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_第1页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_第2页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_第3页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_第4页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986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2、!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他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19531964) (1964196419821982) (19851985

3、19911991)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1 1)单一的公有制)单一的公有制(2 2)高度集中的计划)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经济,排斥市场(3 3)主要以行政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管理经济主要特征主要特征 主要弊端主要弊端 (1 1)片面发展重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2 2)为支持工业,不惜)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的积极性(3 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尼基塔尼基塔谢尔盖耶维谢尔盖耶维奇奇赫鲁晓夫赫鲁晓夫(18941971)(18941971),原苏联领导人。

4、原苏联领导人。1953196419531964任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美苏核对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美苏核对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人; ;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在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在苏共二十大上苏共二十大上, ,赫鲁晓夫通过秘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密报告的方式, ,揭露了斯大林在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行为,引起震惊。大清洗中的行为,引起震惊。 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病逝, ,当时的俄罗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当时的俄罗斯各大报纸在

5、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的名字。有人说他是出他的名字。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鲁莽的改革家”。问题情境问题情境1 1:赫鲁晓夫为何要改革?:赫鲁晓夫为何要改革? 材料材料1 1、191319131950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12倍,农业只提倍,农业只提高高4040,1953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1913年增加了年增加了2020。 材料材料2 2、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日用品农业:农业:废除谷物的义务交售制,提

6、高农产品的收废除谷物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 购价格;购价格;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 自主权;自主权;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工业:工业: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予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有人说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明理由。问题情

7、境问题情境2 2: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重点是农业,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重点是农业,收效甚微,但取得一定成就收效甚微,但取得一定成就 。 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缺乏科学认识,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有利推动社会主义,有利推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国家改革。 列昂尼德列昂尼德伊里奇伊里奇勃列勃列日涅夫(日涅夫(1906-19821906-1982)

8、,),19311931年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加入苏联共产党,19441944年升为年升为少将。少将。19641964年参与推翻赫鲁晓年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自任苏共第一书记。夫的政变,自任苏共第一书记。在他统治下,苏联的军事、经在他统治下,苏联的军事、经济大大增强。苏联在他统治下济大大增强。苏联在他统治下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国。1968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洛伐克。19771977年至年至19821982年他去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苏联修正

9、主义叛徒集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团”的首脑。的首脑。1977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的政策, ,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 。工工业业总总产产值:值:亿亿卢卢布布农农业业总总产产值:值:亿亿卢卢布布探究:以上材料和图探究:以上材料和图表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表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 材料:材料:19751975年以后,苏联国民经济的持续年以后,苏联国民经济的持续低速发展,低速发展,1985198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为美年苏联的国民收入为美5050( (苏联称苏联称6767););社会总产值为美社会总产值为美4040; ;

10、工业劳工业劳动生产率为美动生产率为美50-5550-55; ; 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2525; ; 科技落后美国科技落后美国10-2010-20年。苏联的农业拖了国民年。苏联的农业拖了国民经济的后腿经济的后腿, , 基本上仍是靠天吃饭。水浇地基本上仍是靠天吃饭。水浇地面积仅占播种面积的面积仅占播种面积的7.37.3。有人把勃列日涅。有人把勃列日涅夫时期称为夫时期称为“停滞的年代停滞的年代”。 探究:以上探究:以上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什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么会失败?改革失败原因: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

11、与赫鲁晓夫改革之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之比较: 比比 较较相同相同目的目的内容内容败因败因不同不同内容内容结果结果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 米哈伊尔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谢尔盖耶维奇奇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近,19851985年至年至19911991年,任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他于1990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使得苏联解体。 时代时代对戈尔

12、巴乔夫的介绍是对戈尔巴乔夫的介绍是“莫斯科新老莫斯科新老板戈尔巴乔夫板戈尔巴乔夫年轻、温和且令人敬畏年轻、温和且令人敬畏”。1.背景背景:v政治政治:v经济经济:v外交外交:2.开始开始:3.内容和问题内容和问题: 小小 结结苏联三次改革失败的原因: 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无法从根本无法从根本上破除斯大上破除斯大林模式林模式 无法从根本上无法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破除斯大林模式式改革已经背改革已经背离了社会主离了社会主义道路义道路 对苏联解体的认识:对苏联解体的认识:2.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从建立到完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从建立到完善,都要经历一个

13、相当漫长的历善,都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史过程。1.1.苏联解体从根本上说是苏联模式苏联解体从根本上说是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1 1、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是:( )A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 B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没有取得任何成效A A、都引起了当时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都引起了当时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B

14、 B、都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都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 C C、都否定了十月革命、都否定了十月革命 D D、都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都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 B 练一练练一练3 3、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相比( ) A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C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练一练练一练5、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

15、的相同原因是:(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 A 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 B、重点放在农业、重点放在农业 C C、重点放在重工业、重点放在重工业 D D、没有改变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没有改变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6、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是( ) A A、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B B、导致了工农的不满、导致了工农的不满 C C、个人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个人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 D、不切实际,急躁冒进、不切实际,急躁冒进 D A 练一练练一练7 7、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

16、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根本目的是( ) A、成为超级大国、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增强综合国力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8、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 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C、改革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

17、,不能急于求成、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C A 练一练练一练3、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有许多相似之处相似之处: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1)中苏两国工业化方针各是什么时候提出的)中苏两国工业化方针各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其指导思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2)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中苏两国对

18、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练一练练一练 参参 考考 答答 案:案:(l)方针提出:中国是)方针提出:中国是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苏联是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苏联是1925年的联共十四年的联共十四大。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大。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实施五年计划实施五年计划 改革改革农村生产关系农村生产关系 (2)开始改革:中国是)开始改革: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年苏共二十大以后。大以后。 (3)不同结果: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同结果: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原因:原因: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思想指导。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