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分析实验_第1页
土壤分析实验_第2页
土壤分析实验_第3页
土壤分析实验_第4页
土壤分析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方法实验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决定分析结果能否正确反映土壤特性的关键。因此,采集的土壤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以确保土壤质量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从田间采集来的土壤样品不可直接进行化学分析,需经过筛或风干过筛等处理后方可进行分析。因此,在风干过筛处理中保持最小的误差是同样的重要。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土壤样品采集的实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采集具有代表性土壤样品的技能和合理处理样品的技能。一、 土壤样品的采集(一) 耕层混合土壤样品的采集1 确定采样单元根据有关资料和现场勘查后,将采样区划分为数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图类型,肥力状况和地形等因素要尽可能均

2、匀一致。2 确定采样点数及采样点位置采样点数的确定,取决于采样区域的大小、地块的复杂程度和所要求的精密度等因素,一般以5-20个为宜。采样点位置的确定要遵循随机布点的原则,常采用“S”型布点方式,该方式能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农业措施造成的误差。但在采样单元面积较小,地形变化较小,地力较均匀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对角线(或梅花)形布点方式。为从总体上控制采样点的代表性,避免在堆过肥的地方和田埂,沟边以及特殊地形部位采样。3.各采样点土样的采集遵循采样“等量”的原则,即每点所采土样的土体的宽度、厚度及深度均相同。使用采样器采样时应垂直于地面向下至规定的深度。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

3、面下取土。4.混合土样的制备将个点采集的土样集中在一起,尽可能捏碎,混均;如果采集的样品数量过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样弃去,以取1kg为宜。其方法是将混均的土样平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将其中一对角线的两份弃去,入所剩样品仍很多,可重复上诉方法处理,知道所需数目为止。采集含水较多的土样时(如水稻土),四分法很难使用,可将各样点采集的烂泥状样品搅拌均匀后,再取出所需数量。将采好的土样装袋,土袋最好采用布制的,以保持通气。5.制作采样标签及采样记录选用耐浸润的纸签(牛皮纸或硫酸纸),用铅笔在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日期,采样深度,土壤名称,编号及采样人等,一式两份,土袋内外各放一份。同时

4、做好采样记录。(二)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即按土壤发生层次的采样。首先在能代表研究对象的采样点挖掘1×1.5m左右的长方形土壤剖面坑,较窄的一面向阳,作为剖面观察面。挖出的土应放在土坑的两侧,而不要放在观察面的上方。土坑的深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要求达到母质层或地下水位。根据剖面的土壤颜色、结构、质地、松紧度、湿度及植物根系分布等,划分土层。按研究所需了解的项目逐项进行仔细观察,描述记载,然后至上而下逐层采集样品,一般采集各层最典型的中部位置的土壤,以克服层次之间的过渡现象,保证样品代表性。每个土样质量1kg左右,将采集的样品放入样品袋,写明标签(同上)。(三) 土壤诊断样品采集为找

5、出造成某些植物发生局部死苗失绿,矮缩,花而不实等异常现象的原因,必须对土壤进行某些成分的分析测定。一般应在发生异常现象的范围内,采集典型土壤样品,多点混合,同时在附近采集正常土样作为对照。(四) 土壤盐分东台样品的采集淋溶和蒸发是造成土壤剖面中盐分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这类样品的采集按垂直深度分层采取。即从地表起每10cm或20cm划为一个采样层,取样方法多用“段取”即在该取样层内,自上而下,全层均匀的取土,这样有利于土壤储盐量的计算,或绘制土壤盐分分布图。研究盐分在土壤中垂直分布的特点时,则多用“点取”即在各样取样层的中间位置取样。此外,应特别注重采样的时间和深度,因为盐分上下移动受不

6、同时间的淋溶与蒸发作用的影响很大。(五)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样品采集如测定土壤容重和空隙度等物理形状,需要原状土样,其样品可直接用环刀在各土层中采取。采取土壤结构性的样品,必须注意土壤湿度,不宜过干或过湿,最好在不粘铲经接触不变形时分层采取。在取样过程中须保持土块不受挤压,不变形尽量保持土壤的原状,如受挤压变形的部分要去掉。土样采后要小心装入铁盒。其它项目土样根据要求装入铝盒或环刀,带回室内测定。二、 土壤样品的处理和贮存(一) 鲜样品的处理和贮存某些土壤成分如低价铁、铵态氮、硝态氮等风干过程中会发生显著变化,必须用新鲜样品进行分析。为了能真实的反映土壤在田间自然状态下的某些理化性状,新鲜样品要

