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及物流管理概论_第1页
物流及物流管理概论_第2页
物流及物流管理概论_第3页
物流及物流管理概论_第4页
物流及物流管理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物流与物流管理物流与物流管理概论概论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物理性位置移动移动的物质资料。流:物流学中之“流”,指的物质的运动状态,是一种物理性运动。流的要领和流通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运 输仓 储 保 管包 装流 通 活 动装 卸 搬 运流 通 加 工配 送物 流 信 息物 流 活 动 的 关 系资 金 流 活 动物 流 活 动信 息 流 活 动商 流 活 动 交通:往来通达、交相连通l 交:相错,接合;互相来往联系;l 厥孚交如。易大有卦。疏:“交,谓交接也。”l 是言上下之交。荀子儒效。注:“交谓上下相交接也。”l 通: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往来交接。l 通,达也。

2、说文l 往来不穷谓之通。易系辞 运输:用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把旅客、货物等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l 运:循序移动;搬送;l 運,移徙也。说文l 运,转也。广雅l 输: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l 运所有,输所无。淮南子泛南训交通、运输与物流 世界上工程量最大、修建时间最长的工程-万里长城 世界上最早最长的物流和军事通道-京杭大运河(漕运) 经济全球化最早的物流通道-丝绸之路 繁忙的大运河 中国西部最早的国家级高速公路 -古栈道 栈道原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又称阁道、复道。 中国古代高楼间架空的通道也称栈道。 展现先进物流工程技术的最早的人工隧道-石门隧道 现代快递的鼻祖- 驿运与八

3、百里快递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27年,治驰道。开始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把秦故地和原六国境内的旧道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秦统一后,国家的动员力空前强大,驰道得以在几年内迅速建成。秦较为著名的驰道有九条。 驰道宽50步(合今6.9米)。约隔三丈(合今7米)载一颗树,用来计算道路的里程。驰道两边根据当地情况,种植杨,柳,槐,榆等树。驰道的路基加厚,呈“龟背形”,形成一个缓坡,有利于排水。 驰道的整体设计,路线勘查,科学严谨,施工严格。驰道宽阔平坦,在上面驾车,纵马速度很快。汉代人记录在驰道上驾车半日可以飞驰两百里以上。驰道的施工异常严格,修筑得非常坚固。这些道路在魏晋南北朝后期,距驰道修

4、成600-700年后,很大一部份仍可以维持通行。秦驰道的工程质量令我们今人汗颜。但是最初的物流活动没有用物流来定义 ,为什么?物流概念的萌芽是随着发达商品经济的出现而出现的。物流需求的变化是物流概念发生演变主要原因。物流就是要在克服商品流通过程中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差别及障碍。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消费者用与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取得商品的所有权,即购销过程,流通经济学称之为商流过程。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一般是在商流过程完成后,将买到的商品按运输、保管的要求包装,通过装卸、运输、储存等过程,将商品运到买者手中,这个过程即为物流过程。工厂A工厂B总公司批发商甲批发商乙零售商物流商流工厂A工厂B总

5、代理批发商甲批发商乙零售商物流商流配送中心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对物流下了如下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2006)中,对物流下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的定义物流名词的由来 对于中国人而言,物流是一个外来语。与物流有关的外来语主要是Physical Distribution和Logistics。 “Distri

6、bution”一词最早出现出美国。1921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 in Market Distribution)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这里,Market Distribution指的是商流,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指的是销售过程的物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918年,英国犹尼里佛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 30年代初,在一部关于市场营销的基础教科书中

7、,开始涉及物流运输、物资储存等业务的实物供应(Physical Supply)这一名词,该书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产品物权转移和产品的实物流通活动”。这里,所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商流,实物流通是指物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 上述定义被物流界较普遍地认为是物流的早期定义。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编著的物流手册,对“物流”的表述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

