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学习报告_第1页
建筑工业化学习报告_第2页
建筑工业化学习报告_第3页
建筑工业化学习报告_第4页
建筑工业化学习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交流及项目观摩会”考察学习报告(2016年4月24日)中日装配式漉凝土绐构技术交流及项目观摩会米”恒中国肾幅拉霞汨罹忸齿町,中国*器.竹嗝熨嘘,匾筑结胸,歌息林,太iftM短安.研又陡的I中逑1b拉荐,鼻阻M枚加S.编看作亶,(,依捱,#!励志一、观摩会基本情况:主办单位: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承办单位:建筑结构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藤田(中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议时间:2016年4月20-22日(其中20日报到,21日全天和22日上午开会,22日下午工程参观)举办地点:厦门福佑大饭店项目

2、参观:厦门海沧万科城项目、厦门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我公司参会人员:郭全义、李向阳二、会议背景: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近年来,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快速发展,各地在实施保障性住房工程中均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自住建部颁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以来,各地陆续出台地方性标准。为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建造的技术与质量,促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健康发展,兹定于2016年4月21日-22日在厦门举办“中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交流及项目观摩会”,邀请国内和日本专家

3、结合行业政策、规范标准以及工程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并组织参观厦门海沧万科城项目、厦门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三、会议专家:(一)刘东卫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兼职教授。现任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产业化分会副会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适老化建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老年宜居住区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我国建筑科技攻关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了国家“九五”、“十一五”和“

4、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等重大课题,在工业化建筑、绿色可持续住宅建筑、公共住宅和适老化住宅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二)李晓明教授级高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主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编制行业标准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参与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等多本外墙外保温技术现行标准的编制。编制国家标准图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轻质保温材料复合砖墙体应用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之一。(三)饭土冢正义日本预制建筑协会中高层建筑技术担当部长。1984年不动建设株式会社就职技街开发总部等,同公司中央研究所结构研究室房等,担任预制混凝土工法、预制混凝土结构、超高层RC建筑、免震

5、结构、柱RC梁S建筑、膜结构等技术开发;2008年就任一般社团法人,预制建筑协会中高层建筑技术担当部长等,担任PC构件品质认定事业(优良工厂认定)、PC结构审查事业(设计审查)、PC工法施工管理技衍员资格认定事业(施工者认定)等,担任有关PC住宅保险业务品质委员会、检查员监查等。主要委员:日本建筑学会(AIJ)铁筋混凝土结构营运委员会委员;AIJ桩帽结构设计法检讨小委员干事同小委员会准则案之检讨。著作:预制配件建筑技衍集成第3编WR-PC之设计(共著)(2003预制配件建筑协会);现浇同等型预制铁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准则(案)?同解说(2002)(共著)(2002日本建筑学会)。(四)佐佐木仁一级

6、建筑士,工学博士,日本藤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建筑第一研究部部长。长期从事装配式工法、超高层RC集合住宅、抗震加固工法的开发研究。(五)三瓶昭彦一级建筑士,日本藤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顾问。长期从事核电站反应堆建筑物的设计、各种PCa工法、混合型结构、隔震结构、超高层RC集合住宅、抗震加固工法的开发研究。(六)直树经历:日本:1990年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钢结构、PC连接设计)研究所,构件厂(设计管理),BIM设计资格;一级建筑土、混凝土主任技士;中国:从2007年开始做预制混凝土技术。(七)范悦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博士(199

7、9)。长期从事工业化建筑构法,可持续建筑设计,既有建筑再生等前沿研究。历任日本建筑学会、日本建筑中心的研究委员会的委员,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八)李进军博士/高级工程师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兼任上海浦砾球住宅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5年获得同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从事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双面叠合剪力墙抗震科研和工程设计工作。参加上海市科委课题叠合板式工业化住宅技术体系研究、编制上海市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参编国家绿建委建筑工业化典型工程案例汇编和上海市建委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培训教材。担任上海

