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剖析_第1页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剖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共8分,每小题2分)继发性感染:已遭受病原感染的个体再次遭到不同病原的侵袭。原发性感染:指病原体直接浸入健康鱼体而引起的鱼病。再感染:第一次患某种疾病痊愈后,第二次又患同样的疾病。重复感染:第一次患某种疾病后,一般症状已消失,但仍遗留有病原体,机体和病原体间保持着暂时的平衡,当新的同种病原体入侵后,平衡被破坏,就会重新发病。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共同使用时,其作用因相互抵消或减弱,称拮抗作用。充血:机体的某一区域(组织或器官)的含血量超过正常的现象。栓塞:在正常状况下并不存在于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或小块,随血流而被带到较小的血管中,引起管腔阻塞的过程。炎症:机体遭受有害刺激(

2、如微生物、寄生虫、理化因子等)后所产生的防卫性反应,其作用为清除入侵体内的有害刺激物。水肿:组织间隙大量液体的积储。萎缩:物质代谢发生改变,使组织或器官的体积较正常缩小的过程。湖靛:池中微囊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及水花微囊藻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的水花。泛池是因为池塘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最低需要时,造成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二、填空题(共17分,每空0.5分)1、根据症状区分,草鱼出血病有(肠炎型、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三种类型。2、贝类的血液一般无色,如扇贝、牡蛎、文蛤等,是因为其血液含(血蓝蛋白)。3、有些种类血液是红色的,如泥蚶,魁蚶等,是因为其血液中含(血红蛋

3、白)。4、锥体虫寄生在鱼的(血液)里,通过(水蛭)传播。5、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主要有(夺取营养、机械损伤、分泌有害物质)三个方面。6、药物的剂量必须达到(最小有效剂量)才能产生效应,但是超过(最大剂量)又会引起中毒。7、敌百虫在碱性条件下迅速降解为(敌敌畏),其毒性增强近10倍,它是一种胆碱脂酶抑制剂。8、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典型症状是(烂鳃和开天窗)。9、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鱼的(苗种)阶段。10、漂白粉是一种混合物,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11、病毒进入机体的途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水平感染)与(垂直感染)。12、发现鱼浮头的急救办法有(加注新水、开机增氧机、泼洒增氧药物)等。13、鱼苗转

4、塘时,两水体的温差不超过±(2)C,鱼种转塘时,两水体的温差不超过土Co14、在复口吸虫的生活史中,(螺类)为第一中间宿主,(鱼类)为第二中间宿主,鸥鸟为终末宿主。15、病鱼“跑马”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适饵料)(池塘漏水)(车轮虫寄生)。16、竖鳞病的主要症状为(全身鳞片竖立),主要危害(鲤鱼、金鱼)。17、疾病发生与(环境)、病原体与鱼类的体质有关。18、大黄使用前用(氨水)浸泡12小时,目的是使蒽琨衍生物游离出来。19、鲢碘泡虫主要寄生在白鲢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20、烂鳃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鳃丝(溃烂),常粘有污泥。患严重烂鳃病的病鱼,鳃盖内表皮中间部分常被腐蚀成一个圆

5、形或不规则的病灶区,这个病灶区俗称(开天窗)。21、水产动物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可大致分为(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22、九江头槽绦虫生活史需经(卵)、(钩球蚴)、(原尾蚴)、(裂头蚴)才能发育为成虫。23、九江头槽绦虫的中间寄主是(剑水蚤)。九江头槽绦虫寄生在鱼体的(肠道)部位。24、清塘时经常使用的两种药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其中(生石灰)还具有增加肥效和调节pH的作用。25、疾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展期)三个时期。26、硫酸铜的毒性与水温成(正)比,与pH成(反)比。27、小瓜虫适宜的繁殖水温是(1525)0,大量寄生时,在鱼体表形成(白色小点状囊

