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梳理: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原因是氨基酸多种多样的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它的化学组成包括、禾廿;它有种,由决定。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直接证据)关键思路:设法将和等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类型和特点菌落荚膜毒性致病力R型S型(2)实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三、烟草花叶病毒实验结论:四、生物的遗传物质1.原核和真核细胞遗传物质都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实验材料T2噬菌体、大肠杆菌实验方法
2、巧妙构思噬菌体只有D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实验思路过程、结果 标记细菌 标记噬菌体 噬茵体侵染细菌实验结果实验分析实验结论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即只有在DNA不存在的情况下,RNA才是遗传物质)。典型例题: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个选项2、(2011广东模拟)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
3、释是()A. 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B. 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C. 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D. 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3、(2011威海模拟)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B. 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以自身的DNA乍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5s标记噬菌体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
4、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4、如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噬菌体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含有32PB. 图中的A表示噬菌体侵染过程,此过程中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C. 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发现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D. 若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3次,则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占1/4练习反馈:1、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用DNA酶进行了处理,并将处理后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
5、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 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B. 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C. 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D. 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2、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部分噬菌体没有完成侵染细菌的过程标记T2噬菌体的DNA在细菌体内复制时,需要的酶是由噬菌体携带到细菌体内的C. 在此实验中最后获得的子代噬菌体大部分不含有放射性D. 在细菌体内产生的mRNA不含有放射性3. 用同位
6、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A35SB32PC.35S和32PD.不含35S和32P4. 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下。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选项放射性S元素P元素A全部无全部32S全部31PB全部有全部35S多数32P,少数31PC少数有全部32S少数32P,多数31PD全部有全部35S少数32P,多数31P5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
7、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 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6.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32D. 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
8、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7.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C.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噬菌体D.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R蛋白质R型R荚膜多糖R型RDNAR
9、型、S型RDNA(经DNA酶处理)R型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9、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B.用180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10、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 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C. T2噬菌体内,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D. 可利用同位
10、素示踪法证明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11、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用32P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一段时间(适时)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12、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
11、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 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C. 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 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1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结果显示:在离心的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1) 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2) 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请你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a. 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
12、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其原因是。b. 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有误差的来源呢,请简述理由:。32(3) 请设计一个方法,来大量制备用P标记的噬菌体14、自2009年3月起,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后,我国及世界各国都先后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索要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我国研制出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在全国进行分批次免费接种。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在研制疫苗过程中,实验室获得大量甲型H1N1病毒,不是将病毒直接接种在无细胞的培养基上,而是将其接种到7日龄的活鸡胚上培养,
13、其原因是。(2) 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H1N1流感病毒的化学成分,原理是: 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 DNA被甲基绿染色剂染成绿色; 。(3) 在上述鉴定其化学成分的基础上,请利用活鸡胚为材料,检测鸡胚组织中是否含有H1N1病毒为指标。设计实验探究H1N1病毒的遗传物质并预测结果结论。 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结果、结论:a. ,说明H1N1病毒的RNA和蛋白质都具有遗传效应。b. ,说明。c. 只在用蛋白质感染的鸡胚中检测到H1N1病毒,说明知识梳理:一. 1.蛋白质排列顺序2脱氧核苷酸含氮碱基磷酸脱氧核糖4碱基二. DNA蛋白质1. R:粗糙无无无S:光滑有有使人患肺炎或
14、小鼠患败血症(2)转化因子DNA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材料T2噬菌体、大肠杆菌实验方法冋位素标记法巧妙构思噬菌体只有D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兀素,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用放射性冋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的观察它们的作用。过程、结果标记细菌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细菌细菌+含P的培养基含P的细菌标记噬菌体噬菌体+含35S的细菌含35S的噬菌体噬菌体+含32P的细菌含32P的噬菌体噬茵体侵染细菌含35S的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没有35S,35S分布在宿主细胞外含32P的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外几乎没有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
15、内实验分析过程3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并未进入细菌内部,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的内部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三、结论:RNA是遗传物质。四、1.DNADNA或RNA2.DNARNADNA典型例题:1、【解析】随着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呈现S型曲线的变化。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答案】B2、【解析】在该实验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将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开,但是,由于技术等原因,经上述处理之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没有与细菌分开。T2噬菌体没
16、有轻、重之别,故B项错误;在噬菌体的DNA分子上没有35S,C项错误;侵染细菌时,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内,D项也是错误的。【答案】A3、【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选用了理想的实验材料一一噬菌体以及理想的技术手段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在噬菌体的亲子代之间,只有DNA有连续性,子代噬菌体的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外面,这可以通过分别用35s和32P标记时,放射性的分布差别来判断,由于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因此,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一切条件,除模板由亲代噬菌体提供,其余均由细菌提供。D项中,经复制n次后,含32P的有2个DNA比例为2/2n=1/2nT。【答案】D4、【解析】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在体外环境中不能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外边;一个含32P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3次,共产生8个噬菌体,其中有2个噬菌体含32P。【答案】A练习反馈:BBBDCDBB13.(1)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2) 升高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是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接收干燥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抱枕市场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手机充电线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植树挖坑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湖北省孝感市朋兴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3月化学试题测试含解析
- 河北省2025年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合肥168中学2025年初三化学试题全国三卷模拟卷1含解析
- 外墙烟管施工方案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8.1.2 Python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
- 医务人员着装礼仪规范
- 2025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试题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4年GCP考试题库(黄金题型)
- “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下我国南方地区冰雪场地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DB11∕T344-2024陶瓷砖胶粘剂施工技术规程
- 2025年公共管理复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过氧化工艺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秋季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考点演练《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八年级下) 答案版
- (AE ADVANCED ENERGY) Sparc-le V 100KHz电源使用说明书和手册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参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完整版)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