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系统综合评价_第1页
大学生就业能力系统综合评价_第2页
大学生就业能力系统综合评价_第3页
大学生就业能力系统综合评价_第4页
大学生就业能力系统综合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生就业能力系统综合评价【摘要】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大众化的过程中,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不断凸显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普遍较弱的问题,就业能力差异反映出高校竞争力水平的不同。本文就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综合评价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在激发经济增长和工作增加的同时,也加剧了工作的不稳定性以及就业者的失业风险。在全球处于经济复苏状态的今天,增加就业机会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根本性挑战。西方对就业能力研究的转变无疑对我国研究就业能力问题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就业能力概念,最初运用

2、于下岗工人再就业研究中,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也就逐渐增多。(二)概念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地获得工作、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胜任力,它不仅包括大学毕业成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还包括一系列与工作岗位有关的个性特征1。(三)研究意义:就业能力成为一个直接反映高校办学效益、大学生竞争能力、社会市场对高校评价及其毕业生择取标准的评价参数。就业能力对高校而言,是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直接体现,当前,教育主管部门把就业率作为办学水平评估、专业设置调整、招生规模增减的重要监测指标,而提高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在于不断提

3、升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学生本人而言,较高的就业能力使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实现充分就业,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与自我价值的前进阶梯。对社会市场而言,用人单位对高校的评价已逐步从过去注重学校名气转向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高低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和效益,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简单地说,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成功就业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四)文献综述:传统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往往停留在促进全员就业的宏观政策方面,较少关注个体的态度,但现代的研究则更加注重个体的技能、

4、价值、态度等对就业与否的相互关系。Overtan认为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2。LeeHarvey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和意愿同。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是郑晓明,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4。熊书银、黄登婕认为,就业力就是一个人应聘求职,获取就业机会和获取就业岗位的能力,认为工作能力、诚实守信、团队合作和创新是构成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谢志远在对大

5、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之后,指出要加强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差异性能力的培养。汪辉认为,就业能力由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构成7。文少保指出,就业能力就是在以学习能力为基础上发展的与职业相关并嵌入在个体身心里的一种综合能力8。朱新秤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及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9。谭铮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就业能力应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终身学习和动态性特征等四个方面1°。上述学者研究的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没有脱离西方对就业能力概念界定的理论框架,且都是从理论层面对就业能力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进而给出

6、对就业能力的大同小异的概念界定。(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综合对比法,运用Microsoftoffice、AdobeReader及CAJ等软件进行研究辅助。(六)创新及不足: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将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估结合社会就业环境及现状进行分析,也就是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置于现实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评估。(如图一)就业能力就业现状图一不足之处在于:各种研究资料均属于二手资料,非一手直接所得,欠缺真实性和可靠性;现实情况变化快,研究计划赶不上时间变化;本文属于纯理论式研究,没有置于实践与实际情况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置于就业现状来看的

7、话,现在的就业现状是:许多学生抱怨找不到工作,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抱怨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很多地区、单位的招聘计划都未能招满。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资深就业专家王英才分析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症结在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以及高校对就业所需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及就业心理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培养,从而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目前这种就业现状的出现,主要包含外在和内在原因两个方面,而本文所着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问题是导致这些现状的内在原因。(一)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外在原因1、经济形势不利。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GDP曾长多年来首次降到个位数,这使我国

8、本来就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一批中小企业关停倒闭;临近年底发达省市大量企业开始裁员,就业岗位大量流失,用工需求急剧下降。这种不利的形势将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而外贸工厂及其相关产业,是吸收大学生的重要基础。经济形势的下滑直接导致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就业不足,地处西南欠发达地区的省表现得更为突出。2、高校扩招不断。自2001年开始,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就进入了大规模扩招时期,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大量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这样就造成大学毕业生供给量超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出现了部分大学生难以就业、就业不满意等情况。扩招后,高校专业设置成旧未能能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了

