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丰宁坝上土壤实习报告_第1页
河北丰宁坝上土壤实习报告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壤实习报告坝上地区土壤差异的成因地形指导老师:张科利教授廖桑永201211171921第一大组地理科学2014.07.07概述实习基地位于河北省丰宁县大滩乡二道河村,距离北京大约200公里,地处燕山北坡山麓,内蒙古高原南缘地带。因为处在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接的地方,地形陡然升高,成阶梯状,故名“坝上”地区。土壤实习时间为2014年6月27日阴坡土壤调查,2014年6月28日阳坡土壤调查,2014年6月29日森林土壤调查。其中穿插了特殊地形对土壤影响的调查。丰宁县属于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水分是植被生长的主导限制性因子。因此在小尺度的土壤调查中,生物对土壤的影响间接取决于水分。而影响土壤的因素

2、中,不考虑人为因素,即生物、时间、气候、母质和地形,在一个小的区域中,引起土壤差异的因素一般只有生物和地形。而我们知道地形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形对水热的再分配方面,而水分又影响了植被状况,因此在丰宁地区土壤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是地形。考察内容土壤剖面分层,土壤颜色,土壤根系,土壤孔隙度,土壤结构,土壤质地等。通过观察每个剖面不同层面土壤颜色,根系,孔隙度,结构,质地的差异,来分析地形对小尺度范围内土壤形成的影响。通过直观的现象来剖析成土因素施加的影响,帮助我们全面地了解一个成土因素的综合影响和综合成土因素造就一个土壤类型的过程。地形因素坡向(阴坡,阳坡;夏季风迎风坡、背风坡;冬季风迎风坡、

3、背风坡)坡位(坡底,坡中,坡顶);坡度(缓坡,陡坡)。实例分析坡向调查发现阴坡的土壤类型为类黑土,其剖面一般可分为腐殖质层(A)、过渡层(AC)和母质层(C)。腐殖质层团粒结构明显,富含有机质。过渡层位于腐殖质层之下,团粒结构显著减少,基本无根系,块状结构。阴坡土壤平均孔隙度为0.552。土壤质地以中壤土和轻壤土为主。阳坡土壤类型主要为黑砂土,土壤基本无结构或结构很弱,阳坡平均孔隙度为0.479。土壤质地以砂土和砂壤土为主。对比阴阳坡相同坡位的土壤颜色,阴坡的土壤颜色稍深且厚度较厚,这是因为河北丰宁坝上地区属半干旱地区,水分是植被生长的主导限制性因子,阳坡光照较强,蒸发量大,多生长旱生植物和多

4、年生小灌木较多,而阴坡的水分条件较好,植被物种多样性和覆盖度较高,土壤腐殖质层较厚,颜色较深。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因为土壤水分状况的差异,阴坡土壤结构和土壤质地较阳坡好,从而伴随着土壤孔隙度在阳坡比在阴坡较少。从这些方面可以分析出阴坡土壤无论从肥力,结构,质地还是孔隙度等方面都优于阳坡。坡位坡位对土壤的影响也依然体现在土壤剖面分层,土壤颜色,土壤根系,土壤孔隙度,土壤结构,土壤质地等方面。以2014年6月27日阴坡调查数据为例,对比不同坡位地形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一)土壤剖面:剖面二为阴坡坡底土壤剖面图,典型草原土壤特征,腐殖质层深厚,又由于处于坡脚,接受从坡顶淋失下来的土壤而同时有向上

5、(以出现砾石侵入体为依据)和向下发育过程,;根据植物根系的多少划分为Al层(根系多且粗)和A2层(根系较少);AB为过渡层,因为同时受到腐殖质和母质的影响,且冻融作用形成淋失隔水层,造成局部还原环境,形成红色铁锈层;腐殖质层可达66cm。剖面四处于阴坡坡中部位,随海拔升高腐殖质层深度变浅,BC过渡层有颜色较红的部分,是受冻融作用引起的干湿交替使得局部处于氧化还原条件形成铁锈。可以直观的看到腐殖质层减少到44cm处。剖面五为阴坡中上部位,水分更少,植被条件较差,且坡度较陡腐殖质不易堆积,所以腐殖质层薄。AC层是腐殖质和母质的混合层,因为风化作用较弱,所以含有较多砾石。腐殖质层只在深处为26cm处