6、泡)症状。其传播方式是(幼虫)。28、水产药物选择应遵循(有效、安全、方便、廉价)基本原则。29、疫苗的应用除采用注射方法外,还可采用(童虫、壮虫、老虫)等方法。30、锚头鳋雌性成虫可分为(童虫、壮虫、老虫)三种形态。三、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1、海水鱼养殖中,对寄生虫疾病最常用、有效、安全的方法是(A)A. 淡水浸洗B.服抗寄生虫药物C.抗菌素海水浸泡D.注射抗病毒药物2、下列(C)寄生虫钻入寄主血液中。A.车轮虫B.小瓜虫C.拟阿脑虫D.聚缩虫3、下列容器中不能用于盛装含氯消毒剂的有(D)。A、木质容器B、塑料容器C、陶瓷容器D、金属容器4、硫酸铜在软水中使用比在硬水中具有(C)和药

7、效。A.降低毒性B.中和毒性C.增高毒性D不影响5、鳃片指环虫的头部背部有(B)个黑色眼点。A.1B.4C.3D.26、鲤斜管虫病流行的水温是(B)0。A.8-10B.12-15C.20-25D.26-307、如果采用服法治疗水产动物疾病,主要缺点有:(C)A、水产动物易受机械损伤B、用药量大C、受食欲的影响很大D、安全性差、副作用大、污染水体8、双穴吸虫的尾蚴在(D)发育成囊蚴。A.鸥鸟肠内B.鱼体肌肉内C.锥实螺D.鱼的视觉器官9、四极虫寄生在鱼的(A)部位。A.胆囊B.腹腔C.鳃D.鳍10、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治疗(B)不但无效,反而会加重病情。A车轮虫病B小瓜虫病C斜管虫病D鱼波豆虫病

8、11、在酸性水域中,鱼体全身布满白点,象裹了一层米粉是(D)。A小瓜虫病B白皮病C鲤痘疮病D甲藻病12、锥体虫病的传播方式是(C)。A直接感染B与病鱼接触C靠水蛭感染D鱼吞食而感染13、当用药物治疗鱼病时,若要使用挂袋挂篓法,必须满足下列哪个条件的药物才可使用。(B)A、水产动物对药物的回避浓度大于药物的使用浓度B、水产动物对药物的回避浓度小于药物的使用浓度C、水产动物对药物的回避浓度等于药物的使用浓度D、不用考虑水产动物对药物的回避浓度14、下列药品中目前已被禁用的水产外用药为(C)。A.生石灰B.硫酸铜C.硝酸亚汞D.敌百虫15、可选择(A)作为治疗指环虫病的药物。A.90%晶体敌百虫B.

9、硫酸铜C.氟哌酸16、由原生动物、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等引起的疾病称为(C)。A.病毒病B.细菌病C.寄生虫病17、血居吸虫的终末寄主是(A)A.鱼B.鸟C.人D.猫、狗18、病鱼体呈黑色,游动缓慢,皮下肌肉、口腔周围、各鳍基部、鳃盖边缘或肠道、肝等部位有点状出血现象,有时有“白鳃”的现象,这应是(D)A车轮虫病B肠炎病C烂鳃病D出血病19、长期投喂高能量饲料时,水生动物容易患(C)A.车轮虫病B.虱病C.脂肪肝病D.白皮病20、淡水成鱼养殖阶段危害最严重的疾病是(A)A.爆发性流行病B.九江头槽绦虫病C.淋巴囊肿病D.车轮虫病21、用大黄氨水液来防治细菌性烂鳃病,1kg大黄应在(B)的氨

10、水中浸泡1224小时。A10kg0.3%浓度B10kg0.6%浓度C20kg0.3%浓度D20kg0.6%浓度22、鲤斜管虫病流行的水温是(B)COA.8-10B.12-15C.20-25D.26-3024、病鱼皮肤上布满白色小点的是(B)病。A.单轮虫B.小瓜虫C.丝虫D.斜管虫25、鱼体的白内障病是由(C)引起的。A、血居吸虫B、侧殖吸虫C、复(双穴)吸虫D、茎双穴吸虫26、(B)是淡水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高峰季节。A.春天B.秋天C.冬天D.夏天27、漂白粉若贮存不好,久置会分解成(B)并放出氧气。A.二氧化碳B.氯化钙C.亚硝酸盐28、小瓜虫的最适繁殖温度为(A)。A.15-25CB

