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宾馆酒店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_第1页
xx市宾馆酒店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_第2页
xx市宾馆酒店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_第3页
xx市宾馆酒店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_第4页
xx市宾馆酒店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市宾馆酒店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一、 适用范围xxx市辖区内宾馆酒店、 餐饮场所。二、 组织机构、 人员和物资准备各宾馆酒店、 餐饮场所要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 制定适合本宾馆酒店、 餐饮场所的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加强与所在地医疗机构、 疾控中心的联系, 通畅信息沟通渠道; 指定卫生专员负责防控工作的综合协调、 日常管理、 信息汇总及疫情报告。配备专(兼) 职人员, 开展全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 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及时排查, 严防疫情在本单位的发生和扩散。有条件的宾馆酒店、 餐饮场所应设置临时隔离留置室, 尽量设置在低楼层, 有相对独立通道。根据本单

2、位的规模、 员工数量、 营业面积、 最大人流量等因素,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准备充足的医用口罩、洗手液(肥皂)、消毒药械、 测温仪等防控物资。三、 疫情报告处置发现体温异常或有呼吸道症状、 畏寒、 乏力、 腹泻、 结膜充血等可疑症状的员工或者顾客时, 将其安置在临时隔离留置室, 立即由专(兼) 职人员向所在街道、 社区报告, 等待进行下一步处置。 留置人员处置完毕后, 对留置室进行消毒。四、 人员管理(一) 顾客管理1. 设置监测点。 进入宾馆酒店及餐饮场所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宾馆酒店、 餐饮场所等入口(含车库入口) 设置监测点, 由专人对进入人员监测体温, 发现发热、 咳嗽等可疑症状人

3、员进行登记, 立即启动报告处置程序。2. 严格落实客房一人一证登记制度, 凡入住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一人一证如实登记。 收集入住客人目前健康状况信息、 近期外地居住或旅行史。 如发现近 14 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 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立即停止服务, 向所在社区居委会报告,并进行信息登记。(二) 从业人员管理1. 详细了解和掌握每名员工的健康状况、 节假日期间出行和参加集会聚会情况。 对于有武汉市/湖北省、 其他有社区传播疫情往返史的人员, 或与武汉市/湖北省人员、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并在 14 天内的人员, 必须隔离医学观察。2. 所有在岗员工应配戴口罩上岗,

4、 且按规定及时更换口罩。 单位启动疾病监控, 实行日健康报告制度, 每天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温测量, 建档做好记录。 发现有发热、 咳嗽等可疑症状员工时, 应立即停止其工作, 安排至临时隔离留置室, 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 尽量避免乘坐公交、 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全程佩戴医用口罩, 同时对其用品用具进行消毒。3. 开展员工健康教育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 培养员工良好卫生习惯, 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4. 从业人员在餐前便后、 接触垃圾后, 要按规定洗手消毒。五、 场所管理在疫情防控期间, 宾馆酒店仅限客房部、 餐饮部开放, 其他休闲娱乐、 棋牌、 游泳馆、 大堂吧等聚集

5、性经营部门不得营业。 提供员工集中办公和集体住宿的单位要尽量降低人员密度, 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一) 宾馆酒店管理1. 室内空气卫生要求应加强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首选自然通风, 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也可采用机械通风。 通风不良的客房需使用集中式空调系统时, 应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 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 须定期对送风口、 回风口进行消毒。 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 应把回风完全封闭, 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 定期开窗通风每日不少于 2 次, 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空调系统运行管理要求详见附件 1。2. 工作人员不安排集中用餐, 实施分餐制; 酒店入住顾客就餐推荐送餐至房间进餐,

6、 不开放餐饮包房, 自助餐厅和大厅限制人员流量密度, 增加餐桌间距, 保持一米以上; 在显著位置设置提示牌提醒就餐人员餐前洗手。 餐厅、 餐桌、 座椅每日消毒, 保持空气流通。工作人员均需佩戴一次性帽子、 口罩、 手套等, 避免直接用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 摘除手套后要及时洗手。3. 宾馆酒店加强饮用水的安全, 做好供水设施设备(自备水源、 二次供水、 直饮水等) 的清洁、 消毒、 监测工作, 确保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等相关标准要求。4. 每天对就餐场所、 保洁设施、 人员通道、 电梯间和洗手间等进行消毒; 公用用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应每日清洗和消毒(见附件 2) , 严格落实一客一换

