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富源县富村镇碗底煤矿系统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编 制:田 浩矿 长:邹 兴 建二一年九月碗底煤矿系统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富源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及县煤炭工业局2010年总体工作思路,为认真落实本矿系统标准化建设,完善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及辅助安全生产系统,改进采煤方法和工艺,强化矿井瓦斯治理工作,力争在2010年内达到省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从根本上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杜绝和减少矿井重大安全隐患,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结合本矿实际,编制本系统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一、煤矿基本情况(一)交通位置。矿区位于富源城129度方向,平距62公里,公路里程115公里处,与贵州盘县威
2、箐乡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04°3203104°3231、北纬25°314625° 3209,交通较为方便。(二)矿井范围。矿区面积0.5268平方公里,开采标高:由14801410米。(三)开采煤层及储量。矿井设计可采煤层三层,即C9、C10、C16煤层,经国土资源部门核实资源总量629.64万吨,计算工业储量519.97万吨、可采储量424.97万吨。(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核定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10万吨年。(五)矿井建设情况。富源县富村镇碗底煤矿始建于1984年,2008年前主要采C9 、C10 煤,1985年1990年
3、生产原煤25万吨,19912000年生产原煤60万吨,20012008年底,生产原煤56万吨,共计产生原煤141万吨,采煤回采率在75%左右。现已延伸副斜井至C16煤。 矿井通风、供电、排水、提升运输、安全监控、通讯及瓦斯抽放等系统基本完善,运行正常。(六)组织机构。煤矿设法人1人、矿长1人;设安全副矿长2人、生产副矿长2人、机电副矿长1人、技术副矿长1人,均经云南省安培中心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配有采矿、通风、机电、地测技术人员各1人;配有瓦斯检查员、安全员、放炮员等特殊工种人员57人。 (七)开采技术条件。 1、煤层赋存情况。碗底矿设计可采煤层3层,各煤层特征简述如下:C9煤层:位于龙潭组
4、第二段顶部。煤层层位、厚度稳定,属主要可采稳定性煤层,一般厚4.35.62m,为块状半亮型煤夹丝型条带,煤层结构较为复杂,含三层较稳定的夹矸,上夹矸为棕灰色细晶高岭石泥岩,代表结构0.76(0.02)1.60(0.03)2.46(0.02)0.51m。C10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段上部,距C9煤层1620m。为中厚厚煤层,一般厚1.863.66m,煤层结构较为简单,为我矿主要可采的稳定型煤。全区可采,常见12层夹矸,主要位于煤层上下部,煤层倾角5°8°。C16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段下部,距C9煤层3545m,煤层层位、厚度稳定,平均厚度2.2米,为块状半暗型煤,煤层结构较简单
5、,上部和下部分别夹0.3,0.2米深灰色泥岩夹矸。煤层倾角5°10°,一般为6°。2、煤层顶底条件。C9煤层顶底板为灰色泥岩与砂质泥岩,稳定性稍差。C10煤层顶底板为泥岩,遇水浸泡易产生底鼓现象。C16煤层顶底板为泥岩与砂质泥岩,稳定性较差。本矿区可采煤层顶、底板属软弱岩层,硬度低,稳固性差,易发生冒顶、片帮。3、水文地质。矿区属低中山区,无常年性河流,以季节性山沟为主,无地表水体,地面排泄条件良好。本区主要隔水层有飞仙关组一段(T1f1);主要含水层有:卡以头组(Tlk)裂隙含水层、龙潭组上段(P2L23)弱含水层、龙潭组下段(P2L1)弱含水层及玄武岩组(P2
6、)弱含水层;断层富水性和导水性较差。矿井开采深度较深,不受老窑水威胁,与邻近矿井相距较远,不受影响,在开采过程中主要防治本矿老空、老巷水。据邻近矿井井下掘露开采涌水情况显示,井下水动态变化受降雨量变化有一定影响,矿区最大涌水量出现在7、8月,最小涌水量出现在3-4月份。区内降雨量虽然充沛,但因岩层渗透性差,且地形切割强烈,降雨量多以地表经流形式排出区外,故矿区内地下水不丰富,各含水层水力联系不密切。矿井充水通过浅部风化裂隙和塌陷裂隙充水,水文地质属简单类型。矿井最大涌水量为10m3/h,正常涌水量为8m3/h。4、地质构造。1、本矿区范围构造情况:矿区总体构造分布方向为北北东至南南西,为一向南