11、.5-15CC.25-35CD.12-18C29、鱼类长期在池水pH值(A)的环境中,一般都可正常的生长。A.6.8-8.0B.小于6C.大于930、可选择(A)作为治疗车轮虫病的药物。A.90%晶体敌百虫B.硫酸铜C.氟哌酸31、下列病原中(B)属固着类纤毛虫。A.毛管虫B.车轮虫C.累枝虫D.背泥登虫3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称(B)。A、单纯感染B、混合感染C、继发性感染D、重复感染33、一天中最易发生浮头的时间是(D)A.中午B.下午C.傍晚D.凌晨34、九江头槽绦虫病主要危害(C)A鲢B鳙C草鱼种D鲤鱼35、白鲢在水中狂游乱窜,患的是(A)A.碘泡虫B.中华蚤

12、C.锚头蚤D.车轮虫36、鲢鳙鱼肛门两侧溃烂,有一圆形红斑是(B)。A.赤皮病B.打印病C.尾柄病D.疥疮病37、许氏绦虫的中间寄主是(C)A.佥Q水蚤B.田螺C.颤蚓D.锥实螺38、鲤嗜子宫线虫的雌性成虫的颜色为(D)。A白色B乳白色C无色透明D红色四、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丿)1、贫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出血性贫血、吸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肾脏、脾脏疾病引起的贫血。(x)2、鱼体的闭病是由于血居吸虫引起的。(丿)3、预防锚头蚤病时,可以利用患锚头蚤病的病后鱼获得免疫力的原理进行免疫。(丿)4、全池泼洒食盐及小苏打合剂,可治疗水霉病。(x)5、药物的麻醉作用是指药物使机体的

13、活动全部停止而不易恢复。(丿)6、检查用的病鱼最好选择症状明显、尚未死亡,或刚死不久的病鱼。(x)7、寄生虫寄生在水生动物体上就会引起疾病。(丿)8、棘头虫无消化系统,靠体表渗透吸收营养。(x)9、细菌性烂鳃病主要发生在越冬。(丿)10、病毒对抗菌素药物不敏感,所以用抗菌素来治疗病毒性疾病是无效的。(x)11、药物的剂量与药物的作用成正比,剂量越大,效果越好。(丿)12、水生动物营养过多和营养缺乏都可患病。(x)13、九江头槽绦虫主要寄生在草鱼种的鳃上,因此可以用药浴的方法防治。(x)14、车轮虫、斜管虫均属于体内寄生的寄生虫。(x)15、发病鱼体两侧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以后逐渐扩大,形似

14、在鱼体上盖了红色印章,这是赤皮病的主要症状。(丿)16、很多种因素都会引起水产动物缺氧,甚至浮头,比如水产动物放养密度过高;夏季暴雨,引起上下水层的对流;冬季北方地区冰层覆盖水面;池底腐殖土层过厚,有机物过多等。(丿)17、水霉的菌丝可分为内菌丝和外菌丝,内菌丝主要是吸收营养和固着的作用,外菌丝主要是繁殖的作用,其繁殖方式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x)18、打印病主要危害鲢、鳙鱼的亲鱼。(丿)19、磺胺类药物如果和磺胺增效剂合用(如甲氧苄啶,TMP),可以增强磺胺药效数倍。(x)20、环丙沙星为喹诺酮类药物,是国家允许使用的渔药。(丿)21、赤潮是由于海域环境的变化,促使某些生物尤其是浮游植

