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秋的词作鉴赏_第1页
王千秋的词作鉴赏_第2页
王千秋的词作鉴赏_第3页
王千秋的词作鉴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王千秋的词作鉴赏生平简介王千秋生平事迹不详。字锡老,号审斋,东平(今属山东)人,流寓金陵。有审斋词一卷,毛晋审斋词跋称其词“多酬贺篇,绝少绮艳之态 ”。四库总目提要则谓其词“体本花间,而出入于东坡门径,风格秀拔,要自不杂俚音。南渡之后,亦卓然为一作手”。集中有水调歌头。呈梁次张词。次张名安世。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衡山令时,赠审斋诗有 “中州文献儒一门, 异县萍逢家百口 ”、“岂无厚禄故人来,为办草堂留野叟”诸句,盖其科举不第,其时或旅食长沙其词瑞鹤仙。寿韩元吉有“却借乘轺,布宣宽政 ”句,似为乾道二年( 1166)间元吉为江东漕时作。醉落魄王千秋惊鸥扑蔌。萧萧卧听鸣幽屋。窗明怪得鸡

2、啼速。墙角烂斑,一半露松绿。歌楼管竹谁翻曲?丹唇冰面喷馀馥。遗珠满地无人掬。归著红靴,踏碎一街玉。王千秋词作鉴赏这首醉落魄造语工丽、用意生新,在结构上多巧思。词人抓住清晨时个人对外界物象的一些感受来细致刻画,用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上片描写词人刚睡醒时独卧室中的所闻所见,下片想象外面歌楼夜宴归来的情景,两相对比、烘托,表现了自己闲适的心境。这首小词并没有特别深刻的含义,它只巧妙地把一个个镜头剪接起来,构成奇物的意象, 上片跟下片所描绘的两组画面是截然不同的,读者必须凭自己的想象将它们联系想来。冬日的清晨。词人拥衾高卧。听,外边传来阵阵扑翅之声,是谁把眠鸥惊起?寒风蓦地吹过,萧萧的馀响顿时,回荡

3、在幽屋中。一起二语,先从听觉落笔,那是人刚醒来时的第一感受。“卧听 ”两字,带起全篇。 “窗明 ”句,兼写听觉和视觉。 “怪得 ”,惊诧语。把鸡啼与天亮联系起来,人已经开始思想活动了。埋怨鸡啼之“速”,可想见一夜睡眠的安适。 “墙角 ”二句,已是推窗所见。墙角上色彩斑斓,露出半截子松树的苍绿。的确是一幅笔墨洗炼的图画,使人想象到墙外充满生气的一切。“歌楼管竹谁翻曲 ”,下片首句即来个转折。画面不断地跳跃,变换,似乎与上片全无干系,其实仍是紧接 “卧听 ”写来。歌楼中通宵达旦地宴乐,还依稀听到歌女们在一遍又一遍地唱着新曲。 “翻曲 ”,按照旧曲谱作新词。 “丹唇 ”二句,是在幽屋中的词人进一步发

4、挥想象。“丹唇冰面 ”,形容歌女唇红肤白。 “喷馀馥 ”,即所谓 “吐气若兰 ”。“遗珠”句,极写宴乐时的情景。歌女头上的球翠洒满一地,也没有人去捧起,不难想象主人的放纵与豪奢。 “归著红靴,踏碎一街玉。 ”写宴罢归去。 “玉”,喻月色。苏轼西江月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行人的红靴与街上的白月互相辉映,色彩鲜明,与上片的 “烂斑”“松绿 ”恰成对照。一静一动,一淡一浓,表现了各异的情趣。此词在写作手法上是颇具特色的。 上片写惊鸥,写鸡啼,写松绿,写风声日影,都是眼前景物;下片写歌楼,写歌女,写遗珠,写红靴白月,都从想象得之。词人是通过个人主观感受去表现这些事物的,其实,词中所强调表现的, 是作者真实的内心生活。这跟西方现代派诗歌的艺术特征有某些相似之处。词人欲以巧胜人,着意造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