7、及时送回室内进行处理和分析。先挑除非土壤物质,再通过2mm筛(或用玻璃棒或塑料棒将样品弄碎混匀)后迅速称样测定。新鲜样品一般不宜贮存,如需要暂时贮存时,可将新鲜样品装入塑料袋扎紧口袋放在冰箱冷藏室或速冻固定。(二) 风干样品的处理和贮存1 风干从野外采回的土壤样品要及时放在样品盘上(或无污染的纸、塑料布),摊成薄薄一层,置于干净整洁的室内通风处自然风干,严禁日晒,并注意防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染。风干过程要经常翻动土样,并将大土块捏碎及加速干燥,同时剔出非土壤物质。2.过筛(1)一般化学分析试样将风干后的样品平铺在制样板上用木棍或塑料棍碾压,或用研钵研磨,并将植物残体(细小的植物须根,可用静电

8、吸引的方法清除),石块等侵入体和新生体剔出干净。压碎或研细的土样要全部通过2 mm(或1 mm)孔径筛为止(可供pH值,盐分,交换性能,以及有效养分的等项目的测定)。将通过2 mm(1 mm)孔径筛的土样用多点法取出50 g-100 g继续碾磨,使之全部通过0.25 mm孔径筛(供有机质,腐殖质组成,全氮,碳酸钙等项目的测定)。再将通过2 mm(1 mm)孔径筛的土样用多点发取出50 g-100 g继续用研钵磨细,使之全部通过0.149 mm孔径筛(供矿质成分,全量分析等项目的测定)。(2)微量元素分析试样用于微量元素分析的土样其处理方法同一般化学分析样品,除在覆盖,研磨,过筛,运输,贮存等环

9、节中,不接触金属器具,以防污染外,其它各环节要用木、瓷、竹或塑料工具。筛要用尼龙筛。过0.149 mm孔径筛时,要用玛瑙研钵研磨,具体操作同一般化学分析样品。处理好的样品应放在塑料瓶中保存。(3)颗粒分析试样将风格土样反复碾碎,使之全部通过2 mm孔径筛。留在筛上的随时称量后保存,同时将过筛的土样称量,以计算石砾的百分比含量,然后将土样混合后盛于广口瓶内作为颗粒分析及其它物理性质测定用。若再土壤中油铁锰结核,石灰结核,铁子和半风化体,不能用木棍碾碎,应细心捡出称量保存。实验二 土壤水分测定烘干法进行土壤水分含量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实际含水状况,以指导农业生产。二是为了得知风干土样

10、水分的含量,以计算以干基为基础的分析结果。前者目前测定方法很多,如负压计法等,土壤物理分析中有详细的介绍。后者因其含水量较少,需要测定的精度较高,最好采用烘干法(也可用于田间土壤含水测定),因此本实验仅介绍此法。一、原理在105-110温度下,使土壤的重力水、毛管水、膜状水以及吸湿水均变成气态水而蒸发掉,而结构水不被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被分解。根据失去水分的重量,即可计算出土壤水分的百分含量。二、操作步骤取一个空铝盒编号后放入105-110烘箱烘2 h于天平称重并记录为W0。取土样10 g平铺于铝盒中称重并记录为W1将铝盒盖倾斜放在铝盒上并置于烘箱中加热至105-110并恒温干燥6-8 h(一

11、般样品烘干6 h,含水较多,质地较粘重的样品烘8 h)取出将盒盖盖严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20-30 min后称量计为W2再将铝盒放回105-110的烘箱中继续烘3-5 h后冷却称重计为W3(两次称重差应3 mg,否则再继续烘至恒重)。三、 结果计算土壤水分(干基)g·kg-1=( W1-W2)÷(W2-W0)×1000烘干土重=风干土重÷(1土壤含水量)式中 W烘干空铝盒质量g;W1烘干前铝盒加土样质量g;W2烘至恒重的铝盒加土样质量g。实验三 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一、原理利用一定容积的环刀切割自然状态的土壤,使土壤充满其中,称量后计算单位体积的烘干土