15、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质变坏、发臭、水质异常的一种生态现象。(丿)22、赤潮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它们常附着在海产动物的鳃上而引起窒息死亡。(x)23、碘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一般常与光合细菌同用比较理想。(丿)24、鲤鱼亲鱼被鲤嗜子宫线虫寄生后,往往不能成熟产卵。(x)25、病毒可用肉眼或一般显微镜就能观察到。(x)26、中华鳋寄生于鱼的体表、鳍和口腔等处,由于其头胸部钻入寄生组织内,而大部分的胸部和腹部露在鱼体外,呈针杆状,当大量寄生时,鱼体似披了蓑衣,故称“蓑衣病”。(x)27、生石灰一般呈粉末状,当变成块状,说明成分已发生变化。(x)28、细菌性烂鳃病主要发生在越冬期间。五、简答题(共20分,

16、每题5分)1、简述鱼体检查的基本步骤。答:鱼体检查的顺序是先目检再镜检,其顺序分别是:(1) 体表:按顺序从头部、口腔、眼睛、鳃盖、鳍等仔细观察,检查是否有大型病原体寄生在体表;然后观察粘液、皮肤和鳍、肛门等处有无充血、出血、炎症、溃疡等。(2) 鳃:重点观察鳃丝,首先观察鳃片颜色是否正常(鲜红色),其次观察粘液是否增多,再次看鳃丝末端是否肿大或腐烂。(3) 内脏。以检查肠道为主。2、镜检隐鞭虫病时,如何区别鳃隐鞭虫与鱼的红细胞?答:两者大小相似,镜检时区别主要有两点:(1) 红细胞从血管中流出时,大量红细胞是按一个方向流动的,而鳃隐鞭虫是借波动膜不断地起伏颤动,虫体缓慢的扭动前进,而绝不会虫

17、体按一方向流动。(2)仔细观察时,鲤隐鞭虫可以伸长、缩短,当运动缓慢时,可见虫体后面拖一条伸直的后鞭毛。3、简述卵甲藻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主要症状:疾病初期病鱼体表黏液增多,并有少量白色小点;严重时白点连片重叠,像裹了一层“米粉”,“粉块”脱落处发生溃烂,并常有水霉继发感染。防治:鱼池全池泼洒生石灰,既能杀灭嗜酸性卵甲藻,又能使池水呈微碱性。4、细菌性肠炎病和肠炎型草鱼出血病的症状有何区别?细菌性肠炎病: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黏液较多,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黏液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较少。肠炎型草鱼出血病: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黏液较少,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红细胞和成片脱落的上皮细胞。5、比较室

18、外池塘全池泼洒法和浸洗法的优缺点。(1)全池泼洒法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杀灭水中和养殖个体体表的病原体;缺点是用药量大,成本高。常常破坏池中饵料生物。(2)浸洗法的优点是对养殖个体消毒效果好,用药量少,成本低,对池中饵料生物危害小;缺点是操作复杂,操作时易损伤养殖个体,浸洗时间难掌握,对池水中的病原体无作用。6、简述九江头槽绦虫的生活史。卵,(水中孵化)钩球蚴(中间寄主),被剑水蚤吞食原尾蚴(终末寄主),鱼类前肠裂头蚴发育成成虫。7、浅谈三代虫和指环虫在形态上的差别及物单殖吸虫病的防治。(一)区别:三代虫:有1对头器(2个突起),没有眼点;后固着器有1对中央大沟、8对边缘小沟、2根连接片;胎生,

19、一般为3代同体,有时还可看到第4代。指环虫:前端有2对头器(4个突起),4个黑色眼点,呈方形排列;后固着器上有1对中央大沟、7对边缘小沟、1一2根连接片。(二)防治:预防措施:1、彻底清塘。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提高鱼体抗病力。治疗措施:1、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0.5一0.7g/m3;2、晶体敌百虫与面碱合剂(1:0.6)全池泼洒,浓度为0.2一0.3g/m3、鱼种下塘前用高锰酸钾药浴,15_20g/m3,15一30分钟。8、简述水产动物病害的预防方法。水生动物疾病的预防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1)改善生态环境。设计和建筑养殖场时应符合防病要求;采用理化方法改善生态环境;采用生物方法