8、、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Logistics”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对军火等进行的战时供应中,首先采取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战后,Logistics管理方法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称为Business Logistics。从此,Logistics逐渐形成了单独的学科,并不断发展为Logistics Engineering、Logistics Management和Logistics of Distribution。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

9、活动”,其领域包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 日本在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在使用物流这个述语以前,日本把与商品实体有关的各项业务,统称为“流通技术”。 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派出“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由早稻田大学教授宇野正雄等一行7人去美国考察,弄清楚了日本以往叫做“流通技术”的内容,相当于美国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实物分配)的内容,从此便把流通技术按照美国的简称,叫做“PD”,“PD”这个术语得到了广泛的使 用。 1964年,日本池田内阁中五年计划制定小组平原谈到“PD”这一术语时说,“比起来,叫做PD不如叫做物的流通更好。” 1965年,日

10、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Logistics与Physical Distribution的不同在于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生产领域。物流已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旧物品回收等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这是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型的制造商往往把成品零部件的生产任务,包给其他专业性制造商,自己只是把这些零部件进行组装,而这些专业性制造商可能位于世界上劳动力比较便宜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不但与流通系统维持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生产系统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1986年

11、,美国物流管理协会(N.C.P.D.M;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名为C.L.M 即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将Physical Distribution改为Logistics,其理由是因为Physical Distribution的领域较狭窄,Logistics的概念 则较宽广、连贯、整体。2004年进一步更名为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CSCMP,/),从其名称

12、的改变可以看出物流概念及物流业发展的变化。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对Logistics 所做的定义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物流的发展阶段1 国外物流的发展:第一阶段 :萌芽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至70年代) 第三阶段:合理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第四阶段:现代物流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的复苏和生产的发展 产品数量急剧增长,生产成本下降,流通成本上升PD的概念开始形成,称为提高经济效益的神童 二战末期,解决军需品的供

13、给,形成Logistics 日本至美国考察物理性流通PD启蒙运动物的流通政府重视物流返回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至70年代)开始强化物流成本、开始重视顾客服务 重点停留在产品销售的物流过程,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和最终消费者之间还没有形成“链” 返回合理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企业开始重视供、产、销供应链上的综合物流成本,形成了供、产、销一体的社会物流系统。下一页现代物流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现代物流( Modern logistics )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即物流是包括运输、储存、搬运、分拣、包装、加工等多个环节在内的活动了。 信息化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现代物流产业的

14、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能使更多的企业实现“无仓库无车队”运作,更多商品实现“不停留不留地”卸运 ,能实现高效低耗的物流过程。 返回第三个利润源说法主要出自日本。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第三个利润源说法主要出自日本。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即通过降低资源消耗来提高利润;第一个是资源领域,即通过降低资源消耗来提高利润;第二个是人力领域,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增加利润。第二个是人力领域,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增加利润。 这两个利润源的挖掘,企业界积累了大量成熟的管理经验这两个利润源的挖掘,企业

15、界积累了大量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实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当这两个利润源被开拓的潜力越来越小、越来越困难的情当这两个利润源被开拓的潜力越来越小、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大家所重视。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大家所重视。 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之一。就国民经济而言,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之一。就国民经济而言,物流也是国民经济中创利的主要活动物流也是国民经济中创利的主要活动。 因此,按利润挖掘的时间序列来排,物流又称为第因此,按利润挖掘的时间序列来排,物流又称为第三个利润源三个利润源。 物流学科的产生虽然物

16、流与加工是企业生产的两大支柱,但是生产技术与物流学科的发展却并不同步。物流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加工技术的发展。这种现象被称为物流的“后进性”。其原因在于:早期物流的附属地位管理科学发展的滞后电子信息技术的滞后2 我国物流的发展第一阶段:初期发展阶段(19491965年)第二阶段:停滞阶段(1966年至1977年) 第三阶段:较快发展阶段(1978至1990年)第四阶段:高速发展阶段(1991年以后)下一页 企业物流的各环节还处于各自为政而无系统可言 在流通部门开始建立数量不多的储运公司和功能单一的仓库 交通运输业处在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整体运输能力和水平等仍很落后, 物料搬运和仓储环节比较落后