12、壤质量,即为容重。本方法适用于除坚硬和易碎的土壤以外各类土壤容重的测定。二、主要仪器设备环刀:容积100cm3;钢制环刀托:上有两个小排气孔;削土刀:刀口要平直;小铁铲;木槌;天平:感量0.1 g;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干燥器。三、 分析步骤 采样前,先在各环刀的内壁均匀地涂上一层薄薄的凡士林,逐个称取环刀质量(m1),精确至0.1 g。选择好土壤剖面后,按土壤剖面层次,由上至下用环刀在每层的中部采样。如只测定耕层土壤容重,可不挖土壤剖面。先用铁铲刨平采样层的土面,将环刀托套在环刀无刃的一端,环刀刃朝下,用力均衡地压环刀托把,将环刀垂直压入土中。如土壤较硬,环刀不易插入土中时,可用木锤轻轻敲打环

13、刀托把,待整个环刀全部压入土中,且土面即将触及环刀托的顶部(可由环刀托盖上之小孔窥见)时,停止下压。用铁铲把环刀周围土壤挖去,在环刀下方切断,并使其下方留有一些多余的土壤。取出环刀,将其翻转过来,刃口朝上,用削土刀迅速刮去粘附在环刀外壁上的土壤,然后从边缘向中部用削土刀削平土面,使之与刃口齐平。盖上环刀顶盖,再次翻转环刀,使已盖上顶盖的刃口一端朝下,取下环刀托。同样削平无刃口端的土面并盖好底盖。在环刀采样的相近位置另取土样20 g左右,装入有盖铝盒,测定含水量(w)。将装有土样的环刀迅速装入木箱带回室内,在天平上称取环刀及湿土质量(m2),精确至0.1 g。四、 结果计算容重,g·c

14、m-3 (m2-m1)×100-w(H2 O)/ (V×100)式中:m2环刀及湿土质量,g;m1环刀质量,g;V 环刀容积,cm3。Vr2h,式中r为环刀有刃口一端的内半径(cm),h为环刀高度,一般常用环刀容积为100 cm3; w(H2 O)土壤含水量,%(湿土重干土重)/湿土重×100。 平行测定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绝对误差0.03g·cm3。五、 注释容重测定也可将装满土壤的环刀直接于105±2的恒温干燥箱中烘至恒温,在天平上称量测定。容重,g·cm3烘干土样质量(g)/环刀容积(cm3)在

15、用削土刀削平土面时,应注意防止切割过分或切割不足。采样时取土深度应保持一致。如果结合做田间持水量项目时,好的内壁不涂凡士林。也可直接从环刀筒中取出土壤测定含水量。实验四 土壤孔隙度的测定土壤孔隙度也称孔度,指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所占的分数或百分数,可用下式计算:=(Vt-Vs)/ Vt =Vp/Vt大体上,粗质地土壤孔隙度较低,但粗孔隙较多,细质地土壤正好相反。团聚较好的土壤和松散的土壤(容重较低)孔隙度较高,前者粗细孔的比例较适合作物的生长。土粒分散和紧实的土壤,孔隙度低且细孔隙较多。土壤孔隙度一般都不直接测定,而是由土粒密度和容重计算求得。由上式可得:= Vp/Vt =1-b/s土壤总孔

16、隙度(%)b土壤容积密度(克/厘米3)s土壤比重(克/厘米3)判断土壤孔隙状况优劣,最重要的是看土壤孔径分布,即大小孔隙的搭配情况。土壤孔径分布在土壤水分保持和运动,以及土壤对植物的供水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验五 土壤质地的测定(指测法)土壤质地的指测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可相互补充,但以湿法为主。湿法又称揉条法,其操作如下:取小块土样(比算盘珠略大些),拣掉土样内的植物根和结核体(铁子、石灰结核)后,加水充分湿润(以挤不出水为宜),调匀,放在手掌心用手指来回揉搓,搓成直径约3 mm的细条。将搓成的细条观察其外表,或作成圆环,根据图1和表1中土壤质地湿测和干测指标,确定土壤质地类型。图1 揉

