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l一、种植设计的依据l1、社会法规依据:依据国家、省市有关自然资源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绿地系统建设等方针、政策和法规;城市或绿地总体规划等。l2、自然科学依据:设计场地内的植被资源、生境地形、土壤气候、植物生态习性与生长发育规律。二、种植设计的原则l1、尊重地形,保护利用尊重地形,保护利用:使人类拥有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善和提高生存与生活环境。l2、尊重科学,符合规律尊重科学,符合规律:处理好植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个体、群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维持或创造各种持久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3、因地
2、制宜,适地适树、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l按照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植物种类l行道树满足主要功能蔽荫的同时,要求选择树干高,容易成活、生长快、适应城市环境、耐修剪、耐烟尘的树种。l绿篱要求选择上下枝叶茂密,耐修剪能组成屏障的树种。l种在山上的植物,要求耐干旱,并要衬托山景。水边植物要求能耐湿,且与水景相协调。l在纪念性园林中,可以种些象征纪念对象性的树种和被纪念人所喜爱的树种等。 l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要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上得到统一;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选择植物
3、应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主,也可采用引种驯化成功的外地优良植物种类,或能够创造满足所要求生态条件的外地植物。 4、合理布局,满足功能、合理布局,满足功能l 进行园林种植设计,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对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进行合理布局,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不同位置种植的植物形态、大小是不同的,才能创造出协调、多彩的景观。5、种类多样,季相变化、种类多样,季相变化l园林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即使一季节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它季节的植物,否则一季过后,就显得极
4、为单调。 西湖十景季相变化西湖老十景西湖老十景 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 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 三潭印月、双峰插云西湖新十景西湖新十景 云栖竹径、玉皇飞云、阮墩环碧、九溪烟树、 满陇桂雨、黄龙吐翠、吴山天风、龙井问茶、 虎跑梦泉、宝石流霞 西湖之春西湖之春柳浪闻莺柳浪闻莺苏堤春晓苏堤春晓龙井问茶龙井问茶九溪烟树九溪烟树西湖之夏西湖之夏曲院风荷曲院风荷阮墩环碧阮墩环碧云栖竹径花港观鱼花港观鱼西湖之夏西湖之秋西湖之秋平湖秋月平湖秋月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满陇桂雨满陇桂雨双峰插云双峰插云吴山天风吴山天风西湖之冬西湖之冬断桥残雪断桥残雪玉皇飞云玉皇飞云6、密度适宜,远近结合