7、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与总体构造方向大到平等,倾角为820度之间,倾角较为平缓。断距大于是15米以上的断层两条,即F1,F2断层。(一)褶皱褶皱构造为北西向单斜构造和波浪型小褶曲。后者随地层产状变化不大,波幅不大。(二)断层F1断层 :出露于矿区西北部,正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5070度,延伸长度大于是1000米,两端均延出图外,断距大于30米。F2断层:出露于矿区中部,正断层,与F1断层平行,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60度,延伸长度大于1000米,两端均延出图外,断距1530米。F1、F2断层M9煤层采掘巷道宫多处揭露到,对各煤层的开采影响较大。5、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倾向
8、性、地温及冲击地压。(1)据2009年云南省煤矿安全技术中心瓦斯等级鉴定结果:CH4相对涌出量为21.37m3/T,CH4绝对涌出量为3.46m3/T,属高瓦斯矿井。(2)根据本矿区地质报告及邻近矿井多年开采的实际情况,矿井无冲击地压。(3)根据矿井实际观测,地温正常1820,变化较小,未见地温异常现象,属地温正常区。(八)开拓开采现状。1、生产情况。煤矿现有井口主、副斜井2个,采用斜井开拓,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斜井采用皮带运输运煤,副斜井提升绞车作提矸运料。煤矿主要井口情况如下:井口坐标井口XYZ地名主井147127816副井147027016风井1147124520主斜井担负全矿井出煤
9、井、人员升降,兼作进风井。副井担负材料设备的提升运输、兼作进风井。风井担负全矿井回风。矿井划分为二个煤层开采,C10煤层为+1407m水平,C16煤层为+1400m水平。C10煤层划分为2个水平采区,即1407水平、1408水平。现开采1408水平C10煤层工作面。采煤方法:滑移式支架放顶煤,风煤钻打眼,爆破落煤,采高2.3-3.5米。放顶煤回采。一班推进回采,一班回收放顶落煤。2、C10煤层材料下山与回风巷的改建。2010 年9月开工建设。设计改造原有的坑木支护,工程量560m,计划2010年12月完成。(九)现有生产系统。1、提升运输系统。主斜井担负全矿出煤运输任务,兼作进风井,井筒断面为
10、3.0m2,采用翻拱,装备一台DTL65/18.5型皮带运输机。运煤:C9煤层回采工作面皮带运输皮带巷溜煤巷主井皮带巷升至地面。运料:井下所用材料经副斜井下放至C10井底车场,经C10材料下山,人力搬运到工作面。运矸:C16掘进工作面所出矸石,经工作点人力运输至矿车,小绞车提升到C16井底车场,由副斜井绞车提升至地面。2、供电系统。煤矿实现双回路供电,一回路来云南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0KV;一路来自贵州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0KV。现已安装四台变压器,一台供地面,型号为KS9200,三台供井下,型号分别为KS9315、KS9500、KS9200。自备柴油发电机HDV500E一台。井下所有电器设备
11、实现三大保护,矿井设备均采用矿隔爆型电器设备,井下各用电设备供电均采用MA型矿用阻燃电缆,实现了“三专”和“两闭锁”。地面供电等级为380V和220V,井下供电等级380V。矿井总负荷为1000KW,其中:地面450KW,井下550KW 。3、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机械抽出式通风。安装2台FBCDZN013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功率2×75KW,电机型号YB2804,风量1744m3/s,风压15003500Pa,转速为1470rPm。通风设施和通风构筑物完好,主扇能保证正常连续运转,矿井漏风率不超设计要求,反风装置完善。矿井实际供风量为17000 m3/m
12、in,能满足生产需要。回风井采用翻拱锚喷支护,断面为4.2m2。4、排水系统。碗底煤矿采用斜井开拓,井下各地点水经水沟自流水仓水泵地面。矿井建有主、副水仓,排水管路两趟,主水仓长35m,容量200m3,副水仓长30m,容量200 m3,配合六台D8545×2水泵,水泵额定流量90m3/h,转速2800r/min,扬程90m,电机YB200222型,电机功率37KW,排水管路一路为100mm,一路为80mm。5、监测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矿井监控系统:安装KJ83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重庆分院),设8个分站,型号为BFDZ2,甲烷传感器17台,设备开/停传感器6台,风速传感器7台,温度传
