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学案例分析_第1页
《发现》教学案例分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现教学案例分析拔动心灵琴弦激发生命情感- 发现教学案例永康明珠学校:刘翠荣教学背景现在的学生对诗歌的学习不够重视,原因是现代诗 手法多样,一首诗往往又有多种解读,学生不知从何下 手,学了又觉得实用的价值不高,所以教师也懒得下功 夫教。那么,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现代诗的兴趣?如何 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现代诗的诗意呢?这是我在学习这一 课前考虑到的问题。 古语有“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诵读能够使学生深入到文本内部,消除与文本之间的陌 生感,能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对话关系,能够 在反复的诵读中,熟悉、感悟文章的行文脉络,品味文 本的语言风格和强烈的情感,所

2、以我决定在讲析现代诗 专题模块时就以闻一多的 发现为重点和切入口,弓I导 学生通过诵读来鉴赏现代诗的美质。古人又有知人论世之说,由此衍生出诗歌鉴赏中“知人论诗”的主张。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世也。”意思是说,不了解古人的身世和时代处 境,就难以读懂他们的作品,也就难以对他们的作品进 行客观的评价。如果把句中的“古人”改为“前人”, 这个说法同样成立。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产生 的社会背景和作家个人的独特处境,尤其是作家创作时 的心理状态会对文学作品产生很大影响。我们常说,理 解文学作品除了必要的艺术修养外,还应该具有历史意 识,就是把作品放在它产生时的文化语

3、境之中打量。这 种“历史”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从外在看,有 文化、社会、政治环境;从创作者来看,有作者创作时 心境和动机; 从文学本身看, 有当时的艺术发展水平、独特的语言方式等,相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闻一多即 使不是“古人”,也应该是“前人”。所以,课前我布 置学生的预习内容为:同桌之间互相切磋,在课下试着 朗读把握本诗的情感;查找资料,了解闻一多所处的时 代、发现 创作时的作者心态及闻一多个人的艺术追求 等。我自己也作了充分的准备。教学过程描述 师:鉴赏诗歌首先要了解写诗的人,也就是说品诗 要知人, 根据我们的课前的预习, 你对闻一多了解了多 少呢?生1:一九二二年,闻一多在清华大学

4、学习了九年 之后到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罗拉大 学学习,同时研究文学与戏剧。一九二五年回国,担任 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发现 就是诗人回国后不久 创作的。 生2:在国内的时候,闻一多和他那一代作家 都受到了五四精神的熏陶。在当时,虽然有人反对传统, 但从他的内心和目标看,他们是希望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获得更好的发展的。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是怀有 很深的感情的。闻一多到美国,是希望学习西方国家先 进的思想文化和民主精神。但是到美国以后,闻一多很 快就对美国社会的各种现象产生了反感甚至痛恨情绪。 生3:诗人回国之后,见到的祖国和他渴望的祖国并不 完全一样,一九二五年前后,中国正面

5、临军阀混战的局面。生4: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字友三,又 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他是一名 杰出的爱国诗人、文史学者、民主战士。曾留学美国。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倡导“三美”主张, 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 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 死水等。1946年7月15日, 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 被国民 党用卑劣手段刺杀于昆明。师:对,同学们说的不错,从我们对闻一多的了解 看,这是一位把祖国和正义放在第一位的人,他的这种情感也真接反映在他的诗歌当中。下面我们来品读一下这首诗。想一下作者“发现”了什么,作为读者的你又

6、发现了什么。首先我们思考第一个问题“你觉得作者到 底发现了什么?”生5:我认为诗人发现“诗人心目中的祖国和现实 中的祖国的巨大的反差”。生6:我认为诗人发现“你(祖国)在我心里”。师: 很好。 作为读者的你认为发现 这首诗应该怎 样读呢?生7:(12)句中“血”“泪”有痛苦之感,应 该缓慢深沉。师:很好。你来试读一下。(学生生充满感情的读)(学生鼓掌)生8:(34)句中“风” “火”表达了诗人的激动与热情,要读得有喜悦之情 师:很好。你来试读一下。(学生生充满感情的读)(学生鼓掌)生9:(58)句中要读得慢一些来显示心中的绝 望之情。师:很好。你来试读一下。(学生充满感情的读)(学生鼓掌)生1