20、改善生态环境。(2)增强机体抗病力:加强及改进饲养管理;人工免疫;培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3)控制和消灭病原体:建立检疫制度;彻底清塘;机体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毒;食场消毒;疾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消灭陆生终末寄主及带有病原体的陆生动物;消灭池中椎实螺等中间寄主。六、论述题(共20分,每题10分)1、健康养殖包含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答、内容(1)认为提供养殖对象所需的适宜生态环境条件。(2)养殖模式能使养殖对象活动正常,生理机能正常,能利用自我抵抗力抵御病原入侵及环境变迁。(3)投喂适当能满足养殖对象营养需求的饵料。(4)产品无污染。(5)利用资源最省。意义:(1)保护生态环境,节省资源。(

21、2)提高产品质量。(3)促进科技进步。2、阐述淡水鱼类病毒性出血病与细菌性败血症的区别。答:1、病毒性出血病的主要病症特征表现在:其口内上下腔明显充血,且上腔有明显的血肿,口腔及鳃盖内侧呈放射性充血现象,腮丝发白,腹部无明显腹水,虽严重贫血,但其腹壁没有明显变薄,明显充血,胸腔有可见血丝,甚至有条块状血凝现象,体表呈全身性较为均匀的点状充血,破损处指压可见血液渗出。2、细菌性败血症主要病症特征表现在:体表则呈斑片状充血(烂身病即源于此缘),指压没有明显的血液渗出,鼻闻则有腥臭味,腹部膨大并充盈淡黄或微红的腹水,重者拎起头部则从红肿的肛门里自溢,腹壁因贫血变薄,呈灰白色,无明显充血现象,心、肝、

22、胆及其基部均呈发炎状,腮丝发炎肿胀但无发白,腮盖外侧呈放射性充血。3、浅述草鱼出血病的防治方法。答:(1)发病季节到来以前,人工注射出血病灭活疫苗或免疫组织浆。(2)用出血病免疫疫苗浸泡当年夏花,亦有效果。(3)采用生态防病养殖法。稀养、混养、加强管理,可以降低发病率。(4)药物防治。先用硫酸铜全池泼洒,使池中药物浓度达到0.7g/m3,再按每万尾鱼种以500g大黄拌入饵料中投喂,6d为一个疗程,头天应加倍。(5)发病季节每半月用二氧化氯消毒1次,用量0.5g/m3水体。(6)聚维酮碘30g/m3水体浸浴草鱼种15一20min,可预防草鱼出血病。也可全池泼洒,用量为0.2一0.5mL/m3水体

23、。(7)每千克饲料中加200g黄苓、黄柏、大黄、板蓝根,再加170g食盐,拌匀后制成颗粒药饵,投喂,连喂7_10do4、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有哪些主要的给药方法?分别简述其优缺点。1、遍洒法优点:杀灭病原菌彻底(水中、体表)缺点:用药量大、安全性差、副作用大、污染水体、杀灭水中有益生物注意事项:准确计算药量勿用金属容器盛药泼药时间与方法泼药后注意观察,有异常及时补救2、浸浴法优点:药少,疗效好,不污染水体缺点:拉网易损机体;不可杀灭水中的病原体注意事项:先配药再放鱼药浴时间灵活掌握细心操作避免受伤3、挂袋挂篓法优点:药少、简单、无危险、毒副作用小缺点:杀灭病原体不彻底,只适合预防和前期治疗注意事项

24、:药物最小有效浓度回避浓度最小有效浓度使用浓度回避浓度放药前停食1-2天,保证前来摄食4、浸沤法:只适于中草药的使用;缺点:发挥药效慢,只适于预防。5、涂抹法优点:用药少,安全,高效,副作用小;缺点:适用范围小注意事项:涂药后鱼体的头部应稍微高于尾部,防止药液进入口中或鳃中。6、口服法优点:杀灭体内病原体,用药少,方便,不污染水体缺点:难于控制个体服药量(食欲)7、注射法优点:药量准确,吸收快,疗效好,用药量少,疾病较严重时也可使用缺点:麻烦,易损机体5、论述气泡病发生的病因、症状以及防治措施?1)病因:第一、甲烷和硫化氢形成的小气泡。第二、水中气体过饱和(氧和氮)2)症状:病鱼肠内、体表、鳃

