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基础2第1章-节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4/d498c1c4-f6cf-4b31-bfef-10d10937e0a2/d498c1c4-f6cf-4b31-bfef-10d10937e0a21.gif)
![图书馆学基础2第1章-节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4/d498c1c4-f6cf-4b31-bfef-10d10937e0a2/d498c1c4-f6cf-4b31-bfef-10d10937e0a22.gif)
![图书馆学基础2第1章-节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4/d498c1c4-f6cf-4b31-bfef-10d10937e0a2/d498c1c4-f6cf-4b31-bfef-10d10937e0a23.gif)
![图书馆学基础2第1章-节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4/d498c1c4-f6cf-4b31-bfef-10d10937e0a2/d498c1c4-f6cf-4b31-bfef-10d10937e0a24.gif)
![图书馆学基础2第1章-节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4/d498c1c4-f6cf-4b31-bfef-10d10937e0a2/d498c1c4-f6cf-4b31-bfef-10d10937e0a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第一章 信息、知识与文献信息、知识与文献l第一节第一节 信信 息息l据不完全统计,信息据不完全统计,信息的定义有的定义有100100多种,它多种,它们从不同层次揭示了们从不同层次揭示了信息的特征与性质,信息的特征与性质,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限性。l一。信息的经典定义一。信息的经典定义l二。图书情报界对信息的认识二。图书情报界对信息的认识l三。心理学领域对信息的认识三。心理学领域对信息的认识l四。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对信息的认识四。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对信息的认识l五。通信与信息科学领域对信息的认识五。通信与信息科学领域对信息的认识l六。本课程中对信息的认识。六。本课程中对信
2、息的认识。l1 1。信息是选择的自由度。信息是选择的自由度l这种观点是哈特莱于这种观点是哈特莱于19281928年在贝尔系统年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电话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信息传播信息传播”的论文中提出的。的论文中提出的。l他认为他认为信息是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信息是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用,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算这种信息的大小。为选择的自由度来计算这种信息的大小。为此他还率先提出了一个信息度量公式。此他还率先提出了一个信息度量公式。l该观点的可取之处在于:该观点的可取之处在于:为为客观地测度信客观地测度信息提供了思路,并为申农的信息论的产生息提供了思路,并为申农的信息论的产生创造
3、了条例。创造了条例。 l该观点的局限性在于:该观点的局限性在于:l(1 1)没在涉及信息的内容和价值,)没在涉及信息的内容和价值,属于语法信息的范畴。属于语法信息的范畴。l(2 2)即使在语法信息的范畴内,也)即使在语法信息的范畴内,也未考虑到信息的统计性质。未考虑到信息的统计性质。l(3 3)将信息理解为选择的方式,就)将信息理解为选择的方式,就必须有一个选择的主体作为限制条必须有一个选择的主体作为限制条件,由此,这样的信息只是一种认件,由此,这样的信息只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识论意义上的信息l2。信息是用来减少随机不定性的东西信息是用来减少随机不定性的东西l这种观点是申农于这种观点是申农
4、于19481948年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年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的论文中提出的。论文中提出的。l申农的贡献主要在于:申农的贡献主要在于:l(1 1)推导出了信息测度的数学公式,)推导出了信息测度的数学公式,标志着信息科学进入了定量研究阶段标志着信息科学进入了定量研究阶段l(2 2)发现了信息编码的三大定理(无)发现了信息编码的三大定理(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信道编码定理和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信道编码定理和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为现代通信技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l申农定义的局限性在于:
5、申农定义的局限性在于:l(1 1)也未能包容信息的内容与)也未能包容信息的内容与价值,还是一种语法信息价值,还是一种语法信息l(2 2)它只考虑到了随机型的不)它只考虑到了随机型的不定性,不能解释不定性等形式的定性,不能解释不定性等形式的语法信息语法信息l(3 3)它未能从根本上回答信息)它未能从根本上回答信息是什么的问题是什么的问题。l3 3。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同外部世界进行相界的过程,同外部世界进行相互交接的内容的名称。互交接的内容的名称。l这种观点是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这种观点是控制论创始人维纳
6、于于19481948年在其出版的控制论年在其出版的控制论一书中提出的。一书中提出的。l维纳维纳贡献主要在于:贡献主要在于:该定义包容了信该定义包容了信息的内容与价值,从动态角度揭示了息的内容与价值,从动态角度揭示了信息功能与范围。信息功能与范围。l其局限性在于其局限性在于:人们在与外部世界的:人们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同时也进行着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同时也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若不加区别地将信息与能量的交换,若不加区别地将信息与能量、物质混同起来,是不确切的,与能量、物质混同起来,是不确切的,尽管后来维纳也提出尽管后来维纳也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信息就是信息,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
