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导管数据解读_第1页
肺动脉导管数据解读_第2页
肺动脉导管数据解读_第3页
肺动脉导管数据解读_第4页
肺动脉导管数据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漂浮导管数据解读漂浮导管数据解读朱雅萍朱雅萍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Left Atrial PressureLeft VentricularEnd-Diastolic Pressure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Airway DiseaseMitral ValveLeft Ventricular Compliance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常用右颈内静脉穿刺点(次选左锁骨下)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20

2、11 急救 继教 培训v 监测波形v 胸部X线距离距离压力压力右心房1525cm06mmHg右心室2535cmS 1525mmHg D 08mmHg肺动脉4045cmS 1525mmHg D 815mmHg肺动脉楔压约50cm612mmHg右颈内静脉置管距穿刺点距离右颈内静脉置管距穿刺点距离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力右心房压力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心房压力异常心房压力异常A波增高(任何心室充盈增加)1三尖瓣狭窄2右心室衰竭3肺动脉瓣狭窄或肺动脉高压所致心室顺应性降低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巨大巨大v波波v 三尖瓣返流v 心房无顺应性v 心室缺血或衰竭v 正

3、常可以随心室容量变化而暂时出现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三尖瓣返流的巨大v波(18mmHg)使平均CVP增高(11mmHg),因此在ECG的R波处,即在CVP的v波之前的数值,能够最佳评估右心室舒张末充盈压(8.5mmHg)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v 心包填塞经典图形为因心室舒张压升高所致右房压或肺动脉楔压“y”降支消失 v 缩窄性心包炎,因心包僵硬,心室舒张期充盈加快,“y”降支增大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v 右室压(右室压(RVPRVP) 收缩压:收缩压:20-30mmHg20-30mmHg 舒张压:舒张压:0-5mmHg0-5mmHg 舒张末压:舒张末压:

4、2-6 mmHg2-6 mmHg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v 收缩压升高收缩压升高n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n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n增加肺血管阻力的因素增加肺血管阻力的因素v 收缩压降低收缩压降低n低血容量低血容量n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n心包填塞心包填塞右心室压力异常右心室压力异常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v 舒张压升高舒张压升高n高血容量高血容量n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n心包填塞心包填塞n限制性心包疾病限制性心包疾病v 舒张压降低舒张压降低n低血容量低血容量右心室压力异常右心室压力异常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心室压力异常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右室压与肺动脉压鉴别右室压与肺动脉压鉴

5、别舒张期血液从肺动脉流向左心房,肺动脉压力随时间逐渐降低;舒张期血液从肺动脉流向左心房,肺动脉压力随时间逐渐降低;血液流经开放的三尖瓣进入右心室,右心室压力在舒张期随时间而增高血液流经开放的三尖瓣进入右心室,右心室压力在舒张期随时间而增高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肺动脉压力异常原因肺动脉压力异常原因肺动脉收缩压升高肺动脉收缩压升高肺动脉收缩压降低肺动脉收缩压降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低血容量低血容量二尖瓣狭窄或返流二尖瓣狭窄或返流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狭窄充血性心衰充血性心衰瓣上或瓣下狭窄瓣上或瓣下狭窄限制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EbsteinEbstein畸形畸形显著左向右分流显著左向右分流

6、三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肺部疾病肺部疾病三尖瓣闭锁三尖瓣闭锁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长度110cmv黄色的远端腔终止于导管的尖端,用于肺动脉压力监测。黄色的远端腔终止于导管的尖端,用于肺动脉压力监测。v红色的腔用于膨胀气囊。气囊距管端红色的腔用于膨胀气囊。气囊距管端1cm1cm,气体容量为,气体容量为0.50.51.5ml1.5ml。v蓝色腔的开口位于距导管尖端蓝色腔的开口位于距导管尖端30cm30cm处,用于右房压力监测和热稀处,用于右房压力监测和热稀释法测量心输出量时推注冰盐水。释法测量心输出量时推注冰盐水。v圆形接头是