6、堆积。剖面六为阴坡坡顶,海拔高,温度低,风力大,植被少,对土壤的固定作用弱,腐殖质积累不易,砾石较多。因此只出现了AC层即腐殖质与母质的过渡层。由此可以看出土壤剖面从坡底到坡顶随坡位变化呈现出垂直土壤差异。总体来说是土壤剖面越来越浅,腐殖质层自坡底到坡顶逐渐变浅。且AB、BC层也逐渐消失。其原因是流水侵蚀作用和流水沉积作用在不同地形部位的不同影响。(二)植物根系: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由于地形坡位和坡度引起的水分变化,使得植物根系重量呈现垂直变化差异,山底水分条件好,植物根系扎得较浅且根系密度较小,山坡上水分条件较差且土壤性质不太理想,因此植物根系茂密发达,因此质量较重,呈现出植物根系随海拔升高

7、而逐渐增加的趋势。最后一个根系采点处由于植被覆盖状况不好,所以根系不发达,采样根系质量减少。(三)土壤孔隙度5±类黑土卩黑沙土4灰色森林土4坡底存0.5470.4390.734坡中小0.5550.474P0.6&2坡顶小0.56DP0.61GP0.583平均p0.552,0.4790.679土壤孔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土壤内孔隙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阴坡类黑土坡底至坡顶孔隙度逐渐增多而且增大,其原因是剖面厚度相应变薄,且根系增多,加之表面砾石含量逐渐增多,所以孔隙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多。而灰色森林土由于土质疏松,植物根系密集。坡底植被生长较好,乔木和灌木多,根粗,且土壤发育好,土壤结构比

8、坡顶更好,所以坡顶土壤孔隙度小于坡底土壤孔隙度。(四)土壤结构同样以阴坡为例,由于坡脚侵蚀较弱,堆积较强,保存着很厚的腐殖质层,团粒结构明显,强度等级为中团粒结构,某些发育更好的坡底地区土壤达到强团粒结构。而从坡脚到坡顶,侵蚀加剧,堆积减弱,腐殖质层不易累积易流失,所以团粒结构越来越弱,土壤结构体越来越粗。到坡顶处,A层已经消失,且AC层无结构。(五)土壤颜色与质地坡向剖面编号海拔剖面层次颜色质地F-12-1-011571m泥炭层潴育层5YR/2-1黑棕7.5YR/4JI棕F-12-1-O21577mAl草根为主)A2(树侧根为主)AB过渡层)函c(母质层)7.5YR/3-3黑棕10YR/33

9、暗棕10YR/5-4浊黄棕7.5YR3/3暗棕10YR/4-6棕10YR/6-4浊黄橙F-12-1-O31611mA1(草根为主)畑(树侧根为主)BC(淀和层与母质层过渡层)1OYR/3-4暗棕7.5YR/2-3极暗棕1OYR/5-3浊黄棕F-12-1-O41620mA腐殖质层)BC(淀和层与母质层过渡层)口1OYR/2-3黑棕1OYR/5-3浊黄棕F-12-1-O51642mAC(淋溶层与母质层过渡层)1OYR/2-3黑棕10YR/4-6棕F-12-1-O61654mAC7.5YR/3-3暗棕7.5YR/5-4浊棕阴坡6.27壤壤壤壤B壤土壤重砂轻中中中粘砂壤壤壤中中砂轻砂轻砂砂砂土土土土土