13、感器14台,液位传感器4台,负压传感器3台,远程瓦斯断电仪二台(采面一台,掘进一台),瓦斯监控系统能有效准确的反应井下瓦斯、通风等情况。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型号为KJ236型人员定位系统,配有KJ236-F传输分站三台(地面一台,进风巷一台,进风巷一台),KJ236-D读卡器15台,KJ236-K无线通信识别卡200个。6、综合防尘系统。煤矿建有地面和井下消防、防尘水池5个,地面消防、防尘水池容量250m3,井下消防、防尘水池容量80m3。地面井下设有洒水降尘设备装置和消防供水龙头,管路系统基本完善,各采掘作业点、各煤矸转载点均安装了喷雾降尘装置,井下巷道每隔100米设置了净化水幕。 7、瓦斯抽
14、放系统。矿井抽放系统为型号2BE1303水环式真空泵2台,气量18003200m3/h,配套电机功率75KW,转速590 r/min,主管260mm,支管200mm,运转正常。瓦斯抽放浓度3070%,一般为45%。抽放方法:三种抽放方法,即C10煤层抽放,下部的C16煤层穿层抽放,采空区抽放。8、压风系统。矿井配有C110SKF-8型号螺杆式空气压缩机1台,气量为20 m3/min,电机功率为55KV,主供风管为125mm,支管为50mm,支管延接到井下各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9、通迅系统。矿井配有矿用通信机一台,井下各作业点、各硐室、各皮带溜子机头处,地面各主要办公场所、各机房均装有电话机
15、。二、工作目标通过系统标准化建设,完善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和各安全辅助生产系统,2010年内达省三级安全质量标准。三、系统规范化建设内容与实施计划(一)采煤方法和工艺。1、根据矿井开采范围、储量规模、煤层赋存特征、地质构造条件,除C9煤外各煤层均可推广壁式采煤工艺。2、通过系统标准化建设,井巷工程质量得到全面改善,矿井运输装备水平得以提高,大大增强了矿井的运输能力、通风能力,瓦斯冶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二)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通风系统。(1)C10煤回风巷现阶段还处于木支护,且部分巷道断面小,通过系统标准化建设,煤矿将原有的木支护全部更换为矿用工字钢。(2)局部通风双风机双电源使用不正
16、常。煤矿将进一步完善局部通风双风机双电源,并确保正常运行。2、运输系统。 (1)原C10煤暗斜井木支护巷道,少数地段断面小,影响通风及工作面运料,煤矿将全部更换成矿用工字钢使用。 3、供电系统。(1)大部份电气设备未入机电硐室统一管理,维护保养困难。煤矿计划增加机电硐室,所有电气设备全部入硐室集中统一管理。(2)推行机械化采煤工艺,用电负荷增加较多,现有供电系统难以满足要求。煤矿计划对供电系统增设井下中央变电所及采区变电所,增加变压器容量。 4、综合防尘系统。(1)皮带运输巷和其它巷道洒水防尘设施设置不足,不能有效地洒水降尘。煤矿计划严格按要求设置洒水防水设施,并进行有效管理。5、综合监控系统
17、及人员定位系统。 综合监控室内未设置大屏幕显示屏。煤矿计划增设大屏幕显示屏。 6、地面生产系统。 (1)职工生活设施简陋。 (3)煤矿计划新建一幢职工综合楼。 (4)地面生产、办公、生活区域大部分未进行硬化,绿化面积少,环境差。煤矿计划在地面生产设施完成建设后,对地面生产、办公、生活区域进行硬化,并增加绿化面积。4、 瓦斯综合治理(一)瓦斯治理方针和工作体系。 煤矿在瓦斯治理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和“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二)瓦斯综合治理措施。 1、一般规定。(1)严格执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及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规