17、 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较薄弱物流功能按行业、按部门形成条块分割局面 返回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取得了显著成绩 新建了大量的铁路、码头、仓库、 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而且提高了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同时开展了水泥、粮食的散装运输、集装箱运输和联合运输等,开始建设立体自动仓库,部分生产企业也开始注重物流问题,设置物流管理和技术部门。 下一页 在“八五”规划中明确地把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物流业作为重点 ,在此期间动工兴建的10项特大型工程中,物流 业就占据了5项。 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高等院校相继设立物流专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仓储协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18、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等物流专业学术组织相继成立 2001年3月,国务院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6月和8月,在上海召开“ 现代物流工作座谈会”及国家经贸委建立“现代物流工作重点企业联系制度”、2002年1月,国务院召开了“推进物流现代化”现场会。一系列国家最高级的物流活动标志我国物流现代化全面启动。 返回(一)按物流系统涉及领域分类(管理角度)1.宏观物流2.微观物流(二)按物流系统涵盖领域分类(社会角度)1.社会物流2.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又可以区分为以下具体的物流活动: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三)按物流活动覆盖范围分类(地理角度)1.国际

19、物流2.国内物流3.地区物流(四)按物流服务对象分类1.一般物流2.特殊物流(五)其他物流 绿色物流、军事物流、第三方物流、 定制物流、虚拟物流等。 物流管理就是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指挥、协调与控制,包括对物流活动诸环节的管理;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1.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 顾客服务所需要的物流系统 物流中心网络的优化; 物流主体选择的合理化; 物流信息系统的高度化; 物流作业的效率化。2.现代物流管理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现代物流所追求的费用最省、效益最高,是针对物流系统最优而言的。3.现代物流管理注重整

20、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 现代物流管理范围包括了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供应链之间的物资流及相关的信息流、资金流的管理,即对商品运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实现有效的商品运动。4.现代物流管理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 从成果的角度来看,有些活动虽然使成本上升,但如果它有利于整个企业战略的实现,那么这种物流活动仍然是可取的。1.1.服务性原则服务性原则 现代物流业必须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要。现代物流业必须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要。2.2.通用性原则通用性原则 采用通用化的物流设施与设备,提高设施设采用通用化的物流设施与设备,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以降低物流成本。备的利用率,以降低物流成本。3.3.合理化原

21、则合理化原则 物流管理遵循合理化原则,要求衡量物流系物流管理遵循合理化原则,要求衡量物流系统各个作业环节各方面的利害关系,使物流系统综统各个作业环节各方面的利害关系,使物流系统综合效益最大化。合效益最大化。(一)运输(一)运输 运输的概念:运输的概念: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运输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作用:运输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作用: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 之一;之一; 运输可以创

22、造场所效用,实现物品的使用价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实现物品的使用价 值;值; 运输是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的主要源泉。(二)储存(二)储存 储存的概念储存的概念:储存是指保护、管理、储藏物品。:储存是指保护、管理、储藏物品。 储存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储存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作用: 储存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储存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储存可以创造时间效用,实现物品的使用价储存可以创造时间效用,实现物品的使用价 值;值; 储存具有缓冲与调节作用,并可创造价值和储存具有缓冲与调节作用,并可创造价值和 增效。增效。 储存1含义:改变物的时间状态含义:改变物的时间状态

23、2地位和作用:地位和作用: 是物流中的重要环节是物流中的重要环节 ; 具有缓冲与调节作用,也有创值与增效作用具有缓冲与调节作用,也有创值与增效作用 (1)能克服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间隔,产生时间效用。)能克服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间隔,产生时间效用。(2)克服生产旺季和生产淡季和消费者之间巨大的供求矛盾,并)克服生产旺季和生产淡季和消费者之间巨大的供求矛盾,并调整由于供求矛盾而造成的价格差异。调整由于供求矛盾而造成的价格差异。(3)在储存过程中通过分拣、再包装等流通加工作业,用户进)在储存过程中通过分拣、再包装等流通加工作业,用户进行库存控制和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为物流发挥了更多的作用。行库存控