17、条法测定土壤质地指标表1 鉴定土壤质地的指标质地类型在手掌中研磨时的感觉用放大镜或肉眼观察的形状干燥时的状态潮湿时的状态揉成细条时的状态砂土有砂粒感觉几乎完全由砂粒组成土粒分散,不成团流砂不成团不能揉成细条砂粉土(砂壤土)不均质,主要是砂的感觉,也有细土粒的感觉主要是砂粒,也有较细的土粒土块用手指轻压后,易碎无可塑性揉成细条时裂成若干小段粉土(轻壤土)不均质,有相当量的黏质粒只要是砂粒,有20%-30%的黏土粒用手指破坏土块需用较大的力可塑性物揉成细条时易裂成小瓣粉壤土(中壤土)赶到砂质和黏质,土粒大致相同还能见到砂粒用手指难于破坏土块可塑能揉成完整的细条,将其弯曲成圆环时裂成小瓣黏壤土(重壤

18、土)赶到有少量砂粒主要有粉砂和黏粒,砂粒几乎没有不可能用手指压碎干土块可塑性良好易揉成细条但在卷成圆环时有裂痕黏土很细的均质土,难于磨成粉末均质的细粉末,没有砂粒形成坚硬的土块,用锤击仍不能使其粉碎可塑性良好,呈黏糊体揉成的细条易卷成圆环,不发生裂痕实验六 土壤pH 的测定(电位法)一、原理 采用电位法测定土壤pH 是将pH 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板)插入土壤悬液或浸出液中构成一原电池,测定其电动势值,再换算成pH。在酸度计上测定,经过标准溶液校正后则可直接读取pH。水土比例对pH 影响较大,尤其对于石灰性土壤稀释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以采取较小水土比为宜,本方法规定水土比为2.5:1。同

19、时酸性土壤除测定水浸土壤pH 外,还应测定盐浸pH,即以1 mol·L-1KCl 溶液浸提土壤H后用电位法测定。本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壤pH 的测定。二、主要仪器设备1 酸度计(精确到0.01pH 单位):有温度补偿功能。2 pH 玻璃电极。3 饱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当pH 大于10,须用专用电极。4 搅拌器。三、试剂1 去除CO2 的水:煮沸10 min 后加盖冷却,立即使用。2 氯化钾溶液c(KCl)1 mol·L-1:称取74.6 g KCl 溶于800 mL 水中,用稀氢氧化钾和稀盐酸调节溶液pH 为,稀释至1 L。3 pH4 .01 (25)标准缓冲溶液:称取经

20、110-120 烘干2-3 h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10.21 g溶于水,移入1 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贮于聚乙烯瓶。4 pH6.87 (25 )标准缓冲溶液:称取经110-130 烘干2-3 h 的磷酸氢二钠3.533 g和磷酸二氢钾3.388 g溶于水,移人1 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贮于聚乙烯瓶。5 pH9 .18 (25 )标准缓冲溶液:称取经平衡处理的硼砂(Na2B4O7·10H2O ) 3.800 g溶于无CO2的水中,移入1 L容量瓶,用水定容,贮于聚乙烯瓶。硼砂的平衡处理:将硼砂放在盛有蔗糖和食盐饱和水溶液的干燥器内平衡两昼夜。四、分析步骤1 仪器校准。各种pH 计和电位

21、计的使用方法不尽一致,电极的处理和仪器的使用按仪器说明书进行。将待测液与标准缓冲溶液调到同一温度,并将温度补偿器调到该温度值。用标准缓冲溶液校正仪器时,先将电极插入与所测试样pH 相差不超过2 个pH 单位的标准缓冲溶液,启动读数开关,调节定位器使读数刚好为标准液的pH ,反复几次至读数稳定。取出电极洗净,用滤纸条吸干水分,再插入第二个标准缓冲溶液中,两标准液之间允许偏差0.1 pH 单位,如超过则应检查仪器电极或标准液缓冲溶液是否有问题。仪器校准无误后,方可用于样品测定。2 土壤水浸液pH 的测定。称取通过2 mm孔径筛的风干土壤10.0 g于50 mL 高型烧杯中,加25 mL去除CO2的

