系属古北区中亚亚区及东北亚区。三、机构设置小五台山保护区的前身为蔚县小五台山林场、涿鹿县杨家坪林场及岔道林场的山涧口营林区。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1983年11月批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天然针阔混交林、亚高山灌丛、草甸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褐马鸡。保护区管理局为正处级建制,编制123人,在职112人,离退58人,直属河北省林业局。2004年省森林警察总队在保护区

14、成立了小五台山森林警察支队(对内称小五台山森林公安分局),设立了4个林区治安派出所,森林公安编制23人,现有干警17人,离退3人。2006年王喜洞林场划归保护区管理,面积3293 hm2,编制48人,现有正式职工31人,离退25人。保护区实行管理局、管理区和管护站三级管理体制。即管理局下设杨家坪、山涧口、金河口三个管理区,保护区设有16个管护站,王喜洞设有5个管护站。管理局机关下设8个职能科室即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科、计财科、资源科、宣教科、经营科、防火办。全局现有正式职工160人,离退86人,其中管理和技术人员73人,护林员38人,工勤人员32人,内退17人。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培养

15、了一批业务骨干,截至目前,保护区已由建区时的6名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发展到专业相对多样的40多名科技和管理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9人、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17人;工人中技师6人、高级工30人、中级工19人、初级工11人;技术人员中研究生6人、本科31人、专科6人,队伍得到了很大加强。四、资源管护和防火1.基础设施建设从2000年开始,先后实施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二期建设项目,新建改建了防火指挥中心大楼、管理区、管护站、望火楼等各类基础设施8338平方米。其中森林防火指挥中心一处,监测云台3处(松枝口、金河口、山涧口),望火楼6处(杨家坪、唐家场、东灵山、松枝口、金河口、山涧口);物资储备库

16、4处。购置防火通讯设备中转台3部,程控电话6部、对讲机120部、卫星电话1部;风力灭火机217台、油锯119台、割灌机65台、2、3号工具2600件,铁锹5000把、灭火弹40箱、防火服559套。森林防火宣传车1部,防护指挥车2部,专业运兵车9部,防火运兵车3部,城市消防车1部;森林防火宣传广播器材10套、防火宣传牌共计530块。2.管护队伍建设组建了一支30人专业扑火队;加强了护林队伍建设,使每个管护站不低于2人;以局机关男同志为主组建了扑火第二梯队,积极开展防火知识培训、体能训练,每到防火关键时期,进驻金河口管理区待命,准备随时奔赴火场参与救灾;以局机关女同志为主组建了后勤保障队,负责后勤

17、保障,扑火物资管理,战略物资储备,医疗救助,确保前线扑火物资的供应。3.管护措施与成效保护区把资源保护做为首要工作、保底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每年10月1日到翌年5月31日严禁任何人进山,其余时间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山。在森林防火关键时期保护区全体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死看死守,基本没有节假日,为了控制“驴友”进山采取拦截与跟踪现结合的方法,起早贪黑,蹲坑坚守,不放进任何一个可疑之人。防火期内,专业扑火队、机关二梯队和后勤队边训练边待命,确保有火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打早、打小、打了。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建区28年来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未发生重大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成绩。通过保

18、护和实施封山,资源总量增加了,质量也明显提高了,据保护区调查森林覆盖率由建区时的60.6%增长到75.4%,上一期褐马鸡调查研究统计,褐马鸡的种群数量也有了进一步扩大,从建区初的仅1000只左右,发展到2400只左右(1998年底数)。近年来保护区先后获得河北省森林防火、森林公安“十佳单位”,河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十佳单位”、“全省林业科教先进单位”,曾多次获得全省“无森林火灾先进单位”,2005年获得“全国先进自然保护区”荣誉称号。五、科研和科普1.科学研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现已建成野生动植物救护站、森林防火监测中心、气象监测中心、野生动植物监测指挥中心、标本馆、展厅等技术基础设施,并对保护区的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动植物、社会经济等进行了全面地调查研究。与河北师范大学联合开展了褐马鸡能量代谢研究、褐马鸡生境选择与生境质量评价研究等课题研究。2010年与河北师范大学合作完成了“小五台山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研究,撰写了小五台山植物志。聘请徐志华高级工程师,组织完成小五台山昆虫资源调查,撰写了小五台山昆虫资源。2.科普活动保护区除了保护、研究外,还肩负着科学普及的任务,多年来,保护区面向学生和自然爱好者,开展了大量的教学实习、夏令营和科考活动。先后被张家口市科协、省科协、宋庆龄基金会等部门命名为“张家口市青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