8、市建筑工业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九)杨健康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房屋建筑工程、轨道交通以及市政等工程领域的科技质量管理工作,工程管理经验丰富。任职期间多项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华夏建设科技奖等奖项。十一五后期至十二五期间作为企业住宅产业化的技术带头人,主抓并系统开展了企业住宅产业化设计、生产、施工全产业链技术集成和产业链建设工作,企业于2015年初列入住建部“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名录。同时,还带领企业技术团队在建筑节能领域、BIM领域以及被动式建筑等方面广泛开展研究和应用实践工作。(十)Ignacio(依格纳西奥)西班牙人,

9、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拥有近20年的管理经验。2002年初次来到中国,管理一家外资咨询公司。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于2010年受Molins集团委托,建立和管理普瑞康中国公司。现任西班牙普瑞康中国公司总经理。Ignacio先生在预制建筑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对于从设计到施工的项目管理、设计和建立预制构件厂、设计生产和运输预制构件、构件的配筋、水泥的配合比以及各种砂浆的应用等方面有着多年的实际经验和研究。(十一)李伟兴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博士,教授级高工,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上海市建筑工业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参编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

10、00-2013);参编上海市标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规程(DG/TJ08-2071-2010);行业标准钢筋灌浆套筒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2015审查专家;主编国标图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剪力墙)(15G310-2);参编国标图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楼盖和楼梯)(15G310-1);参编上海市标准图集预制混凝土标准构件图集(DBJT08-121-2016)。(十二)王成刚泉州市高畤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简称高畤PC)生产及技术负责人。1999.92002.2东莞立基金属模具厂,任职:模具设计;2002.22009.8香港日本谦混凝土公司(深圳)任职:工

11、程技术部经理,生产部经理;2009.8现在,泉州市高时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任职:常务副总经理、工厂长、技术部经理。四、参观项目简介:(一)厦门海沧万科城项目海沧万科城项目地处厦门市马銮湾片区,位于海沧、杏林中心地带,新阳大桥桥头堡位置;用地面积1897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7690平方米(其中商业38000平方米、住宅473600平方米、幼儿园3800平方米,其他配套2290平方米);作为万科第22座优质城系作品,51万平米集萃生活住区,拥有着丰盛的资源配套,为住户创造生活所向。目前一、二期已交付、三期今年交付;四期多层已落驾完成,高层40、41封顶;剩余在建两栋的39、47#采用凸窗PC、

12、爬架。(二)、厦门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为响应党的十八大、省、市各级提出的绿色建筑行动要求,以及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及省政府相关政策精神,落实城市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及厦门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实施方案,海沧区随即设立福建省首个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本园区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采用“一园多基地”的运营模式,重点引进建筑龙头企业,建筑工业化及部品部件骨干生产企业,发展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专业生产等总部企业为龙头,以研发、设计、生产、配送、安装等现代建筑产业链关联企业为衬托的企业聚集区。园区以绿色发展为理念,本着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

13、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的特征,整合、鼓励现代建筑产业链及上、下游个人和企业研发创新,实现“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园区将发展成为集技术研发转化、生产流通销售、成果展示交易、人才技能培训以及对台交流平台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本园区主导的全省首个建筑产业化试点项目一一海沧生物医药园1.6万平方米的4号楼厂房于2015年9月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PC预制装配率达到71%;协助厦门市于2014年9月获批成为全国第七个“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诚市”。五、会议报告学习内容:(一)刘卫东(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下百年住宅示范项目建设实践):主要介绍了建筑产业化背景下百年住宅示范项目建设

14、实践,报告包含前言共分为5部分。前言中强调中国建筑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创新,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同时指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有:1、由于缺乏完善的技术支撑其质量无法得到保障;2、生产建造方式落后造成整体品质不佳;3、建筑所引发的环保节能问题突出。第一部分介绍了示范工程项目实施背景和理念。提出加快自身转型,提高发展质量的观点,言明了住宅产业化转型升级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本要求,要求传统的住宅建设方式必须改变,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以长久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可持续住宅建设方

15、向转变。第二部分简述了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和进展,介绍了绿地集团开发建设的示范项目,中国百年住宅示范工程四大集成:建造工业化、建筑长寿化、品质优良化、绿地低碳化。最后,对建筑产业化工业化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1、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建设方式及其技术转型升级问题;2、发展路径上:积极推进标准化方法产业化的顶层设计构建。3、建造技术上:研发落实工业化建造技术与集成体系;4、部品发展上:尽快建立推动部品产业与技术的整体发展;5、示范引领上:组织实施示范工程以积累实践经验。(二)李晓明(预制外墙板应用浅析):报告分为采用预制外墙板的应用分析、预制外墙板的分类、预制外墙板用于剪力墙的注意事项、非承重预制外