24、制和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为物流发挥了更多的作用。(三)装卸、搬运(三)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的概念:装卸、搬运的概念: 装卸是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装卸是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 运输设备或卸下。运输设备或卸下。 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对物品进行水平移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对物品进行水平移 动为主的物流作业。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装卸、搬运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作用:装卸、搬运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作用: 装卸与搬运两者是伴随在一起发生的,装卸装卸与搬运两者是伴随在一起发生的,装卸 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出现的频率最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出现的频率最 高;高; 装卸活动是影响物

25、流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装卸活动是影响物流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装卸、搬运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装卸、搬运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装卸、搬运装卸、搬运1含义:含义:2搬运与运输的区别:搬运与运输的区别:3地位和作用:是物流的重要环节地位和作用:是物流的重要环节(1)频率高、时间长:是决定流通速度的关键)频率高、时间长:是决定流通速度的关键(2)耗费人力很多,在物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高)耗费人力很多,在物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高(3)易造成损耗)易造成损耗(四)包装(四)包装 包装的概念:包装的概念:包装是指为了在流通过程中商包装是指为了在流通过程中商 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要

26、求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要求 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包装包装(1)保护产品)保护产品 (2)刺激消费,)刺激消费, 促进销售促进销售(3)方便流通,方便消费)方便流通,方便消费 包装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包装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作用: 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终端和物流过程的开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终端和物流过程的开 端,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始点;端,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始点; 包装与运输、搬运、保管关系密切;包装与运输、搬运、保管关系密切; 包装对物流服务的成本和效率有较大影响。包装对物流服务的成本和效率有较大影响

27、。 包装具有保护物品;方便流通、方便包装具有保护物品;方便流通、方便 消费;刺激销售、促进销售的作用消费;刺激销售、促进销售的作用。包装包装案例:从香港报关进口的一件大木箱,内装精密设案例:从香港报关进口的一件大木箱,内装精密设备,要求运输途中不能倾斜。当木箱运至客户手中时,备,要求运输途中不能倾斜。当木箱运至客户手中时,货主肯定地认为货物已被倾斜了。货主肯定地认为货物已被倾斜了。 因为木箱外包装上有一个标识变成了红色因为木箱外包装上有一个标识变成了红色原来该货物倾斜原来该货物倾斜45度时,外包装上的标识就会度时,外包装上的标识就会变色。变色。 下一页(五)流通加工(五)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的概

28、念:流通加工的概念: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生产地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生产地 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 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 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流通加工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流通加工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作用: 流通加工完善了流通;流通加工完善了流通; 流通加工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流通加工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 流通加工可提高商品附加值、促进商品差别流通加工可提高商品附加值、促进商品差别 化。化。流通加工流通加工鱼的流通加工:鱼的流通加工:深海捕鱼

29、时,轮船一出海至少一个月才能返回深海捕鱼时,轮船一出海至少一个月才能返回 海产品腐烂变味,占用较多空间海产品腐烂变味,占用较多空间 渔民们在轮船上进行分选、挖膛等加工渔民们在轮船上进行分选、挖膛等加工 配送的概念:配送的概念: 配送是指在经济配送是指在经济 合理区域内,根合理区域内,根 据用户要求,对据用户要求,对 物品进行拣选、物品进行拣选、 加工、包装、分加工、包装、分 割、割、 组配等作组配等作 业,并按时送达业,并按时送达 指定地点的物流指定地点的物流 活动。活动。 配送配送1含义含义:2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 (2)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通过这一系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完成将货物送达的目的。特殊的配送则还要以加工活动为支列活动完成将货物送达的目的。特殊的配送则还要以加工活动为支撑,所以包括的方面更广撑,所以包括的方面更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