7、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观点,的观点,但并未回答信息是什么的问题。但并未回答信息是什么的问题。l4 4。信息就是差异。信息就是差异l这种观点是意大利学者朗高(这种观点是意大利学者朗高(LongoLongo)于于19751975年在其出版的信息论:新的趋势年在其出版的信息论:新的趋势与未决问题一书中提出的。与未决问题一书中提出的。l他认为,他认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成、关系和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中,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中,而不是在事物的本身。不是在事物的本身。l我国也有学者赞同这种说法,认为有差异我国也有学者赞同这种说法,认为有差异就有信息,没
8、有差异就没有信息。就有信息,没有差异就没有信息。l1。信息是事物与记录信息是事物与记录l这种观点是美国情报学家巴克兰德这种观点是美国情报学家巴克兰德(BucklandBuckland)于于19911991年提出的年提出的l他认为只要环境条件许可,任何事物都他认为只要环境条件许可,任何事物都可以是信息。该定义虽实用,但却过于可以是信息。该定义虽实用,但却过于宽泛,未能区别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宽泛,未能区别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与信息源。与信息源。l2 2。信息是人和人所生产的记录跨越时。信息是人和人所生产的记录跨越时空与其他人所交流的内容。空与其他人所交流的内容。l这种观点是美国学者萨克利夫于这种
9、观点是美国学者萨克利夫于19951995年出版的信息测度一书中从信息服年出版的信息测度一书中从信息服务的角度对信息所下的定义。务的角度对信息所下的定义。l他认为,信息是读者通过阅读或其它认他认为,信息是读者通过阅读或其它认知方法处理记录所理解的东西,它不能知方法处理记录所理解的东西,它不能脱离外在的事物或读者而独立存在。脱离外在的事物或读者而独立存在。l该定义显然将信息局限在认识论层次上,该定义显然将信息局限在认识论层次上,无法广及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无法广及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l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学所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学所研究和处理的也主要是和处理的也主要是信息现象信息现象。l加拿大
10、学者桑盖特认为,心理学加拿大学者桑盖特认为,心理学家在对信息下定义时与其他领域家在对信息下定义时与其他领域的人相比,也同样感到困难,但的人相比,也同样感到困难,但他们至少能说明他们至少能说明信息不是什么信息不是什么。l心理学家认为信息不是知识,信息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知识则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之中,知识是与不确定性相生相伴的,我们一般是用知识而不是信息来减少不确定性的。l尽管心理学家对信息的认识带有明显的心理学烙印,但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个启发:信息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l四。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对信息的认识四。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对信息的认识l1 1。信息是数据处理的最终产品。信息是数据处理的最终产品
11、。l这种观点是美国学者史密斯和梅德这种观点是美国学者史密斯和梅德利在信息资源管理一书提出的,利在信息资源管理一书提出的,l他认为:信息是数据处理的最终产他认为:信息是数据处理的最终产品,具体说,信息就是经过收集、品,具体说,信息就是经过收集、记录、处理的,以可检索形式储存记录、处理的,以可检索形式储存的事实或数据。的事实或数据。l这种观点大致与计算机领域这种观点大致与计算机领域对信息的认识相一致,它强对信息的认识相一致,它强调了信息的表述性和再生性,调了信息的表述性和再生性,l显然这类信息是构成信息资显然这类信息是构成信息资源的主体,是我们研究的重源的主体,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但它却不合理地排除
12、了点,但它却不合理地排除了人类未知信息和感知信息。人类未知信息和感知信息。l五。通信与信息科学领域对信息五。通信与信息科学领域对信息的认识的认识l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以及这种状态和方式的直接或间以及这种状态和方式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接的表述,是物质的一种属性。l这是我国学者钟义信于这是我国学者钟义信于19881988年年在其出版的信息科学管理一在其出版的信息科学管理一书提出的。书提出的。l这种观点在我国有较高的认同度。这种观点在我国有较高的认同度。l他的主要观点是:他的主要观点是:l(1)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只是)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只是信息
13、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信息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l(2)信息不同于信号,信号是信)信息不同于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信号所载荷的息的载体,信息则是信号所载荷的内容。内容。l(3)信息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信息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信息的一种形式,同样的信息也录信息的一种形式,同样的信息也可用文字或图像来表述。可用文字或图像来表述。l(4)信息不同与情报,情报通)信息不同与情报,情报通常是指秘密、专门的、新颖的常是指秘密、专门的、新颖的一类信息,可以说所有的情报一类信息,可以说所有的情报都是信息,但不能说所有的信都是信息,但不能说所有的信息都是情报。息都是情报。l(5)信息也
14、不同于知识,知识)信息也不同于知识,知识是认识主体所表述的信息,是是认识主体所表述的信息,是序化的信息,而并非所有的信序化的信息,而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息都是知识。l六。本课程中对信息的认识。六。本课程中对信息的认识。l1。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l信息是信息是事物事物运动运动的的状态与方式状态与方式。具体地说,。具体地说,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的状态与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方式。l所谓所谓“事物事物”是指:是指:l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外部世界的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包括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物质客体,也包括主观世界的精
