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1.1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 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1.2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3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4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1.3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 、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2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 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3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 或
2、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4长度超过20m 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 的地上疏散走道;5中庭;6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 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 的地上丙类仓库;7汽车库。1.4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高压系统选用。1.5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
3、下列规定:1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3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 ;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 ;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 ,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 ;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1.6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 的隔墙和1.5h 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若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吊顶等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 的不燃烧体,风机周围应有大于600mm 的操作空间。若风机设在屋面上,应有防
4、护措施,防止雨水、虫、鸟等异物等进入。1.7防烟与排烟管道在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 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以保证火灾时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正常工作。1.8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 ,补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 。1.9防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0m ; 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 09 年最新修订防排烟设计规范(修订稿)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1.1 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
5、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1.2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3 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4 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1.3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1高层建筑面积超过 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2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 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3 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 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 半地下
6、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4 长度超过20m 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 的地上疏散走道;5 中庭;6 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 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 的地上丙类仓库;7 汽车库。8 .4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 高压系统选用。9 .5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
7、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2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3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 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1.6 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 的隔墙和1.5h 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若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吊顶等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 的不燃烧体,风机周围应有大于600mm 的操作空间。若风机设在屋面上,应有防护措施,防止雨水、虫、
8、鸟等异物等进入。1.7 防烟与排烟管道在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 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8 h,以保证火灾时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正常工作。1.9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补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1.10 防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0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二自然通风方式2.1 按 1.2条规定需设置防烟设施的部位且开口外窗面积满足自然通风要求时,宜优先采用自然通风方式;1
9、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 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2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可自然通风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如图2.1-1 ) ;3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 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居住建筑外,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内有不同朝向可开启窗自然通风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如图 2.1-2) 。2 1-1 带凹廊的防烟楼梯间2.1-2 两个不同朝向有开启外窗的前室或合用前室2.2 需设置排烟设施的场所,如满足自然排烟条件时,宜优先采用自然排烟方式;1 按本措施1.3 条中规