7、0:(912)句中读的抑扬顿挫,来表现作者 的挚爱不渝。师:很好。你来试读一下。(学生生充满感情的读)(学生鼓掌) 师:很好。同学们把握得不错。那么我们来思考这 样一个问题,“你在这首诗的写法上发现了什么?”生11:以前读的现代诗好像句式长短参差不齐,可 这首诗看起来很整齐。生12:他的意境的选取好象不同一般,像“恶梦”“火”“风”等。生13:这首诗的的节奏感也极强,作者一步步地发 现,一步步地追问,节奏越来越强。 师:非常好, 同学们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发现是一首现代格律 诗,它形式整齐,每行字数大体相等,每行停顿数也大 致相当。是闻一多“三美”主张诗歌应具有音乐的 美,即章节入韵;绘画

8、的美,即词藻描绘;建筑的美, 即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的完美体现,这种形式美极 大地强化了诗的艺术性。师:同学们,一首诗我们品味之后也应该引发我们 论世的情思,诗人所处的时代山河破碎,风雨如磬,豺狼当道, 诗人爱国, 但没有机会看到新生的祖国, 这是 先生的遗憾,这么多年来我发现祖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近年来。那么,近年来你发现我们祖国有哪些巨 大的变化?(学生议论纷纷)生14: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短短几年 间,“神舟”连续6次遨游太空,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 的奇迹。生15:热血雄才铸大业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 会,中国人一个世纪的奥运梦想终于实现。生16: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

9、在新中国外交史 上树立了一座跨世纪的丰碑。生17:加入WT3后,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经贸关系变得日益密切,经济规模和对外贸易已稳居世界第 六,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师:同学们!面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果先生 有灵会含笑九泉的。面对蒸蒸日上的祖国我们有没有理 由不爱国呢?我们都应该在心里深情的说一声 (学生不由 自主地共同说)“祖国我爱你!”师:最后,让我们用另外一首诗来结束我们对这一 首诗的鉴赏。(师生共同看屏幕诵读)这是一个承前起后的时代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创新,与时俱进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我们肩负沉甸甸的嘱托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 祖国在花海中前行

10、我们吹起号角敲响 锣鼓 祖国在春风中前行 我们把祝福写在脸上把期盼写在心里祖国在新世纪的大道上前行我们用歌声串成一颗颗星星穿过时空的隧道 将它挂在天空 愿您每时每刻都能听到儿女们的心声, 祖国啊,我们伟大的母亲您向新世纪走来 又大踏步地走向属于您的明天祝福你啊,祖国 您的人民祝福您临近下课,教师小结。师:发现是一首格调和境界都很高的诗篇,在闻一多的诗歌中具有独特的地 位,也是中国新诗的名篇。对于和平时代的读者,要真 正进入和理解这首诗,对闻一多本人的了解和对文本的 诵读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要通过读诗来引发我们的思 考。这也是我们今后鉴赏诗歌 (包括现代诗)的重要方式 之一。分析与反思课后,我感

11、到无比的轻松和愉悦。这节课学生非常的活跃,几乎是所有的学生都动了 起来,而且各个面带微笑,学得很轻松。我想:这节课取得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其 一,老师对课文的问题设计很重要,要多设计一些能够 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面对学生的回答,我们要及时发 现其中的闪光点并进行良势引导,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水 到渠成。如:对作者思想的发现,对诗的写作技巧的发 现以及由诗外延到论世方面的发现,都带动了学生积极 的思考,促使学生能从大处着眼,更好地驾驭课堂,为 课堂的讨论架起了桥梁。其二,语文老师不要肢解课文, 毁坏艺术。鉴赏是需要激情的,这种激情通常要在教师 的带动下并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才能形成。可以说,没有激情的语文老师决不会成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这 节课我时时保持激情,在学生读诗有错误理解时我就反 复示范,感染了学生也促使学生在激情中完成对课文的 诵读和学习。其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 生的能力,让他们来争论,让他们的思想去撞击,让他 们的情感在课堂飞翔。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总 是灌输给学生一大堆看似人人皆应知但却异常空洞的道 理,以致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接受。作为教师,特别是语 文教师完全可以挖掘出课文中为人为事的基本道理和准 则,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联系生活,与生活发生 碰撞,激发出点点滴滴的火花,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