5、、密度适宜,远近结合l如想在短期就取得好的绿化效果,种植距离可近些。一般常用快、慢长树适当配置的办法来解决远近期过渡的问题,但是树种搭配必须合适,要满足各种树木的生态要求,否则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树木种植的密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绿化功能的树木种植的密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绿化功能的发挥,从长远考虑,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大小发挥,从长远考虑,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距离。来决定种植距离。 在树木配置上,还应兼顾快长树与慢长树、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树与观花树的搭配。 在植物配置上还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具体条件,确定树木花草之间的合适比例。如纪念性公园常绿树比例就可多些。树木种植搭配时还要
6、注意和谐,要渐次过渡,避免生硬。种植设计要考虑保留、利用原有树木,尤其是名贵古树,可在原有树木基础上搭配植物种植。l为了使绿化效果更好地体现出来,同时缩短景观形成的时间,在一些主要的景点常使用大树移植的方法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基本形式和类型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基本形式和类型l一、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基本形式l(一)、规则式: 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图案式等,是指园林植物成行成列等距离排列种植,或做有规律的简单重复,或具规整形状。 1、规则对称式:植物景观的布置具有明显的对称轴线或对称中心,树木形态一致或人工整形,花卉布置采用规则图案,常用于纪念性园林、大型建筑物环境、广场等规则式绿地中。2、规则不对称式
7、:没有明显的对称轴线或对称中心,常用于街头绿地、庭院等。(二)、自然式(二)、自然式l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是指植物景观的布置没有明显的轴线,各种植物的分布自由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三)、混合式(三)、混合式l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通常指群体植物景观。各类植物景观种植设计各类植物景观种植设计l树列设计l树列:也称列植,是按一定间距、沿直线(或曲线)纵向排列种植的园林树木景观。l1、树列设计形式:(1)单纯树列:用同一种树木进行排列种植设计;(2)混合树列:两种以上的树木进行相间排列种植设计;树木株距取决于树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要求等,一般乔木间距3-8米,灌木1-5米;l2、树种选择与应
8、用:l树种选择:树冠整齐、个体生长发育差异小或者耐修剪的树种;l应用:道路边、分车绿带、建筑物旁、水际、绿地边界、花坛等种植布置。l行列栽植与道路配合,可起行列栽植与道路配合,可起夹景效果。夹景效果。行道树设计行道树设计l行道树:是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上 的乔木景观,设计时考虑的主要内容:道路环境、设 计形式、树种选择、定干高度等;l1、道路环境:l(1)自然因素:温度、光照、空气、土壤、水分等;l(2)人工因素:建筑物、路面铺 装物、架空线、地下埋藏管线、 交通设施、人流、车辆、污染物等;l2、树种选择:适应性强、姿态优 美、生长健壮、树冠宽大、萌芽 性强、无污染性等;无花粉过
9、敏 性或过敏性较少的树种;l3、设计形式:l(1)绿带式:在道路两侧位于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人行道或混合道路外侧设置带状绿地,种植行道树;宽度因用地条件及附近建筑环境不同,一般不小于1.5米宽;l(2)树池式:在人行道上设计排列几何形的种植池以种植行道树的形式。常用于人流量较大的干道,或人行道路面较窄的道路行道树设计。 正方形树池:1.5MX1.5M; 长方形树池:1.2MX2M; 圆形树池直径不小于1.5M。4、设计距离:考虑树木之间、树木与架空线、建筑、构筑物、地下管线以及其他设施之间的距离。行道树的株距大小依据所选择的树木类型和设计初种树林规格而定。以5M作为定植株距。l5、安全视距:在