22、水,以搅拌器搅拌l min,使土粒充分分散,放置30 min后进行测定。将电极插入待测液中(注意玻璃电极球泡下部位于土液界面处,甘汞电极插入上部清液),轻轻摇动烧杯以除去电极上的水膜,促使其快速平衡,静置片刻,按下读数开关,待读数稳定(在5 s内pH 变化不超过0.02)时记下pH。放开读数开关,取出电极,以水洗涤,用滤纸条吸干水分后即可进行第二个样品的测定。每测5-6个样品后需用标准缓冲溶液检查定位。3 土壤氯化钾盐浸提液pH 的测定。当土壤水浸液pH <7 时,应测定土壤盐浸提液pH。测定方法除用1mol·L1氯化钾溶液代替无CO2水以外,其他步骤与水浸液pH 测定相同。4

23、 用酸度计测定pH 时,直接读取p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并标明浸提剂的种类。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绝对相差:中性、酸性土壤0.1pH 单位,碱性土壤0.2pH 单位。注释 长时间存放不用的玻璃电极需要在水中浸泡24h ,使之活化后才能进行正常反应。暂时不用的可浸泡在水中,长期不用时,应干燥保存。玻璃电极表面受到污染时,需进行处理。甘汞电极腔内要充满饱和氯化钾溶液,在室温下应有少许氯化钾结晶存在,但氯化钾结晶不宜过多,以防堵塞电极与被测溶液的通路。玻璃电极的内电极与球泡之间、甘汞电极内电极和陶瓷芯之间不得有气泡。 电极在悬液中所处的位置对测定结果有影响,要求将甘汞电极插人上部清液中,尽量避免与

24、泥浆接触,以减少甘汞电极液接电位的影响。 pH读数时摇动烧杯会使读数偏低,应在摇动后稍加静止再读数。 操作过程中避免酸碱蒸汽侵入。 标准缓冲溶液在室温下一般可保存1-2个月,在4冰箱中可延长保存期限。用过的标准缓冲溶液不要倒回原液中混存,发现浑浊、沉淀,就不能再使用。 温度影响电极电位和水的电离平衡,温度补偿器、标准缓冲溶液、待测液温度要一致。标准缓冲溶液pH 随温度稍有变化,校准仪器时可参照表2 。 依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至少使用两种pH 标准缓冲溶液进行pH 计的校正。 测定批量样品时,最好按土壤类型等将pH 相差大的样品分开测定,可避免因电极响应迟钝而造成的测定误差。 如果复合电极质量不稳

25、定,会导致读数稳定时间过度延长,因此,测试期间应经常检查复合电极是否正常。 测量时土壤悬浮液的温度与标准缓冲溶液的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pH 标准缓冲溶液也可购买pH 标准缓冲试剂直接配制。表2 标准级冲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pH温度()pH标准缓冲溶4.01标准缓冲溶液6.87标准缓冲液9.18051015202530353840454.0033.9993.9983.9994.0024.0084.0154.0244.0304.0354.0476.9846.9516.9236.9006.8816.8656.8536.8446.8406.8386.8349.4649.3959.3329.2769.

26、2259.1809.1399.1029.0819.0689.038实验七 土壤有机质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改善土壤的水气热状况,而且还能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抗逆性。因此获取土壤有机质含量资料就显得十分重要,本实验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掌握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及其步骤,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很多,其中主要有干烧法、湿烧法、灼烧法及重铬酸钾容量及比色法。其中干烧法和湿烧法为经典方法;灼烧法为较粗放的方法;重铬酸钾容量法为常用的方法,且又包括外加热法(又称丘林法,我国通用的常规分析法)和水合热法(国际

27、常用方法);比色法常用于土壤有机质的速测。本实验仅介绍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一、方法原理在加热及硫酸存在的条件下,用一定浓度的过量的重铬酸钾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其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回滴,以求出消耗重铬酸钾的数量,由此计算有机碳的含量(注: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与干烧法对比,只能氧化90%的有机碳,因此将测得的有机碳乘以校正系数1.1,以计算土壤有机碳总量)。氧化和回滴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式如下:1.氧化过程的化学反应: 2K2Cr2O78H2SO43C·2K2SO42Cr2(SO4)33CO28H2O2.回滴过程的化学反应: K2Cr2O7(剩余)6FeSO47H2SO4·