18、定,建设专用风井,建立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回风井必须安装两台同种型号的主扇,并保持24小时正常运转,每月交替使用。(2)完善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系统使用正常,瓦斯探头等各类传感器必须实行双配,并按规定按时检校,保证显示数据准确。各采掘工作面必须悬挂瓦斯传感器和报警仪,实行安全监测监控,杜绝瓦斯超限作业。(3)瓦斯抽放泵保持24小时运转,保证抽采达标,井下各分支抽放管必须按系统完善。(4)配齐配足瓦检员、安全员等各种特员,并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各种特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工作,积极完成工作任务,遵章守纪,坚守工作岗位,努力学习有关瓦斯管理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9、(5)煤矿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每班瓦斯检查不少于3次,并做好瓦斯“三对口”和“三签字”管理。 2、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1)采用通风方法排放瓦斯,稀释瓦斯浓度和排除有害气体,保证井下作业人员有足够的新鲜空气。(2)暂不使用的联络巷用两道密闭墙密闭,掏槽0.5m,中间用黄泥夯实。按规定每班必须检查1次,如实填写牌板。(3)工作面上隅角容易产生瓦斯聚积,采用导风筒和风帘供风吹散聚积的瓦斯,随时清理工作面及两端头的障碍物,保证巷道畅通,减小风阻。(4)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在上述风排措施不能解决时,采用抽放的方法解决。在靠近采面上隅角段,采用8m长的铠装软管(软管口径不小于200mm)与
20、主抽放管路连接,将铠装软管插入工作面上隅角,并在软管的入口处加装筛网,以免吸入颗粒物。随工作面的后移,拆下前端一段主管路,移动抽放软管。 (5)上隅角抽放软管或分支插管随工作面移动而拆迁管路,若抽放效果不佳,应在回风巷内打木垛,用铁管插入采空区5-10m的位置进行抽放。(6)随工作面推进,沿回风巷敷设管路,将抽放管埋入采空区抽放瓦斯。(7)通过对邻近煤层进行预抽,减少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在回风巷和运输巷靠近顶板或底板侧,每隔15-20m布置一个钻场(长×宽×高4×2×1.8m),采用木棚支护,在钻场内布置4个孔钻穿临近煤层25-30m,进行瓦斯预抽。
21、(8)工作面采用尾巷排放瓦斯和抽放瓦斯。3、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1)掘进巷道采用边掘边抽的方法抽放瓦斯,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后5米处的巷道两帮各布置一个钻场(长×宽×高4×2×1.8m),采用木棚支护,每掘进30-50m,布置一组对应的钻场。(2)在每一钻场内,沿掘进方向布置3个钻孔(孔深不小于0m)边掘边抽,两帮各布置3个钻孔(孔深不小于40m),钻孔方向和位置在工作面前方煤层中部,进行本煤层的瓦斯预抽。(3)在掘进工作面打顺层钻孔,沿煤层走向布置35个孔(孔深3040m),进行本煤层瓦斯预抽。(4)在各钻场内打35个孔(孔深不小于50m)对临近煤层进行瓦斯预抽。(5)本煤层掘进中打顺层钻孔抽放,在掘进联络巷中打倾向钻孔和走向钻孔对煤体进行瓦斯抽放,打倾向顺层钻孔时,终孔位置保证在煤体内,尽量靠近回风巷的掘进巷道。(三)瓦斯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矿井未进行瓦斯参数测定。煤矿计划委托相关资质单位完成矿井瓦斯参数测定工作。 2、矿井虽实行了本煤层抽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公司免责的酒店经营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兄妹间房产共有权益分配与维护协议书
- 科技创新助力网络漫画市场的快速增长
- 二零二五年度养老地产用地租赁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手挖掘机操作人员资质认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租房合同及租客教育辅导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公寓退租及文化交流协议
- 2025年度毒品犯罪案件刑事委托代理协议
- 科技推动下的电子竞技行业变革趋势
- 建筑模版合同范本
- 八段锦口令标准版合集
- JCT414-2017 硅藻土的标准
- 肌肉注射评分标准
- 钢结构主要技术标准和要求
- 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完整版本课件
-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全册课文及翻译(中英文Word)
- 腊八粥 第一课时自学导学单
- 心灵手巧织美好-精美挂件我会编 (教案)-二年级下册劳动浙教版
- IPO项目律师尽职调查查验计划表模版
- 中美关系新时代52张课件
- 医院信息系统HIS知识培训教学课件-HIS的主要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