10、道路转弯处空出一定的距离,使驾驶员在拐弯或通过路口之前看到侧面道路上的通行车辆,并有充分的刹车距离和停车时间,防止交通事故发生。这种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不致发生撞车的距离,称为“安全视距”。l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可在交叉口转弯处绘出一个三角形, 称为“视距三角形”。在此三角区内不能有构筑物,行道树设计也要避开此三角区。一般采用3035m的安全视距为宜。孤景树与对植树设计孤景树与对植树设计l(一)孤景树设计l孤景树又称孤植树、孤立木,是用一株树木单独种植设计成景的园林树木景观。孤植树是作为园林局部空间的主景构图而设置的,在功能上以观赏为主,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l1、设计环境
11、:有较为开阔的空间环境,保证树木本身有足够的自由生长空间同时有比较适宜的观赏视距和观赏空间。具体环境除草坪、广场湖畔等开朗空间外,还可布置于桥头、岛屿、斜坡、园路尽头或转弯处、岩洞口、建筑旁等。l2、树种选择:一般要求树木形体高大,姿态优美,树冠开阔,枝叶茂盛,或者具有某些特殊的观赏价值,如鲜艳的花果叶色彩、优美的枝干造型、浓郁的芳香等。还要求生长健壮、寿命长,无严重污染环境的落花落果,不含有害于人体健康的毒素等。l山水园中的孤立树,必须与透漏生奇的山石调和,树姿应选盘曲苍古。对植树设计对植树设计l对植树是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 。l1、对植树设
12、计形式:l(1)规则对称式:用于规则式庭院绿地,布局按对称轴线左右完全对称,树种相同,树木形态大小基本一致;l(2)不对称均衡式:用于自然式或混合式庭院绿地中,在构图中线的两侧不完全对称布置,可用形态相似的不同树种;l2、树种选择与应用:要求树木形态美观或树冠整齐、花叶娇美。规则对称式选用树冠形状比较整齐的树种,或者可进行整形修剪的树种。 l对植树应用于园林绿地的路端、建筑入口、公园两侧、规则式花园出入口、桥头与石级两侧、庭院左右等。l三、树丛设计:l树丛是指由多株(通常两株到十几株不等)树木做不规则近距离组合种植,具有整体效果的园林树木群体景观。树丛主要反映自然界树木小规模群体美。l1、两株
13、树丛:两株组合设计一般采用同种树木,或者形态和生态习性相似的不同种树木。两株树木的形态大小不要完全相同,要有变化和动势,创造活泼的景致。两株间距以小于矮树冠径为宜。l2、三株树丛:宜采用同种或两种树木。两种树则同为常绿或落叶,同为乔木或灌木,不同树木大小和姿态有变化。l树丛可用于草坪、水边、河畔、岛屿、岗坡、道旁、花境、花坛、树坛以及庭院角隅、建筑一侧、园路转弯处等。树群设计树群设计l树群是指几十株树木组合种植的树木群体景观。表现树木的群体形象美(色彩、形态等)。l1、树群设计形式l(1)单纯树群:只有一种树种,郁闭度较高;l(2)混交树群:由多种树木混合组成一定范围树木群落景观;l2、树群结
14、构:四层: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第五层为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l3、树群树种选择与应用环境:树群应用于足够观赏视距的环境空间中,如近林缘的开朗草坪上、土丘或缓坡地、湖心小岛以及开阔的水滨地段等。l树群内植物的栽植距离要有疏密变化,要构成树群内植物的栽植距离要有疏密变化,要构成不等边三角形,切忌成行、成排、成带地栽植,不等边三角形,切忌成行、成排、成带地栽植,常绿、落叶、观叶、观花的树木应用复层混交常绿、落叶、观叶、观花的树木应用复层混交及小块混交与点状混交相结合的方式。及小块混交与点状混交相结合的方式。 l 树群的外貌要高低起伏有变化,要注意四季树群的外貌要高低起伏有变化,要注意
15、四季 的季相变化和美观。的季相变化和美观。 l树林设计:树林设计:l树林是指成片、成块种植的大面积树木景观。如综合性公园安静休息区休憩林、风景游览区的风景林(如彩叶林)以及城市防护绿地中的卫生防护林、防风林、引风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树林据其结构和树种不同可分为密林、疏林、单纯林和混交林等。根据形态不同,可分为片状树林和带状树林(又称林带)。l(一)密林:密林是指郁闭度较高的树林景观,一般郁闭度为70100%。密林又有单纯密林和混交密林之分。l1、单纯密林具有简洁、壮观的特点,但层次单一,缺乏季相景观变化。单纯密林一般选用观赏价值较高、生长健壮的适生树种;l2、混交密林具有多层结构,通