28、K2SO4Cr2(SO4)33Fe2(SO4)37H2O 该反应以邻啡罗啉(邻二氮啡亚铁)为指示剂。滴定开始时以重铬酸钾的成色为主滴定过程中渐现Cr3的绿色,快到终点变成灰绿色,当硫酸亚铁溶液过量半滴,即变成砖红色,表示终点已到。二、试剂配制1. 0.4 mol·L-11/6K2Cr2O7H2SO4标准溶液:称取分析纯K2Cr2O720 g,溶于500 ml蒸馏水中(必要时可加热),冷却后缓缓加入浓H2SO4500 ml于K2Cr2O7溶液中,并不断搅动,冷却后贮于试剂瓶中备用。2. 0.1000 mol·L-1(1/6K2Cr2O7)基准溶液:准确称取分析纯K2Cr2O7

29、(在130烘3 h)4.9033 g与250 ml烧杯中,以少量水溶解,然后慢慢加入浓H2SO4约70 ml,冷却后将溶液全部洗入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摇匀,备用。其中硫酸的浓度约为2.5 mol·L-1(1/2 H2SO4)。3. 0.2xxx mol·L-1FeSO4标准溶液:称取FeSO4 ·7H2SO4(二级)56 g或(NH4)2SO4·FeSO4 ·6H2O 80 g,溶解于水中,加6 mol·L-11/2 H2SO430 ml,然后加水稀释至1升。此溶液的准确浓度以0.1000 mol·L

30、-1(1/6K2Cr2O7)基准溶液进行标定。由于FeSO4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使浓度发生变化,因此,需随用随配或随用随标定(用重铬酸钾基准液标定)。4.邻啡罗啉指示剂:称取分析纯邻啡罗啉1.485 g,硫酸亚铁(FeSO4 ·7H2SO4)0.695 g,溶于100 ml水中(该试剂与FeSO4形成红棕色络合物,即(C12H8N2)3Fe2),贮于棕色瓶中。5.磷酸或甘油0.5 kg或2 kg(试样多少和器皿大小为宜)放入油浴锅或1000 ml大烧杯中。三、操作步骤:准确称取过100目筛的风干土样0.1-1.0 g(精确至0.0001 g)放入一干燥的硬质试管中准确加入(用滴定

31、管或移液管)0.4 mol·L-1(1/6K2Cr2O7)H2SO4溶液10 ml摇动使土壤分散在试管口加一小漏斗(以冷凝蒸出水气)将8-10个试管(每锅1-2个空白)放入温度已加热至185-190的油浴或磷酸浴锅中(要求放入后油浴锅温度下降至170-180左右)控制温度在170-180,并试管内液体沸腾(发生气泡)时开始煮沸5 min立即取出试管冷却备用。冷却后将试管内容物移入250 ml三角瓶中用蒸馏水少量多次冲洗试管内部及小漏斗,将溶液收入三角瓶中(注:溶液总体积应控制在60-70 ml,以保持溶液中硫酸的浓度约为2-3 mol·L-1 1/2H2SO4)加邻啡罗啉指

32、示剂2-3滴用标准0.2 mol·L-1FeSO4滴定溶液由橙黄·蓝绿·砖红色即为终点记录FeSO4用量(V)。四、 结果计算土壤有机质含量(g/kg)=c×(V0V)×0.003×1.10×1.724×1000/m式中:c硫酸亚铁变种溶液的浓度(mol·L-1); V0空白试验所消耗的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试样测定所消耗的硫酸亚铁的体积(ml);0.0031/4碳原子的毫摩尔质量(g);1.10氧化校正系数;1.724由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系数; m称取烘干试样的质量,(g);实验八 土壤