15、神现象。l所谓所谓“运动运动”是指:是指:l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化学运动、生物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等动等。l所谓所谓“运动方式运动方式”是指:是指:l事物运动在事物运动在时间上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l所谓所谓“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是指:是指:l事物运动在事物运动在空间上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和态势所展示的形状和态势。l由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在运动,由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在运动,都有有一定的运动状态和状态改变的都有有一定的运动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因而一切事物都在产生信息,方式,因而
16、一切事物都在产生信息,这就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它不受这就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它不受任何条件约束。任何条件约束。l因此,我们认识信息绝对性和广泛因此,我们认识信息绝对性和广泛性,使得我们根本无法将所有的信性,使得我们根本无法将所有的信息都纳入信息资源建设的范畴,也息都纳入信息资源建设的范畴,也并不是所信息都能成为信息资源,并不是所信息都能成为信息资源,因此我们必须引入一个约束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引入一个约束条件,对信息研究的范围加以限制对信息研究的范围加以限制l将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缩小为认识将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缩小为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并对其加以研究论意义上的信息,并对其加以研究。l2 2。认
17、识论意义上的信息。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l(1 1)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就是认识主体所就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感知的事物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感知信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感知信息),或所息),或所表述表述的事物运动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表述信息)。的状态与方式(表述信息)。l11感知信息感知信息l认识主体所感知的事物认识主体所感知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所以称之为感知信息,所以称之为感知信息。信息。l22表述信息或再生信表述信息或再生信息息l认识主体所表述的事物认识主体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18、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所以称之为表述信息,所以称之为表述信息或再生信息。信息或再生信息。l(2 2)若再引入)若再引入认识深度认识深度这一这一约束性约束性条件条件,认识论信息又可分为三个层次:,认识论信息又可分为三个层次:l11语法信息语法信息l即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即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形式化关系形式化关系。它是。它是认识论信息的最低层次认识论信息的最低层次. .l换言之,由于主体有感受力,能够感换言之,由于主体有感受力,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就是
19、语法信息。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就是语法信息。l所以,所以,语法信息语法信息是信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层次,是信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层次,它只反映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它只反映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只是对只是对客观事件的形式上的单纯描述,而不考虑信息客观事件的形式上的单纯描述,而不考虑信息的内涵。的内涵。l以申农信息论为代表的通信工程所关心的以申农信息论为代表的通信工程所关心的正是语法信息,正是语法信息, 主要研究信道的传递信主要研究信道的传递信息的能力,设计合适的编码系统等。息的能力,设计合适的编码系统等。l例子:例子:lKDJKDJ指标。指标。K=89 K=89 . . 12 D=90 1
20、2 D=90 .36 .36 J=91 J=91 .26.26l对于不了解上述指标具体含义的人来说,他所对于不了解上述指标具体含义的人来说,他所得到的只是上述指标中的语法信息。得到的只是上述指标中的语法信息。l22语义信息语义信息l即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即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逻辑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逻辑含义。这是中级认识论信息。含义。这是中级认识论信息。l换言之,由于主体有理解力,换言之,由于主体有理解力,能够理解领会事物运动状态及能够理解领会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逻辑含义,由此其变化方式的逻辑含义,由此获得的信息就是语义信息。获得的信息就是语义信息。l所以
21、语义信息是信息认识过程的第二层次,所以语义信息是信息认识过程的第二层次,它不仅反映事物运动变化的状态,而且还要它不仅反映事物运动变化的状态,而且还要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意义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意义。l例子:例子:lKDJKDJ指标。指标。K=89 K=89 . . 12 D=90 12 D=90 .36 .36 J=91 J=91 .26.26lK K是对是对RSVRSV进行指数平滑后,得到的指标。进行指数平滑后,得到的指标。lDD是指标是对是指标是对K K指标进行指数平滑后,得到的指标进行指数平滑后,得到的指标指标lJ J是是DD指标的修正值。指标的修正值。l如果我们了解了上述指标的具体含义后,