16、常34层。大面积的混交密林不同树种多采用片状或块状、带状混交布置,面积较小时采用小片状或点状混交设计,以及常绿树与落叶树相混交。l(二)疏林:郁闭度为40-60%。多为单纯乔木林。l1、疏林草地:疏林与草坪相结合的园林景观。树林间距10-20M,以不小于成年树树冠直径为准。树种要求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或形态优美多变,或花叶枝干色彩美观,或具芳香等。树木生长健壮,树冠疏朗开展,并以落叶树种为多。l2、疏林花地:是疏林与花卉布置相结合的植物景观。通常在需要重点绿化美化的园林环境中设置。要求树木间距较大。使林下有较好的采光条件,或以选用窄冠树种为主。l3、疏林广场:是疏林与活动场地相结合的设计形式,多
17、设置于人员活动和休息使用频繁的园林环境。树种选择时考虑具有较高的分枝点,以利人员活动,并能适应铺地造成的不良通气条件。l林带设计林带设计l在园林绿地中,林带多应用于周边环境、路边、河滨等地。一般选用12种树木,多为高大乔木,树冠枝叶繁茂,具有较好的遮阳、降噪、防风、阻隔遮挡等功能。林带一般郁闭度较 高,多采用规则式种植,亦有不规则形式。株距视树种特性而定,一般1-6m。小乔木窄冠树株距较小,树冠开展的高大乔木则株距较大。总之,以树木成年后树冠能交接为准。l植篱设计:l植篱:是指由同一种树木(多为灌木)做近距离密集列植 成篱状的树木景观。园林绿地中,植篱常用来作境界、空间分隔、屏障,或作为花坛、
18、花境、喷泉、雕塑的背景与基础造景内容。l(一)植篱设计形式:l1、矮篱:50CM以下,作象征性绿地空间分隔和环境绿化装饰。株体矮小或枝叶细小,生长缓慢、耐修剪的常绿树种;l2、中篱:50-120CM。作绿地边界划分、围护、绿地空间分隔、遮挡不高的挡土墙面以及植物迷宫。l3、高篱:120-150CM。作园林绿地空间分隔和防范、障景,用做组织游览路线等。l4、树墙:150CM,作空间分隔、屏障视线、以分隔不同的功能空间,减少相互干扰、遮挡、隐蔽不美观的构筑物及设施。l5、常绿篱:常绿树种。整齐素雅,造型简洁。需定期修剪整形;l6、花篱:以花灌木,较高的观花价值或享受花朵之芳香。l7、果篱:观果植物
19、,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l8、刺篱:多刺植物,作边界防范,阻挡行人穿越绿地;l9、彩叶篱:彩叶树种,适用于庭院环境,绿化美化装饰功能;l10、蔓篱:一定形式的篱架并用藤蔓植物园攀缘其上,作围护和创造特色篱景;l11、编篱:绿篱植物枝条编织成网格状,增加植篱的牢固性和边界防范。l(二)植篱造型设计:l1、几何型:又称平直型,篱体呈几何体型,断面一般为矩形、梯形、折形、圈形等;需定期修剪造型;l2、建筑型:将篱体造型设计成城墙、拱门、云墙等建筑式样,需定期修剪造型;l3、自然型:树木自然生长,以花、果、叶取胜。花坛是在具有一定几花坛是在具有一定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
20、观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观赏植物,而构成一幅赏植物,而构成一幅具有华丽纹样或鲜艳具有华丽纹样或鲜艳色彩的图案画,色彩的图案画,所以所以花坛是用活的植物构花坛是用活的植物构成的表示群体美的图成的表示群体美的图案装饰。案装饰。(一)花坛:9999昆明世博会上海展园明珠苑昆明世博会上海展园明珠苑花卉造景设计花卉造景设计模纹花坛模纹花坛混合花坛:(二)花台设计(二)花台设计l花台是在较高的(一般40-100CM)空心台座式植床中填土或人工基质,主要种植园林草花所形成的景观。适合近距离观赏,以表现花卉的色彩、芳香、形态以及花台造型等综合美。l1、规则形花台:花台种植台座外形轮廓为规则几何形体,如圆柱形、棱柱形
21、以及具有几何线条的物体形状(如瓶状、碗状)等。常运用于规则式园林绿地的小型活动休息广场、建筑物前、建筑墙基、墙面(又称花斗)、围墙墙头等。l2、自然形花台:外形轮廓为不规则的自然形状,多采用自然山石叠砌而成,我国古典庭院中多数为自然式花台。(三)花境设计(三)花境设计l花境:是以多年生草花为主,结合观叶植物和一二年生草花,沿花园边界或路缘设计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介于规则式和自然式之间的一种带状花卉景观设计形式,也是草花与木本植物结合设计的景观类型。l用于各类园林绿地,通常沿建筑物基础墙边、道路两侧、台阶两旁、挡土墙边、斜坡地、林缘、水畔池边、草坪边以及与植篱、花架、游廊等结合布置。建筑