33、水解性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一、测定原理:用1.0 mol·L-1NaOH水解土壤,使易水解态氮(潜在有效氮)碱解转化为NH3,NH3扩散后被H3BO3所吸收。H3BO3吸收液中的NH3再用标准酸滴定,从而计算出碱解氮的含量。二、试剂配制:1. 1.0 mol·L-1NaOH溶液:称取40.0 g氢氧化钠,溶解于水,稀释至1 L。2. 硫酸亚铁还原剂:硫酸亚铁(FeSO4 ·7H2O分析纯)粉末,贮于棕色瓶中。3. 碱性胶液:称取40 g阿拉伯胶放入装有50 ml水的烧杯中,加热至70-80,搅拌促溶至1 h,稍冷后加入20 ml甘油和20 ml饱和碳酸钾水溶液,

34、搅匀冷却。离心泡沫和不溶物。将清液贮于玻璃瓶中备用。4. 0.01 mol·L-1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量取0.9 mL浓盐酸注入1000 mL水中,摇匀。称取270-3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0.2 g,称准至0.0002 g,溶于50 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 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平行标定三次。5.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称取0.5 g溴甲酚绿和0.1 g甲基红于150 mL三角瓶中,加95%酒精100 mL溶解,用稀酸或稀碱调至紫红色(pH约为4.5)。(注:也可称取0.

35、5 g溴甲酚绿和0.1 g甲基红于玛瑙研钵中,加入少量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全部溶解,用95%乙醇定容至100 mL。)6. 2% (m/v) H3BO3溶液:称取硼酸20.0 g溶于水中,稀释至1 L,加入20 m L混合指示剂,用稀酸或稀碱调至红紫色(pH约为4.5)。三、操作步骤:称取通过1 mm筛的土样2.00 g,(精确至0.01 g)平铺于扩散皿外室在扩散皿外室加入2 ml 2% H3BO3溶液在扩散皿的外室边缘涂上碱性甘油盖上毛玻璃并旋转数次(使毛玻璃与皿边缘完全粘合)再慢慢推开毛玻璃使出现一小缝隙迅速加入10 ml 1.0 mol·L-1NaOH溶液于扩散皿外室立即用

36、毛玻璃盖严并水平轻轻转动扩散皿(使NaOH溶液与土样充分混合)小心用橡皮筋扎紧(使毛玻璃固定)放在恒温箱中于40±1保温24 h。保温结束后将扩散皿取出用0.01 mol·L-1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滴定内室硼酸吸收液颜色由兰色变为紫红色即达到终点滴定时应用细玻璃棒搅动内室溶液,不宜摇动扩散皿以免溶液溢出)记录标准酸用量(V)。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可获空白用标准酸用量(V0)。注:该法不包括硝态氮,若包括硝态氮可加硫酸亚铁(1 g,粉剂)使NO3N还原为NH3。因为硫酸亚铁要消耗部分NaOH,应加入1.8 mol·L-1NaOH处理土壤。结果计算:水解氮(mg/kg

37、)(VV0)×C×14×1000/m式中:V滴定待测液消耗标准酸溶液体积,ml;V0滴定空白消耗标准酸溶液体积,ml;C标准酸溶液浓度 mol·L-1;m烘干土重,mg;14氮的毫摩尔质量,mg;1000换算成公斤含量。实验九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盐酸-氟化铵提取钼锑抗比色法)(Bray 法)一、原理 酸性土壤中的磷主要是以Fe-P 和Al-P 的形态存在。利用NH4F 中F-与Fe-P、Al-P中的Fe、Al 在酸性条件下形成络合物的能力,使一定量的比较活性的磷酸铁、磷酸铝中的磷释放出来。同时,稀酸也能溶解部分活性大的Ca-P中的磷。加硼酸主要为了和氟离

38、子形成络合物,避免氟对磷的测定干扰。本方法规定土液比为1 : 10 ,浸提液温度为20-25,振荡提取时间为30 min。所提取的有效磷以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本方法适用于酸性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测定。二、主要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或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温(控温20-25 )往复式或旋转式振荡机,或放置在恒温室内的普通振荡机,满足180 r·min-1±20 r·min-1的振荡频率或达到相同效果;塑料瓶:200mL; 无磷滤纸。三、试剂1 氟化氨一盐酸浸提剂c(NH4F)0.03 mol·L1c(HCL)0.025 mol·L1:称取1.11 g氟化