10、定的需设置排烟设施的地下和地上房间等;2 多层建筑中的中庭及高层建筑中净空高度小于12m 的中庭;3 建筑面积小于2000m2 的地下汽车库。4 .3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场所,其自然通风口的净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 3.0m2;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0m2,且顶层可开启面积不宜小于0.8 m2;3 中庭、剧场舞台可开启外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该部位建筑面积的5%;4 需要排烟的疏散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5 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6其他场所,宜
11、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7建筑面积大于500 m2且净空高度大于6m的大空间场所,不应小于该场所地面面积的5%;6 .4 自然排烟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上。当设置在外墙上时,排烟口底标高不应低于室内净高度的1/2,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同时自然通风口的开启方向应沿火灾气流方向开启;2 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当室内净高超过6m、 且具有对流条件时,不宜超过35m。2.5 建筑面积大于500 m2 且室内净高大于6m 时的中庭、展览厅、观众厅、营业厅、体育馆、 客运站、航站楼等公共场所采用自然排烟时,应设置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或由其他
12、电动设施控制启闭的自动排烟窗。自动排烟窗附近同时应设置便于操作的手动开启装置。2.6 设置在外墙上的自动排烟窗其净面积按下列要求确定:1 当开窗角度大于70 时,其面积可按窗的面积计算;2 当开窗角度小于70 时,其面积近似按公式(4.9.6)计算窗的有效排烟面积:( 2. 6)式中 有效排烟面积( m2) ; 窗的面积( m2) ; 窗的开启角度。3 当采用侧拉窗时,其面积应按开启的最大窗口计算;4 当采用百叶窗时,其面积按窗的有效面积计算。窗的有效面积为窗的净面积乘以系数。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当采用防雨百叶窗图 2.6时,系数取0.6;当采用一般百叶窗时,系数宜取0.8。三 机械防烟(加压送
13、风)3.1 建筑中下列场所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1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2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3 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或合用前室);4 高层建筑的封闭避难层(间);5 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3.2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3.3 当建筑的地下部分为三层或三层以上,或当地下最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 10m 时,设置的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
14、式。当地下为一到两层,且地下最底层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 时,所设置的封闭楼梯间在首层有直接开向室外的门或有不小于1.2 m2 的可开启外窗时,其楼梯间可不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3.4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加压送风量应经计算确定。常用的基本计算方法如下:1 压差法:当疏散通道门关闭时,加压部位保持一定的正压值所需送风量。( 3.4-1 )式中 加压送风量(m3/h) ;0.827 漏风系数; 门、窗缝隙的总有效漏风总面积( m2) ;门缝宽度:疏散门 0.0020.004(m)电梯门 0.005 0.006(m) 压力差 ( Pa) ;疏散楼梯间取4050Pa;前室、消防电梯前
15、室、合用前室取2530Pa 指数 (一般取2) ;1.25 不严密处附加系数;2 开启着火层疏散门时,为保持门洞处风速所需的送风量:( 3.4-2)式中 加压送风量(m3/h) ; 一樘门开启的断面积( m2) ;一开启门洞处的平均风速(m/s),取0.71.2 m/s;一背压系数,根据加压间密封程度取0.61.0;一漏风附加率,取0.10.2; 同时开启门的计算数量;对于多层建筑和20 层以下的高层建筑取2, 20 层及 20 层以上取3。注1,当前室有2个或2个以上门时,其风量按计算数值乘以1.501.75确定,开启门时,通门的风速不应小于0.7m/s2,在多层建筑中,若地下仅有一层疏散楼
16、梯间,按上述公式计算时,公式中n 取1,通过门洞处的风速v应适当加大,宜取 0.9 m/s1.20 m/s。计算数值直接取用(不与表3.4比较)根据以上公式3.4-1)和(3.4-2)分别算出的风量,取其中的大值,再与表3.4规定的数值相比较,取其中大值作为系统计算加压送风量。表 3.4 机械加压送风量序号条件和部位加压送风量(m3/h ) 图示60风机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室内净高大于6m且不划分防烟分区的空间60担负2个及2个以上防烟分区 120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确定中庭 体积W17000m36体积大于17000m3时,排烟量不应小于 102000m3/h体积 17000m34剧
17、场观众厅9013 取两者中的大值汽车库64. 5 机械排烟系统中的排烟口、排烟阀和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排烟口或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且应与排烟风机联锁,当任一排烟口(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动启动;2 排烟口(阀)的设置宜使气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其安装位置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5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m。3 当火灾确认后,同一排烟系统中着火的防烟分区中的排烟口(阀)应呈开启状态,其他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应呈关闭状态;4 在多层建筑中, 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地下、半地下场所,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和建筑面积大于50m2 的房间外,排烟口可设置在疏散走道;其排烟量由疏散走道面积和需排烟的各个房间的面积比较,按其最大面积每平米不小于120m3/h 计算确定。5 防烟分区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4. 6 在地下建筑和地上密闭场所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系统,其补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补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 补风可采用自然补风或机械补风方式,空气宜直接从室外引入;2 排烟区域所需的补风系统应与排烟系统联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蔬菜采购合同范例
- 工程草坪销售合同范例
- 铝合金纱窗合同范例
- 零时劳务合同范例
- 设备供应商服务合同范例
- 酒店窗帘工程合同范例
- 无人机航测合同范例
- 采购车辆装饰合同范例
- 物业签订保安合同范例
- 2024年度技术咨询合同:化工生产过程优化技术指导3篇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
- 2024年度-常规心电图操作培训课件
- 新高考化学教学策略分析
-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 (高清版)TDT 1031.1-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1部分:通则
- (高清版)DZT 0368-2021 岩矿石标本物性测量技术规程
- 在平凡中奉献在奉献中坚守
- 食堂出品方案
- 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
- 安格尔作品欣赏课件
- 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