22、物与道路之间的带状空地建筑物与道路之间的带状空地在道路上布置花境与围墙配合与围墙配合花钵组合的形式花钵组合的形式独立花钵的形式独立花钵的形式组合花坛群组合花坛群草坪设计草坪设计l(一)、草坪设计类型:l1、按功能不同:观赏草坪、游憩草坪、体育草坪、护坡草坪、飞机场草坪和放牧草坪等;l2、按草坪组成成分:单一草坪、混合草坪、缀花草坪;l3、按草坪季相特征与草坪草生活习惯不同:夏绿型草坪、冬绿型草坪、常绿型草坪;l4、按草坪与树木组合方式:空旷草坪、闭锁草坪、开朗草坪、稀树草坪、疏林草坪和林下草坪;l5、按规划方式:规则式和自然式;l6、按草坪景观:天然草坪、人工栽培草坪;l7、按使用期长短:永久
23、性草坪、临时性草坪;l8、按草坪植物科属:禾草草坪和非禾草草坪。l(二)、草坪应用环境:l草坪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集中绿地。高尔夫场草坪高尔夫场草坪高尔夫场草坪高尔夫场草坪l(三)、草坪植物的选择:l应依草坪的功能与环境条件而定:l游憩活动草坪和体育草坪:应选择耐践踏、耐修剪、适应性强的草坪草;干旱少雨地区则要求草坪草具有抗旱、耐旱、抗病性强等特性;l观赏草坪则要求草坪植株低矮,叶片细小美观,叶色翠绿且绿叶期长等;l护坡草坪要求选用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根系发达的草种;l湖畔河边或地势低凹处应选择耐湿草种;l树下及建筑阴影环境选择耐阴草种。l(四)、草坪坡度设计:l1、体育草坪:为了便于开展体育
24、活动,在满足排水的条件下,一般越平越好,自然排水坡度为0.2%-1%。如果场地具有地下排水系统,则草坪坡度可以更小。l(1)网球场草坪 草地网球场的草坪由中央向四周的坡度为0.2%-0.8 % ,纵向坡度大一些,而横向坡度则小一些。l(2)足球场草坪 足球场草坪由中央向四周坡度以小于1%为宜。l(3)高尔夫球场草坪 高尔夫球场草坪因具体使用功能不同而变化较大,如发球区草坪坡度应小于0.5%,果领(球穴区或称球盘)一般以小于0.5%为宜,障碍区则可起伏多变,坡度可达到15%或更高。l(4)赛马场草坪 直道坡度为1%-2.5%,转弯处坡度7.5%,弯道坡度5%-6.5%,中央场地草坪坡度1%左右。
25、l2、游憩草坪坡度 规则式游憩草坪的坡度较小,一般自然排水坡度以0.2-5为宜,而自然式游憩草坪的坡度可大一些,以5%-10%为宜,通常不超过5%。l3、观赏草坪坡度 观赏草坪可以根据用地条件及景观特点,设计不同的坡度。平地观赏草坪坡度不小于0.2%,坡地观赏草坪坡度不超过50%。水体种植设计水体种植设计l(一)、水体种植设计原则l1、水生植物占水面比例适当:水体种植布局设计总的要求是留出一定面积的活泼水面,并且植物布置有疏有密,有断有续,富有变化,使水面景色更为生动。一般较小的水面,植物占据的面积以不超过1/3为宜。l2、因“水”制宜,选择植物种类:设计时要根据水体环境条件和特点,选择合适的
26、水生植物种类进行种植设计。 l(1)水面面积:如大面积的湖泊、池沼设计时观赏结合生产,种植莲藕、芡实、芦苇等。较小的庭园水体,则点缀种植水生观赏花卉,如荷花、睡莲、王莲、香蒲、水葱等。l(2)水体深浅不同,选择适生植物种类也不一样。水生植物按其生活习性和生长特性,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等类型。 挺水植物:通常只能适宜生长于水深1m的浅水中,浮叶植物:可生长于稍深的水体中。 漂浮植物:整株漂浮生长于水面或水中,不固定生长于某一地点。l3、控制水生植物生长范围: 在水体下设计限定植物生长范围的容器或植床设施,以控制挺水植物、浮叶植物的生长范围。l(二)、水生植物种植法l园林中大
27、面积种植挺水或浮叶水生植物,一般使用耐水建筑材料,根据设计范围,沿范围边缘砌筑种植床壁,植物种植于床壁内侧。较小的水池可根据配植植物的习性,在池底用砖石或混凝土做成支墩。l(三)、水体岸边种植布置:l在园林水体岸边一般选用姿态优美的耐水湿的植物如柳树、木芙蓉、池杉、素馨、迎春、水杉、水松等进行种植设计,美化河岸、池畔环境,丰富水体空间景观。种植低矮的灌木,以遮挡河池驳岸,使池岸含蓄、自然、多变,并创造丰富的花木景观。种植高大乔木,主要创造水岸立面景色和水体空间景观对比构图效果,同时获得生动的倒影景观。也可适当点缀亭、榭、桥、架等建筑小品,进一步增加水体空间景观内容和游憩功能。攀缘植物种植设计攀缘植物种植设计l(一)、设计形式:l1、附壁式:攀缘植物种植于建筑物墙壁或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