16、墙板节点的物理性能要求、承重预制外墙板节点的性能要求五个部分。强调新型建筑工业化不等于装配化,整个产业链的主体、并起核心作用的是一一施工建造环节(总装车间)。其中预制外墙板主要用于框架结构,要起到的作用:a)限制热损失;b)限制声音的传递;c)提供令人满意的对空气渗透的抵抗;d)保证对水和雪的密闭性;e)防止光线通过;f)节点不应该散发气味;g)在节点的对面和在节点中在墙的内部表面均不应发生水蒸气的冷凝;k)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节点不应该产生气体或有毒的烟气;m)允许对节点的材料进行维护,节点用材料的耐久性能取决于维护;P)允许对可能降解的节点材料进行替换;q)应能容纳由于相连接的构件和位置的

17、偏差引起的节点尺寸的偏差。讲到我国八十年代PC构件消亡原因之一(建筑物理功能)是:接缝处渗水、漏水;冷凝结露;保温隔热欠佳;外表面开裂等。讲述了等压防水系统与嵌缝防水系统的构造,从设计及施工层面上细述了JGJ1-91中主要墙板类型、外墙垂直缝的防水及传力构造、外墙水平缝的防水构造、墙板垂直缝的传力要求和墙板水平缝的传力要求(详图见PPT汇编材料P16)。最后对承重外墙板不同的保温形式做了比较,其中墙板夹心保温的优点有:内叶承重墙板有合理的传力路线;外叶非承重墙板可有效地作为保温材料的保护层,同时保证防水构造的有效性。墙板内保温的优点是:施工简便;墙板外保温的优点是:内叶承重墙板有合理的传力路线

18、;建造成本低于夹心保温。(三)饭岛正义(日本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制造、施工及PC部件的中高层建筑物的介绍):讲述了日本近期地震的概况,简述了地震对建筑物的震害。主要介绍了日本60m200m高的装配式建筑物的各项指标及施工参数,施工速度为310天一层不等(详见PPT汇编材料P30);对比了中国预制构件厂与日本预制构件厂的差别,讲到中国目前预制构件的部品质量参差不齐,有待改进;讲述了现浇结构与PC结构的不同与共同点,介绍了伦敦RonanPoint公寓煤气爆炸,一塌到底的原因是墙板交叉部分没有使用钢筋结合(缺乏结构上的冗余性),以及结合部位没有填充砂浆(施工上的缺陷)。抛出观点:一定程度上讲,现

19、浇结构其实是预制率为0的现场加工的预制构件。讲述了PC构件的生产流程,同我单位前期考察结果,在此不做赘述。简述了PC简述的施工:重要环节为注浆堵孔。经专家现场答疑,目前,注浆环节仍没有有效的质量监督及检测方法。通过听取报告可知日本的PC建筑发展较为成熟,技术过硬,需要我们学习。(四)佐佐木仁(日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及工程案例介绍):日本的PCa施工法分为:WPC施工法;WRPC施工法;RPC施工法;HPC结构,是指由经PCa化的承重墙、地板、楼梯等组成的墙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低层);WRPC施工法中房屋横向由扁平的墙状柱与梁构成的框架结构、房屋纵向作为连层的独立承重墙的结构。PPC施工法是由柱

20、与梁组成的框架结构或者是带承重墙的框架结构,详述了施工中接合的方法(详见PPT汇编材料P35图)。各种构件的预制化:柱、梁、承重墙构件,PCa构件的分割方法及接合方法、要在对结构性能、构件的制造方法、可施工性、运输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特别是对于RPC施工法的接合部位,要求具有同现浇RC结构同等的结构性能,其设计方针得到了完善。外壳预制施工法,是一种以PCa构件的轻量化为目的而开发出的施工法。将柱和梁做成中空状,将口型柱、U型梁组装,在中空部位进行配筋,再浇筑混凝土进行一体化。预制合成地板施工法:主要用于共同住宅,应用非常普遍,在日本已经实现一般化。这是一种仅对楼板断面的下部进行PC