25、或血管内含有气泡,发病鱼苗浮于水面,失去平衡随着体力的耗尽而死亡。3)防治措施:1、避免池中腐殖质过多。2、防止浮游生物过量繁殖。3、发现气泡病,每667m2水面用4_6kg食盐水全池泼洒或直接冲入新水。4、鱼苗运输时不要进行急剧送气。七、计算题(共5分,每题5分)1、有一池塘面积5亩,平均水深1.5米,现有40Kg草鱼,60Kg鲤鱼,90Kg鲢鱼,若草鱼肠炎、烂鳃病并发,需全池泼洒漂白粉和口服磺胺-2,6二甲氧嘧啶药饵,各需多少克药?答:全池泼洒漂白粉是1mg/L,5x666.7x1.5x1=5kg(2)服磺胺-2,6-二甲氧嘧啶,吃食鱼第一天用药10g,2-6天减半。第一天:40Kg草鱼+

26、60Kg鲤鱼x10g/50Kg=20g第2-6天:20x5/2=50g(第一天)20g+(2-6天)50g=70g。2、有一池塘面积15亩,平均水深1.7米,水温25C,现有800Kg草鱼,400Kg鲢鱼,规格为15cm左右,检查发现草鱼出现草鱼出血病,拟定先使用硫酸铜全池泼洒,再使用大黄拌入饵料中投喂。请计算,各自需要多少药物?答:硫酸铜0.7g/m3x1.7x666.7m3x15大黄:15cm的草鱼、鲢鱼重量为4448尾/kg每天:(800+400)kgx(4448)尾/kg+10000x500g/万共计6天第一天加倍使用1,19世纪末,随着微生物学在欧洲兴起,鱼病学才有了实质性的内容。起

27、初主要是描述鳟鱼肾病和鳗鲡的弧菌病,到20世纪才开始鉴定鱼病的病原菌。2,科学发现,首次证明了低等脊椎动物-鱼类存在T细胞免疫应答基础,揭示了鱼类和哺乳动物一样,具备抗原递呈体系。3,公元前1142年:我国已开始了淡水鱼类的养殖,公元前460年:范蠡著养鱼经强调养殖环境需与鱼类习性相适应;公元1073年:宋朝苏轼著物类相感志首次对鱼病进行了记载:“鱼瘦而生白点者名虱,以枫树皮投入水中则愈”明代1628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载:“凡凿池养鱼必以二,有三善焉,可以蓄水,鬻时可去大而存小,可以解讯”。“不可以沤麻,一日即汛”,“池中不可着碱水石灰”,“凡鱼遭毒反白,急疏去毒水,别引新水”,“鱼之自粪多

28、而返复食之则汛,4,水生动物疾病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硬骨鱼类、甲壳动物(虾、蟹类)、软体动物(鱿鱼、章鱼、贝类)和棘皮动物(海胆)5,水生动物:是指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它包括一直在水中生活的一级水生动物(鱼虾)等还包括曾经在陆地生活,又返回到水中的二级生物和昆虫(鲸等)。6,动物流行病学:研究动物群体流行病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因子,再将此结果应用于疾病防治。7,垂直传播:亲代通过卵将病原体直接传给后代。,8,水平传播:病原体在无世代关系的个体间的传播。9,体液免疫:抗体是免疫应答过程中重要的效应分子,且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我们把有抗原抗体结合产生的免疫称体液免疫。10,赤潮:在海洋,特别是内湾及浅海区常常