10、土土土土土肚土以阴坡为例,上图中坡底腐殖质层颜色最深为黑棕,坡中和坡顶有暗棕也有黑棕,没有明显的垂直分异规律。是因为它的变化除了受坡位的影响,更大程度上受到坡度的影响。在坡度较缓的地区,腐殖质层颜色较深,而坡度较陡的地区,土壤腐殖质受侵蚀最严重,有机质含量低,因此颜色稍微浅一些。而土壤质地则表现出了明显的垂直分异规律。坡底排除古河道的重壤土,在坡脚上腐殖质层以中壤土为主,到了坡中逐渐演变为轻壤土,直到坡顶处被砂壤土取代。主要受坡位的影响。在坡底,土壤表面不断接受着来自坡上土壤的堆积,而且水分条件较好,植被状况也比坡上发育更好,因此腐殖质堆积最厚,有机质含量多,土壤黏粒较多,因此土壤质地为中壤土

11、。而越往山坡顶上演变,侵蚀加剧,堆积作用减少,因此腐殖质层变浅,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黏粒物质被冲洗,土壤质地慢慢演变为轻壤土到砂壤土。坡度坡度对地形的影响主要参考2014年6月29日灰色森林土土壤调查数据。一)土壤剖面-c一cnr胡12,1剖面一的坡度是27。海拔1655m;剖面二的坡度是28。海拔1671m;剖面三的坡度是30°海拔1686m;剖面四的坡度是16°海拔1736m。剖面一,二,三,四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选定的剖面,前面三个剖面的坡度正好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在考虑坡度对土壤的影响时也不能排除坡位对其的影响。以下为具体分析。剖面一的枯枝落叶层为8cm厚;腐殖

12、质层深达54cm,厚度为46cm;淀积层深达112cm,厚度为58cm。剖面二的枯枝落叶层为6cm厚;腐殖质层深达45cm,厚度为39cm;淀积层深达57cm,厚度为12cm。剖面三的枯枝落叶层为5cm厚;腐殖质层深为48cm,厚度为43cm;淀积层无,仅有BC过渡层。剖面四的枯枝落叶层为3cm厚;腐殖质层深达56cm,厚度为53cm;淀积层深达115cm,厚度为59cm;并且还具有剖面一、二没有的BC过渡层。由此可以清楚的分析出枯枝落叶层由8cm逐步减少到3cm不仅受到坡度的影响还受到坡位的影响,所以暂不分析;但是在树林顶部的最后一个剖面的腐殖质层竟然比树林底部的腐殖质层足足多出7cm,本该

13、随海拔逐渐减少的腐殖质在最后一个剖面竟然增多,而且深度也增加了2cm;并且本该随着坡位的升高而消失的淀积层B,在剖面三种就已经消失,但是却又在剖面四中出现,而且厚度为增加了1cm,并且多出一个BC过渡层。分析出现这种看似不规律的异常情况,我们可以知道影响土壤剖面变化的不仅仅只有坡位的变化,而且坡度也具有重大影响。因此现在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如果坡度没有变化,那么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淀积层等将会逐渐减少。但是如果坡度发生了变化,并且它的影响强度要大于坡位变化对土壤形成的影响的话,就会如剖面四一样发生土壤剖面的突变:腐殖质层由慢慢变浅到突然变深,淀积层由逐渐消失到突然出现并且变厚,

14、土壤剖面整体由逐渐变薄到突然变厚。森林顶部由于坡度变缓,水从坡顶流下带来了物质的堆积,土层会明显变厚,并且水分向下入渗增多,淀积粘化作用增强,出现土层紧实的淀积层。(二)土壤结构灰色森林土一般腐殖质层为较弱的团粒结构,随着海拔和坡度的升高,团粒结构越来越弱;粘化层在坡脚表现为极细的弱块状结构,并且随海拔升高和坡度的增大越来越不典型;接近森林顶部时,由于坡度变缓,水分下渗增多,又出现粘化层,表现为中块状结构。腐殖质层仍是弱团粒结构,BC过渡层是弱块结构。总结虽然总体来说土壤的形成因素是生物,地形,时间,气候,母质和人为影响等六大因素,因此考察土壤差异时也应该将这六大因素考虑在内,才能将土壤分类出各种各样的土壤类型。但是在小尺度土壤考察时,尤其是坝上土壤实习调查中,由于坝上属于半干旱气候,因此影响植物生长的主导限制因素就是水分。又因为坝上地区位于山区,是河北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所以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