22、也如果我们了解了上述指标的具体含义后,也就获得了上述指标的语义信息。就获得了上述指标的语义信息。l33语用信息语用信息l即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即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相对于某种目的效用。这的状态与方式相对于某种目的效用。这是高级认识论信息是高级认识论信息。l换言之,它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换言之,它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相对于某种目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相对于某种目的所具有的效用。所具有的效用。l也就是说,语用信息就是指信息源所发出的也就是说,语用信息就是指信息源所发出的信息被信宿接收后将产生的效果和作用。信息被信宿接收
23、后将产生的效果和作用。lKDJ指标的运用。指标的运用。l3 3。信息概念分类体系。信息概念分类体系lA A本体论信息本体论信息l A1人类未感知信息人类未感知信息l A2认识论信息认识论信息l A21感知信息感知信息 A21语法信息语法信息l A211自然信息自然信息 A22语用信息语用信息 l A212社会信息社会信息 A23语义信息语义信息l A213思维信息思维信息l A22表述信息表述信息l A221理论信息理论信息l A222技术信息技术信息l A223应用信息应用信息第二节第二节 知知 识识l一。知识的含义一。知识的含义l二。知识与信息的关系二。知识与信息的关系l三。知识经济中的知
24、识与信息三。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与信息l四。知识的信息化四。知识的信息化l知识的概念与信息一样,众说纷纭知识的概念与信息一样,众说纷纭。l1.1.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知识观古典知识观认认为:为:知识就是真理知识就是真理。l2.2.科学主义知识观科学主义知识观l将知识看作正确的描述体系或判断体系。将知识看作正确的描述体系或判断体系。l3.3.实用主义知识观实用主义知识观l知识是一种认识和处理的刺激源的过程知识是一种认识和处理的刺激源的过程的表述的表述. .知识是学习过程的结果知识是学习过程的结果. . 4.认知心理学 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结构,
25、 储存于个体之内的结构性信息可称之为主观知识 储存于个体之外的结构性信息则可称之为客观知识。5 5。经合组织经合组织19961996年年以知识为基础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经济报告中提出了有关的报告中提出了有关的“知识知识”的的4 4WW概念:概念: know-what know-why Know-how know-who6. 本教材中关于本教材中关于“知识知识”的定义的定义 知识是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知识是认知主体以其认知图式适应、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过整同化被认知客体的信息内容,经过整合重构而再现的观念化、符号化的有合重构而再现的观念化、符号化的有序信息集合序信息集合。1 1。并
26、列关系。并列关系为了强调知识的作用,把知识从信息为了强调知识的作用,把知识从信息中分离出来,与信息并列。中分离出来,与信息并列。2 2。包含关系。包含关系。一种观点认为知识包含信息,另一种一种观点认为知识包含信息,另一种观点认为信息包含知识。观点认为信息包含知识。3 3。转化关系。转化关系。认为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认为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 4。本教材的观点。本教材的观点: 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一种特定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一种特定的信息,信息是构成知识的原料,的信息,信息是构成知识的原料,人们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加工处理后人们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加工处理后才能组合成知识。才能
27、组合成知识。 同时,知识又是进入人们视野中同时,知识又是进入人们视野中的信息,是已被人们所感知与确认的信息,是已被人们所感知与确认的信息,也有许多原始信息尚未被的信息,也有许多原始信息尚未被人们所认识,所以不能被列入知识人们所认识,所以不能被列入知识领域。领域。 l三。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与信息三。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与信息l近年来,出现以知识社会取代信息社近年来,出现以知识社会取代信息社会概念的倾向。会概念的倾向。l本教材认为知识社会与信息社会并无本教材认为知识社会与信息社会并无本质区别,其理由是:本质区别,其理由是:l1。信息的范围要比知识宽泛,知识实。信息的范围要比知识宽泛,知识实际是信息的一个子集。际是信息的一个子集。l2。知识要进行传递和共享,必须转化。知识要进行传递和共享,必须转化为信息。为信息。l3。知识的生产、获得和使用都离。知识的生产、获得和使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l4。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两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l5。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知识管。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知识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注意力经济的产理在很大程度上是注意力经济的产物,是一种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资阳轻钢结构别墅施工方案
- 阳台弧形门套施工方案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合同作废声明范本全文预览
- 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结合
- 2025年度企业内部控制与合规咨询合同
- 环境科学与循环经济的前景预测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听课评课记录
- 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
- 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与成果转化
- 2025年度跨境电商融资合同履约保证金规定
- 上海天文馆分析
- 中医睡眠养生中心方案
- 生活中的逻辑学
- 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报告
- 初中生物中考真题(合集)含答案
-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 C139客户开发管理模型
- GB/T 5019.5-2023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第5部分:电热设备用硬质云母板
- 《工伤保险专题》课件
- 2024年农发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安宁疗护中的人文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