29、发生由于某些浮游生物异常繁殖,并高度密集,引起水质败坏,发臭,海水变色的现象,由于常出现红色,水随风起伏进退,看起来像一种红色浪潮。所以称为赤潮。11,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12,疾病:是指动物机体或某器官状态的变化过程,并呈现出一系列特定的临床症状和某些异常指标。13,病原: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14,水生动物疾病学:是研究水生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15,传染病:指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有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且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疾病的分:1,按病原分:致病微生

30、物(病毒,细菌,真菌,单细胞藻类),寄生虫(原生动物,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蛭类,寄生甲壳类)2,按病因分:生物性病因(微生物性病原,寄生虫性病原)非生物性病因(非正常的环境因素,营养不良,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缺陷,机械损伤)16,中国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17,疾病分为:内源性疾病和外源性疾病18, 草鱼三大病: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19, 水生动物病毒形态特征:DNA病毒,RNA病毒,朊病毒20, 波豆虫病(口丝虫病)主要寄生于鱼体鳃,体表及鳍条21, 指环虫病主要寄生于鱼鳃上。22,复口吸虫病(白内障病,瞎眼病)主要感染鲢,鳙鱼苗。23,华枝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及哺乳动物

31、的肝脏,胆管内,幼虫寄生于鱼,虾内。24,九江头槽绦虫寄生于鱼的肠道内。25,鲤时子宫线虫病:寄生鱼的鳞片下面,肌肉。26,生物性凝集包括:运动性,上浮性,趋向性,对流性,粘滞性。27,诊断方法:1,一般诊断法:问诊,触诊,叩诊,听诊,闻诊。2,实验室方法:涂片法3,特殊诊断法:PCR,Elis症位DNA,定位RNA技术,4,形态学诊断,显微镜,电镜等。28, 病原,宿主,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病原1,决定病原体致病的因素:病原体的毒力大小,存在状态,数量多少2病原体的来源:原发性来源:疾病来自于发病的的动物或其尸体,如:感染白斑病的病虾或其尸体;预防:及时捞出或隔离患病的个体。次继)发性来

32、源:疾病来自于带有病原的水体、饵料和工具等。预防:四消鱼种消毒、饵料消毒、食场消毒和工具消毒3.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夺取营养机械损伤分泌有害物质4病原的特点:有些病原有严格的“专一性”,如鰤本尼登虫,就专门寄生在鰤鱼的皮肤;也有对宿主非专一性,如刺激隐核虫可以寄生在数十种海水鱼,小瓜虫可寄生多种淡水鱼。(二)宿主:1,疾病的发生:与宿主的大小与性别有关,与宿主的遗传因素有关,与宿主的营养状况有关,与宿主的免疫能力有关(三)环境因素:1,水温:T水过低:生物体抵抗力下降;T水过高:易发生缺氧;T水的骤变:引起休克、痉挛乃至死亡2. 水质变化:透明度:浮游生物、泥沙、其他悬浮物质,H2S、NH3-

33、N等物质超标:易发生中毒;余氯:氯气是很好的水体消毒剂,但过量会引起生物死亡。水质污染: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等。pH、盐度变化。3. 溶解氧(DO):DO过高:气泡病DO过低:缺氧浮头泛池4二氧化碳:5.人为因素:种苗放养密度不当;种苗搭配比例不适;饵料管理不当;药物使用不当。29, 免疫:指生物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对自身物质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自身物质产生清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学反应。30,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体外入侵,体内产生)的应答过程、机制及应用的科学。31,免疫学经历了四各迅速发展阶段:(1)1876年后,多种病原菌被发现,同时疫苗被广泛使用。(

34、2)1900年前后,发现并阐明例抗原和抗体这一免疫学基本问题。(3)1957年后,细胞免疫学兴起,理解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不同与协同作用。(4)1977年后分子免疫学的发展,使人们开始从基因水平上研究免疫学。32,水生动物免疫系统与其他动物免疫系统的共性: 几乎所有硬骨鱼都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机制。存在主要组织相容性符合体,T细胞受体、CD4、CD8、淋巴细胞因子、补体等一系列基因;具备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局部粘膜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M)广泛存在于鱼类的体液循环系统和局部粘膜免疫系统。33,水生动物免疫系统的特点:鱼类是变温动物,只有免疫球蛋白-IgM。不具备典型的二次免疫应答机