9、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扩招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相对不健全,导致了就业压力的增加。(二)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内在原因31、就业能力不健全。就业能力是一个抽象而复合的概念,人们在实际运用中往往采用关键指标框架来加以说明。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具体可分为三个纬度十五项关键指标:第一个纬度是专业素质和能力,具体包含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信息管理和运用、思考和解决问题、持续学习的能力五项指标。第二个纬度是职业适应性,包括理性自我、职业自我规划和管理、承担责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自我效能五项指标。第三个纬度是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认知和判断能力、良好表达能力、沟通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工作能力

10、、积极的态度和行动能力五项指标。在就业竞争的复杂环境,学生的就业状况有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就业能力是很重要的因素。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具有下面一些共性体现:第一,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基础实践能力、知识拓展能力等方面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第二,大学生在职业适应性的发展方面不成熟,不关心职业与个性的适配性,对社会现实了解不够,对职业的期望过高。第三,学生的基本表达、人际交往、适应能力、分析能力、成就事业的愿望、良好的情绪以及非专业的知识,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不少学生在这些基本的能力领域发展不充分。2、就业心理不成熟。毕业前,许多大学生都会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担心

11、自己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己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这种焦虑,使大学生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特别是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等,感到心慌意乱,充满了各种不必要的担心以及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不宁、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行为上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的大学生只关注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还有的大学生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没有明确的择业准则,没有明确的个人发展

12、目标,盲目从众,人云亦云,这些都是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不具备成熟的心理准备的表现。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探索的重要时期,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形成职业意识,探索各种各样的可供选择的职业特点,尝试职业选择,培养就业能力。如果这一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好,就会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出现不足,造成有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和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大学生成功就业做准备。(一)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制订和落实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大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就业能力培养负责。从进入大学校园开始,大学生就应该结合周围的环境,自己的兴趣、特长、价值观等因素

13、,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尽可能利用多种学校、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为成功就业做准备。在这方面,英国的高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21世纪初,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局开始在各高校倡导大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并要求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档案,明确要求2005年和2006年毕业生都必须具有个人发展规划和成长记录档案,以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参考。这一举措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值得借鉴的。(二)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纳入高校培养目标,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高校作为大学毕业生的培养机构,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4、。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个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相当重视的,每个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也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不容置疑,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确实能给毕业生以很好的帮助,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只是侧重于帮助学生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将自己推向市场,找到工作,注重的是就业率而不是就业能力,没有很好地考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要培养和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必须重视的:(1)把大学生就业能力作为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全员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2)把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课程体系。就业能力培养只

15、有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去,才有可能使其与其他的知识技能处于同等地位,引起教师的重视,否则就业能力的培养就是琐碎的,不完整的。(三)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共同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开发,只有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才有可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使大学生成功就业。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1 邀请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用人单位参与课程的制订,有利于高校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并把这些就业能力技能嵌入课程设置中,从而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2 聘请用人单位的管理人

16、员作为客座教师到高校任教。用人单位作为实践者和管理者,能够给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实际帮助和指导,有利于大学生及早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和要求,树立职业意识和责任感。3 与用人单位合作,让大学生有更多的见习和实习的机会。要想使毕业生掌握就业能力中的一些关键技能,没有长期的实践是不行的。通过到用人单位见习和实习,大学生不仅可得到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展现自己就业能力的机会,也可更好的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和需要,调动了就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另外,用人单位通过大学生见习和实习,对大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有了认识和了解,能够更好地从中挑选自己所需要的人员,节约和减少了招聘成本。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增加了大学生的

17、工作经验,也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实力明显增强。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加强。参考文献:4 EversFT,RushJC,BerdrowI.Thebasesofcompetence.Jossey-BassPublisher,1998.5 Overtan,C.EmployabilitySkills:AnUpdateEB/OL./files/employability_skills.pdf2010.6 LeeHarvey.DefiningandMeasuringEmployabilityJ.QualityinHigherEducation,

18、2001,(2):97109.4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5熊书银,黄登婕.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培养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07110.6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2.汪辉.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5,(4):3134.8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1):101108.9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124-127.10谭铮.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辨析J.江苏高教,2010,(4):81-82.11陈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周炳全.谢彩英.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辅导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3麦可思.决战大学生就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4何忠诚.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88.15黄巧荣.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教育策略思考J.人才培育,2009,(5):79.16刘丽玲,吴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