39、氨溶于约400 mL水中,加人2.1 mL盐酸,用水稀释至1 L,贮存于塑料瓶中。2 酒石酸锑钾溶液助(KSbOC4H4O6·½H2O)5g·L-1:称取0.5 g酒石酸锑钾溶于水中,稀释至100 mL 。3 硫酸溶液(H2SO6)5:吸取5 mL 浓硫酸溶液缓缓加入90 mL 水中,冷却后以水稀释至100 mL。4 硫酸钼锑贮备液:量取153 mL 浓硫酸,缓缓加入到400 mL 水中,不断搅拌,冷却。另称取钼酸氨( NH4)6Mo7O24·4H2O 10 g 溶于温度约60300 mL 水中,冷却。然后将硫酸溶液缓缓倒入钼酸氨溶液中。再加入5 g&#

40、183;L-1酒石酸锑钾溶液10O mL,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000 mL,摇匀,贮于棕色试剂瓶中。5 钼锑抗显色剂:称取1.5 g 抗坏血酸(左旋,旋光度21°一22°)溶于100 mL钼锑贮备液中。此溶液有效期不长,应用时现配。6 磷标准贮备液 ( P )100 µg·mL1 :称取经105 烘2 h 的磷酸二氢钾(优级纯)0.4390 g,用水溶解后,加入5 mL 浓硫酸,然后加水定容至1000 mL。该溶液放入冰箱可供长期使用。7 磷标准溶液(P )5 µg·mL1 :吸取5.00 mL 磷标准贮备液于10O mL 容量瓶中,

41、加水定容。该溶液用时现配。8 二硝基酚指示剂:称取0.2 g 2,4-二硝基酚或2,6-二硝基酚溶于l00 mL 水中。9 氨水溶液(l:3 )。10 硼酸溶液(H3 BO3 ) 30 g·L1:称取30 g 硼酸溶于900 mL 热水中,冷却后稀释至I L。四、分析步骤 称取通过2 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5.00 g 置于250 mL 塑料瓶中,加入20一25 氟化氨-盐酸浸提剂50.0 mL,在20一25 恒温条件下振荡30 min ±1 min (振荡频率180 r·min-1 ±20 r·min-1) ,取出后立即用无磷滤纸干过滤于塑料瓶

42、中。同时做空白试验。吸取滤液5.00或10.00 mL(含磷5.00一20.00 µg)于50 mL 容量瓶中,加人l0 mL 30 g·L1硼酸溶液,摇匀,加水至30 mL 左右,再加入二硝基酚指示剂二滴,用5硫酸溶液和1:3 氨水溶液调节溶液刚显微黄色。加入钼锑抗显色剂5 .00 mL ,用水定容至刻度,充分摇匀。在室温高于20 处放置30 min 后,用1 cm 光径比色皿在波长7O0 nm 处比色,测量吸光度。校准曲线的绘制:吸取磷标准溶液 ( P ) 5 µg·mL1 0, 1.00, 2.00, 3.00 , 4.00, 5.00,6.00

43、mL 于50 mL 比色管中,加入与吸取待测液等量体积的浸提剂,加入10 mL 30 g·L-1硼酸溶液,摇匀,加水至30 mL 左右,再加入二硝基酚指示剂二滴,用5硫酸溶液和1 : 3 氨水溶液调节溶液刚显微黄色。加显色剂5.00 mL ,摇匀,加水定容至刻度。此系列溶液中磷的浓度依次为0.00, 0.10, 0.20, 0.30,0.40, 0.50, 0.6 µg·mL-1。在室温高于20 处放置30 min 后,按上述样品待测液分析步骤、条件,用系列溶液的零浓度调节仪器零点进行比色,测量吸光值,绘制校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五、结果计算有效磷(P ), mg·kg1·V·D×1000/(m×103)式中:查校准曲线或求回归方程而得测定液中P 的质量浓度,µg·mL1V 显色液体积,50mL;D 分取倍数,即试样提取液体积显色时分取体积,本试验为50 / ( 5 - 10 );103和1 000 分别将µg 换算成mg 和将g 换算为kg ;m 风干试样质量,g 。平行测定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误差:测定值(P , mg·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