35、制。免疫应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水温、季节、关照周期及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种属关系复杂,免疫机制差异很大。34,免疫器官:1,初级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骨髓类似器官和组织:主要指骨膜和肾脏(低等脊椎动物没有骨髓),其之所以被纳入了免疫系统是因为它们介导了鱼类的免疫应答。胸腺:靠近腮腔,终身存在。2,次级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脾脏和肠道相关淋巴结组成了外周淋巴器官。关系复杂,免疫机制差异很大。35,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楚已入侵的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分子。免疫监视: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病予以清楚。免疫耐受: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不产生免

36、疫应答,对外来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分子产生应答。免疫调节:免疫系统参与机体整体功能调节。36, 甲壳类动物血淋巴细胞分为三类:无颗粒细胞(透明细胞,玻璃样细胞);小颗粒细胞(又称半颗粒细胞);颗粒细胞。37, 虾类的颗粒细胞吞噬能力最强,小颗粒细胞次之,无颗粒细胞最弱;相反,蟹类无颗粒细胞吞噬能力最强,颗粒细胞无吞噬能力。38, 甲壳类水生动物防御防御机制:血淋巴细胞吞噬异物,血淋巴细胞形成包围圈,活化酚氧化酶系统,形成黑色素,凝固血液39, MHC的分类及抗菌机制:MHC分为MHCI类分子和MHCD类分子,MHCI类分子抗原呈递机制(内源性抗原):天然抗原(细胞浆细胞,蛋白酶水解)一肽段一内质

37、网一肽一MHCI复合物一细胞表面一CD8毒性T细胞识别。MHCD类分子抗原呈递机制(外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抗原呈递细胞,吞噬,溶酶体水解)一肽段一内质网一肽一MHCD复合物一细胞表面一CD4毒性T细胞识别。40, 水生动物病毒病的特点:潜伏期长短不一症状复杂,传染性强,致死率高;个体微小,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治疗困难;经济损失大。41,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临床症状:病初,鱼游动缓慢,呈昏睡状;时而逛游,痉挛,突然死亡;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积水;肌肉,鳍基部充血,体侧有典型“V”型的出血斑;肛门处有一白色的粘液粪便;鳃苍白,肝,脾,肾肿大,有坏死灶;肠出血。42, 鲤春病毒的症

38、状及病理变化: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反应迟钝,失去平衡,侧游,皮肤和肌肉有出血斑点、肛门,腹部肿胀、腹腔内有腹水、造血组织坏死。 病变:病毒增殖部位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造血组织和肾元细胞;因盐水平衡失调致死;在感染期,肝肾、脾、鳃,脑,有很高的病毒含量。43,草鱼呼肠弧病毒的症状:主要症状是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如肠出血,肌肉出血,体表出血等。44,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症状:在头、胸、甲上有白斑,约05-2mm长;初期,食欲减退,胃半空,反应迟钝,间断性的浮出水面;中期,静卧于池底,胃空虚,头胸,甲易被揭开;后期,反应迟钝,甲壳上有红色,肌肉白浊,血液稀薄不凝固;百分百的死亡率;细胞核肿大。45,水生动物细菌病的共同临床特征:表面:溃疡,烂鲫烂鳃;解剖:实质性器官肿大,肝、脾、肾等充血坏死;严重时脏器糜碎状,腹水;全身症状46:细菌性败血症:危害:危害鱼种多,流行地区广,流行季节长,经济损失大,病原体:嗜水气单胞病,弧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原因:放养密度大,防治工作为加强。养殖环境力降低。病雨死鱼未及时处理,加剧了疾病的流行。鱼长期近亲繁殖,鱼体抵抗力下降。鱼运输中缺乏检疫,使病原体广泛流行。病原菌毒力加强。症状:早期,腔,鳍基,眼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