7、热敏电阻接头,将其位于距管端圆形接头是热敏电阻接头,将其位于距管端4cm4cm处的电热阻丝感处的电热阻丝感知的温度变化传递到监测系统,用于测定心输出量。知的温度变化传递到监测系统,用于测定心输出量。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心输出量测定原理心输出量测定原理热稀释法热稀释法v 理论基础为通过漂浮导管在右心房上部于一定的时间内注入一定理论基础为通过漂浮导管在右心房上部于一定的时间内注入一定量的冷水,该冷水与心内的血液混合,使温度下降量的冷水,该冷水与心内的血液混合,使温度下降v 温度下降的血液流到肺动脉处,其后低温血液被清除,血温逐渐温度下降的血液流到肺动脉处,其后低温血液被清除,血温逐渐恢复恢复

8、v 利用肺动脉处的热敏电阻感应出温度的变化,并记录温度利用肺动脉处的热敏电阻感应出温度的变化,并记录温度- -时间曲时间曲线线v 通过改良通过改良Stewart-HamiltonStewart-Hamilton公式,计算出公式,计算出COCO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v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 (CO)(CO): 即心脏每分钟射血的总量即心脏每分钟射血的总量 (L/min)(L/min) 正常值:正常值:4.04.08.0L/min8.0L/min 临床上常采用心脏指数来估价心脏的泵功能。临床上常采用心脏指数来估价心脏的泵功能。 心脏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心脏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正常心脏指数是正常

9、心脏指数是2.42.44.0L4.0L(minmminm2 2),指),指数在数在2.02.02.2L2.2L(minmminm2 2 )以下,临床将出现心)以下,临床将出现心功能低下,若心脏指数达功能低下,若心脏指数达1.81.82.02.0,则可出现休克。,则可出现休克。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心输出量测定原理心输出量测定原理热稀释法热稀释法v 曲线下面积与心输出量呈反曲线下面积与心输出量呈反比比v 优点:可靠性好,易操作优点:可靠性好,易操作v 不适用于下列情况不适用于下列情况n右心有血液返流右心有血液返流( (使测使测值降低)值降低)n肺动脉瓣返流肺动脉瓣返

10、流n心内左向右分流心内左向右分流n心内右向左分流心内右向左分流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参数参数正常值正常值CO48L/minCI2.44L/min/m2MAP70105mmHgPVR40250dynes/sec/cm5SVR8001200dynes/sec/cm5SV60100mlSVI3347ml/m2LVSWI4575gm.m/m2RVSWI510gm.m/m2SvO20.600.75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引起Svo2改变的各种原因 Svo2 读数 生理改变 临床原因 高 8995% 氧耗 体温过低 麻醉 诱导性肌麻痹 氧释放 高氧血症 左向右分流 正常 6080% 氧供=氧需 灌

11、注适当 低 60% 氧耗 寒战 疼痛 癫痫发作 活动/运动 焦虑 氧释放 低灌注(心输出量) 贫血 低氧血症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低血压状态处理流程低血压状态处理流程静点5%糖或胶体250ml/30min(容量负荷)测定PAWP和CI低血容量重复容量负荷PAWP12CI2.2持续静脉补液观察PAWP和CI变化12PAWP2.2心原性利尿剂正性肌力剂CI2.2PAWP18PAWP?低血压状态CI2.2 PAWP12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适应症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适应症u 各种原因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评估及监测(心源性休克、右室和左各种原因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评估及监测(心源性休克、右室和左室心衰程度不一致、严重心衰患者需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收缩剂,室心衰程度不一致、严重心衰患者需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和血管扩张剂)u 血流动力学方面进行肺动脉高压的鉴别诊断血流动力学方面进行肺动脉高压的鉴别诊断u 评价毛细血管前和混合型肺动脉高压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