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风格_第1页
我的教学风格_第2页
我的教学风格_第3页
我的教学风格_第4页
我的教学风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经过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后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是教师教学经验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外显性表现。下面将自己的教学风格总结如下:一、以德树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从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出发,内容的选择要适合社会的需求、时代的发展,应充分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不仅应该关注知识技能,而且还应该关注过程、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总之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数学老师不应该只是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

2、,以德树人。培养学生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理解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感。在教学中,自己坚持以德树人,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学会认真思考,审慎审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有错就改,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把数学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知识的组成部分,掌握知识学会应用,让知识成为自己的财富,服务于社会,坦荡地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二、严谨幽默数学有三个显著的特点: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应用广泛。高中阶段数学课本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这三性,高中数学的推理和它的结论无可争辩、毋容置疑,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进入

3、高中后,普遍感到高中数学的学习比初中困难,原因就在于:一是内容多,二是知识难度加大,三是应用更加灵活多变。客观地说,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是比较辛苦的,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理解学生,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战胜困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自己做到严谨与幽默有机结合,用生动活波的语言吸引学生,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把严肃紧张的数学课上成学生喜欢、爱听的课。三、民主平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坚持用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和学生一起讨论,不怕被学生反驳,不论

4、课内课外,都力求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真正做到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的双边活动,双方都积极参与,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知识成为师生心灵之间的碰撞点,在过程中学生思维充分发散,在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在数学学习中,自然会有学生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不同,成绩离散程度大,但自己从来不去区分优生和差生,而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以下七种智能:语文智能, 逻辑数学智能, 空间智能, 肢体运作智能, 音乐智能, 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事实上,现在的每一个学生都很

5、聪明,数学学习成绩只是一个表现的侧面,不能对学生轻易地下好或不好的结论,而是用多元智能理论去理解学生,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是表现在数学这个单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讲授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外,最重要的事情是鼓励每一个人讲,让学生展现,与学生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以高高在上的老师自居,低下身来,侧过耳去,走到他们中间,与学生一起乐,一起听,与学生进行最自由的最真实的对话,肯定每一个人的努力,在这种平等交流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激荡起绚丽的浪花,在自由平等中氛围中学到真知。四、注重发散发散思维就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

6、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强调在解决问题时 ,从众多方法中加以选取,多方面寻求问题的答案,直到用最佳方法或方案解决问题为止。发散思维具有下列特征: 流畅性,思考问题快速流畅,反映了数量和速度;变通性,及时改变思维方向,体现了灵活和跨越; 独特性,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新念头,在发散思维中起核心作用。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办法多而新颖,能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或建议,特别能提出一些别出心裁,完全出于意料的新鲜见解,使问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 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自己一直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一是发散问题的条件;二是发散问题的结论;三是对问题进行

7、综合性发散。例如讲解四川省2014年高考21题:对()发散如下:(1)求g(x)的单调区间及最小值;(2)求g(x)在区间2,4上的单调区间及最小值。(1)有意识地去掉范围,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分类的依据,即考查在R上的值域与2a的关系,2a可在(0,+ )左边和中间,故分两类2a<0; 2a0即可,分类清晰明确后,问题自然容易得到解决;(2)改变范围为2,4,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学会分类的依据,即考查在2,4上的值域与2a的关系,故需分三类:;学生通过该发散就会在真正体会分类的基础上,真正学会分类的依据,分类清晰明确后,问题容易得到解决。对()发散如下:在条件不变的基础上,“求a的取值范围”。此发散正好就是理科21题的第(),让学生知道:文理科命题特点:起点相同,终点相同,过程差异,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