21、a化,在现场铺设后,配设楼板上端的钢筋,然后浇筑现浇混凝土,进行一体化的施工法。目前日本开发出了各种PCa合成地板施工法。发泡聚苯乙烯中空楼板施工法:一种在OMNIA合成地板里埋设发泡聚乙烯中空模板,并通过现浇混凝土进行一体化的中空楼板施工法。一种在纵向有数个中空孔,通过PC钢线给予预应力的PCa合成地板。在10m左右的长跨距上也可以使用。钢筋接头:(机械式接头、焊接接头、压焊接头、喇叭形破口焊接接头),在PCa工法里的钢筋街头中,最常用的是机械式接头;在日本要求机械式接头的强度、刚性应具有母材钢筋几乎相同的性能;在日本,至今为止已经开发出各种机械式接头。最后做了详细的工程实例介绍(37层地下

22、2层中间层隔震住宅预制工业化及逆筑法,详PPT汇编材料P43P4$。(五)三瓶昭彦(藤田公司的预制施工法):主要介绍了三种施工法。FRPC施工法,藤田公司开发的框架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是由柱与梁组成的框架结构或者是带承重墙的框架结构。组装方式:1)在设置了PCa柱之后,在柱间架设单一材料方式的PCa梁;2)接下来,将PCa合成地板架在梁上,进行楼板的上端钢筋的配筋。3)最后,按照柱梁接合部位、梁上端、楼板上端的顺序进行混凝土现场浇筑。(节点详图见PPT汇编材料P51P52)。FSRPC-B结构法,报告中简述了该施工方法的开发历程,本结构法的特点:1)柱梁接合部位为梁透过形式,设置了直交梁;2

23、)将柱的柱头以及柱脚的外周用钢骨制的带板进行约束,通过简易的加固,实现了较高的抗震性能;3)比起RC结构来,可以实现更长跨距(1018m)4)可以应用在高度上至60m的高层建筑物上。5)柱梁接合部位类型包括:“横加固筋形式”、“插筋形式”、“围板形式”3种;5)与SRC结构及S结构相比,能够降低成本1020%。(节点详图见PPT汇编材料P54P56)FSRPC-T结构法,安装概要(见PPT汇编材料P57P58)最后简述了FSRPC-B结构法及柱梁接合部位一体型PCa梁施工法。(六)迁直树(PC设计与设计管理):主要从设计立场上讲述了PC构件的设计要与施工紧密结合,强调日本和中国的差别在PC图。

24、如果要开始PC工业化工作,首先要从优质的PC图入手。绘制PC图等于编软件,程序错误等于数据矛盾,信息不足。专业PC技术指导可以防止程序错误于未然。提高生产效率、运输、安装的关键在于设计能力的高下,解决PC构件不匹配、缩短工期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改进PC图纸。(七)林树枝(厦门市装配式建筑的最新进展):简述了中央政府部门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视,并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2015年福建省在推进建筑产业化方面陆续出台了很多新举措,引起了全国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林树枝首先对建筑工业化进行分类,分为木结构、PC结构、钢结构。介绍了厦门集美大桥等一系列市政工程采用预制构件施工的实例。紧接着强调了BIM技术在建筑工

25、业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业,并讲道BIM技术是设计行业的第二次技术革命,讲述了BIM技术对工业化建造的价值,是辅助施工的利器。介绍了最新的套筒灌浆技术,即将套筒一端的钢筋在预制厂通过螺纹完成机械连接,另一端钢筋在施工现场通过灌浆进行连接。详述了柱、墙、梁、板、楼梯等预制构件的施工特点,最后,讲述了80年代预制板与现代PC构件的区别,介绍了厦门地区的装配式建筑的代表作品。(八)范悦(建筑工业化中的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实践):报告分为三个部分。1)工业化的思想、体系与现代化建筑设计的基础,欧洲建筑工业化历史与日本的经验;2)建筑工业化的建筑设计研究实践(轨迹)与新动向;3)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及建筑设