7、一消毒制度。5. 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 洗手间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6. 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宜使用湿式清扫以减少粉尘扩散, 及时清理垃圾。 做好电梯消毒工作, 楼层较低的酒店尽量不使用电梯。7. 加强宣传教育, 在场所内显著区域, 采用视频滚动播放或张贴宣传画等方式, 宣传新冠肺炎相关防控知识。(二) 餐饮场所管理在疫情防控解除前, 餐饮服务单位禁止接待大规模聚餐活动,不得采购、 饲养和现场宰杀活禽畜动物, 禁止经营、 贮存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1. 进店需戴口罩, 在大厅就餐, 避免面对面扎堆就餐, 避免就餐说话, 保持间距一米以上。 尽量引导顾客打包回家就餐。 餐饮场所员

8、工实行分开就餐。2. 就餐场所禁止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开窗通风, 确保空气流通。3. 不开放餐饮包房, 就餐大厅限制人员流量密度, 增加餐桌、餐椅间距, 保持一米以上, 餐饮场所内餐桌、 座椅每日消毒。4. 工作人员均需佩戴一次性帽子、 口罩、 手套等, 避免直接用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 摘除手套后要及时洗手。5. 每天对就餐场所、 保洁设施、 人员通道、 电梯间和洗手间等进行消毒; 卫生间须配备洗手设施, 提供洗手液、 擦手纸或烘干机供入店人员使用; 无条件的应在显著位置放置免洗手消毒液。6. 在显著位置设置提示牌提醒就餐人员餐前洗手。7. 加强对店内疫情防控的宣传, 张贴禁止接待大规模聚

9、餐活动的指示牌等。附件:1.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2. 宾馆酒店、 餐饮场所消毒方法附件 1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一、 目的为保证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安全合理使用, 防止因空调通风系统开启而导致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最大限度地保护使用者, 特制定本指南。二、 运行要求(一) 当空调通风系统为全空气系统时, 应当关闭回风阀, 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二) 当空调通风系统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时, 应当满足下列条件:1. 应当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 禁止从机房、 楼道和天棚吊顶内取风;2. 保证

10、排风系统正常运行;3. 对于大进深房间, 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内部区域的通风换气;4. 新风系统宜全天运行。(三) 当空调通风系统为无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类似于家庭分体式空调) 时, 应当开门或开窗, 加强空气流通。三、 管理要求(一) 新风采气口及其周围环境必须清洁, 确保新风不被污染。(二) 对于人员流动较大的商场、 写字楼等场所, 不论空调系统使用运行与否, 均应当保证室内全面通风换气; 并且每天下班后,新风与排风系统应当继续运行 1 小时, 进行全面通风换气, 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三) 人员密集的场所应当通过开门或开窗的方式增加通风量,同时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四) 建议关闭空调通风系

11、统的加湿功能。(五) 加强对风机盘管的凝结水盘、 冷却水的清洁消毒。(六) 下水管道、 空气处理装置水封、 卫生间地漏以及空调机组凝结水排水管等的 U 型管应当定时检查, 缺水时及时补水, 避免不同楼层间空气掺混。(七) 当场所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当停止使用空调通风系统:1. 发现疑似、 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类型、 供风范围等情况不清楚。(八) 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 空调通风系统的常规清洗消毒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WS/T396-2012) 的要求。 可使用 250mg/L500mg/L 含氯(溴) 或二氧化氯消毒

12、液, 进行喷洒、 浸泡或擦拭, 作用 10min30min。 对需要消毒的金属部件建议优先选择季铵盐类消毒剂。2. 当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时, 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 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 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附件 2宾馆酒店、 餐饮场所消毒方法环境及物品以清洁为主, 预防性消毒为辅, 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一、 消毒方法(一) 物体表面、 地面、 墙面: 对台面、 门把手、 电话机、 开关、 热水壶把手、 洗手盆、 坐便器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 地面、 瓷砖墙面, 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500 mg/L) 擦拭, 作用

13、30分钟, 再用清水擦净。(二) 空气: 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在无人条件下开启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每次照射不少于 1 小时, 每天一次。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 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 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 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三) 空调滤网: 定期清洁消毒, 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500mg/L 的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四) 床上卧具和毛巾消毒: 首选专业清洗消毒机构集中消毒。也可选择煮沸、 5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30min, 消毒后及时取出, 用清水漂洗干净。(五) 餐饮具消毒: 餐(饮) 具去残渣、 清洗后, 煮

14、沸或流通蒸汽消毒 15 分钟; 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 或采用有效氯含量为 500mg/L 溶液, 浸泡消毒 30 分钟, 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六) 洗脸池、 浴缸、 座垫、 拖鞋(非一次性的) 、 垃圾桶等消毒, 可使用 5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 30 分钟后用清水擦拭。(七) 当出现人员呕吐时, 应当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 或有效的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后, 再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二、 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一) 有效氯浓度 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1. 84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 5%) : 按消毒液: 水为 1: 100 比例稀释;2. 消毒粉(有效氯含量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