26、计的方策。在第三部分中强调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实现新时期的住宅工业化的迈进。而我国发展住宅工业化有特殊性和必要性:国外住宅工业化的诸要因成就了国外住宅建设中的高度工业化的行业基础;我国住宅建设除了保障性住宅以外,商品化住宅的批量建设的需求虽然存在,但却不集中;我国对于居住质量的要求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却与日俱增;很多城市对于今后住宅建设和产品的高质量、高精度、高耐久性、高附加价值的要求正在追赶着世界水平。这都要求我国的生产企业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并实现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且住宅工业化应该走多元化、适应不同地域特色以及地方标准的多层次的工业化之路。最后,报告中总结道发展住宅工业化,对于消费者、

27、企业、以及产业是重要的低碳行动和举措,并拓展该领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内涵。结合后工业社会的信息化技术,构件绿色环保主题下的设计、制造、建造、以及维修服务为一体的新型装配工业化体系,将是新时期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九)李进军(双面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体系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1、双面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介绍;叠合式墙板,是由两层预制板与格构钢筋制作而成,现场安装就位后,在两层板中间浇筑混凝土并采取规定的构造措施,同时整片剪力墙与暗柱等边缘构件通过现浇连接,形成预制与后浇之间的整体连接。叠合楼板,在现场安装预制混凝土楼板,以其为模板,辅以配套支撑,设置与竖向构件的连接钢筋、必要的受力钢

28、筋以及构造钢筋,再浇筑混凝土叠合层,与预制部分形成共同受力体系。双面叠合预制墙板钢筋的保护层、钢筋定位、混凝土配比、混凝土密实度及养护条件等方面均可以到达很好的控制,竖向采用钢筋间搭接连接,成本可控,连接施工方便。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式体系具有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基本实现了住宅工业化,内外墙板、楼板、屋顶、楼梯、阳台板等钢筋混凝土结构部件均采用预制。建筑预制件工厂化流水线生产全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真正实现工业化和预制装配式的结合,工厂制作人工少,智能化程度高。结构部件运至施工现场后,可实现快速吊装、拼接;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铺设完成后;再逐层拼装外部剪力墙(门窗洞口已留设)、内部剪力墙及楼板;其主体结

29、构安装7天一层完成。2、双面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体系试验研究(详见PPT汇编材料P114P119;3、双面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典型案例(详见PPT汇编材料P120)。建筑工业化项目技术创新:可持续全生命周期房型设计;提高性能品质同层排水技术;适合的建筑工业化体系选择;基于信息化技术标准化构件。(十)杨健康(北京回龙观金域华府2#楼住宅产业化施工探索与实践):本工程2#楼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试点工程,总高79.85米,是目前全国8度抗震地区在建最高的装配式住宅,预制率65%。本工程-26层墙体为现浇,顶板为叠合板;727层墙体采用预制构件与现浇节点相结合方式,顶板为叠合板;除预制墙体和顶板叠合板外

30、,本工程预制构件还包括预制悬挑板、楼梯、隔墙及分户板、女儿墙、装饰板。本工程PC构件规格共计66种,构件数量总计2779件,最大构件重达8吨。报告中详细说明了本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详见PPT汇编资料P126P130。通过工程实施,报告者提出了以下建议:1)进一步加大项目实施的规模化,出台有力政策、降低成本造价;2)进一步提高项目实施的标准化,在行业内推行设计模数化、规格标准化;3)进一步改善结构体系的便捷10化,简化节点构造;4)进一步强化项目实施的信息化,打通信息孤岛;5)进一步推进项目EPC实施模式,打通建设中的两个一体化,即“设计、加工、装配一体化”和“主体、机电、装修一体化”。最后介绍了北京住总集团企业。(十一)依格纳西奥(欧洲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发展状况):首先介绍了普瑞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的基本信息。预言经济、环保、高效、安全的预制混凝土产品既符合中国政府对建筑材料的新政策、新要求,也符合建筑师、设计师、投资人、使用者等各方的市场需求,预制混凝土势必成为中国的主要建筑产业。该公司针对于预制框架结构构件主要包括有:预制柱、预应力或非预应力梁和预应力楼板。报告中播放了该公司现场施工的剪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